2020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一兼爱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5223173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90844339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14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一兼爱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5223173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一兼爱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5223173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一兼爱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5223173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一兼爱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5223173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一兼爱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5223173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一兼爱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522317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一兼爱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201905223173(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一、兼 爱,1.作者作品 墨子,名翟,约前468前376年,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记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仅15卷53篇,佚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墨子本人、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知人论世,2.写作背景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

2、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享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这些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的愿望,在客观上也起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温馨晨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合作探究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栏目索引,温馨晨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时 间 总是这样:因为失去童年,我们才知道自己长大;因为失去岁月,我们才知道自己活着;因为失去,我们才知道时间。

3、我们把已经失去的称作过去,尚未得到的称作未来,停留在手上的称作现在。但时间何尝停留,现在转瞬成为过去,我们究竟有什么? 我们永远不能占有时间,时间却掌握着我们的命运。在它宽大无边的手掌里,我们短暂的一生同时呈现,无所谓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的生和死、幸福和灾祸早已记录在案。,哲思短章,可是,既然过去不复存在,现在稍纵即逝,未来尚未到来,世上真有时间吗?这个操世间一切生灵生杀之权的隐身者究竟是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实,光阴何尝是这样一条河,可以让我们伫立其上,河水从身边流过,而我却依然故我?时间不是某种从我身边流过的东西,而是我的生命。弃我而去的不是日历上的一个个日子,而

4、是我生命中的岁月;甚至也不仅仅是我的岁月,而是我自己。我不但找不回逝去的年华,也找不回从前的我了。,1.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二章 赏读: 生出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施为而不恃恩求报,事情成功了也不自居有功。这句话值得借鉴的是“功成而弗居”,人们太容易居功自傲了,而这往往会招致身败名裂。所以老子说,只有功成后不居功,你的功绩才不会失去。 2.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赏读: 面对耻辱,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勇敢;树立好的名声,是一个人品行的目标。,修身名句,返回,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答案,1.通假字 既以非之_ 天下之难物于故也_ 天下之士君子

5、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_ 苟君说之_ 教驯其臣_ 破碎乱行_ 贵必敖贱_,通“已”,已经,通“迂”,迂远,通“辨”,分别,辨别,通“悦”,喜欢,通“训”,训导,通“萃”,聚集,通“傲”,轻视,答案,利,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必兴天下之利 蚓无爪牙之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时不利兮骓不逝,2.一词多义,得到好处,利益,好处,锋利,使锋利,顺利,便利,答案,故,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温故而知新 君安与项伯有故 暮去朝来颜色故 广故数言欲亡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事,事情,缘故,原来的,旧交情,衰老,故意,仍旧,答案,独,今诸侯独知爱其国 而吾以捕蛇独存 独畏廉将军

6、哉 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兴,必兴天下之利 夙兴夜寐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只,唯独,独自,难道,老而无子的人,兴起,措办,起,起身,发生,产生,兴盛,复兴,3.古今异义 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古义:_ 特上弗以为政 今义:动词,认为。 古义:_,答案,跟随,来。,“以之为”,把当作。,4.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动词 君臣不惠忠_ 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_ (2)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是以仁者非之_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破碎乱行_,答案,施惠、尽忠,给利益,认为不对,反对,使分散,使混乱,(3)动词

7、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越王击金而退之_,答案,使退却,5.文言句式 此则天下之害也 _ 入以见于君 _ 何以易之 _ 此何难之有 _,答案,判断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返回,合作探究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主旨归纳,本课所选几段文字层次井然地阐述了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主张。墨子从探究世乱的根源入手,从反面证明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必要性,然后对症下药,指出治乱的灵丹妙药是“兼相爱、交相利”,并具体阐述了什么是“兼相爱、交相利”和实施“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效果,从正面证明了“兼相爱、交相利”的重要性,最后又紧扣社会现实,言明了统治阶级对“兼相爱、交相利”的态度,

8、并具体分析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从而告诉人们只要统治者喜欢“兼相爱、交相利”并把它作为处理政事指导行动的准则,就一定能真正做到“兼相爱、交相利”。,重点突破,一、如何理解墨子“兼爱”的思想内涵?,答案,提示 要理解“兼爱”的思想内涵,首先可以从字面入手。墨子并不像其他学派那样单纯谈爱,或是像儒家谈仁爱,而是在前加了一个“兼”字。“兼”字除了有“加倍”“广”和“全”的意思,还有一方对另一方兼而有之的意思。然后,从内容上理解,墨子将兼爱中提到的“兼相爱”与“交相利”联系起来。在墨子看来,“兼爱”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付出。所以,所谓“兼爱”,就是包含平等、博爱与相互友爱的意思。墨子认为,要让不平等双方彼

9、此产生爱,必定是高贵的、强盛的一方,将理解、宽容以及援助更多地给予卑贱的、弱小的一方,让卑贱的一方生活处境得到改善。因此,“兼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努力做到出身高贵的爱护出身低贱的,强大的爱护弱小的。“兼爱”实质是反映贫弱者的心声,带有鲜明的平民色彩。,二、文章引用晋文公、楚灵王、越王的事例有什么作用?,答案,提示 文章在后半部分引用这些事例是为了更好地论证君王不相爱是因为“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的现实,是文章讲道理之后通过事例的进一步论证,是为了把观点论述得更清楚更明了。同时也体现了逻辑的严谨。引用这三个事例也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文本审美,尚实重质话墨子 墨家注重实践

10、,不尚空谈,因此其文章也是注重实用性,不重文采。尚实重质是其文章的最突出的特点。这一鲜明的特点,有别于庄子,不同于孟子,从课文节选的一章也可以看出。 选文部分从仁人的事业说起:“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指出对于天下而言其利为何,其害为何:“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接着作者分析了“害”产生的原因是“不相爱”,并且采用对比,列举了“兼爱”与“不相爱”的不同结果,论证了以“兼爱”代替“不相爱”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我们对作者陈述的论点、展开论证的语言细细分析,便不难看出,作者使用的语

11、言几乎明白如话。这些语句虽然历经千年,带有较重的文言色彩,可是本身并没有因讲求文采、辞藻而导致艰深晦涩。文中虽然也有对比,也有排比,个别语句也较为整齐,如“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但通过比较便不难发现,这些语句完全是针对现实,有感而发,从内容上讲,丝毫不见庄子想象的汪洋恣肆;从形式上讲,和大量使用排偶句式的孟子、荀子的华彩的文章也不可同日而语。,墨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节用。他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