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资产的流失的影响及对策精品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3350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国有资产的流失的影响及对策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论国有资产的流失的影响及对策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论国有资产的流失的影响及对策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论国有资产的流失的影响及对策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论国有资产的流失的影响及对策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国有资产的流失的影响及对策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国有资产的流失的影响及对策精品(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姓 名: 葛 沅 学 号: 201001040833 系 部: 财 经 贸 易 系 专 业: 会 计 指导老师: 吴 力 佳 开题时间: 2012 年 9 月 22 日 完成时间: 2012 年 12 月 16 日 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 一、申报课题人的有关资料 申报课 题人姓 名 班级专业出生年月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及邮编 葛沅 10 会计 8 班 会计1992

2、-10-14 150738607 58 湖南省娄底市娄 星区湘中大道 二、课题名称 论国有资产的流失及对策 三、课题的主要任务、要求 任务:了解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以及对国有资产的流失提出自己的看法及一系列解决办法。 要求:贯彻中心,抓住重点。 四、审批意见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系部意见 教学副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院教务处制 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论文)任务书任务书 系 部:财经贸易系 指导老师: 吴力佳 专 业: 会 计 班 级: 10 会计 8 班 学 号: 201001040833 姓 名: 葛

3、沅 日期: 2012 年 9 月 22 日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印制 背景: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物质基础,在政治、经济和社会 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来,由于各种原因,国有资产的流失越 来越严重,它直接影响了国家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降低了国有资产的发挥 及社会价值,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各毕业设计课题: 论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任务规定进行日期: 自 2012 年 9 月 22 日起,至 2012 年 12 月 16 日 毕业设计的要求和内容: 研究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国有资产的社会价值,如何对国有资产 的流失进行一系列的防范对策. 任务和要求:

4、国有资产的概念及重要性,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国有资产流 失的原因,建立一些列的法律,以及建立一系列的监督管理制度及监督管理 体系。要求:全面了解国有资产的流失原因,解析如何应对这一现状。 (任务 和要求同应与前面课题申报表中的任务和要求一致。 ) 主要参考资料:论会计信息质量与经济环境的关系,论会计环境变化对会计 职能的影响 主要参考资料:(参考文献应为 10 个以上,参考文献的格式也不对,请参照 前面的规定) 1 任士伟. 对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相关问题的探讨. 2 翟海峰陈丽芹王秋荣. 改制企业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 3 王福君. 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资产流失及防范 4 邓军. 浅议国有资产流失的

5、原因及对策 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 9 月 20 日前和指导老师见面,了解论文写作的大致要求; 9 月 20 日至 9 月 22 日据自身条件,制定论文进度日程表; 9 月 23 日至 10 月 15 日定论文提纲; 10 月 16 日至 11 月 10 日收集材料,完成论文初稿; 11 月 11 日至 11 月 27 日修改初稿,完成第二稿;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16 日完成论文第三、四稿,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12 月 16-18 日完成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国有资产流失及其流失的概念和现状1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2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及其现状2

6、 1、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3 2、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3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成因1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制度原因2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经济原因2 (三)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原因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2 三、防治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1 (一)建立和完善国有经营责任制. 2 (二) 完善国有资产流失监管金制度.2 (三)健全国有企业监督2 (四)加强资产评估机构建设.2 四、总结3 参考文献4 Comment l1: 改成“国有资产流失 的概述” Comment l2: 此论点内容扩充。 Comment l3: 将这个论点改成第二 大论点,如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 (一) (二) (三) (四

7、) 并补充四个左右的二级论点,概括国 有资产流失的现状主要有哪些方面。 论国有资产的流失及对策论国有资产的流失及对策 班级:10 会计八班 学生:葛沅 指导老师:吴力佳 摘 要:当前我国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详细阐述了国有资产流失的渠 道,并深层次的剖析了形成各种流失渠道的原因,从而提出了通过完善企业改制程序和内容的 公示制度等防范国有资产进一步流失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对策,监督管理,法律 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物质基础,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确保了国有资 产的总规模的不断扩大,实现了保值与

8、增值。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 巨额的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因此, 本文在剖析国有资产流失渠道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以便提出遏制 和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一、国有资产流失及其流失的概念和现状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 广义的国有资产 指属于国家所有的各种财产、 物资、债权和其他权益,包括: 依据国家法律取得的应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基于国家行政权力行使而取得的应属 于国家所有的财产 ;国家以各种方式 投资形成的各项资产;由于接受各种馈赠所 形成的应属于国家的财产;由于国家已有资产的收益所形成的应属于国家所有的财 产。 狭义

9、的国有资产指 法律上确定为 国家所有的并能为国家提供未来效益的各种 经济资源的总和。经营性国有资产 ,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 及其权益。经营性资产包括: 企业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 非经营 性国有资产通过各种形式为获取利润转作经营的资产;国有资源中投入生产经营 过程的部分。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及其现状 1.国有资产流失的概念 国有资产流失是指由于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占有者、出资者、管理者主观上的过 错而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或者减少的状态或者结果。 2.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 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不仅使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受到破坏,而 Comment l4

10、: 改成三大点。 且还威胁到社会财富的积累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资产有了很大的增长,规模在迅速扩大,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对这样庞大的国有资产,在资产经营、管理和监督中还存在 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很明显的一点是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从国资委统计的资料看,我 国目前平均每年流失、损失的国有资产至少达 500 多亿元,如果加上设备闲置、坏帐、 偷税漏税,以及决策失误等造成的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这个数字更是惊人,严重危及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国有资产流失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2007 年 4 月,国家审计署审 计长李金华在一次会议上指出

11、,国有资产流失主要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国企改制过程 中,有些企业的转让卖出没有经过法定程序,内外勾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二是改革 过程当中,有些企业逐步把一些优质的国有资产分离到副业中去,主业的管理人员在 副业参股甚至控股。这不仅是资产流失问题,更是一个腐败问题。三是有些效益很好 的国有企业的领导利用亲朋好友成立民营企业,将大量效益很好的业务转包给民营企 业,自己从中获利。四是企业内部分配不公,损失浪费严重。五是非经营类国有资产, 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培训基地,大量的财政补贴等的流失问题。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成因 国有资产流失成因有很多,比如决策失误、在破产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在企业改 制

12、中,国有资产流失、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中国有资产流失、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国 有资产流失、财政性蚕食、无形资产、土地不入帐、激励制度设计问题等等。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制度原因 国有资产,实为全民所有,其真正的所有权主体应为一国范围内的全体国民。但是,正 如全体国民不可能亲自共同参与对其共同所有的资产的使用和决策一样,被视为全体 国民的代理人的国家,由于其自身本身也是一个虚幻的共同体,因此同样也不可能亲自 参与国有资产的运营决策。国有资产经营的这种典型的多层代理制,不仅代理层次多、 链条长,而且由于事实上不可能由全体国民来履行委托行为,所以没有人格化、具体化 的初始委托人。初始委托人缺乏监督及承担

13、责任的行为能力,就使得在后续的二级、 三级多级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对代理人行为约束逐次弱化,代理风险单一地 倾向于初始委托人,即全体国民或国家。层层代理的最终结果是,谁也不对国有资本经 营的最终盈亏负责。从承包制到两权分离、再到股份制无一不是在围绕产权问题做文 章。产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结构:第一,私有产权。通常情况下,个人总是其权利或利 益的最好看护者;第二,共有产权。即在理论上共同体的每一成员都有权分享同样的权 利,但事实上任何一个成员都无法代表共同体亲自享有的权利。 因此,人们总是听到国有资产的流失,却没有谁听到过私有财产的流失。于是,国 有资产在当前国有资产战略退出之际,便大量有形、

14、无形地流失。针对国有企业产权 主体缺位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但长期以来,囿于“全 民所有即国家所有”的思维定势,国企产权改革的思路一直是:“在确保国家所有权的 完整性的前提下,竭力满足国有企业产权独立性、自主性的要求”,并逐步形成了“国 家所有、分级管理”的产权制度框架。这种制度框架具体表现为,由国务院代表国家 对国有资产统一享有完整的、终极的所有权,而各级地方政府则接受中央政府的委托 对国有资产分级享有管理权。 (二) 国有资产流失的经济原因 Comment l5: 扩充此论据。 Comment l6: 改成四大点 重点扩充此论点。这是全文的重点, 请做重点来写。

15、由于国有资产产权主体虚拟,因此国家必须找出相应的代理人。于是国有资产的 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及处置权,就往往会被分割为若干具有不同利益背景的权利 主体。如果这些利益主体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和完备的制衡机制,那么国有资产流失 的问题也就比较好处理。而事实上,国有资产各权利主体的利益诉求存在极大差异,况 且各主体之间又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加之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因素便导致以地方政府 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博弈。因为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中,地方政府不仅更接近 信息源,而且中央政府所需的信息往往就是地方政府自身的行为信息。 因此,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即意味着国有资产代 理人可以

16、利用信息优势谋取自身利益,并最终导致博弈费用上升与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三) 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原因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 目前,我国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制度明显呈现出这样两种趋势:一是规范国有 资产管理及运行的法律规则严重滞后,缺乏适应新体制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法规,使得 国有资产在监管与运营过程中出现诸多漏洞。二是现存法律规则过于抽象,缺乏可操 作性。法律的不协调性,也为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预设了“法律通道” 。 三、防治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国有经营责任制 建立和完善国有经营责任制,一方面应完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指标体系和国有资 产经营责任目标的确定方法体系,采用确立阶段目标,运用具体指标实行逐步考核的 办法。另一方面是建立一个确定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指标体系的规范化工作程序,在 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