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2240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篇一: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统计学综合练习题一、判断题 对1.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2.制定是确定调查目的。( )3.在确定组限时,最大组的上限应大于最大变量值。( )4.相关系数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唯一方法。( )5.根据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劳动生产率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6.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7.在实际调查中,调查对象中的每个单位必然是调查单位。( )8.在计算综合指数时,指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一时期的。( )9.时间数列中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总的定基

2、增长速度。()10.全面调查就是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 )11.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12.人口出生数、设备台数是时点指标;产品库存额、工资总额是时期指标。( )13.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包括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 )14.统计的涵义就是指统计学,这是一门多科性的方法论科学。( )15.研究某地区的粮食亩产水平,总体单位应是该地区的每一亩耕地。( )16.研究某地区商店的零售物价情况,总体单位是该地区的每一个商店。( )17.抽样调查只有代表性误差而没有登记误差,全面调查则两种误差都有。( )18.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永远不可能一致。( )19.组中值既

3、是各组标志值的代表值,又是各组标志值的实际平均值。( )20.某市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脑台,这是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21.某厂产量计划要求比上年增长10%,实际仅比上年增长5%,则本年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50%。22.众数就是在总体各个标志值中出现的最多次数。( )23.如果某次考试成绩:甲班每人相差6分,乙班每人相差7分,则表明甲班学生考试成绩要比乙班变异程度小。( )24.如果甲乙两厂技术工人与学徒工的工资水平均是甲厂高则甲厂工人平均工资必定高于乙厂。25.强度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一定是有名数。( )26.根据分组资料计算出来的平均数只能是近似值。( )27.如果某商场商品人格平均上涨了1

4、0%,商品销售量恰又下降了10%,则表明该商场商品销售额今年与上年持平。( )28.已知某公司1990年出口额为500万美元,近十年中翻了三番,则表明该公司20XX年出口额高达4000万美元。( )29.对任何两个不同总体,标准差越大,则其相应的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30.抽样平均误差 ,因此在统计实践中,为了降低抽样平均误差,可以缩小总体标准差或增大样本容量来达到。( )二、单项选择题1.对某地区商业网点的从业人员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所有商业网点 B.每一个商业网点 C.所有从业人员 D.每一个从业人员2.下列分组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学生按成绩分 B.人口按文化程度

5、分 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D.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3.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意义不同 B.计算条件不同 C.计算结果不同 D.数学处理方法不同4.抽样平均误差是(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差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标准差5.在相关分析中,变量x与y之间的负相关是指( )数值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 数值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数值增大(或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或增大) 的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的影响6.某种产品产量1995年比1994年增长了10%,1996年比1994年增长了15%,1996年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 )%10%110% C.(115%11

6、0%)1 D.(115%110%)17.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产量B.人口数 C.销售额 D.出勤率8.人口普查规定标准时间是为了()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C.确定调查单位 D.确定调查时限9.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 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10.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其中抽样误差范围决定估计的() A.可靠性 B.准确性C.精确性D.显著性11.要了解某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单位是() A.该校全部学生B.该校

7、全部学生的学习成绩 C.该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 D.该校每一位学生12.数量指标是用() A.相对数形式表示的B.绝对数形式表示的C.平均数形式表示的 D.以上三种形式均可以表示13.已知某种商品的价格为25元,这里的“商品价格”是()A.指标 B.变量C.品质标志D.数量标志14.普查和大多数统计表报,都属于()A.专门调查B.全面调查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15.结构相对数一般以百分数或成数表示,其分子和分每()A.只能是总体单位数B.只能是总体标志值C.可以是总体单位数,也可以是总体标志数值 D.只能是时期指标,不能是时点指标16. 若销售量增长5%,零售价格增长2%,则商品销售额增

8、长()A. 7%B. 10% C. % D. %17.(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A.真实性 B.及时性 C.总体性 D.完整性18.构成统计总体最根本的前提是A.同质性 B.变异性 C.大量性 D.个体单位19.某人的技术职称为工程师,“工程师”属于哪一统计学范畴A.标志 B.品质标志 C.标志表现 D.质量指标20.某班三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是78分、83分和95分,这三个数字是( )A.指标 B.标志值 C.变量 D.数量标志21.按常规要求,每个工业企业产量月报表要求在次月5日前上报,则调查时限为( )A.一个月 B. 5天 C.一个月零5天 D. 一天22.为了全面了

9、解某地区居民户的生活水平,有关部门特地组织了一次专门调查,你认为最适宜的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23.调查时限是指(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C.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24.对某地区三家不同部门进行某项改革的企业进行调查,以了解其近阶段生产情况和存在问题,以便今后的普遍推广积累经验,这种调查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25.某地区组织一次物资普查,要求在1月1日至1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B.调查时限C.标准时间D.客观时间26.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

10、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选择( )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27.连续性生产产品的企业,按每隔5小时抽取10分钟的产品,作全部检验,并据此推断该企业全部产品的质量情况,这种组织形式属于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28.统计分组的关键是A.统计汇总 B.分组标志的选择 C.分组形式的选择 D.确定各组组限29.如果对企业按产值进行分组,那么( ) A.只能是单项式分组B.只能是组距式分组 C.只能是等距式分组D.既能单项式分组,也能组距式分组30.组距分组下,最大组的上限必须( )最大变量值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或等于

11、31.洛沦茨曲线是根据( )绘制的。A.次数分布表 B.频率分布表 C.累计次数分布表D.累计频率分布表32.某企业有两个车间。甲、乙车间98年工人平均工资分别为500元、550元,99年两车间工资水平未变,但工人数分别比上年增加了20%、5%,则该企业工人总平均工资99年与98年相比( ) A.有所提高B.有所下降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33.当一组标志值中有一个特别大的数值时,此时适宜通过哪一种平均指标进行计算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 C.位置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34.甲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是乙地区同一指标的倍,这属于A.平均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

12、指标35.在变量分配数列下,如果各组标志值比原来扩大,各组分配次数又比原来缩小一半,则加权算术平均数与原来相比( )A.扩大一倍 B.缩小一半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36.某企业1999年完成利润100万元,20XX年计划比上年提高5%,实际完成110万元,20XX年超额完成计划( ) % % % %37.如果要求成数方差愈大,则成数应愈接近( ) A. 1 B. 0C.38.在重复抽样下,如果抽样误差范围要求比原来缩小一半,由样本单位数( )A.缩小一半B.扩大一倍 C.增加3倍 D.增加4倍39.若南京市和上海市居民年龄的变异程度相同,现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市的1%的人口计算平均年

13、龄,则两地居民平均年龄的抽样平均误差( )A.相等 B.南京市较大 C.上海市较大 D.不能确定40.根据抽样的资料(3%抽样),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在抽样人数相同的条件下,优秀生比重抽样平均误差( ) A.一年级大 B.二年级大 C.相同 D.无法判定41.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抽样单位数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是原来的( )A.三分之一B.二分之一C.三倍D.二倍42.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A.越小 B.越接近于0 C.越接近于1D.越大43.如果具有相关的两个变量之间直线回归方程为: ,则相关系数r有可能是( )A. C. 1 D. 044.某企

14、业根据产量(千件)和单位产品成本(元/件)资料配合的回归方程为 ,这个方程可表示( ) A.产量每增加10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80元。B.产量每减少1000件,单位成本平均增加5元。C.产量每增加1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5元D.产量每增加10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75元。45.由于职工人数变动而减少产值10万元,由于全员劳动生产率变动而增加产值25万元,则报告期比基期产值增加额为(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46.简单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因素分析的主要特点是()A.相对数和绝对数分析都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 B.相对数和绝对数分析都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C.相对数分析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一定要使用同度量因素。D.相对数分析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47.如果某现象各年的函期增长量相等,则该现象这段期间内的环比增长速度( )A.逐年下降 B.逐年提高 C.保持不变D.无法作结论48.已知一个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3%、5%、8%,则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5%8%105%108% %5%8%1 %10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