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和展望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37096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和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和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和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和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和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和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和展望(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和展望 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和展望导读 高考的确是个独具中国特色的词汇,从邓小平拍案恢复高考的1977年开始,大学之门成为很多青年命运的分水岭。我国的高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到繁,从精英化到大众化,逐渐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考试,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教育部高考改革总体方案逐步出台,新一轮高考改革已经拉开帷幕。评论一、中国高考:承担太多关注、期待和背负高考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就表面现象或一般作用而言,高考不过是普通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一种手段。然而,高考与升学、就业紧密联系,对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具有强大的指挥棒作用,同时,高考已

2、经涉及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整个中国教育的兴衰成败,意义非常重大,尤其是教育牵扯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它不仅仅是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中国教育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也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高考不仅是一个技术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国家事业,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惠民工程、民生事业。从外延看,高考改革涉及到从中学到大学,从大学到就业,从国家民族到个人家庭利益,从内涵看,高考改革涉及指导思想、考试内容、科目设置、考试形式、考试次数、录取手段、选拔标准等方面。因此,我国的高考的社会本质不是单纯的大学招生考试,也从来都不单纯是教育内部的事情,而首先是社会问题,它关系到社会公平、

3、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前景,这也是建国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教育领域的高考都成为社会转型的突破口的重要原因。毫不讳言,我国的高考承载了太多关注、期待和背负。全国高考二、公平还是效率:尚未停止的争论既公平客观又不导致片面应试,这是一个人才选拔中的千古难题。高考中的公平是指基于考试成绩的公平,即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效率是指综合各方面因素,不拘一格地选拔优秀人才。与在许多领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所不同,在考试选才方面,通常的情况是,选拔性考试最初虽也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在长期实行之后,往往会演变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在有关高考改革的争论中,效率派认为中国已到了一个不必刻意追求公平,而应注重效率的时候

4、,高考制度应彻底改革。综合考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来选拔大学新生,应该说最能选拔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也就最符合效率原则。然而,这种考核方式却容易损害公平原则。公平派认为公平选才是社会大众对高考最为关注的一个方面,也是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和精神之所在,公平竞争是高考制度的灵魂和根本,多元录取要注意保证录取的公平和公正,避免金钱和权力对招生录取的干扰。然而,由于激烈的升学考试竞争,片面应试现象蔓延,广大中小学生学习负担沉重,没有欢乐的童年。广大民众要求公平的现实期待与部分学者追求效率的理想形成对冲的两股力量。这一争论还在持续,但是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毫无疑问的进入大众化阶段。2008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

5、达到历史峰值的1050万,从此之后,人数迅速下滑。而且这个趋势将一直延续到2020年 。与此相反的是,一路高扬的高校入学率,从1977年录取率4.7%到最近的70%,甚至有人预测,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2016年中国的高考录取率将达到100%。 报名的少了,录取的多了,曾经高不可攀的大学门槛,变得越来越低。高考进入大众化时代,但依然是大多数孩子改变命运的最大推手。未来,在高校成为公平助推器的前提下,应让高校保持多一些魅力,让高等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源泉。全国高考历年录取人数(图)三、招考分离高考大众化时代的改革破题?! 高考大众化时代的背景下,继续把高考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6、作为改革的关键内容,以更宽广的眼界和更长远的目标,大胆先行先试,在考试内容、科目设置、考试形式、考试次数、录取手段、选拔标准等方面积极探索,逐步改变一把高考尺子一次测量一群人的状况,改用多把尺子多次评价一批人。正如2008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给提出了改革破题的方向,即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作为决定考生命运的最终去向和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招生模式比考试模式更加重要。真正的啃硬骨头不是高考科目改革,而是录取制度改革。中国高考制度问题的根源在于高校没有招

7、生自主权,只能被动接受教育考试部门按学生高考成绩、志愿投来的档案进行录取,这造成中学教学围绕考试转、大学招生以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考试成了指挥棒和中心。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关键在于还原相关主体相对独立的身份,构建政府、高校、考试机构之间的新型关系,具体政策内涵包括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高校依法自主招生和社会参与监督,从而使得多方各司其职、各归其位,形成多方协同、多强联动的格局。新一轮高考改革能否真正深入取决于是否切实推进考试招生分离,而这也考验教育行政部门是否真正放权,这将成为未来改革中的攻坚战。一、恢复高考邓小平出复出后主持了高考的恢复工作。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同志明确表

8、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当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生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凡是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等条件的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都可以报名参加高考。招生办法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分为理工和文史两类)、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意见出台标志着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10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的社论,阐述了高校招生工作拨乱反正的巨大意义,在全国引起了极大震动。11月3

9、日,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出关于1977年招收研究生的通知,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也开始恢复。由于当时准备时间短暂,1977年的高考工作安排在第四季度进行,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自行命题招生。在考试科目方面,1977年理工类考语文、政治、数学、理化等四科,文史类考语文、政治、数学、史地四科。当年高考共有57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1.5万人,后增加6.3万人,共录取27万人,录取率4.7%(27:l)。详细二、异地高考艰难破冰 2010年12月,国家教改试点中,解决异地高考首次列入试点,山东、湖南、重庆首批试点。 2013年中国异地高考艰难破冰,共有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

10、河南、湖北、湖南、重庆、云南等12个省份启动实施了这项政策。2014年,异地高考实施地区继续增加。教育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将有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新增的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山东、宁夏、新疆、内蒙古、福建、海南、山西等16个省份。详细各省异地高考政策(图)参考文献:中国教育报:高考改革要对症下药 中国新闻网:中国各地高考改革引关注 专家:改革录取制度是根本 凤凰网:高考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对现代高考改革的启示 招考分离:跨出高考制度改革的一大步 第一财经日报:教育公平:关键还是改革 打破一考定终身 考试录取须分离 执笔人:张娟高考改革历程一、改革开放前的高考探索(19

11、11年一1965年) 1905年,清廷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 1904年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 1936年全国各地共创建了国立省立大学一百多所,实行自主命题。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全国高校招生人数约为3万人。当年,政府在中央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三校试办联合招生。 1939年教育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当年参加统考的院校增至28所。 1940年全国统考扩大到省立大学和独立大学,共有41所高校参加。抗战后期因形势紧急曾被迫终止了统一考试。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因受内战等环境的限制,各大学

12、仍实行单独招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沿袭高校单独招生办法。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各高校仍沿袭民国时期多数时间的做法,实行单独招考。但北大、清华、南开3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分别采取了联合招生的形式;上海市则率先成立;上海市国立大学、专科学校统一招生委员会;,采用统一招生考试的办法。1950年实行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1951年公、私立大学实行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的统一招生。1952年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1952年6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全国高等教育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规定全国高校除经教育部批准的个别学校外,一律参加统一招生。并且实行统一分配制。全国

13、统一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国目前高考制度的雏形。1952年8月15、16、17日3天,举行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1965年之前基本沿用了这个模式。这一时期的高考,招生考试规模较小,录取率比较高,考试形式的主观性比较强,尚缺乏对大规模考试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研究。二、从高考废除到推荐入学(1966年一1976年)1966年 废除高考制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批判高考制度成为政治话题,一些人蛊惑“智育第一、分数挂帅”的高考是为资产阶级造就接班人,要“砸烂旧的统一招生制度”,教育部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高考,高校也停止招生。1952

14、年以来实行的招生考试办法也被废止,许多适龄学生去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此后我国的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停止了达六年之久,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1970年清华大学试点招收所谓“三来三去”的新生。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大学还是要办的”的指示,批转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当年,清华大学试点招收所谓“三来三去”(即社来社去、厂来厂去、哪来哪去)的新生,高校招生人员直接跟学生见面确定录取。这是“文化大革命”中实行的非实质意义的招生办法。1972年全国正式恢复招生工作,但取消了考试,采取上大学“推荐制”。即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推荐制”把“政治表

15、现、路线觉悟”放在招生条件的首位,文化条件只要具有相当于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即可。当年全国有13. 3万工农兵被推荐入学,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上大学。1973年“文化大革命”中高校招生唯一进行文化考查。当年,中央提出了高校招生要重视文化考查,注意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基础知识水平,确保新生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并要求进行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四科的书面文化考查,但考查由地方主持,采用开卷形式,这是“文化大革命”中高校招生唯一进行文化考查的一次。1974年又恢复推荐入学的招生方法,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大革命”期间取消高考,代之以注重出身成分不注重文化水平的“推荐”形式入学,实践证明是极端错误的,是违背高等教育规律的,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长时间停滞和直接导致国家人才的断档。三、高考的恢复和重建 (1977年-1984年) 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国家百业待兴,高考制度的恢复、重建和不断深化成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标志,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同志明确表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当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