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3447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9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云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云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云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云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云霄县人民政府序 言“十二五”时期,是云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推进“海西建设、漳州先行、云霄奋进”,实现整体比全国提前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定性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和针对性的“十二五”规划,对于适应新变化,应对新挑战,抓住新机遇,落实新要求,促进云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云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市委实施方案为指导,以

2、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云霄县委关于制定云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依据,主要阐明未来五年云霄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引导市场行为、制订实施各级各类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是云霄经济转型,经济总量快速提升,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五年。五年来,云霄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个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海西建设、漳州先行、云霄奋进”发展主线,全面实施“工业强县

3、、开放活县、科教兴县”发展战略,积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自然灾害等各种挑战,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拓创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兼顾。5年多来,云霄县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1、经济持续较快增长。5年来,云霄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均高于改革开放30年年均增长速度,是改革开放以来云霄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 “十一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4.0,至2010年底达到62.5亿元。 “十一五”期间财

4、政总收入年均增长30.0,至2010年达到3.65亿元。2、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经济强劲推动,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十一五”期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3.6:15.1:41.3调整为2010年的31.5:29.9:38.6。我县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化、饮水安全、海堤加固、水库除险、农村沼气、标准农田、移民安置、生猪养殖、家园清洁、农产品检测检验、沿海防护林等建设,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龙头企业品牌主体作用更突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十一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0,至2010年达到34.2亿元。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了

5、“举全县之力发展光电产业,打造中国电光源之都”的产业发展战略构想,调控引导全县工业经济由原来的“小、弱、低、散”向“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效益化”跨越转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主导产业日益凸显,产业竞争力增强,信息化水平继续提高,节能光电、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取得突破。全县共引办光电企业150多家,总投资100多亿元, 已有82家投产,产业涵盖了节能灯管、线路板、电感、电容、磁环、整流器、整灯装配及LED的晶圆、外延片、封装、贴片、支架、以LED为背光源的电视面板、LED整灯等节能照明及LED应用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1.4,至2010年达到60

6、.1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2.2,至2010年达到54.8亿元。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强将军山公园、红树林、乌山、温泉等特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加快发展星级酒店、商贸、娱乐等服务业,按五星级标准设计建设的云顶温泉大酒店和金汤湾海水温泉度假酒店先后开业。3、三大需求拉动有力。投资力度加大,消费拉动有所增强,出口保持增长。在投资拉动方面,持续发挥重大项目建设的引擎和带动作用,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先后建成疏港公路、将军大道、坂云线入闽通道、下大线、县道云太线乌山旅游公路及国道改造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厦深高速铁路云霄段全面开工建设,云霄设有客、货两个站埠,2012年将建成通

7、车;沿海大通道开工建设,古武高速公路、海西高速东山联络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云霄港区规划已呈报交通部审批,港区及山前一级渔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形成了国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运多位一体的完整交通网络,成为漳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重点项目在巩固夯实农业水利基础、全面提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支撑体系持续壮大、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协调推进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4亿元,年均增长39.8。在消费带动方面,我县认真贯彻、有效实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社会消费加快转型升级,消费结构由衣、食向住、行转移,住宅、交通、通讯、文化娱乐、

8、医疗保健和旅游等产业链不断演化,从基本生活品到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品。市场商品品种数量增多、质量档次提升,极大满足了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特别是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环境改善等因素带动下,全县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4%。在对外贸易方面, 两岸交流日益深入,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虽然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县外贸有所下滑,经过采取有效综合措施和努力。2010年实现出口外贸总值4468万美元,年均增长32.2%;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4405万美元,年均增长28.7%。2007

9、年以来,连续四届成功举办了开漳圣王文化节,节会规格逐年提升,2008年被国台办确定为对台重点交流项目,2010年被纳入海峡论坛重要活动内容,在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引起巨大反响。四届节会共签约项目124个,总投资85亿元,成功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云霄对外形象全面改观,美誉度、知名度大幅提升。4、社会事业明显发展。人口计生工作2007年初解除省计生降类预警告,2008年升级成为市级优质服务县,2009年成为省级优质服务县,人口计生工作水平稳步提升。教育资源整合有序推进,办学条件逐步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学额巩固率、全科及格率、优良率等重要指标明显提高,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对县教育督导和“双高普九

10、”均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达到优良等级,彻底扭转了教育工作多年处于全市落后位置的被动局面,达到全市中等水平。市场整顿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制假活动得到有效遏制,经济发展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国土、环保、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县城建设、城市经营成效显著,建成云顶、金汤湾二家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温泉酒店,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竣工投入使用,投资和生活环境极大改善,社会安定稳定,公民素质不断提高,迈进福建省第十届创建文明县城先进县行列。5、民生状况得到改善。至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296元,五年年均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77元,五年年均增长14.0%。新型合作医疗、社会保障性住房

11、、低保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新农合参合率达99.78%,城镇居民参合率达95.2%,先后共发放补偿金额达6482.2万元,食品、药品安全进一步得到有效保障,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第一期284套经济适用房已分房到户,第二期经济适用房也即将完工;廉租房保障制度有效落实,全县共有1377户家庭4652人次享受廉租房福利待遇,补贴金额达173万元。城乡低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县共有7210户、16007人纳入低保范围。饮用水安全、内涝、交通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历史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对政府满意度和认同感持续增强,人民真正得到实惠,城市幸福指数迅速提升。二、“十二五” 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2、。“十二五”是我县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参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将面临重大调整,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国际竞争激烈,新兴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趋势,国际市场体系面临深刻调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继续加快,为我县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创造了新的条件。从国内形势看,“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将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期,巨大的需求潜力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同时改善民生、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成为 “十二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必将提升有效需

13、求、倒逼产业转型、促进效益提升,为我县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利环境和现实途径。随着国务院提出提出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市委、市政府提出“海西建设,漳州先行“,这将有利于我县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快对台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对于打造我县发展特色经济、实现更快更好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从自身实际看,“十一五”期间,我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光电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加快聚集,后劲持续增强,为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上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港口资

14、源、广阔的发展腹地、日臻完善的产业配套,为跨越发展积蓄了巨大潜能。总体看,我县目前正进入投资加快扩张、工业化与城镇化加快推进、光电产业和临港产业快速聚集发展的新阶段,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劲、后发优势明显,完全有条件做到“好”字优先、能快则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未来五年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改革攻坚期,我县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国内、省内、市内区域竞相发展,竞争加剧,我县短期内赶超先进地区难度加大。我县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均量更为不足,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资源和环境空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前所未有

15、,经济结构矛盾依然存在,开放领域和层次仍需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城乡二元结构仍较明显,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特别是缺乏重大项目支撑,项目建设进度偏慢,征地、融资等一些制约因素仍然存在。我们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运用各种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县将跃上新台阶、站在新起点、进入新阶段,经济在进一步加强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基础上,开始向创新驱动阶段过渡;从以大规模数量扩张为特征的阶段开始进入以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质量为主的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阶段,从以经济发展为主向经

16、济社会和谐发展转变。我们要牢牢抓住并切实利用好重大发展机遇,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起”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奋力拼搏加快赶超,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突破体制障碍和瓶颈制约,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早日实现基本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三、总体战略构想(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生态工贸港口强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带动、产业提升和区域突破为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全力打造电光源之都、港口经济强县、文化旅游名县、漳州南部集输运中心和商贸中心,全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将云霄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文明、人民安居乐业的发展区域,提前五年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