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押韵知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82692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押韵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诗歌押韵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诗歌押韵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诗歌押韵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诗歌押韵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押韵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押韵知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诗歌的押韵 相关知识,(一)“平仄”辨识 根据古代汉语的有关资料将汉字的读音区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平仄”是创作诗歌韵文时对汉语声调所作的一种区分。 近体诗根据四声的特点,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声”是指“阴平、阳平”,“仄声”是指四声的上、去、入三声。 平声的声调平舒,音节可以延长;仄声的声调与平声相比,十分短促,一发即收。普通话里是没有入声字的。,近体诗中运用平仄的三条基本规则: 1、交替。就是一句中平仄声两两交替使用,也就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近体诗的诗句都是奇数,或五言,或七言。 (1)五言的基本句式: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

2、仄 (丁)仄仄仄平平 (2)七言基本句式:在五言四种基本句式之前再加上两个相反的平仄声调,就形成如下四种七言基本句式。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2、相对。以近体诗中律诗为例,每两句组成一联,八句构成四联: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每联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所谓“相对”就是指每联的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反。例如: 出句: 仄仄平平仄 对句: 平平仄仄平 出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对句:平平仄仄仄平平,3、相粘。“粘”就是粘合的意思。“相粘”就是上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的第

3、二、四、六个字的平仄必须相同。不符合“相粘”的规则,就称“失粘”。 例: (1)以五言甲种句为首句,其基本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此句式首句是仄起仄收,所以又称“仄起仄收式”。,相对,相粘,(2)以丁种句式为首句,其基本格式是: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相对,相粘,“相粘”是指诗的第二、三两句,第四、五两句,第六、七两句要相粘。 在节奏点上必须完全符合规则要求的,五言的第二字,第四字,七言的第二、第四、第六字必

4、须相粘。,4、“平仄”运用的两点说明: (1)近体诗中有的地方可“平”可“仄”。 那么,什么地方可“平”可“仄”,过去做诗有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说七言近体诗的第一、三、五个字(五言的第一、三个字)平仄可以不论;第二、四、六个字(五言第二、四个字)平仄必须分明。一般说来,近体诗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能违反,第一、三、五字往往是可“平”可“仄”。 (2)近体诗中有的地方平仄不能随意变更。如违反了平仄格律就叫“拗”,但“拗”了以后可以“救”。,一、七绝调序歌诀 (一)三韵七绝调序歌诀 不押韵句排第三,与之相粘二句安。 意连三句排第四,余为首句理当然。 (二)两韵七绝调序歌诀 不押韵句排一、三,与三相粘二句安。 余为四句顺则定,否则两两上下搬。,二、七律调序歌诀 (一)颔联、颈联调序歌诀(只知一、二句): 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 三与二句粘,上下有定序。 (二)已知首尾句的七律调序歌诀: 已知首尾句,先找颔颈联。 二句粘颔上,七与颈下粘。 再加首尾句,八句就齐全。 (三)八句全乱调序歌诀: 八句全打乱,先找颔颈联, 颔上粘二句,七句颈下粘, 意与七顺末,余者是开端(末:末句,端:首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