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丽金香港流行音乐40年发展史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31462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丽金香港流行音乐40年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宝丽金香港流行音乐40年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宝丽金香港流行音乐40年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宝丽金香港流行音乐40年发展史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宝丽金香港流行音乐40年发展史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丽金香港流行音乐40年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丽金香港流行音乐40年发展史(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宝丽金·香港流行音乐40年发展史 从60年代百家争鸣的乐队潮,到70年代开创潮流的许冠杰、以及80年代独步天下的谭咏麟、90年代冲出亚洲的张学友,宝丽金唱片公司一直是以努力求变、致力创新的态度,带领香港乐坛的潮流。目录: 一、Band起云涌:泰迪罗宾& ThePlayBoys二、台风登陆:邓丽君三、影视新人类:许冠杰 温拿乐队 陈秋霞四、电视剧主题歌曲:关正杰 关菊英五、广东歌世纪:许冠杰 谭咏麟六、个人歌手:徐小凤 露云娜 蔡国权雷安娜邝美云七、天皇时代:张学友 陈慧娴 黎明 李克勤关淑怡汤宝如 黎瑞恩 刘小慧 王馨平 郑嘉颖八、DJ歌手:区瑞强 黄凯芹 周慧敏

2、九、乐队组合:达明一派 草蜢陈晓东 郑中基 一、Band起云涌 60年代是世界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也是摇滚乐最璀璨的年代,香港也跟着世界潮流走。当时的香港乐坛充满愉快自由的气氛,由于香港经济自由起飞,年轻人开始接触西方潮流,电台就成了音乐的主要渠道。当年的电台以英文台为主,于是外国的音乐就成为时尚。 60年代初,星岛日报和丽的呼声联合举办全港业余歌唱比赛,由于反应热烈,Band(乐队)潮兴起。64年披头士访港之后,本地夹Band(组乐队)之风更盛,这个时候Diamond唱片公司,也就是宝丽金唱片公司的前身,更大力支持,为本地乐队制作和出版唱片。以制作45转的黑胶单曲单碟为主,发掘的都是年轻学生

3、乐队。 当时的年轻人淳朴简单,组合乐队不是为了钱,所以形成一个既健康又不失良性竞争的时代,发掘的途径多数都是歌唱比赛、派对或者电台的报道,出名的乐队不计其数。他们都是以翻唱外国著名乐队的歌曲为主,但是也有浓厚的本地色彩,很多时候也都加入自己的风格。 当年风头较劲的就是TeddyRobin &ThePlayBoys,他们的第一张小碟是Lies(谎言)。当时他们自己大胆录音,直接寄给电台的UncleRay而被发掘出来。以前玩乐队没现在方便,随时可以去录音棚,录音更加原始,当年他们就是对着一个录音机来弹,录完之后再听,发觉效果不好再录,一直录到满意为止。 就是这份对音乐的热情和不离不弃,成为

4、这帮年轻人他日回馈香港乐坛的财产。 很多当年的乐队成员,今天都成为了乐坛举足轻重的幕后人员,有的更是当今人所共知的社会栋梁,比如环球唱片的亚太区总裁郑东汉先生(郑中基之父),就是当年TeddyRobin&ThePlayBoys其中一员。还有开创广东歌潮流的许冠杰,也是当年Lotus的主音。还有陈恩剑、梁淑仪、曹光荣、林振强、陈任等,也都是当年乐队一分子。当年玩乐队唱歌的年轻人,虽然会被人认为是飞仔飞女,但是玩乐队带来的成长、热情和冲击都成就他们将来的光辉。 二、台风登陆 60年代末期,以欧西流行曲和国语时代歌为主,因为当年邵氏电影公司制作的国语电影风靡一时,连带国语时代歌曲一起流行,在

5、当时已经同英文歌一样,各自有一帮支持者,在期间的唱片市场占一定职位。到了70年代初期,时值乐队风气下降,国语时代歌更加趁势而起,在这段时间有姚苏蓉、青山和欧阳菲菲、邓丽君、尤雅、沈雁等组成的台湾风,就正式由台湾吹到香港,令国语时代歌全面在香港登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定是我们人所共知的邓丽君,她以甜美柔情的声线唱出首首脍炙动人的歌曲,以中国小调似的旋律令每个人心灵微动。邓丽君是最能够代表中国人社会的女歌手,她的多首经典歌曲,比如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何日君再来、千言万语、我只在乎你、小城故事、但愿人长久和再见我的爱人等等,都是令人无法忘怀的作品。她不但是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的瑰宝,只要有华人

6、的地方,邓丽君充满家乡感的歌声都震撼着每一个海外思乡的人。 邓丽君后来远赴东洋,将中国的音乐带到彼方,也用音乐打破国界的限制,自由平等地送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三、影视新人类 电视的出现令香港的资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同时也震撼着整个社会和乐坛。这个新媒体的开发甚至成为潮流的新指标,使得当时的香港众多乐队歌星纷纷成为电视台音乐节目的主持人,比如TeddyRobin& ThePlayBoys在丽的呼声主持SanChrisit7,介绍和演唱欧西流行歌曲。许冠杰的Lotus也是67年加入无线电视,主持一周五辑的年轻人节目双星报喜(又名鬼马双星),大唱流行歌曲。 随着社会气候转变和乐队成员的成

7、长,很多乐队成员转入电视台寻找个人发展机会,当时发展得最成功的可以说是歌影视同时发展的许冠杰。 许冠杰阿Sam和他哥哥许冠文在70年代开始主持每周一次的双星报喜节目,大受欢迎。这个以趣集为形式,搬弄是非的节目收视率很高,也是同类节目的鼻祖。当中他们以不同的喜剧人物出现,将喜剧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中的点到你唔服、边个够我威等经典环节仍然留在不少上一辈观众的脑海中。 每辑的双星报喜节目中,阿Sam都会献唱英文歌曲,他的第一首广东歌曲铁塔凌云也在节目里正式演唱。当时许冠文外游回港有感而发,写了些心思作为歌词,等阿Sam谱上乐曲在节目的最后一辑中演唱,大受欢迎。这首歌也传唱至今,成为人所共知历久弥新的广

8、东原唱歌曲。 在这个时候,Diamond唱片公司被外国唱片公司肃清,正式成立为宝丽多唱片公司。 在另一方面,有一队以偶像式包装的乐队出现,他们延续60年代的Band风,唱的是英文和改编歌曲,演绎的是时下年轻人的潮流文化,主持演出一个很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他们就是由谭咏麟、钟镇涛、彭健新、叶智强和陈友组成的“温拿”和他们的温拿狂想曲。 “温拿”在1973年组成,是一只不折不扣的年轻人乐队,在73到78年间一共出版了10张大碟和14张小碟,深受乐迷观众欢迎。1974年是温拿的黄金时期,他们的温拿狂想曲以音乐和剧集的形式演出,带出年轻人的时尚。节目除了他们乐队的流行曲,更邀请嘉宾,成了当时极受年轻人爱

9、戴的节目。 除了在温拿狂想曲里老少皆知的流行曲令当时的温拿乐队更加如日中天,在这段期间,温拿也参与他们第一部电影大家乐的演出,将他们受欢迎的程度推至高峰。电影里有不少原唱歌曲,比如有黄沾作曲的大家乐、今天我非常寂寞,还有只有知心一个等等,都是传唱一时的作品。 在温拿狂想曲之后,温拿成员开始分开,各自发展,继续自己的音乐理想到老。 与温拿同期的还有个人创作女歌手陈秋霞,她弹得一手好钢琴,当年一出道,就有她亲自作曲和主唱的DarkSide of YouRmind,赢得了1974年度流行创作歌曲大赛。她以清纯的形象出现,演绎自己所作的原创歌曲,为乐坛带来一股清泉。 四、电视剧主题歌曲 经过60年代的

10、乐队风,以及70年代初的电视风,有另一种潮流也在当时的香港产生了极大的回响,它就是电视剧主题曲。电视媒体的出现带起了电视剧的风气,也带起了电视剧主题曲的热潮,为当时的广东流行曲开辟了另一条路向。70年代初期,由顾嘉辉作曲、黄沾作词、仙杜拉主唱的电视剧主题曲啼笑因缘,引起了一阵极大的震荡,将电视剧主题曲唱至登堂入室。 当中有不少出色的歌手出现,关正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以温和而动人深厚的声线唱出首首娓娓动听的歌曲,赢得乐迷的欢心。他早在60年代已经在电视里教人弹吉他,走抒情文路线。之后,在当时丽的电视里,主唱多首由黎小田作曲的作品,比如大地恩情、人在江湖、天蚕变、变色龙等等,一一令乐迷留下深刻印

11、象。 关正杰在80年代期间夺得不少金唱片奖。1984年,他的天籁入选十大劲歌金曲。当时他的名曲有不少都是合唱歌曲,比如他和关菊英合唱的电视剧插曲两忘烟水里,和雷安娜合唱的人在旅途洒泪时,以及和黄露仪合唱的常在我心间,都是令人一听难忘的合唱金曲。而常在我心间更在1983年入选为十大劲歌金曲中的最受欢迎歌曲奖。 另外,关菊英可以说是主唱电视剧主题曲的女歌手代表,她荡气回肠的声线最令乐迷欣赏,其中的狂潮、过客是经典的电视剧主题曲。 这些电视剧主题歌与许冠杰式的广东歌最大不同之处就是风格不同。电视剧歌曲主要是由顾嘉辉和黎小田等作曲,走中国式的唱法腔调,有非常浓厚的本地和中国情怀,配合电视剧内容和转折而

12、编写,令电视观众更受视听之愉。 五、广东歌世纪 音乐是最接近人心的宣传渠道。说到底,还是广东话最能表达本地人情感,于是许冠杰的一系列风车似的搞笑歌就开始带动潮流了。许冠杰在电影歌曲的成绩斐然,他的歌曲方向激动人心,能够为当时的市民说话,于是吸引了大批草根阶层,令音乐趋向平民化,以戏说似的手法带出种种社会问题,加强了音乐在娱乐圈外的另一种功能,令香港的音乐升华到更高层面。 1974年11月,许氏兄弟的第一部电影鬼马双星和同名大碟推出。电影成为香港开放以来最卖座电影,票房总收入为600万元,同名主题歌成为英国BBC电台第一首播放的中文歌曲,唱片销量达到15万之巨。当年东南亚翻版风气极盛,但是唱片仍

13、然能有这么好的销量,可见受欢迎程度的确是前无古人。1975年8月,许氏兄弟再接再厉,天才与白痴上映,收入500多万,同名大碟销量则达20万之巨。 1976年12月,半斤八两电影和唱片同时上市,电影狂售850万,打破香港票房记录,唱片销量则达到35万之多。半斤八两可以说是许冠杰歌唱生涯的第一个高峰,也是许氏兄弟电影的里程碑。而半斤八两卖到爆场,也成为唱片门市的口头禅,可见当年的流行程度,是当年全港最畅销唱片。1977年3月,半斤八两成为全年销量之冠,获得第一届金唱片8周年纪念奖。 1978年大碟财神到东南亚总销量为20万张,同年第二届金唱片颁奖典礼,再次夺得87年纪念奖。同年7月卖身契上映,票房

14、收入780万,唱片东南亚总销量打破记录55万张。当时阿Sam的作品全部都是人人熟悉、脍炙人口的作品,而许冠杰的风潮,可以说令香港乐坛达到另一个全新阶段。 阿Sam无论是台风还是歌唱风格,都是以其喜爱的猫王为蓝本,结合国外流行因素,灌注进广式的摇滚风格里,变化出另外一种有别于广东歌,但又不同于西方音乐的新内容,歌曲历久弥新,开辟广东歌世纪,歌神地位从此奠定。 而在这个时候,宝丽多唱片公司也正式转名为宝丽金唱片公司,令香港音乐变得更普遍、更广泛、更国际化。 到了80年代,一位超级巨星出现,令广东歌步入了一个新时代,他就是80年代举足轻重的谭咏麟。从温拿年代开始,谭咏麟就以斯文英俊的姿态,成为队中的

15、中坚之一。之后,他跨越地限到台湾发展,拍了几十部电影,更凭电影假如我是真的获金马奖最佳男主角。1979年,谭咏麟从台湾回港,加入宝丽金唱片公司,推出他首张个人广东大碟反斗星,以改编英文歌为主,这张唱片更得到金唱片。1980年推出第二张个人大碟爱到发狂,同样受到欢迎,为他作为个人歌手发展打好基础。 谭咏麟前期的大碟,每部电影大部分有改编自英文歌的歌曲。当时的英文歌多数走迪斯科路线,不是很适合香港听众的口味,而日本歌在旋律和编曲上都较为温和惬意,更加能深入听众的心。于是,谭咏麟后来就以这种方向改变了一向的风格。 谭咏麟在1982年推出第三张个人大碟忘不了你,这张大碟标志着谭咏麟登上新一代偶像的印记,成为真正的红歌手。同年取得1982年IFPI(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