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乡村教育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3700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乡村教育发展情况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民族乡村教育发展情况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民族乡村教育发展情况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民族乡村教育发展情况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民族乡村教育发展情况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族乡村教育发展情况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乡村教育发展情况汇报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民族乡村教育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乡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局的直接关怀下,通过实施国家、省、市教育项目工程建设,全乡办学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根据文件要求,为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民族乡村教育发展调研工作的开展,现将我乡在民族乡村教育发展上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城东南32公里处,该乡系安徽省九个民族乡建制最早、少数民族人口聚居最多的民族乡,也是滁州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全乡辖5个行政村其中民族村4个,113个村民组,总人口1560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76,国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二龙地处江淮分水岭,属于典型的丘陵地貌,2001年被省列

2、为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重点乡镇之一。农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兼产玉米、豆类、山芋、棉花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等。境内交通便利,省道朱巷至滁州(X046)贯穿境内,“村村通”公路连接全乡各村,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2016年全乡农业生产总值11350万元,人均生产总值1万元。 我乡现有学校2所,其中私立幼儿园1所(2016年4月由杜永俊私人筹资创建)。二龙原有完中1所、中心小学1所、村小8所、教学点5个,由于学生数减少及农村集镇化,自2016年始,村小及教学点逐步撤并,2016年2月完中再次与中心小学合并为*县民族学校。二龙现有在校学生1035人(回民子弟占80%以上),其中在

3、园幼儿146人(私立幼儿园43人)、小学生612人、初中生206人、高中生71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适龄儿童1702人,入学率、小学升学率均为100%;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3%,初中升学率为90%;2016年度参加高考16人,本专科录取14人(其中本科4人)。 *县民族学校位于二龙集镇,其前身是*县民族中学,1958年由省民委投资、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筹办,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民族完全中学。*县民族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其中小学11个,初中6个,高中3个;学校占地面积4万多平米,校舍建筑面积7000多平米,学校现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中心、图书阅览室、留守儿童之家、回民学

4、生食堂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目前学校现有教职工83人,其中幼儿园教职工11人(私立幼儿园5人),回民教师43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47人;30岁以下13人、50岁以上17人、大专及以上学历48人。 二、民族乡村教育发展成就和基本经验 县委、县人民政府以“科教兴县”为发展方略,县教育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民族乡村基础教育改革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果,主要表现在: 1、民族乡村教育发展成就 。一是民族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有了一定改善。近三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先后投入资金72万元,改善了民族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新建校舍面积850平方米,改造校舍面积2

5、700平方米。图书装备投入10万元,使民族乡村学校实验教学工作大为改善。二是优化了民族乡村学校师资结构。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平衡学校师资力量,县教委在分配教师时,对民族乡学校教师的分配都有一定倾斜,确保民族乡村学校教师结构合理、学科配套、有效提高了民族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三是民族乡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增强。为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民族乡村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着力打造民族学校特色。四是民族乡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通过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力量的合理配备,使得民族乡村小学毕业水平测试达标率、初中毕业考试合格率、优秀率稳步提升。五是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既为高一

6、级学校输送优秀学生,又为本地区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诸如该校毕业的柏植荣、柏植文、白礼俊等,分别为上海科大、中南民大研究生及清华大学毕业生;我国经济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石磊教授也毕业于该校;我乡党政干部、乡镇企业的管理人员80%以上也都是民族学校培养的。因此,学校先后于1991年被评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1992年授到国家教委、民委的表彰,并被授予“少数民族先进集体”称号,2016年又被授予“安徽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光荣称号;学校学生多次在国家、省、市少数民族运动会中获得金、银、铜牌。 2、民族乡村教育发展基本经验。一是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严格执行民族平

7、等政策,在招生工作中严格执行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学生参加中高考在总分中加5分录取,国家各种助学政策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学生,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确保学生不辍学。 二是加强对民族乡村学校的布局调整,整合现有教师资源,最大化发挥教学力量优势,满足学生求学的渴望。三是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 三、存在的困难、问题和不足 曾经的光辉与荣耀难以掩盖如今的困境和尴尬,民族乡村的教育存在诸多的困难和不足,其主要有: 一是领导对民族乡村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对民族乡村教育的发展欠缺长远的规划,体现不出地方民族乡村教育的特色。 二是民族乡村教师编制紧,学科不配套,教师老龄

8、化突出。 三是学校建设体现不了民族特色,民族氛围不浓,民族教育经费不足和学校缺乏民族乡村教育专业人才。 四是没有专门的地方民族乡村教育教材,学校未开设具有民族特色教育的专业课程。 五是生源减少,流失严重。据调查全乡学龄儿童逐渐减少,且呈递减的趋势,究其原因: 第一、经济发展、城镇化脚步加快。以前是农村移居集镇,现在是农村、集镇齐居城市,如今在县、市、省城买房的大有人在,迁居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也为数不少,这部分学生转学外地。 第二、计生工作强力推进,人口出生逐年递减,适龄入学人口呈自然降低趋势。 第三、民族生活习俗差异。我乡是民族乡,回民聚居集镇周边较多,汉民均远离集镇居住。二龙近几年集镇的开

9、发,购房者大都是回民,汉民购房几乎为零,红卫、三苏南边的汉民,大部分都在大桥、观寺及张桥一带购房,从而使二龙实际居住人口减少,加大了生源的流失。 第四、私立学校的猛烈冲击,对农村学校的影响最大。近年来,私立学校迅速崛起并不断做大做强,他们有着公办学校无可比拟的硬件设施和封闭式管理模式。许多家长在外务工越是吃苦受累,对孩子将来的期望值越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质量高的学校就读,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教育环境,都认为孩子在封闭式学校就读更能成才,从而使自己的孩子从小不输在起跑线上。私立学校的管理模式确实能在短期内看到成绩,家长们最看重的也就是这一点。但是,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家长是出于攀比的心理,不

10、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家庭的经济实力,竞相把子女送入县城私立学校就读,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另外,私立学校的招生手段也可谓无所不用、无技不使,更有少数教师为了一己之利,不顾家乡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直接或间接帮助私立学校挖取生源。 第五、教育内部的原因。公办学校教育体制不健全,公办教师铁饭碗,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部分教师缺少责任心,工作敷衍了事,影响了教学质量,败坏了教学风气,丢失了社会信任;教师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合理,英语、音乐、美术、信息等学科教师奇缺,学校教师尤其是小学部教师年龄严重老化,一大批转正的民办教师年龄偏大,精力不足,教育教学方法欠佳、陈旧、老套,接受新事物较慢,教学

11、不出成绩,失去了家长的信任;加之,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县城学校每年都要从农村学校选调一批优秀教师,同时城内教师的收入较高也对身在农村的教师颇具吸引力,导致了部分教师边教学边准备考试,呈现出“一心二用”的局面,势必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六、部分家长观念落后,认识不足,娇惯孩子,不能与学校齐心合力,缺乏与学校沟通、协调,更有极少数家长缺乏素质,自家小孩在校老与同学发生口角、捣乱,家长不分青红皂白,闹到学校,辱骂对方学生,质问教师和学校领导,还有个别家长到校谩骂学校教师,让学校领导和教师寒心。另外学校的周边环境也存在较大隐患。如网吧、小店、小饭馆等等的违规经营,加大了学校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

12、。 六是经费不足,入不敷出。*乡原本就是个人口小乡,经济也不发达,在校学生本来就不多,加上近几年流失生源逐年增加,造成学额不足,经费减少;由于没钱,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多硬件投入不到位,正常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具体表现在: 第一、完中和中心小学合并后,为了美化校园,便于管理,贯通校园一事迫在眉睫;还有原中、小学之间的两个厕所和一个池塘必须拆迁和填平;合并后的学校由于经济短缺,许多资源很难尽快整合,影响正常教学的开展。 第二、现在的小学部没有运动场地、中学部场地不规范,学校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第三、合并后由于住校生陡增,学生餐厅餐饮设施短缺,学生宿舍空荡荡无床位等。 第四、小学部大

13、门年久失修,没有值班室,严重影响学校的封闭管理和学生的安全,急需修建小学部的大门和补充管理人员。 第五、中学部计算机房电脑机器老化、理化生实验室实验器材和药品短缺,亟待补充。 第六、中学部高中教师的绩效工资,近几年政府一直没有兑现,全由学校自身垫付,学校正常运转经费,雪上加霜。 上述种种原因,至使学校空缺工作经费近百万,由于经费短缺使得学校开展各项工作捉襟见肘,举步维艰。 四、下步工作意见 1、建议成立专门的民族教育组织机构,完善民族教育发展的相关制度,定期召开民族教育工作专题会议,解决民族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设立专门的民族教育经费,落实保障机制,确保民族教育发展所需经费。 3、

14、编制全县民族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并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分步实施。 4、充分利用广播、新闻媒体、报刊等宣传手段,加大对民族文化教育的宣传,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积极开展民族文化活动,提升民族文化的感染力。 5、引进或配备民族文化的专业教师。组织编写地方民族文化教材,传承民族文化知识,打造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教育。 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面对二龙上万人的期盼,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多方筹措资金,把上级的关怀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学校开源节流相结合,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第二、充实和稳定教师队伍,争取定向招聘,将本地少

15、数民族毕业生吸收到学校任教,尽可能提高工资待遇、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第三、在招生制度上加大宣传力度,想方设法,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对少数民族学生填报该校予以政策照顾。诸如提高民族学校的招生优先权、降分录取、对学生予以一定的资助等。 总之,在民族乡村教育方面,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但我们深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民族乡村教育的明天一定会美好、灿烂。 以上是我们对*乡民族乡村教育发展情况的汇报和建议,并恳请各位领导能一如既往地继续关心、扶持少数民族乡村的教育工作。 为使班务管理工作较往年上一新台阶,班里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年初班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维护管理考核细则,每月中下旬对各机房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月底配合局维护中心再进行一次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限期整改解决并签署指导性意见9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