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838096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青马工程”培训讲座 思政部 时美英,引入,十八大召开在即中国迎来“关键时刻” 中国的“头衔”不断变化:从“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贸组织的新成员”到“世界工厂”,全球金融危机后又增加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复苏的新引擎”“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等称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10.7,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也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年均增速,经济总量相继超越德国、日本,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也由2002年的4.4升至去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20,世界政经版图因

2、此逐步改变。,探讨五个问题,一、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两个伟大发现 二、马克思的资本论发展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三、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五、中共十八大是读懂当代中国的新契机,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来说,指由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组成的科学体系;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 从广义来说,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构成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涵义 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

3、展 马克思的理论贡献“两个伟大发现”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虽然宣言是我们两人共同的作品,但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指出,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是属于马克思的。这个思想就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有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

4、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在我看来这一思想对历史学必定会起到像达尔文学说对生物学所起的那样的作用,我们两人早在1845年前的几年中就已经逐渐接近了这个思想,”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257页。,一、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两个伟大发现,(一)唯物主义历史观 “在马克思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于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中,这里我们只能谈两点”“第一点就是他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以前所有的历史观,都以下述观念为基础:一切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应当到人们变

5、动着的思想中去追求,并且在一切历史变动中,最重要的、决定全部历史的又是政治变动。可是,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政治变动的原因是什么关于这一点,没有人发问过。.现在马克思则证明,至今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全部繁纷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仅仅是社会阶级的社会的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可是,这些阶级又是由什么原因产生和存在的呢?是由当时存在的粗鄙的物质条件,即各该时代社会借以生产和交换必要生活资料的那些条件。”(334-335)“这种新的历史观对于社会主义的观点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证明了:至今的全部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发展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

6、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是一直存在的;大多人总是注定要从事艰苦的劳动而很少能得到享受。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只是因为在人类发展的以前一切阶段上,生产还很不发达,以致历史的发展只能在这种对立形式中进行,历史的进步整个说来只是极少特权者的事,广大群众则注定要终生从事劳动,为自己生产微薄的必要生活资料,同是还要为特权者生产日益丰富的资料。(336)”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334-336页,“新的事实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作一番新的研究,结果发现: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

7、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的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这样一来,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驱逐出去了,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这样一条道路已经找到了。”“可是,以往的社会主义同这种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不相容的,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了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制服不了这个生产方式,它只能简单地当做坏东西抛弃掉。但是问题在于:一方面应当说明资本主义生

8、产方式的历史联系和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应当揭露这种生产方式的一直还隐蔽着的内在性质,以往的批判与其说是针对事物进程的本身,不如说是针对有害的结果,这已经由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完成了。”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365-366页。,(二)通过剩余价值解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马克思的第二个重要发现,就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揭示了在现代社会内,在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怎样进行的。他的解答如下: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两个社会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一方面是资本家,他们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另一方面是无产者

9、,他们被排除于占有之外而仅有一种商品即自己的劳动力可以出卖,因此他们不得不出卖这种劳动力以占有生活资料。这样给这个资本家做事的工人,不仅再生产着他那由资本家付酬的劳动力的价值,而且除此之外还生产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起先被这个资本家所占有,然后按一定的经济规律在整个资本家阶级中进行分配构成地租、利润、资本积累的基础,总之,即非劳动阶级所消费或积累的一切财富的基础。这样也就证明了,现代资本家,也像奴隶主或剥削徭役劳动的封建主一样,是靠占有他人无酬劳动发财致富的,而所有这些剥削形式彼此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占有这种无酬劳动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两个重要事实为依据的”恩格斯:马克

10、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337-338页,“正像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致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的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

11、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判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776页。,二、马克思的资本论发展了资产阶级 古典政治经济学,(一)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大约从1750-1875年这一段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内的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其起源以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有关著作出版(1752年)为标志,以亚当斯密(Ada

12、m Smith)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1776年)为奠基。亚当斯密的继承者之一是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他以一部被后人称为人口论的著作而闻名。而在亚当斯密之后,推动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和作出主要贡献的是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他在继承斯密理论的同时,也批判了斯密的一些观点,从而形成了一种似乎不同于斯密的体系,甚至有人将此称为“李嘉图革命”。李嘉图的成功曾吸引了一批跟随者,其中有著名的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大卫休谟,亚当斯密,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詹姆斯穆勒,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对古典

13、经济学的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是属于阶级斗争不发展的时期的。它的最后的伟大的代表李嘉图,终于有意识地把阶级利益的对立、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当作他的研究的出发点,因为他天真地把这种对立看作社会的自然规律。这样,资产阶级的经济科学也就达到了它不可逾越的界限。”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6页,人民出版社,1975.但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理论的批判关系,古典经济学也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来源。,“我的价值、货币和资本的理论(指马克思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引者注)就其要点来说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必然的发展。”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对立面,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在古典政治经济

14、学本身的著作中,特别是在李嘉图的著作中找到自己的理论前提的,而后者应被看作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完备和最后的表现。”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底2版第19页。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第4页。,(二)资本论,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

15、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资料: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资本论的当代价值 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林岗 2012年10月26日08:05 来源:光明日报,记者: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多,前景堪忧。危机爆发后,西方的一些政要、学者和企业家纷纷把目光转向了资本论。德国专门出版学术著作的卡尔迪茨出版社统计,资本论在危机发生当年的销量是上年的近3倍。一场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使一些西方国家出现了“马克思热”“资本论热”,您是如何看待这

16、种现象的? 林岗: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西方社会想从资本论中找到引起这次危机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因为他们发现,刚刚发生的一切正是马克思100多年前预言过的。资本论里有这样一段描述:“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而且事实上问题只在于汇票能否兑换为货币。但是这种汇票多数是代表现实买卖的,而这种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他发现,在危机发生之前总是有一个金融非常繁荣的阶段,货币资本、生息资本非常活跃,同一张汇票反复被贴现,这样就使购买力放大,造成一种假象,好像生产在扩大,需求在扩大。但这时生产过剩已经出现了,紧接着货币危机的可能就是全面的经济危机。货币危机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危机的一个阶段、一个征兆。这次危机也是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发展,特别是房贷、债券特别活跃,一个泡沫连着一个泡沫,把原来有限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