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39653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饮料酒生产和消费国,是酒类品种最全、酿造历史最长、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酿酒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长期以来,酿酒产业在扩大就业、繁荣市场、服务三农、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酿酒产业在重点发展葡萄酒、果酒,积极发展黄酒,稳步发展啤酒,控制白酒总量,加快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及啤酒用大麦基地建设的产业政策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节粮和满足消费为目标,认真贯彻“控制总量、提高质量、治理污染、增加效益”的总体方针,在产业规模、技术改造、节能减排、产品质量、食

2、品安全、人才建设、社会责任、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酿酒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财政、税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特别是“十五”、“十一五”时期,酿酒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二五”时期是酿酒产业把握机遇,实现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推进品牌国际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酿酒产业发展的需求,促进我国酿酒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精神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

3、062020年)的总体要求,结合酿酒产业现状和趋势,编制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发展环境和消费需求预测(一)发展环境国际方面:未来几年,在发达经济体稳步复苏和新兴经济体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全球贸易将稳步回升。我国酿酒产业将面临国外强势酒文化渗透,进口酒产品迅猛增加,新的消费理念、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带来的压力。国内方面:“十二五”期间,党和政府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随着宏观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包括酒类在内的与民生有关的轻工、纺织、服务类行业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和方向。食品安全方

4、面:针对近两年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国家陆续出台了食品安全法等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对酿酒产业而言,倡导企业诚信经营,不用、慎用、少用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严格执行标准规定的品种、范围和用量,是对企业和行业的考验。综合影响方面:酒类作为特殊的终端消费品,一方面要面对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要努力适应低碳经济、节能减排、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变化的要求,同时还必须与其他产业一样担负起改善民生、稳定价格、保障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责任和义务,这都将考验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二)消费趋势消费需求决定市场容量,市场容量决定产品销量,

5、酒类产品的产销量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需求,根本原因是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拉动内需市场的经济发展政策。未来我国酒类市场将表现为:葡萄酒增速较快,年增长15%左右;白酒平稳发展,增长幅度逐年放缓;啤酒的产销量由于基数较大,增速最缓,年增长4%左右。白酒:健康饮酒、理性饮酒的消费理念将深入人心,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将进一步增强,高端白酒区域化趋势明显,中端白酒消费量大幅度提升,低端白酒品牌化步伐逐渐加快;个性化、功能性产品需求加大,低度、优质的白酒产品将是未来消费的方向。啤酒:城市啤酒消费趋于平衡,农村市场快速崛起;较发达地区增速变缓,欠发达地区增长提速。葡萄酒:世界葡萄酒年人均消费水平为7升

6、,美国年人均消费45升,阿根廷年人均消费38升,而中国年人均消费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因此,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培育和文化推广,葡萄酒将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国内市场对葡萄酒的消费总量将会逐步提升。果露酒:消费量将继续保持现有的发展速度,少数全国性品牌的强势地位近期内不会改变,大部分产品继续保持地域性格局。黄酒:黄酒的养生保健功能逐渐为国内消费者所认识,消费趋势将明显提升;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黄酒出口量将继续增长,消费空间和行业利润有望逐步提升。发酵酒精:食用酒精随白酒产量的扩大将继续保持增长,工业酒精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燃料乙醇受国家政策影响,将形成以“非粮”原料为

7、主的多元化格局。二、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为己任,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总体要求,实现创新型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二)发展方向优化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传承发展弘扬民族文化;诚实守信践行社会责任,自主创新挑战国际竞争。科技创新:发挥酿酒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改变经验性管理和经验型工艺技术指导生产的现状,全面实现以理论

8、指导生产的产业升级;推动酿酒产业技术联盟建设,支持产、学、研合作,深度研究酿酒产业共性课题和个性课题;开发应用先进的检测装备,建立产品溯源技术体系,确保酿酒产品的质量安全。理念创新:关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劳动者权益和社会责任;加强行业引导,提倡行业自律,担负起促进酿酒产业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经营创新:正确处理成长速度与理性经营的关系,积极探索市场经济形势下的经营模式;构建新型的工商合作关系,自觉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体制和理性、和谐的流通环境。文化创新:以优质、安全、生态、健康、情感、快乐为综合理念,传承发展中国酿酒产业的文化内涵;以弘扬民族产业和民族文化为己任,开

9、创中国酒业向世界名酒迈进的新纪元。(三)主要目标1.经济指标目标到2015年,全行业将实现酿酒总产量8120万千升(含酒精及白、啤、黄、葡、果露酒等六个子行业),比“十一五”末(以2010年计,以下同)增长25%,年均递增4.6%;销售收入达到830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3%,年均递增10%;利税166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52%,年均递增8.7%。白酒行业:预计到2015年产量达到960万千升,比“十一五”末增长8%,年均递增1.5%;销售收入达到430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0%,年均递增10%;利税99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46%,年均递增8%。啤酒行业:预计到2015

10、年产量达到5450万千升,比“十一五”末增长21%,年均递增4%;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55%,年均递增9%;利税40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50%,年均递增8.4%。黄酒行业:预计到2015年产量达到240万千升,比“十一五”末增长79%,年均递增12%;销售收入达到23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2倍,年均递增17%;利税4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4倍,年均递增19%。葡萄酒行业:预计到2015年产量达到220万千升,比“十一五”末增长100%,年均递增15%;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85%,年均递增13%;利税12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

11、长88%,年均递增13%。果露酒行业:预计到2015年产量在50万千升左右;销售收入达22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56%,年均递增9.3%;利税4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74%,年均递增12%。酒精行业:预计到2015年产量达到1200万千升,比“十一五”末增长45%,年均递增8%;销售收入达到95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84%,年均递增13%;利税7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0%,年均递增10%。2.结构调整目标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酿酒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酿酒产业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发挥农产品加工与新农村建

12、设的有机结合,统筹城乡共同发展,促进区域良性互动。产业结构方面:优化酿酒产业布局,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能力。建设酿酒工业生产基地,打造特色经济区域集群。培育优质酿酒原辅料产区,推动西部原料产区建设。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酿酒企业的改组改制;继续推动酿酒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优化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产业经济格局。促进企业内部结构调整,支持企业通过收购、控股、并购、重组、强强联合,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的大型企业集团。规范中小企业产销经营,拓展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空间,达到大中小酒企和谐发展。产品结构方面:以保障民生、拉动内需为己任,重视产品的差异化创新,深入研究产品感官感受和

13、酒体特质,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市场、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精心研发行消对路的品种,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精神和物质的酒类产品。白酒行业全面完成“169计划”,积极探索白酒产品深层次的微生物机理的研究;推广和扩大固液结合产品比例;打破白酒按香型分类的方法,生产新风格、新品种、新口味等个性化白酒,为消费者提供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啤酒产品向国际化、高端化方向发展,逐步提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啤酒风味向多元化、多品种等个性化方向发展;鼓励中小型啤酒企业生产特色啤酒。葡萄酒行业实现产品品种多样化,高档、中档葡萄酒和佐餐酒同步发展的产品结构调整目标,实行葡萄酒产品的合理分级;改变干红一统天下的局面,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

14、费需求。露酒产品要从感官上进行改良,更贴近大众消费的口味。果酒要限据水果特性,生产半甜、甜型等不同类型的产品。黄酒要扩大半干酒产量,压缩半甜酒产量,研发适宜北方地区的新型产品。酒精产业要向有原料优势、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用粮规模保持合理水平,占玉米消费总量的比例控制在8%左右。3.品牌和诚信体系建设目标支持名优酿酒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养一批酿酒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引导一批知名品牌参与全球竞争,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挖掘创新中华酒文化,创立世界品牌,使中国白酒成为世界的白酒。推动2-3个民族啤酒品牌成为国际性的啤酒品牌,鼓励有实力、有影响的啤酒企业到境

15、外生产中国品牌啤酒,龙头企业集团产量在1000万千升以上,品牌产量300万千升以上,其中高档品牌在国内高档市场占15%以上。100万千升以上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加强我国葡萄酒产业自主品牌建设,引导、鼓励葡萄酒产区和企业参与国际性活动,树立我国葡萄酒产业整体形象,推动我国葡萄酒行业与国际全面接轨。弘扬传统文化,推动黄酒品牌建设,培育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品牌,带动黄酒扩大区域性消费。积极培育酒精企业的著名名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实现在品牌建设上的突破。建立酒业诚信评价体系,树立诚信理念,培育酒类产业发展良好的社会和谐氛围。4.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目标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是酿酒行业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步骤和手段,也是促进酿酒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要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强调“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开展并完成“中国白酒158计划”:即开展包括制曲机械化研究、发酵工艺机械化研究、蒸馏工艺机械化研究、调酒计算机集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