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内菌和胞外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844338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胞内菌和胞外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胞内菌和胞外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胞内菌和胞外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胞内菌和胞外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胞内菌和胞外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胞内菌和胞外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胞内菌和胞外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根据致病菌与宿主细胞的关系 胞外菌 胞内菌,胞外菌和胞内菌感染的比较,胞外菌,胞外菌寄居在宿主细胞外,胞外菌感染时,病菌主要位于宿主细胞外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中。 大多数的致病菌都是胞外菌。主要致病机制与外毒素、内毒素等毒性物质引起局部化脓性炎症。 常见的胞外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厌氧芽胞梭菌和多种革兰阴性杆菌。,抗胞外菌感染,致病性胞外菌进入机体后,首先遇到的是非特异性的吞噬细胞吞噬和炎症反应;随后以体液免疫为主,通过抗体、补体的调理作用发挥杀菌作用,以及抗毒素对外毒素的中和作用而达到抗胞外菌感染。两者配合,共同消灭病菌。,胞外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吞噬细胞的

2、作用: 中性粒细胞 溶酶菌 H2O2 过氧化物酶 细胞免疫的作用:CD4+ Th2细胞 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 分泌多种淋巴因子 体液免疫:抗体 (主要) 阻止细菌粘附:SIgA起重要作用。 调理吞噬作用: IgG Fc+C3b 吞噬作用 激活补体溶菌: 抗体+补体攻膜复合物 中和细菌外毒素: 人工主动免疫、被动免疫,胞内菌,胞 内 菌,兼性胞内菌:,专性胞内菌:,在宿主体内主要寄居在细胞 内生长繁殖,也可在体外无 活细胞的适宜环境中生存和 繁殖。,不论在宿主体内或体外,都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 伤寒沙门菌、嗜肺军团菌、布鲁菌,举例:立克次体、衣原体等,举例:,胞

3、内菌感染,病原菌侵入机体后,主要位于宿主细胞内的称为胞内菌感染。 常导致慢性感染。病变主要由病理性免疫损伤引起。伴迟发型超敏反应。 因其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内,体液免疫对胞内菌作用不大故对这些菌的清除需依靠细胞免疫 胞内菌进入机体后,一般先由吞噬细胞吞噬,但吞噬后不能将其杀死,反而有助于病菌的扩散。经过710天,待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了针对病菌的特异性细胞免疫,才能逐步杀灭胞内寄生的病原菌。,胞内菌引起的免疫应答,吞噬细胞作用: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NK 局部黏膜免疫: sIgA 细胞免疫作用: CD4+Th1和CTL(主要) 1)、CD4+Th1: 体内最主要的T细胞,占总量的90-95%; 能识别MHC II 类抗原(MHC II位于抗原提呈细胞上) Th1细胞:辅助细胞免疫应答; Th2细胞:辅助B细胞合成抗体。 2)、 CD8+T细胞(CTL): 受MHC I 类分子制约( MHC I 位于一般细胞表面) CTL是细胞免疫的重要效应细胞; 分泌IL2、IL4、IL8等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功能,介导炎症反应,简单总结,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