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心理调节--国旗下讲话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837010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前心理调节--国旗下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考前心理调节--国旗下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前心理调节--国旗下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前心理调节--国旗下讲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前心理疏导-第18周国旗下讲话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再过几天期末考试将到来,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考前心理疏导。可能大家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考试前头脑昏沉沉的,忧心忡忡,生怕会考试失败。考试时特别在遇到难题时,脑袋一片空白。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你要学会正确认识和对待考试。考试,作业,对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一般同学心里,作业和考试的“比重”是不同的。做作业轻轻松松,没有压力,而考试时如临大敌,感到紧张恐惧。实际上,作业和考试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为了检查掌握知识的情况。所不同的是,作业时可以讨论,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而考试要求在限定时问内独立完成。正确认识了考试,在考前我们

2、也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评估自己水平在考试前,第一位同学想“考到哪里算哪里,随便”,第二位同学想“我要努力争取考第一”,第三位同学想“我一定要考第一”。这就是对考试成功所持有的三种不同程度的期望,哪个人的考前复习效果会更好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第一位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学习没有了动力,自然会放松自己;第三位要自己一定成功,给自己施加了太多的压力,容易焦躁不安,影响复习效率;只有第二位才会以坦然的心态,有条不紊,尽自己所能地去复习。所以,每次考试之前,综合评价一下自己的水平,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切忌好高鹜远和不思进取。这样既有信心迎考,又不至于有沉重的心理负担。2、全面系统复习扎实的知识基础既是

3、取得好成绩的有力保证,也是缓解考试紧张的最佳良药。复习绝不应该是为了考试而复习,而是为了学会知识而学习。努力做到边学习边巩固,及时清理学习障碍,平时都弄懂了,学会了,考前再全面系统看一下,既节省时间,又保证效率,成竹在胸方可胜券在握,切不可自作聪明,猜题、押题或抱有侥幸心理,指望同学间“团结互助,共同提高。”3、养精蓄锐稳定状态精神上的疲劳,往往会导致注意力涣散,记忆减退和思维迟钝。所以,考前,一定要注意休息,千万不能开夜车。习惯开夜车的同学要将自己的生物钟及时调整过来,以免晚上过于兴奋,睡眠不足,白天昏昏欲睡,影响正常答题。4、树立信心迎接挑战同一个人,缺乏信心还是充满信心,其表现和结果是大

4、不相同的。考前,要坚信我平时学得扎实,复习方法对头,一定能考好,对自己说: “我能行”。这样就可以使大脑在考试中呈现良好的状态,有利于脑力的良好发挥。当然对考试我们不能毫无信心,也不能盲目自信,既有对成功的美好向往,也要做好迎接失败的思想准备,注意调节心情,保持情绪的稳定。5、克服焦虑保持心态绝大多数人都有过考前紧张焦虑的体验。其实,焦虑作为一种不安的情绪,是正常的适应行为,焦虑是不可避免的一种体验,并不都是有害的。适度的焦虑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心理成分,学生如果没有焦虑,就会失去刻苦读书的动力。考试紧张是一种自然现象,可使兴奋性增强,对认真参加考试,提高答题效率是有益的。不过,有

5、些同学过分看重考试对自己的影响,整天忧心忡忡,无法静下心来去复习,就需要自我调节了。每天保证一定量的体育活动,足够的睡眠,同时加强营养,使自己精力充沛、精神振奋地投入考试。考试中如果出现怯场也不要过分紧张,可以暗示自己:“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一定能行”,遇到难题不要心慌,告诉自己“我不会,别人也不一定会”,用暗示法慢慢使自己放松下来,起到镇定的作用。自我暗示后稍用深呼吸的办法,慢慢地深吸气,然后慢慢呼气,这样反复地多做几次,再鼓励自己“我一定能成功”。考试是让我们不断成长进步的过程,无论结果好与坏,从心理上和知识上,都可以促使我们反思,从中有所收获,那么考试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以正确的观念理解考试,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考试,才可以考前全心复习,考中游刃有余,考后再接再厉!最后,愿大家在考试中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绩!谢谢!王春容2011-6-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