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

上传人:j****1 文档编号:9083039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9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9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2019年6月目录1.机器人行业概况及现状41.1中国机器人市场分析41.2我国机器人行业需求情况分析61.3市场规模:增速快,空间广阔61.4机器人前列国家:美日韩德法82.机器人行业存在的问题102.1工业机器人产业基础薄弱102.2工业机器人规模化水平低112.3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低122.4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尚待完善122.5使用密度低122.6机器人企业还未形成规模122.7技术水平低133.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33.1各种动作的完美化133.2外形与人越来越相似或越来越科幻143.3体内能量贮存越来越大143.4培育自主知识的产权、品牌

2、,研究实施政策支持,把工业机器人产业做强做大143.5具有越来越多样化功用163.6逻辑剖析才能越来越强173.7加大关键元器件、零部件的研发研制,提高自主率173.8针对不同行业特点,积极开发、扩展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应用183.9解放思想,顺应规律,机器换人,人控机器,大力提高劳动水平194.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214.1制造业升级推动机器人的市场需求214.2机器人行业上游发展前景214.3机器人中游发展前景244.4机器人下游发展前景264.5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发展前景274.6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前景294.7攻克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专用传感器324.8加快研制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3

3、24.9加快研制和推广空间机器人、海洋机器人、极地机器人等特种智能机器人325.机器人行业投资分析345.1科创板加持,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春天345.2并购频发,规模较大的系统集成受欢迎341. 机器人行业概况及现状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1.1 中国机器人市场分析 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居全球首位。 中国工业机器人自 2010 年以后需求激增, 自 2013 年开始超过日本, 2014

4、年超过欧洲,至 2016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全年销量为 8.7 万台, 占全球总销售量的 30%, 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 2016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速为 26.9%,高于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速 15.9%。 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和密度仍低于其他各个主要市场。 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占全球保有量的比重持续增长。2014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 18.9 万台,占全球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的 13%;2015年,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 26.3 万台, 同比增长 38%。 从制造业使用机器人密度指标来看, 2016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为 68 台/万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5、74 台/万人,与日本 303 台/万人和德国 309 台/万人仍存在较大差距,说明我国制造业自动化率很低, 也说明工业机器人密度未来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从而驱动工业机器人需求的增长。 我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呈逐年增长趋势,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第一。 2016年我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上升至 16.6 亿美元,占全球的服务机器人销售额22.13%。2017 年中国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将达到 20.6亿美元,全球占比上升至 24.24%。其中, 2016 年中国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销售额约为 10.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8.75%; 2016 年中国专业服务机器人销售额约为 6.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6

6、7%。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 2017 年中国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将达到 13.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8.16%; 中国专业服务机器人销售额将达到 7.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46%。 截至 2017年 7 月,我国服务机器人专利申请数量达 41903 件, 占全球 43%,居于全球第一。综合销售额的增长和技术水平的突破两方面来看, 我国服务机器人发展势头强劲。1.2 我国机器人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2000 年,我国 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 8821 万人,占比接近 7%,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至 2016 年,我国 65 岁以上

7、人口占比已经达到 10.81%,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 老龄化的加快使中国用工成本急剧上升。 2016 年,制造业平均工资达到 59470 元, 人工成本的提高导致企业利润被压缩,过去以劳动力价格为优势的部分企业正在全球化竞争的格局中逐渐丧失竞争力,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东南亚地区转移。因此,企业“机器换人”意愿强烈,从而推动对机器人的需求。1.3 市场规模:增速快,空间广阔(1)当前服务机器人市场销量:增速快根据IFR2013年世界服务机器人统计报告,服务机器人2012年总销量为301.6万台,总销售额为46.2亿美元。其中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为300万台,环比上升20%,总销售

8、额为12亿美元;专业服务机器人2012年总销量为16067台,环比增长2%,销售额为34.2亿美元。专业服务机器人:1998年至今,专业服务机器人累计销量已超过12.6万台。专业服务机器人2012年总销量为16067台,比2011年的15776台增长了2%,而2012年销售额为34.2亿美元,环比略降1%。其中军用机器人销量为6200台,约占总销量40%;场地机器人销量为5300台,占销量比例33%;医用机器人销量1308台,环比上升20%,占总销量8%;物流用途机器人1376台,环比上升11%,占专业服务机器人总量比例9%,销售额为1.96亿美元。在专业服务机器人中,医用和物流用途机器人是增

9、长潜力最大的两类专业服务机器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2012年销量约为300万台,环比上升20%,总销售额为12亿美元。其中家用机器人销量约196万台,销售额6.97亿美元,环比上升53%;娱乐机器人销量约为110万台,环比上升29%,销售额为524万美元;残障辅助机器人销量为159台,环比上升2%。其中家用服务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大致占97%的市场份额,残障辅助机器人市场份额很小,目前覆盖十分率低,但潜力大,因为当前许多国家正在运作此类项目和计划以推广残障辅助机器人的技术和使用率。根据中科院的研究分析,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发展的三大趋势是与人合作、以手机作为处理核心以及可以接通云服务的机器人

10、,目前四大研究热点是教育娱乐、公共安全、信息服务以及智能家居。(2)未来预估机器人市场:五百亿美元级别IFR报告预期,从2013年到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将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中国是这一增长趋势的领跑者,年均增长率达15%。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报告,2011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83.9亿美元,到2012年增长到207.3亿美元,计2012-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达到17.4%,到2017年达到461.8亿美元。对于专业服务机器,IFR预测2013-2016年估计有94800台专业服务机器人会得到安装使用,销售额达171亿美元。其中军用机

11、器人销量约达28000台;场地机器人中的挤奶机器人销量估计为24500台。两者占总专业服务机器人销量55%。对于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IFR预测2013-2016年估计会有220万个人/家用机器人得到销售。其中家用机器人销量估计为1550万台,销售额达56亿美元;娱乐机器人为350万台;教育类机器人300万台;残障辅助机器人估计为6400台。随着相互学习与共享知识云机器人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小型家庭用辅助机器人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将在2020年之前形成至少累计416亿美元的新兴市场;另一方面虽然残障辅助机器起步还是很慢,但可预测未来20年会有高速增长。1.4 机器人前列国家:美日韩德法数据显示,

12、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个国家在发展机器人,其中25个国家已涉足服务型机器人开发。在日本、北美和欧洲,迄今已有7种类型计40余款服务型机器人进入实验和半商业化应用。日前美国正在致力于将为军队伤病员开发的机器人假肢和小型无人侦察直升机等技术转为民用,欧盟最近启动全球最大民用机器人研发项目,到2020年将投入28亿欧元研发用于医疗、护理、家务、农业和运输等领域的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发展处于前列的国家中,西方国家以美国、德国和法国为代表,亚洲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美国是机器人的发源地,美国的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技术全面、先进,适应性十分强,在军用、医疗、家用服务机器人产业都占有绝

13、对的优势,占服务机器人市场约60%的份额。日本是机器人生产、研发和使用大国,一直以来将机器人作为一个战略产业,在发展技术和资金方面一直给予着大力支持。有报告指出日本在2006-2010年5年间为了攻克关键的服务机器人技术每年投入1000万美元用于研发服务机器人。近年来,巨大的老年护理市场需求促使企业竞相研发小型家用机器人。2013财年,日本政府拨款23.9亿日元,帮助24家企业开发和推广护理机器人。日本还计划至2020年,实现产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翻番,扩大至1.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32亿元),主要增量将集中在服务机器人。护理和医用机器人领域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1.2万亿日元,是现在的20倍。韩

14、国将服务机器人技术列为未来国家发展的10大“发动机”产业,把服务机器人作为国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重点发展,对机器人技术给予了重点扶持。德国向来以严谨认真称世,其服务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在世界上处于公认的领先地位:其开发的机器人保姆Care-O-Bot3遍布全身的传感器、立体彩色照相机、激光扫描仪和三维立体摄像头,让它既能识别生活用品也能避免误伤主人;它还具有声控或手势控制有自我学习能力,还能听懂语音命令和看懂手势命令。法国不仅在机器人拥有量上居于世界前列,而且在机器人应用水平和应用范围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法国政府一开始就比较重视机器人技术,大力支持服务机器人研究计划,并且建立起一个完整

15、的科学技术体系,特别是把重点放在开展机器人的应用研究上。2. 机器人行业存在的问题2.1 工业机器人产业基础薄弱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需要材料、机床、电子等行业的配套支撑。我国在相关零部件方面的产业基础薄弱,工业机器人配套企业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质量、产品系列和批量化供给能力都与国际知名企业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高精密减速器的差距尤为明显,研发能力落后。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70%以上依赖进口,进口成本已占总成本的40%以上,严重削弱了国产工业机器人的竞争优势。2.2 工业机器人规模化水平低工业机器人行业存在“100台起步、500台持平、1000台盈利”的说法,反映了规模化对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运营模式,年产500台的工业机器人企业比较少见,高端工业机器人仍依赖进口,国产工业机器人主要以中低档产品为主。2013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仍以中低端的三轴、四轴为主,高端的六轴关节机器人占比不足6%。尽管我国早在国家863计划就已开展了机器人技术的科研攻关,但是,由于当时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未现端倪,机器人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高。机器人技术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的滞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