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1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30180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2011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省2011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省2011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省2011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省2011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2011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2011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 (讨论稿)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把“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写入了会议决定。农业部计划于“十二五”时期在全国建设200个以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壮大主导产业,突出重要农产品,推进发展方式和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为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省政府决定“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特制定本建设规划。一、总体思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一要突出基础好、产业强,重点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集中对优质粮油、设施蔬菜

2、、精品水果、名优特产和畜牧业、水产业六大产业进行建设;二要突出支点强、规模大,以龙头企业、科技研发中心为依托,重点以产业为纽带进行区域建设,可打破行政区划;三要突出区位优、见效快,重点选择在优势产业集中区、沈大高速和滨海大道沿线优先建设;四要突出机制新、可持续,重点抓好机制创新,建设一批技术领先、设施先进、管理科学、加工配套、市场完善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建成以后确保可以高效、持续运行。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设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带和产业集群,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整体上水平、上规模、上档次,开创辽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二、

3、总体目标与建设布局“十二五”期间,将采取“整体规划、点面结合、梯次推进、突出效益”的办法,根据我省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布局,在全省重点建设10个大型的、跨区域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其中,种植业优势产业示范区面积为“1155”,即100万亩水稻示范区、100万亩玉米示范区、50万亩花生示范区、50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区;特色产业示范区面积为“3个5”,即食用菌、冰葡萄、草莓示范区各5万亩。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产业化率达到60%;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畜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显著提高,逐步实现动物疫病扑灭和净化;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9%;商品饲料使用率达到85%以上;畜产品

4、质量安全监管覆盖率达到两个100%;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比例达到70%;畜牧业综合生产水平全国领先。1、辽河流域水稻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水稻现代化示范区面积100万亩,包括两个区域:一是辽河流域中上游示范区,包括铁岭市的开原市、铁岭县,沈阳市的新民市、辽中县、沈北新区、苏家屯区和辽阳市的灯塔市,区域内水稻种植面积近300万亩,约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30%。该区域稻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科技水平、栽培技术、水稻产量均较高。规划在开原市、铁岭县、辽中县等水稻主产县(市、区)建设60万亩水稻现代化示范区。2011年率先在开原市、辽中县启动示范区建设。二是辽河流域

5、下游示范区,包括营口市的大石桥市、老边区,盘锦市的盘山县、大洼县,鞍山市的海城市。区域内水稻种植面积250多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25%。该区域水稻种植面积集中,水稻栽培技术和单产水平全省领先。规划在大石桥市、盘山县、大洼县建设40万亩水稻现代化示范区。2011年在大石桥市、盘山县、大洼县启动示范区建设。2、辽宁北部玉米现代化示范区。示范区域包括铁岭市的昌图县、铁岭县和开原市东部。区域内玉米种植面积约400万亩,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12%。该区域位于辽河平原上游,玉米整体栽培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位居全省前列,昌图县是我省玉米第一种植大县。规划在昌图县、开原市、铁岭县建设100万亩玉米现代化示

6、范区。2011年率先在昌图县启动示范区建设。3、辽西北花生产业示范区。示范区域包括阜新市的阜蒙县、彰武县,锦州市的义县、黑山县,沈阳市的法库县、康平县;铁岭市的昌图县。区域内花生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该区域是全省花生优势区和主栽区,集中了全省主要的花生种植大县和重点加工龙头企业。规划在阜蒙县、彰武县、昌图县、义县、黑山县建设50万亩花生产业示范区。2011年率先在阜蒙县、彰武县、黑山县、义县启动示范区建设。4、辽西设施农业示范区。示范区域包括朝阳市的朝阳县、北票市、凌源市、建平县、喀左县,锦州市的北镇市、义县、凌海市;葫芦岛市的建昌县、兴城市;绥中县。区域内设施农业占地面积约300万亩,占全

7、省设施农业面积的1/3。该区域是我省设施农业优势区,也是发挥设施农业减灾避灾作用的最佳效益区。规划在大凌河流域朝阳县、北票市、凌源市、建平县、喀左县、北镇市、建昌县7个重点县建设50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区。2011年率先在朝阳县、北票市、凌源市、建平县、喀左县、北镇市启动示范区建设。5、环渤海水果现代化示范区。示范区域包括大连市的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金州区,营口市的老边区、大石桥市、盖州市,葫芦岛市前所农场,鞍山市的海城市。区域内水果种植面积近400万亩,约占全省水果种植面积的40%。该区域位于我国环渤海水果优势区,是我省水果栽培的主要优势区。规划在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金州区、盖州

8、市、大石桥市、海城市共计建设50万亩水果现代化示范区。2011年率先在盖州市、葫芦岛前所果树农场启动示范区建设。6、辽东特色产业示范区。示范区域包括鞍山市的岫岩县,大连市的庄河市,丹东市的东港市、凤城市、宽甸县,本溪市的本溪县、桓仁县,抚顺市的抚顺县、新宾县、清原县,铁岭市的西丰县。该区域位于我省东部山区,岫岩、庄河、宽甸均为全国食用菌主产县,食用菌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岫岩县已成为全国滑子蘑栽培第一县。规划在庄河市、岫岩县、新宾县、东港市、凤城市、宽甸县建设食用菌产业示范区5万亩;在桓仁县建设冰葡萄产业示范区5万亩;在东港市建设草莓示范区5万亩。2011年启动岫岩县食用菌、东港市草莓

9、、桓仁县冰葡萄示范区建设。7、辽北、辽西生猪产业示范区。辽北、辽西生猪产业示范区以阜蒙县、昌图县和开原市为核心区域,辐射带动法库县、康平县、黑山县、凌海市、北镇市、义县、彰武县、北票市生猪主产区加快生猪产业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核心区新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100个,新增生猪标准化养殖能力10万头,核心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生猪年屠宰加工能力突破700万头,比“十一五”末增加200万头。2011年在阜蒙县、昌图县和开原市启动示范区建设。8、养鸡产业示范区。肉鸡产业示范区以瓦房店市为核心区域,辐射带动庄河市和东港市2个市加快肉鸡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肉鸡示范区核心区新建肉

10、鸡标准化养殖小区100个,新增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能力1.5亿只,核心区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100%;肉鸡年屠宰加工能力突破3.5亿只,比“十一五”末增加1.5亿只。2011年在瓦房店市启动示范区建设。蛋鸡产业示范区以海城市、黑山县为核心区域,辐射带动辽中县、新民市、北镇市、凌海市、大石桥市、辽阳县和开原市加快蛋鸡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蛋鸡示范区核心区新建蛋鸡标准化养殖小区300个,新增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能力1500万只,新增鸡蛋供给能力2.3万吨,核心区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2011年在海城市、黑山县启动示范区建设。9、辽北辽西养牛产业示范区。奶牛产业以法库县为核心区

11、域,辐射带动沈北新区、阜蒙县、彰武县和铁岭县4个县加快奶牛产业发展。奶牛示范区核心区新建20座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新增奶牛饲养能力4.3万头;高端乳制品精深加工实现零突破,牛初乳配方乳粉年加工能力达到8万吨。2011年在法库县启动示范区建设。肉牛产业以黑山县为核心区域,辐射带动辽中县、喀左县、昌图县和开原市4个县(市)加快以辽育白牛为主的肉牛产业发展。肉牛示范区核心区新建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200个,新增辽育白牛饲养能力20万头;辽育白牛年屠宰加工达到20万头,全部实现产业化经营。年生产辽育白牛中高档牛肉4.5万吨,产值50亿元。2011年在黑山县启动示范区建设。10、黄海北部现代海洋牧场示范区

12、。在丹东和大连的黄海北部沿岸海域,规划建设东港市、庄河市、普兰店市、长海县等4个海洋牧场核心示范区,重点建设6大类项目,苗种基础设施建设115万立方米,水生生物增殖放流56亿尾,建设14处人工鱼礁区,近岸水产养殖开发80万亩,近海立体生态增养殖78万亩,水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70家,将黄海北部海域建成渔业资源明显恢复、海洋环境极大改善、渔业综合实力位于亚洲前列的现代海洋牧场示范区。2011年在东港市、庄河市、普兰店市、长海县启动示范区建设。三、建设标准1、农田水利化。示范区要符合农田水利规划,基本达到水利化的标准,示范区内沟渠等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合理,排灌方便,建有节水灌溉设施、设备,形成稳定的

1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水稻示范区支渠以下灌溉渠道要采用U型槽等硬化防渗灌溉设施,设施农业示范区要配套节水灌溉设施、设备。2、作业机械化。示范区内要建有规模化农机作业公司或合作社、农机大户,覆盖农户70%以上,其中核心区达到100%。示范区基本实现机械化,主导产业的育苗、耕作、播种、收获、灌溉、病虫防治、产后包装保鲜和加工等环节全部实行机械化。设施农业示范区内卷帘机、滑道运输车、自动落秧器等机械设备应用率要超过50%。3、技术规范化。采用最先进的高产优质良种和配套种养技术,根据各地实际研究制定标准化的技术规程。种植业示范区内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防病、统一收获,建立健全有效的

14、预警、诊断、指导、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大面积规范化生产。4、质量标准化。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制定推广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管理,大力推进物理和生态防病虫措施。5、生产集约化。通过采取土地流转经营和专业化统一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示范区内的土地实行连片规模生产、管理与经营。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以上标准并建立可追溯制度,主导产业产品基本实现统一品牌。6、经营产业化。在推进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的同时,支持农产品产地加工、储藏、保鲜、冷藏、交易等设施建设,实现产后加工增值,树

15、立产业、品牌形象,提高主导产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产业品牌。7、农民知识化。要通过组织技术培训、技术示范等形式,以及采取结对帮扶、现场指导等办法,有效提升示范区内农民的科技素质,使他们能够系统掌握和熟练应用先进的装备、先进的技术,确保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8、生产组织化。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既是生产示范区,也是生产方式和组织管理形式的示范区。示范区范围内要通过有效的合作组织或各种组织形式将分散在各家各户土地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组织、统一生产,改变原有的一家一户生产模式。9、效益最大化。示范区单位面积产量、产品质量和产出效益均达到同产业全省领先水平,比周边地区

16、提高10%以上。 四、扶持政策1、集成农业项目和整合资金。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在符合国家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和工作程序的基础上,由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组统一协调,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水利、农机补贴、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扶持、农村劳动力培训等资金,按照资金用途不变、项目管理渠道不变的原则,整合资金,集中统筹向现代农业示范区投入,重点扶持核心示范区建设,主要用于支持新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及公益性、基础性建设等支出。相关市、县(市)也要从制定规划和编制预算等环节入手,安排相应资金,与省下达的资金统筹使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集中用于示范区建设。2、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要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实施主体的作用,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其他各种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各市、县(市、区)政府都要制定扶持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对企业、农业大户、合作社投资建设示范区,要在信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