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拒绝教案讲解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26948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拒绝教案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会拒绝教案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会拒绝教案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会拒绝教案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会拒绝教案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会拒绝教案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拒绝教案讲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会拒绝教案内容来源: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四单元主 题:学会拒绝课 时:2课时设 计 者:高亚慧/巩义市新中镇初级中学目标确定的依据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知识目标:明确身边的诱惑有金钱的诱惑、电子游戏的诱惑、黄赌毒的诱惑,并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方法战胜诱惑。(2)能力目标:面对身边的诱惑,提高独立思考,正确判断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合理拒绝诱惑的方法。教材分析:学会拒绝是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品德品德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的第一课一课,本单元中我们将探讨社会文明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思考怎样去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充满着许多的诱惑和陷阱。我们青少年

2、正在茁壮成长,怎样才能拒绝生活中的各种诱惑,避免踏入陷阱呢?所以我们要一起学习研究“学会拒绝”这课。学情分析:1.从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学生的自主意识的明显增强,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可能有些认识有一定的偏向,老师在这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表现(满足学生自尊感的需求),同时要有意识的进行正面引导与沟通。2.从七年级学生的意志因素分析,他们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对于身边的诱惑确实需要教师、社会、家庭的关注与引导。3.七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拒绝不良诱惑,以成长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身心健康的人。老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网络”入手,与学生一起讨论它的

3、利弊,一起探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提高辨别能力,并能运用正确实用的方法抵制诱惑。第一课时身边的诱惑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目标:(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2)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3)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2、能力目标:(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2)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3、知识目标:(1)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2)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3)初步知道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评价任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以学生的表演

4、为实)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课新的内容,身边的诱惑(师板书)师设问:我们身边会有哪些诱惑呢?应该怎样对待呢?下面请看我们的同学给大家带来的表演。(生表演)路上,一行人丢了两百元,两学生捡到,据为己有分之。二人拿着钱向着游戏机室跑去。师问:故事中发生了两件事情,分别是哪两件呢?生:一件是捡到钱不归还,占为己有;另一件是去打游戏机。师:现在大家是不是已经了解我们身边的两个诱惑了,分别是哪两个诱惑?生:钱的诱惑和游戏机的诱惑。(二)讲授新课: 第一目:金钱的诱惑:师:现在我们先来说钱的诱惑。故事中的做法对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生:不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归还给丢失钱的人,或者上交到有关部门。如:在

5、学校捡到的钱应该交到政教处,在回家的路上捡到的钱应该等一下,等失主回找的时候还给他,或者交到警察叔叔的手里。 师:如果你的父母受到一条短息,说她的手机中奖了,是10000元钱,需要交500元钱的手续费才能领到这10000元钱。请问,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生:不理他,即刻把短信删了。拒绝这样的诱惑。师:看了大家都能经受住诱惑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王磊”和“宋昭”是如何经不起钱的诱惑的?他们对钱的态度:强抢。而正确的态度是:取之有道,正当、合法。正当的做法:(例如:父母外出打工挣的钱,学校补助给寄宿生的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获得奖励等)第二目:游戏机的诱惑师:现在我们来说一说游戏机的诱惑:有人

6、说:游戏机可以开发人的智力,应该提倡;也有人说:游戏机对我们有害,应该禁止;设问:究竟是禁止还是提倡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请同学们认真看82页“小兆”玩游戏的故事,回答故事下面相应的问题。师设问:1、游戏机给小兆带来了什么样的害处? 2、游戏机又有哪些好处呢?刚才我们了解了游戏机对小兆的害处,其实游戏机还有很多危害,请大家在相关链接里去找,有谁找到了就请告诉大家。对待游戏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来抵制游戏机的诱惑和危害?回到开始的提问:我们是应该禁止还是提倡玩游戏机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既不禁止,也不提倡。因为它有利有弊。适可而止,不能沉迷。)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去玩游戏机,可

7、以通过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没有玩过的,最好不要有第一次,已经玩过的,应该控制自己不要再去玩了。只有这样,游戏机才不会对我们造成危害。 师:除了电子游戏机以外,还有什么电子的东西或者游戏会对我们造成诱惑呢?如:网络等。第三目 黄赌毒和邪教的诱惑: 师:游戏机、网络、台球等诱惑对我们有利有弊,但是有的诱惑对我们只有危害,那是什么呢?生:黄赌毒和邪教的诱惑。师: 对,(让学生打开教材84页来认识)师设问:他们是怎样诱惑我们的,对我们有哪些危害等等,都需要我们认识,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出示的问题,在书上找到相应的答案。别忘了用笔把答案做上记号。毒品类型:危害:吸食原因:吸烟和

8、吸毒之间的关系法律规定:设计一条禁毒标语:赌博三部曲:危害:法律规定:黄接触途径:危害:邪教如何诱惑人危害火眼金睛识“诱惑”师:除了我们人类生活中存在诱惑外,动物世界一样充满了诱惑,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的默读吸血蝙蝠的故事,回答故事留下的问题。问:1、吸血蝙蝠是怎么样杀死了比自己大千百倍的驴子的?2、黄赌毒、邪教与吸血蝙蝠他们都是怎样让人受到诱惑的?(让人舒舒服服的上当,不知不觉中成为它的俘虏。)(三)本课小结: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明白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诱惑,其中有一些是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危害的不良诱惑,而这其中金钱的诱惑、电子游戏的诱惑,需要我们有节制的去追求,但是毒品的诱惑、赌博

9、的诱惑我们则要坚决抵制;还有一些是美好事物的诱惑,比如领奖台的诱惑、荣誉的诱惑,它们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走向成功。(四)达标训练:1、师:生活中的诱惑分为两类:(让学生回答)一类是美好的诱惑:另一类是不良诱惑:2、 师: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是什么?有(吸食、注射毒品)和(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五)教师赠言:世界很美,诱惑很多,学会辨别,生活更好!希望同学们能学会辨别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拥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六)板书设计:身边的诱惑1、金钱的诱惑:取之有道,正当合法2、电子游戏的诱惑:有利有弊,应适度,不沉迷3、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不良诱惑,应坚决抵制对不良诱惑说不教学设计新塘边初中

10、 刘小成一、教材分析1、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知道来自社会的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了解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认识抵制不良诱惑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学会对各种不良诱惑说“不”的方法,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在实际体验中提高分辨是非善恶,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的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认识各种不良诱惑的危害,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抵制各种不良诱惑,追求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做一个遵纪守法

11、的好公民。2、 重点和难点: (1)重难点: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确定为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2)确立依据:之所以是重点,是因为它是本课教学的落脚点,是本课教学的主体部分。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对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讲,这一问题说起来很简单,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就比较难。(3)突破方法:以情入理,创设情境,合作探讨,使学生在情境活动中明白不良诱惑的危害性,掌握正确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二、学情分析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就必须要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的具体情况。当今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信息

12、的千变万化,现代社会的开放,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毒害青少年心灵的思想意识和腐朽的生活方式。但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处在未成年时期的中学生,他们心智还没完全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对不良诱惑的危害认识不足,容易受到诱惑和侵蚀,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另外,中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处理问题的经验少,也给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分析、思考,了解不良诱惑的危害性,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的年龄特点,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教学中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

13、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五、教学程序本节课分为四个教学过程:(一) 活跃气氛,导入新课;(二)创设情境,学习新课;(三)明理内化,应用探究;(四)巩固新课,画龙点睛。(一)活跃气氛,导入新课。心理测试:启思园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发给儿童一些精美的糖果,并告诉他们:谁能在他回来之前不吃糖果,将会得到更多的糖果。之后,他便躲在屋外观察 之后提问:你们猜猜看这些小朋友他们会怎么做?刚开始,没有一个人去吃;过了一会儿,有几个按奈不住的儿童吃掉了糖果,在这几个儿童的带领下,又有大部分人吃掉了糖果;最后,只有少数儿童等到了他回来。最后那几个能经得住诱惑的儿童成年后,大部分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 “良

14、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让教师教之轻松,学生学之有趣。因此,我根据初中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对本课将要学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课。新课讲授过程以一趟“慧眼之旅”的情境串联而成,以它为主线,设置了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与其教师侃侃而谈,摆足事实,讲清道理,把知识“灌”给学生,不如把学生直接“扔进水里”,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体验。为此,设置了这趟“慧眼之旅”的情境。这也能跟导入部分的歌曲前后呼应,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完

15、整的体系。(1)慧眼看危害1、展示网(一个学生被网络所吸引,沉迷网络,学习成绩下降,后来为了上网费,甚至走上了抢劫的犯罪之路。)的动画,设问:“这个短片反映了什么?”2、展示一段调查数据(据新华社报道,在近几年的全国刑事作案人员中,青少年竟占总数的60以上,而其中未成年人犯罪比率更是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在管教所服刑的少年犯就达1万余人,在劳教所的则更多。广州市海珠区看守所现有6个少年监舍,共在押未成年人77人。其中三成学生是沉迷玩“机”,中“毒”成瘾诱发犯罪。)3、展示一则有关的黄、赌、毒的资料:猜猜他们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设计意图: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激发学生主动想学习的动机,而不是盲目地追随教师的脚步。因此,只有先让学生意识到不良诱惑的严重危害性,才能让他们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中去。但仅仅教师用语言去说不良诱惑有如何的危害性,那是苍白无力的。为此,我选择了当前学生比较感兴趣,也比较熟悉的话题网络作为切入口,打开学生的话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