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oeko国外期货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经验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2241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hoeko国外期货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Hhoeko国外期货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Hhoeko国外期货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Hhoeko国外期货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Hhoeko国外期货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hoeko国外期货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hoeko国外期货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经验(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郭敬明国际期货公司状况简介美国是全球期货市场最为成熟的国家,是现代期货交易的发祥地,从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 目前美国期货市场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FCM、FB、FT、IB、 AP、CPO、CTA等几种类型。FCM(Futures Commission Merchant)是美国期货业中最主要的期货经纪中介机构,是各种期货中介机构的核心类型,相当于我国的期货公司。FB(Floor Broker)又称交易池经纪人,他们在交易池内替客

2、户或经纪公司执行期货交易指令。FT(Floor Trader)与FB刚好相反,他们在交易池内替自己所属公司做交易。IB(Introducing Broker)一般以机构形式存在,可以开发客户和接受交易指令,但不能接受客户的资金,且必须通过FCM进行结算。AP(Associated Person)以个人形式存在,主要从事所属的FCM、IB、CPO和CTA等机构的业务开发、客户代理等工作。CPO(Commodity Pool Operator)是指向个人筹集资金组成期货基金,并管理此基金在期货市场上从事投机以图获利的个人或组织,通常为有限合伙公司。CTA(Commodity Trading Adv

3、isors)一般称为商品交易顾问,可以提供期货交易建议,如管理和指导账户、发表及时评论、热线电话咨询、提供交易系统等,但不能接受客户的资金,且必须通过FCM进行结算。 FCM也可称为期货经纪商,可以独立开发客户也可以接受IB介绍客户,FCM可以接受期货交易指令、向客户收取保证金也可以为其他中介机构提供下单通道和结算服务。美国全国期货业协会(NFA)和CFTC对FCM的最低调整后净资本要求为25万美元,同时除了对FCM持有账户的保证金要求外,还要求8%的客户保证金和4%的非客户保证金,不过这一要求仅适用于持有账户的FCM。根据不同的营运方式,美国的FCM大致可分为全能型金融服务公司、专业型期货经

4、纪公司及期货和现货兼营型三种类型。全能型的金融服务公司是指具有银行背景、资金雄厚、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金融集团,在这种集团内期货业务可能只是其业务范围的一部分,期货部门通常以子公司或下级部门的形式存在。专业型期货公司是指一些专营期货经纪业务的期货公司。现货和期货兼营型期货公司具有现货商背景,包括一些加工商和贸易商等。 从CFTC公布的美国期货交易商报告来看,截至2007年年底,在CFTC登记注册的FCM共有154家,其中同时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登记注册的有59个,如果考虑到部分期货公司实质上属于金融集团的子公司,则属于全能服务型金融公司的FCM数量还要多。从其管理的客户保

5、证金大小来看,排名前20位的期货公司中属于全能金融服务公司下属机构的期货公司共有17家,其中JP摩根期货公司、培根商品、法国巴黎商品期货公司(BNP PARIBAS COMMODITY FUTURES INC)分别是摩根大通、英国保诚金融和法国巴黎银行集团的子公司;其他如瑞银、高盛、美林、花旗、贝尔斯登等期货业务均以集团公司的下属部门形式存在;另有2家属于专业型期货公司,分别为曼氏全球和RJ奥布润;属于现期兼营的期货公司有亚达盟投资服务有限公司(ADMIS),该公司为美国ADM公司的全资子公司,ADM为集粮食加工、贮运和全球贸易为一体的大型国际集团。另外,经常进入前20名的期现兼营的期货公司还

6、有富士通(FC Stone)。 美国期货公司发展历程商品期货时期具有现货背景的期货公司为主流 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美国芝加哥,当时芝加哥已经成为美国的谷物集散地。期货交易诞生初期,并没有完全从事经纪业务的期货公司。出于本身套保的需要,最初的期货业务主要由从事粮食加工、销售、运输等业务的粮运商等兼营,比如前面提到的RJ奥布润、ADMIS以及富士通即起源于专门从事粮食、农产品贸易加工的集团公司。此后随着金属、能源等商品期货的推出,一部分从事金属能源现货加工、交易的公司也开始进入期货市场,比如培根商品期货进入期货业务前就主要从事能源现货贸易。 期货交易初期,由于没有立法规范,美国

7、的期货市场呈现出投机过度和混乱无序的状态。尤其是在美国内战之后,由于通货紧缩导致商品特别是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农民的经济权益受到了极大损害,引起了农民和社会的极大不满和关注,而后招致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法令禁止期货交易。在这种情况下,期货市场遭受重挫、长期低迷,期货公司发展也受到影响,此时的期货公司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也较弱。 期货市场的杂乱局面使美国国会认为必须进行强有力的干预,1921年美国国会颁布了第一部与期货交易有关的法律期货交易法,1922年期货交易法被重新制订并命名为谷物期货法,并于同年10月1日生效施行。1936年为适应期货交易发展的需要,美国国会将谷物交易法更名为商品交易法,将管理

8、的对象从谷物扩大到其他农产品,并首次明确设置了专门的监管期货交易的政府机构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强化了政府对期货市场的直接监管。法规推出后,美国期货市场监管制度逐步完善,市场操纵和逼仓等不良状况逐渐减少,期货市场成交量逐渐增大,美国期货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伴随着期货市场的成熟,美国期货公司也经历了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美国期货公司在最初多以私人家族公司形式存在,此时的期货公司无论资金、规模还是抗风险能力都处于较弱状态。经历了美国期货市场发展初期近半个世纪的低迷,以及之后的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一批小型的期货公司被淘汰或被一些大型的现货商收购,依托集团优势继续发展。ADMIS的发展经历就是一

9、个很好的例子。ADMIS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成立的Tabor谷物和饲料公司(Tabor Grain and Feed Company),后者是伊利诺斯中部一家独立的谷物运营商,1956年公司业务扩展到投资银行和股票经纪业务,1966年公司改名为Tabor商品公司,并成为CBOT的结算会员,开始了结算和清算业务,1975年公司为ADM收购,1985年改名为ADMIS。ADM是集粮食加工、贮运和全球贸易为一体的大型国际集团,它在大豆、玉米、小麦和可可综合加工工业方面的成就一直名列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粮食加工商之一。 此外,大萧条时期大量的投资银行也伴随着股市萧条而倒闭,此时的投资银行

10、较少涉足期货交易业务。在此期间,一些期货公司则伴随着美国期货市场的成熟,经过吸收合并、开设分支机构而发展壮大。期货交易发展初期,美国期货公司有400多家,而到了2002年3月CFTC公布的期货公司只有174家。 这一过程中,期货公司组织结构也出现了一个新趋势,即由私人公司转变为公众公司,或者在私人公司中引入其他合伙人。例如20世纪30年代,培根期货这个原属于培根家族的私人公司,在华尔街首次引入分红制,后来经过50年代和60年代的扩张,在1971年成为公众公司。70年代,该公司又合并了Halsey、Stuart & Co.、Shield Model Roland和Harrison & Co.,最

11、终成为培根集团控股公司,2003年该公司又为英国保诚集团收购。当然,也有部分公司长期保持私有制,并生存下来,例如RJ奥布润至今仍属于私人公司,不过该公司也引入了其他合伙人。 金融期货推出带动金融背景的期货公司快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越战和石油危机而来的滞胀沉重打击了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利率波动显著加大。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了急剧变化,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汇率制,使全球贸易体系面对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在这种背景下,金融期货应运而生。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首次推出了英镑、加元等在内的外汇期货,同年10月,CBOT推出了第一个利率期货国民抵押协会债券。19

12、82年2月,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推出了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股指期货诞生了,同一年期权交易开始出现,这大大丰富了期货交易品种。 1975年证券交易固定佣金制的取消大大压缩了传统证券经纪业务的利润空间,从而刺激华尔街的金融企业纷纷拓宽业务范围,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金融期货推出前后,一些金融公司意识到金融衍生品波动中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同时也有一些投资银行认为通胀背景下参与商品市场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通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种状况下,一部分投资银行成立了专门的期货业务部门或期货业务子公司,另一部分投资银行则收购了现有的期货公司,前者如美林证券、摩根大通等,后者如高盛集团等。 金融期货推出

13、后国际期货市场经历了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美国期货交易成交量稳步上升,监管体系也进一步走向成熟。1974年,美国国会又一次修订期货交易法律法规,将商品交易法更新为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法。该法规的颁布宣告了美国期货交易管理体制由联邦政府监管、行业协会自律和交易所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制相结合的模式正式形成。1978年、1982年和1992年,美国国会对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法分别提出了相关修正案。 1999年11月4日,美国出台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该法的出台使得美国的银行、保险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可以在控股公司层面混业经营。2003年10月,美联储首次同意银行可以从事商品交易,为银行收购或控股商品期货公司打下

14、基础。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阶段,商业银行可以参与金融期货业务,可以从事自营业务也可以从事代理经纪业务。金融期货交易量的快速上升使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背景的期货公司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下,一些有金融背景的期货公司凭借集团或母公司已经建立的服务网络、市场信誉等优势,快速成长壮大。从2007年12月31日CFTC发布的FCM报告来看,排名前20位的期货公司中属于全能金融服务公司下属部门的期货公司共有17家,其所管理的保证金在前20名中占到89%。 在金融期货火爆的环境下,一些现货兼营期货的公司也通过IB渠道积极介入金融期货业务,如ADMIS以及爱荷华谷物公司等都建立了IB渠道,RJ奥布润也积极

15、引入了IB,从而在金融期货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而另一些专业的期货公司如曼氏全球等则尽量通过多建立分支机构、提供优质服务来赢得市场。 需要指出的是,金融期货推出初期,投资银行设立或控股期货公司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代理期货经纪业务,而主要是从事自营业务。单从代理的客户保证金排名来看,截至2003年年底,客户保证金排名前20名中,独立的不具备银行背景的期货公司仍占据了半壁江山。 交易电子化推动期货公司全球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交易逐步应用于美国期货市场,电子化交易以其运作的高效率、辐射范围的广泛性和交易执行的准确性,备注;电子化交易的最大特点。而迅速风靡全球,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期货交易电子化的发展推动了期货交易的全球化进程。1991年,CME和当时的CBOT与路透社合作推出了环球期货交易系统(GLOBEX),并于1992年投入使用。 期货交易电子化的发展也带来了期货交易成交量的大幅提高。电子交易推出后,不但交易成本降低,而且交易便捷迅速,在这种情况下,期货公司纷纷建立或加入已有的电子交易平台。到2001年,美国已有超过100家的网上期货商,目前基本上所有期货公司都提供网上交易,网上交易量占全部交易量的五成以上。 网上交易的推出使美国本土以外的客户也可以通过网络参与美国期货市场,这大大促进了期货交易的全球化。期货交易全球化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