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讲话稿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41459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工委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工委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工委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工委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工委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讲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工委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工委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讲话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关工委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讲话稿 关工委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讲话稿 同志们: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加紧谋划和落实“十三五”发展蓝图之际,我们召开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总结交流经验,分析研究形势,安排部署工作,努力开创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刚才,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同志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充分体现了贵州省委省政府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国关工委,向贵州省委、省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2、!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和各有关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五老”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指出:治贫先治愚,把下一代教育工作做好,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扶贫、脱贫的根本之策;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要切实办好农村义务教育,让农村下一代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入做好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农村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内

3、在要求,是关工委组织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具体体现。深化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好地支持和帮助农村青少年成长成才,有利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为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注入内在动力。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可喜进展 *年,中国关工委在山东青岛召开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结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部署开展“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几年来,各级关工委认真贯彻落实会议要求,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大力促进农村青少年全面发展,为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

4、丽乡村,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是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各级关工委加强对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研究指导,重视抓住一批重点调研课题、重点帮扶项目,全面带动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县乡关工委充分发挥具体指导作用,会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部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邀请农业专家担任分管农村工作的常务副主任,成立农业系统关工委,还有不少乡镇关工委建立了村级关工委量化考核、班子成员联系村等制度。许多党委政府坚持把党建带关建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方面,写入县乡党代会工作报告,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分值。目前全国大部分地方已实现县乡两级关工委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乡镇村关工

5、委主任分别由乡镇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担任,有的村级关工委做到了有牌子、有场所、有经费、有人员。在各级关工委共同努力下,全国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环境整体优化,逐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县、乡、村关工委三级联动,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是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各地关工委联系农村实际,深入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老少共筑中国梦”“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主题教育活动。近百万名“五老”走进农村中小学和乡村学校少年宫,走进文化大院、农村书屋,走进农民合作社、科技致富培训基地和田间地头,举办“美丽家园梦”“青春建功新农村”等报

6、告会,向农村青少年讲述亲历的革命奋斗史和家乡建设史,鼓励他们立志向、有梦想,自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广大“五老”的教育引导下,很多农村青少年的思想有了可喜变化,他们更加热爱农村,自觉把个人成长同农村发展联系起来;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逐步养成,学习兴趣以及集体观念、社会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师生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更加靠近党团组织,争做民族团结模范的种子逐渐在他们的心田生根发芽。今年5月,12名大陈岛垦荒队员后代参加关工委举办的“给老垦荒队员写信”征文活动,萌发了给习近平爷爷写封信的念头。6月1日,习

7、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小朋友们“牢记爷爷奶奶当年的奋斗精神,好好学习,砥砺品格,长大后报效祖国和人民”。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褒奖。 三是培育新型农民的服务载体彰显活力。深入开展农村青年“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积极协调农业、科技、科协、扶贫等部门支持,组织实施“学理论、学科技、搞创业”“农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计划”“种子工程”等农村青年培训计划,组建由老科技工作者、种地老把式等在种养殖方面有一技之长的老同志参与的志愿服务团队,与农村青年结对子,经常性开展技术指导及服务工作,帮助农村青年提高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能力。为了加快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树立一批标杆,很多地方建立了农业科技培训示

8、范基地、青年农民创业基地,亲手培育“科技示范户”“科技致富户”,精心培养“科技带头人”,大力扶持大学生和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辐射带动当地青年农民提高科学种田、规模养殖水平。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青年茁壮成长,增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活力;一批科技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相继创建,带动了农村青年增收致富;一大批农村青年摆脱贫困,农村青年劳动力有序转移,拓展了创业就业空间。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各级关工委共举办培训班近80万期,培训人员亿人次;支持创办新型合作经济组织3万多个,成立青年专业合作社4万多个,创办家庭农场2万多个,帮助数万青年农民走上致富之路。今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

9、同志对黑龙江省关工委组织和“五老”为农村青年创业发展服务的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五老为发展新型农业组织探索了新路,做出了新贡献,应充分肯定,请农业部门注意总结推广。”地方党委政府称赞关工委和“五老”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好帮手、青年农民致富的引路人。还有许多农民朋友说:“脱贫致富奔小康,关工委帮大忙。” 四是农村扶贫助学工作不断拓展新领域。积极参与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不断探索“扶贫助学”“兴学助教”等教育扶贫的新领域和新模式。参与乡村教师队伍和教学环境建设,先后在17个省市老少边穷地区的23所中小学建立了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组织300多名基地教师进京培训,与北京名校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10、,示范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有了很大提升。联合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实施学前教育培训计划,为西部农村地区幼儿园培训教师8000多名。推动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国关工委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实施“春苗营养计划”,在全国建成中小学厨房1万多个,培训5000多名厨房管理员,惠及学生608万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就餐问题。我们还组织实施了“朝阳计划青少年健康守护行动”,为626所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配备卫生(保健)室,受益师生近30万人。贵州省还开展了“四在学校幸福校园”的活动,为农村寄宿制学生营造吃、住、学、乐为一体的健康发展环境。 五是为农村重点群体青少年服务富有成效。近年来,许多关工

11、委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推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护缺失、关爱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江苏省发动数万名“五老”走村入户、进学校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农村留守儿童底数,向省委省政府提交调研报告,针对镇村撤并、中小学调整后,留守儿童上学路途远、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提出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政策建议,省委书记亲自批示,省委省政府采纳关工委建议,把扩大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写入“民生决定”,使全省留守寄宿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76%。重庆市发动“五老”和其他各界人士共9万多人担任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实现全市10万多名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全覆盖。浙江省开展十万“五老”结对关爱农村未成年人活动,全省创建4000多个农

12、村未成年人教育实践基地,对数千名农村留守、残疾、贫困家庭儿童以及困难大学新生进行专项资助。还有的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信息库,举办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夏令营”等活动。据统计,近五年各地关工委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中心”万个,帮助留守儿童8366万人次。同时,大力强化失足、失管、失学、失业、失亲等“五失”青少年关爱服务,通过深入农村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零犯罪学校村屯创建等活动,实施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关爱项目,组织“五老”对网吧实行社会监督等,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物质援助和精神抚慰,避免他们因为陷入困境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进一步加强了农村青少年犯罪的临界预防。 六是农村基

13、层关工委组织更加健全、队伍更加壮大。深入开展基层工作年活动,一些地方关工委领导深入到基层帮助建立关工委组织,推动农村关工委建设迈上了新台阶。组织覆盖面扩大,行政村关工委组建率达到66%,越来越多的村组、村屯以及农业合作社等农村产业链建立了关工委组织。工作阵地建设加强,各地依托农村文化大院、农村书屋、文化活动中心等,普遍建立农村“四点半”学校和校外教育辅导站。以调查摸底、上门动员、强化培训、规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五老”队伍建设机制不断健全,各地近年来举办培训班2000多期,培训“五老”10多万人次。一大批在农村享有较高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能人、老教师在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时代舞台上发

14、光发热。他们不忘初心,把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化作对农村青少年的真情关爱,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农村中心工作,及时把党和国家的关爱送到农村青少年身边,成为深化农村改革、传播社会正能量、建设美丽乡村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工作惠及广大农村青少年及其家庭,促进了农村繁荣发展,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在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展进步的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做法。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行。党的领导是做好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把党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农村

15、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发展中破解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党和政府教育农村青少年的参谋助手作用。二是把服务农村青少年融入服务大局,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才能找准着力点。为党的农村工作大局服务是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价值所在,为农村青少年服务是关工委组织的天职。只有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同时,抓住城乡一体化建设等重要契机,多为农村青少年办好事、解难事,维护和发展农村青少年利益,不断增强关工委组织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进而团结农村青少年为完成深化农村改革的中心任务贡献力量。三是创新服务农村青少年的理念和方式,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创新

16、发展是引领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展的动力。要善于把握新形势下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规律,适应农村和农村青少年群体的发展变化,既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注重城乡互动和农村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又抓住关键,以针对性、专业性、带动性强的服务项目为引领,加快构建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和工作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水平。四是大力弘扬“五老”精神,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才能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是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宝贵财富。要多角度宣传“五老”服务“三农”、服务农村青少年的实际行动和可贵精神,使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重视发挥“五老”作用在社会上蔚然成风,团结动员更多“五老”参与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党的农村发展事业后继有人贡献力量。五是不断夯实组织基础,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才能具有坚实的力量支撑。要围绕建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目标,坚定不移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