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与白的艺术陈列大纲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44298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与白的艺术陈列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黑与白的艺术陈列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黑与白的艺术陈列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黑与白的艺术陈列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黑与白的艺术陈列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与白的艺术陈列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与白的艺术陈列大纲(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与白的艺术陈列大纲磁州窑是中国北方一个巨大的民窑体系,是中国民窑的杰出代表,具有极为鲜明的民窑特色;它传播广泛,影响深远,蜚声中外,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宋元时期,磁州窑为八大窑系之一,今天仍属全国十大陶瓷产区之列。磁州窑烧造历史悠久,自北朝创始,历经隋唐,宋金元时期繁荣鼎盛,经明清至今,绵延不断,历千年不衰,充分展现了扎根于民间、土生土长的磁州窑陶瓷艺术的强大生命力。磁州窑系分布范围极为广阔,西起宁夏灵武,东抵山东的淄博、枣庄一带,北至内蒙林东的辽上京临潢府内窑址,南到安徽的白土窑、江西的吉州窑,均属磁州窑系。还有福建的泉州磁灶窑、广西的西村窑、广东的南海官窑和四川的广元窑都受到

2、磁州窑影响,生产磁州窑风格的瓷器。磁州窑的中心窑场则位于磁县、峰峰境内太行山东麓的漳河、滏阳河流域,目前已发现漳河流域的观台、冶子、观兵台、东艾口、申家庄、北贾璧、白土、青碗窑、南莲花、荣花寨;滏阳河流域的彭城、临水、富田、二里沟、河泉村、义井、靳范庄,共17处古窑址。磁州窑众多遗址尤以观台窑最为著名,中国陶瓷史指出:“磁州窑中观台窑最具代表性,其产品的品系、种类可以说集本系诸窑的大成”。1996年磁州窑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磁州窑基本特征是以当地“大青土”为原料制作器物的胎体,然后在白度不高的胎体上先施一层白化妆土,达到“粗瓷细作”的效果。同时在这层白化妆土上运用划花、刻花

3、、剔花、印塑、绘画、彩釉等多种多样的技法来装饰瓷器。特别是磁州窑工匠将传统中国绘画技法直接用于瓷画,创造了磁州窑的装饰精品白地黑花,呈现出黑白对比的强烈反差艺术效果。磁州窑的器物绘画潇洒、流畅;装饰内容生动、形象、亲切,极富情趣;装饰题材多为花鸟鱼虫、珍禽异兽、山水村野、诗词曲赋、人物故事,不一而足,可谓独具魅力,别具一格。磁州窑的书法、绘画保留了我国古代珍贵的民俗实物资料,反映了当时的民风、民俗和社会生活,被称为“民俗博物馆”。磁州窑工匠以毛笔为工具,饱含激情,在瓷器上挥毫泼墨,创造出千古不朽的艺术杰作。磁州窑产品种类繁多,器物造型古朴、挺拔,装饰艺术生动、豪放,装饰技法丰富多彩,富有浓郁的

4、乡土气息和迷人的艺术魅力。最具代表性的白地黑花装饰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我国瓷器由胎装饰向彩装饰过渡的逐步完成,开创了明清青花、五彩瓷发展的新纪元。磁州窑的研究是一项国际性学术课题,日、英、美、加、韩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学者研究磁州窑,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国内外磁州窑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磁县作为磁州窑的故乡和发源地,理应有一个全面反映磁州窑文化面貌的专题博物馆,以进一步宣传磁州窑,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观众特别是专家学者来磁州故乡参观、研究磁州窑,开展学术交流。一、陈列主题思想:黑与白的艺术陈列拟以19世纪以来,特别是建国后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磁州窑文化研究成果及对磁州窑古窑址的考古发掘

5、、考古调查和墓葬出土、民间征集的珍贵历史文物为基础,以1987年北京大学、河北省文研所和邯郸市文保所联合进行的观台窑遗址考古发掘资料为主,配合必要的辅助材料,并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和现代化陈列手段,力图综合、立体地展现磁州窑从北朝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古瓷窑址、器场造型、装饰艺术、烧造技术及民风民俗等诸方面文化面貌,描绘出磁州窑产生、发展、繁荣的艰难历程。陈列旨在向国内外广大观众全方位展示磁州窑,向世界展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民俗情趣的灿烂的磁州窑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同时向广大群众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一件件精美的历史文物向世人昭示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并从中提炼出磁州先

6、人们“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兢兢业业、不屈不挠”的磁州窑精神;激发磁州窑家乡人民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二、陈列面积和展线:陈列计划占用“中国磁州窑博物馆”二楼中圆厅(169平方米)、序厅(99平方米)、一展厅(543平方米)和二展厅(587平方米);一楼三展厅(726平方米)、四展厅(400平方米),面积约2524平方米。三、陈列内容划分:序厅白与黑的艺术;第一部分:窑火初燃北朝隋唐时期;第二部分:化境黑白宋金元时期;第三部分:余韵悠长明清民国时期;第四部分:美器由来烧造工艺。四、陈列展线分配:陈列展线约420米:序厅约占40米;第一部分约占30米;第二部分约占200米;第三部分约占5

7、0米;第四部分约占100米。陈列内容分段展现,陈列形式力求有所突破、创新,采用现代化手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充分表达主题。展题:黑与白的艺术序厅黑与白的艺术 X-1大幅照片:观台窑遗址。文字:1996 年磁州窑遗址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X-2文字版:(约300字) 前言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巨大的民窑体系,传播广泛,影响深远,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宋元时期为八大窑系之一,今天仍属全国十大瓷产区之列。 磁州窑自北朝始,历隋唐,宋金元时期繁荣鼎盛,经明清至今,绵延不断,历千年不衰,充分展示了扎根于民间、土生土长的磁州窑陶瓷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古代磁州窑系分布范围广阔,其中心窑场

8、则主要位于邯郸市磁县、峰峰境内太行山东麓的漳河、滏阳河流域。磁州窑陶瓷产品种类繁多、造型古朴、装饰丰富,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迷人的艺术魅力。最具代表性的白地黑花装饰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我国瓷器由胎装饰向彩装饰过渡的逐步完成,为元明青花、五彩瓷之滥觞。X-3图表:磁州窑窑址分布示意图表。漳河流域:观台、冶子、观兵台、东艾口、申家庄、北贾壁、白土、青碗窑、南莲花、荣花寨共十处窑址。滏阳河流域:彭城、临水、富田、二里沟、河泉村、义井、靳范庄共七处窑址。X-4图表:磁州窑系及宋元八大窑系窑址分布示意图。X-5:介绍磁州窑整体陈列展示及相关研究内容的电子触摸屏辅助展示:国内外各大博物馆藏磁州窑精品图

9、片:X-6照片:宋珍珠地划花炉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X-7照片:宋黑剔花牡丹梅瓶 Worestar Art Museum 美国沃尔斯特艺术博物馆;X-8照片:宋黑划花矮腹瓶 Kyusei Hakone Art Museum 日本救世箱根美术馆;X-9照片:金花口黑划花牡丹瓶 Buffalo Museum of Art 美国巴法罗艺术博物馆;X-10照片:宋末金初红绿彩玉壶春 Indianaplis Museum of Art 美国印第安那波利斯博物馆;X-11照片:金红绿彩碗 Tokyo National Museu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

10、馆;X-12照片:元鱼藻纹盆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X-13照片:明蓝地黑花梅瓶 Fogg Art Museum 美国富哥博物馆;X-14照片:宋代白釉剔花梅瓶 河南省博物院X-15照片:金代白地黑花童子钓鱼椭圆枕 河北省博物馆X-16照片:金代白地黑花童子蹴鞫八角枕 河北省博物馆X-17照片:金代白地黑花马术八角枕 北京故宫博物院X-18照片:金代白地黑花“清沽美酒”梅瓶 上海博物馆X-19照片:金代白地黑花镜盒 南京博物院X-20照片:元代白地黑花龙纹扁瓶 首都博物馆X-21照片:元代白地黑花莲生贵子大罐 国家博物馆第一部分:窑火初燃北朝隋唐时期1-22文字版:(约20

11、0字左右)唐元和郡县志载:“隋开皇十年置磁州,以县西九十里有磁山,出磁石,因取为名”今磁县的贾壁、峰峰的临水自北朝就开始生产瓷器,创立北方最早青瓷窑场,是磁州窑的开端。贾壁瓷器胎体分粗、细两种,釉色青灰或青绿;临水器场胎质细腻,釉色青黄,半数口部有化妆土。两窑后期遗址均发现生产磁州窑典型品种白地黑花。隋唐时期,磁州早期瓷窑多为以生产白瓷、黑瓷、青瓷为主的北方民窑,器物品种多而不单一。1- 23图版:贾壁碗造型图。2- 23文物:青瓷碗 北贾壁出土 磁县藏1-24文物:青瓷碗 北贾壁出土 磁县藏1-25文物:青瓷高足盘 北贾壁出土 磁县藏1-26文物:青瓷三系盘口瓶 北贾壁征集 磁县藏1-27文

12、物:鸡首壶 北齐 磁县高润墓出土 磁县藏1-28文物:青瓷烛台 北齐 磁县高润墓出土 磁县藏1-29文物:青瓷覆莲盖罐 北齐 磁县高润墓出土 磁县藏1-30文物:绿釉扁壶 北齐 磁县高润墓出土 磁县藏 1-31文物:酱褐釉细颈瓷瓶 东魏 磁县东陈村墓出土 磁县藏 1-32文物:青釉高喇叭足瓷盘 隋 邯郸市博物馆藏说明:贾璧早期青瓷可再征集一部分,隋唐器物较少,可征集、借展一些临水窑窑等早期窑口的器物。第二部分:化境黑白宋金元时期2-33文字版:(约200字左右)在磁州窑一千多年的烧造历史中,宋金元是其繁荣期,金代达到鼎盛。北宋,名窑林立,磁州窑注重学习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特色,并成功地将中国绘画

13、技法用于瓷画,创烧了磁州窑精品白地黑花。金代,磁州窑在战乱中生存下来,不断增加瓷器品种,丰富装饰技法,突出艺术特色,扩大生产规模,成为磁州窑系之集大成者。元代,磁州窑瓷器装饰品种减少,以白地黑花为主流,但内容极为丰富;此时,开始为皇家官府烧造贡瓷,并作为商品远销海外。一、观台窑2-1-34文字版:(约100字)观台窑位于太行山东麓,漳河右岸,为磁州窑中心窑场之一,最具代表性。据1987年考古发掘资料,它创烧于五代末宋初,元末明初衰落。此次发掘地层清楚,出土丰富,将观台窑分为四期七段,为宋元磁州窑进一步综合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2-1-35文物:青釉珍珠枕划花喇叭足灯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36文物:白釉绘珍珠地瓷灯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37文物:白釉绿斑喇叭足瓷灯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38文物:白釉剔花高足灯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39文物:青釉刻仰莲花瓷碗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40文物:黑釉素面双耳葫芦口瓷瓶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41文物:酱釉双系葫芦瓷瓶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42文物:黑釉花心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