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37499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篇一:劳动争议仲裁一裁终局的情形劳动争议仲裁一裁终局的情形:胡律师网 作者:上海律师 胡燕来 所属栏目:劳动纠纷律师案例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长期以来我国处理劳动争议采取的是“一调一裁两审”制,即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除先进行协商外,可以先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不愿调解或者调解

2、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笫一次突破性地设计了一裁终局的制度,即一定的条件下仲裁裁决书作出之日起就发生法律效力。这就可以使得大量的劳动争议案件在仲裁阶段就能够得到解决,而不用再拖延到诉讼阶段,这样能够有效地缩短劳动争议的处理时间,提高劳动争议仲裁的效率,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可以说,一裁终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劳动争议处理周期长、效率低、劳动者维权成本高的问题。专业劳动纠纷律师认为,适用一裁终局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有两类: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

3、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这样的案件属于小额仲裁案件,案件有申请金额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限制。例如上海市2OO8年月最低工资标准为800元,那么在上海市申请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申请金额总计不超过9600元的,应当适用一裁终局。实践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譬如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时,拖欠工资的金额符合一裁终局的条件;但是如果劳动者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又要求拖欠部分的25%的经济补偿金的,可能就超过了一裁终局所限定的小额标准了。这时就需要劳动者进行抉择,是放弃申请25%的经济补偿金而通过一裁终局的程序解决,还是要求额外的补

4、偿而经历一裁两审的程序。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这样的案件属于标准明确的仲裁案件。例如用人单位不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劳动者休息休假制度,劳动者通过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安排休息休假的。需要提醒劳动者注意的是,上述的两类仲裁案件只要符合其中一类的标准就适用一裁终局的处理模式,而不是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很多劳动者在这方面存在着误区。上海劳动纠纷律师胡燕来,二十年只做法律,被政府荣记个人三等功两次,20XX-20XX年度卢湾区十位优秀律师之一,荣获上海“劳动争议代理最佳奖”,擅长企业法律顾问,手机15901801155,邮箱hulvshi119。篇二:根据仲裁法的规定

5、,仲裁实行 制度。 A.一审终审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

6、,操作性强。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篇三:仲裁法的基本制度包括协议仲裁制度、或裁

7、或审制度和一裁终局制度。整个仲裁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