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气管道设计阶段内容深度规定secret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3065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气管道设计阶段内容深度规定secre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输气管道设计阶段内容深度规定secre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输气管道设计阶段内容深度规定secre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输气管道设计阶段内容深度规定secre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输气管道设计阶段内容深度规定secre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气管道设计阶段内容深度规定secre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气管道设计阶段内容深度规定secret(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气管道设计阶段内容深度规定0 引言为了加强对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的完整性、统一性,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水平,特制定本规定。1 范围本文件适用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编制。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定中引用而构成本规定的条文。本规定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文件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定时应探讨使用下列文件(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石油地面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程3 定义本文采用GB/T19000-2000-ISO/ 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标准中的定义。4 初步设计编制

2、内容及深度4.1 说明书4.1.1 设计依据a.上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资源评价报告、环境评价报告书(表)等。列出批准单位名称、批文日期、文号和文件名称。b.设计委托书、设计合同有关协议。c.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及对设计的要求。4.1.2 设计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规定和要求,结合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说明本设计中所遵循的一些主要设计原则。如结合国情采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耗等。4.1.3 设计范围和设计分工说明本设计所包括的范围。当有协作关系时,应说明设计分工及协作关系。4.1.4 建设规模说明输气管道的起终点,管道的规格和长度,近、远期

3、输送压力、输送量、沿线气源及气量分配情况。4.1.5 线路工程4.1.5.1 选线原则结合工程所处环境位置,沿线经济、人文、交通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线路选择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4.1.5.2 线路走向a.管道起终点、压气站、调压计量站、清管装置等的地理位置,分段管道长度。b.管道经过的省、市、地区简况。c.沿线的地质、地貌、地震烈度、地耐力、冻土深度,管线埋设处的地温、土壤电阻率、水文等自然概况。 d.沿线的交通、水、电等供应情况。4.1.5.3 管道敷设a.管道的敷设方式(埋地、架空)。b.埋地管道的埋深要求,架空管道的架空高度、管架、管墩形式。c.线路通过特殊地段的处理措施。4.1.5.4

4、管道抗震a.沿线地震烈度概况。b.管道通过七级及以上烈度区的抗震设计。4.1.5.5 管道防腐(由防腐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4.1.5.6 线路附属设施附属设施主要为线路截断阀室的设置和截断阀的选型,以及护坡堡坎、线路标志等。4.1.6 输送工艺a.设计基础资料及数据天然气的组成、物性、管道沿线的气温、埋设处的地温、土壤腐蚀程度等。b.管道水力、强度及热力计算确定管道压力等级、输送量、管径、材质及壁厚。c.确定压气站及其它站场数量及站间距d.总流程简述。4.1.7 穿(跨)越工程(跨越由土建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4.1.7.1 大型河流穿越a.穿越点位置、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

5、b.穿越设计原则。c.穿越方式、管身结构、稳管措施、选用的管材、管道防腐、施工方法。4.1.7.2 中小型河流穿越概述穿越的河流、穿越方式、稳管措施、管身结构等。 4.1.7.3 铁路穿越穿越次数、穿越结构。4.1.7.4 公路穿越穿越次数、穿越结构。4.1.8 站场a.站的规模及功能;b.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c.站工艺流程概述;d.工艺设备计算结果及选型;e.压缩机变工况计算结果;f.水、电、燃料消耗量及能耗;g.平面布置的特点。4.1.9 自控仪表(由自控仪表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4.1.10 通信(由通信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4.1.11 总图运输(由总图专业编写,储运专

6、业汇总、整编)4.1.12 土建(由土建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4.1.13 给水排水与消防(由给排水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4.1.14 采暖通风(由热工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4.1.15 供电(由电力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4.1.16 维修(由机械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4.1.17 环境保护(由环保专业编写,储运专业汇总,整编)4.1.18 工业安全卫生说明生产过程中防火、防焊、坑震、防毒及对设备、管道、人身侵害的防范措施。4.1.19 节能能量消耗及节能措施。4.1.20 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a.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编制(按规定配备); b.生产、辅助生

7、产岗位的设置及人员编制;生产、辅助生产的工作制度,岗位的设置及人员编制,并明确岗位人员的素质。c.维修队各岗位的设置及人员编制。4.1.21 工程项目实施计划a.工程项目建设进度;b.分期施工内容及工期。4.1.22 主要工程量列表说明内容。举例如附表a.。4.1.2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a.水、电、蒸汽、燃料耗量及能耗;b.征地面积;c.基建三材(钢材、木材、水泥)耗用量;d.投资总概算;e.总定员(生产人员、非生产人员);f.产品销售总收入;g.生产总成本;h.税金;i.投资回收期;j.投资利润率;k.劳动生产率;l.结论。4.1.24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a.提出存在问题;b.提出在设计审批时

8、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4.2 附件a.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b.设计依据文件的批准书;c.技术鉴定书和技术推广报告;d.协议文件;e.合同书;f.会议纪要及其它有关文件。4.3 设备汇总表4.3.1 按整个工程进行设备汇总、编制设备汇总表(由各专业负责人组织,按统一划分的单元编制本专业的设备汇总表,交项目负责人组织汇总、编制)。 4.3.2 开列设备的深度要满足上级审批、控制概算投资、控制三材指标和建设单位进行设备订货的需要。4.3.3 开列的设备一般应为主要的定型设备,需要订货或自制的非标准设备,特殊的、货源比较困难的设备,以及试制的设备。4.3.4 开列的设备应有与产品目录、产品样本或

9、制造图相一致的名称、规格、型号以及单位、数量。未定型的设备需注明生产厂家;试制的设备需写明主要技术参数和条件,并在备注栏内注明试制;非标准设备应填写图纸档案号,若为自制设备尚需注明自制。4.3.5 设备应按先主后辅、压力由高到低、规格由大到小、先精密后一般、先标准产品后非标准产品顺序开列。 4.3.6 机、泵所带的配套动力机设备,均应在机、泵一项内,开列机、泵技术条件的同时开列动力机的技术条件。4.3.7 设备的备用量。开列的设备数量应包括设计需要量和备用量,储运专业规定的阀门备用量见附表b。4.3.8 设备汇总表的格式按石油地面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程(SY000993)的规定执行。4.4 材料

10、汇总表4.4.1 按整个工程进行材料汇总、编制材料汇总表(由各专业负责人组织,按统一划分的单元编制本专业的材料汇总表,交储运专业项目负责人组织汇总、编制).4.4.2 材料开列深度应能满足上级审批、控制概算投资、控制三材指标和建设单位提前进行备料的需要。一般应开列:a.输气管道用管材;b.工程需要的其它主要的或用量大的材料;c.特殊的、货源比较困难的材料以及需试制的材料。4.4.3 自制非标准设备所需材料,复用单体设计图纸中所列材料均要汇入材料汇总表;订货非标准设备所需同材料不汇入。4.4.4 开列的材料应有名称、规格、型号、材质、标准号、单位、数量。需试制的材料应注明技术参数和要求,并注明试

11、制,未定型的材料注明生产厂家。4.4.5 木材除特殊需要外,一般应折合成原木开列。4.4.6 材料应按先优后劣,承压由高到低,规格由大到小、由厚到薄,先金属后非金属,先黑色金属后有色金属,先成材后铸件,先材料后器材等的顺序开列。4.4.7 材料开列的单位数量准确度。以公斤、米、块、张、根、付、盒、套、个等为计量单位的取整数;以公里、千块、吨为计量单位的取小数点后二位数;以平方米、立方米为计量单位的取小数点后一位数,其后的数字均四舍五入。贵重的、特殊的材料,按实际需要量开列。4.4.8 材料汇总表最未要填写金属总重,单位为吨,并应加注:材料时,最未还要加注:自制非标准设备所需材料已汇入本表。4.

12、4.9 储运专业规定的材料开列要求如下:a.管材。DN50MM重量小于0.5t的管子归并在DN50MM管子一项中开列总重量。重量大小0.5t的小口径管子和其它口径的管子均应分别开列名称、规格、材质、标准号及数量,不锈钢应按名称、规格、材质、标准号及数量开列。b.钢板。碳素钢板一般按厚度、材质和数量开列。重量小于0.5t的零星钢板归并在中厚钢板和薄钢板两类中开列总重量。不锈钢板按名称、规格、材质、数量开列。c.型钢。重量小于0.5t的工字钢、槽钢、角钢、扁钢、圆钢等均归并在型钢一项中开列总重量。重量大于0.5t的型钢按名称、规格及数量分别开列。d.其它零星钢材均归并在零星钢材一项中开列总重量。e

13、.法兰。各种法兰归并在锻钢法兰和铸钢法兰两类分别开列总重量,如材质为合金钢的,按合金钢紧固件开列总重量。g.管件。无缝弯头和焊接三通按制造管件用材无缝钢管开列;冲压焊接弯头按制造管件用料钢板开列;其它管件包括大小头、活接头、盲板、封头等均归并在管件一项中开列总重量。h.材料的裕量。开列的材料数量均应包括设计需要量和备用量,备用量按附表C规定开列。4.4.10 材料汇总表的格式按石油地面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格SY000993的规定执行。4.5 图纸4.5.1 总流程图a.总流程图表明站场和管线之间以及线路本身的介质操作流向、操作条件、通过能力等内容的流程。b.总流程图内站场、线路设施均用方框表示。

14、在表示站场的方框内只注明站场名称,站场工艺流程应另行绘制,而表示线路阀室、清管装置等方框内应同时绘出流程。c.在线路的始端和末端,线路站场的进出站,管线中途有物料送入或送出的管线入口或出口支线上均应标注流量、压力、温度设计参数。用箭头表示介质流向。d.管线及支线上均应标注管线规格(外径壁厚)及材质。 4.5.2 站场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a.表明站场的生产工艺过程、设计能力及操作参数等内容。b.流程图应绘制全部工艺设备、工艺管线及阀门、绝缘法兰;相关的水、压缩空气、燃料等全部辅助管线及阀门;所有的旁路管线、放空管、排污管、吹扫管线。由仪表专业标注全部测量及控制仪表。c.物料进出站、主要工艺设备指定

15、点均应用方框标出流量、压力及温度设计参数。d.在物料进出站管线上,设备的进出口管线上,有三通连接的管线上均应用箭头表示介质流向。e.流程图内设备、管线均应按石油工程制图标准(SYJ3)规定编号。工艺过程比较简单、管线不多的情况下,管线可不编号。管线及阀门直径一律用DN表示。f.流程图应附有设备表。其内容、格式按石油地面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程(SY000993)执行。g.应将图例、文字代号列出,并加以文字说明。4.5.3 线路走向平面图在地形测量图上表明已确定的站场、基地、线路设施、穿(跨)越及线路走向的平面位置。4.5.4 线路平面图a.在地形测量图上表明已确定的站场、基地、线路设施、穿(跨)越及线路走向的平面位置,标出里程和坐标。b.按规定的图例标示站场、基地、线路设施等,并注明名称及相关的图纸档案号。c.河流穿(跨)越处除需框示外,并标注名称及其图纸档案号。d.线路通过特殊地段、公路、铁路,在线路旁需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