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养好种母鹅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90822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期养好种母鹅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分期养好种母鹅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期养好种母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期养好种母鹅(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期养好种母鹅 养种母鹅的目的是获得优良的种蛋。不同品种的鹅,其产蛋性能差异较大,成熟期、产蛋季节和每窝产蛋时间长短都不一致。因此,饲养种母鹅要根据产蛋前期、产蛋期及休产期各阶段的不同要求,分期进行饲养管理。1 产蛋前期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经过放牧为主,并且进行限制饲养的后备种鹅另一种是2 年以上经过休产期的种鹅。这两种鹅群的体质都较差,要求在鹅群产蛋前 1个月就开始补饲精料,每天喂 23 次,使鹅群的体质迅速恢复,适当提高体重,为产蛋积累营养物质。配合饲料时,除增加谷物类、饼类饲料外,还要适当补加砂砾和贝壳等。精料补饲是否合适可通过检查鹅的粪便来判断,如果鹅粪粗大而松散,轻轻一拨就能分成几段

2、,表明鹅料的精、青料比例适当如果鹅粪细小而坚实,则说明鹅饲料精多青少,要酌情进行调整。成年种鹅开始产蛋的时间一般比后备种鹅提早 23 周。这一时期,在饲养管理上仍要充分放牧,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天然饲草资源,降低饲养成本另一方面则可进一步锻炼鹅群体质,防止过肥,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但由于此期鹅已接近产蛋,体大而行动较迟缓,放牧的路线要缩短,不可急赶久赶。此外,此期还应对种鹅进行 1 次驱虫,并对母鹅注射 1 次小鹅瘟疫苗。2 产蛋期刚开产时,应将临产母鹅与未产母鹅分开饲养。临产母鹅羽毛紧凑有光泽,尾羽平直肛门平整,周围有一个呈菊花状的羽毛圈行动迟缓,腹部饱满松软而有弹性,耻骨间距离宽采食量增加,喜

3、食无机盐饲料,常有主动寻求公鹅配种的表现。产蛋期的管理要点如下。料配制要科学母鹅进入产蛋期后,应提高饲料质量。配制饲料应充分考虑母鹅产蛋所需的营养,尽可能按饲养标准配制。在产蛋高峰期,蛋氨酸,可提高种鹅产蛋率。饲料喂量一般每只每天补充精料150200g,分 3 次喂给,其中 1 次在晚上,1 次在产完蛋后。种管理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除考虑种鹅的营养需要外,还必须注意公鹅的健康状况和公母比例(1610)。鹅的自然交配一般在水中进行,掌握鹅的下水规律,使鹅能得到交配的机会,这是提高受精率的关键。要求种鹅每天有规律地下水 34 次。第 1 次下水交配在早上,从栏舍内放出后即将鹅赶入水中,早上公母鹅

4、的性欲旺盛,要求交配者较多,应注意观察鹅群的交配情况,防止公鹅因争配影响受精率。第 2 次下水时间在放牧后 23 小时,可把鹅群赶至水边让其自由下水交配。第 3 次在下午放牧前,方法如第 1 次。第 4 次可在入圈前让鹅自由下水。如舍饲,主要抓好早晚 2 次配种,配种环境的好坏,对受精率有一定影响。在设计水面运动场面积时不宜过大,过大因鹅群分散,配种机会少过小,鹅群又过于集中,致使公鹅相互争配而影响受精率。人工辅助配种可以提高受精率,但比较麻烦,公鹅需经一段时间的调教,只适合在农家散养及小群饲养情况下进行。好产蛋管理母鹅的产蛋时间大多数在下半夜至上午 1000 以前。因此,产蛋母鹅上午不要外出

5、放牧,可在舍前运动场上自由活动,待产蛋结束后再外出放牧。产蛋鹅的放牧地点应选择在鹅舍附近,便于母鹅产蛋时及时回舍,以免在野外产蛋。鹅产蛋有择窝的习性,形成习惯后不易改变。为便于管理,提高种蛋质量,必须训练母鹅在种鹅舍内的固定地方产蛋,不可放任自流任其随处产蛋,以免发生漏捡种蛋及种蛋被污染等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初产母鹅还不会回窝产蛋,如发现其在牧地产蛋时,就应将母鹅和蛋一起带回产蛋间,放在产蛋巢内,用竹箩盖住,逐步教会它回巢产蛋。在放牧时如发现有母鹅出现神态不安,有急于找窝的现象,如匆忙向草丛或较为掩蔽的场地走去时,应注意检查,如腹中有蛋,就把该鹅抱回产蛋间产蛋。早上放牧前要检查鹅群,如发现

6、有呜叫不安、腹部饱满、尾羽平伸、泄殖腔膨大、行动迟缓、有觅窝产蛋表现的母鹅,应捉住检查,如触摸有蛋,应送回产蛋间,让其产蛋,而不要随大群放牧,每天应捡蛋 46 次,及时将鹅蛋收集起来,以免污染。牧管理产蛋期的母鹅应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由于产蛋母鹅腹部饱满,行动迟缓,要选择路近而平坦的放牧地,放牧时应慢慢驱赶,上下坡时不可使鹅出现拥挤,防止践踏或跌伤,以免引起蛋破裂、内出血和腹膜炎等难于治愈的病症。照管理种鹅的饲养大多采用开放式鹅舍,如果仅利用自然光照,未采用人工补充光照,对产蛋有一定的影响。如 10 月份开始产蛋的种鹅,按自然光照每日只有 10 个多小时,必须在晚上开电灯补充光照,使每天实际

7、光照达到 13小时左右,此后每隔 1 周增加半小时,逐渐延长,直至达到每昼夜光照 15 小时为止,并将这一光照时数保持到产蛋期结束。由于采用人工补充光照,弥补了自然光照不足,促使母鹅在冬季增加产蛋量。巢鹅的管理当发现母鹅就巢时,应予以立即隔离,把母鹅迁离鹅舍,放在无垫草而较冷的围栏内,停止喂料,给足饮水。在晴朗的天气可把就巢鹅放在露天的围栏内,经 23 天后,每天可给食粗糠等粗料,使母鹅的体质不过于下降,醒巢后能迅速恢复产蛋。此外,也可采用药物醒抱。3 休产期鹅的产蛋期一般只有 5 个月左右,有 45 个月是休产期。此时可进行人工强制换羽(活拔羽毛)。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主要是人工拔除主翼羽、副主翼羽和主尾羽。处于休产期的母鹅羽比较容易拔下,如拔羽困难或拔出的羽根带血时,可停喂几天饲料(青饲料也不喂),只喂水,直至鹅体消瘦,主翼羽容易拔下时为止。拔羽后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拔后的 2 天内应将鹅圈养在运动场内喂料、喂水、休息,不能让鹅下水,以防毛孔感染引起炎症。3 天后就可放牧与下水,但要避免烈日曝晒和雨淋。公鹅的强制换羽要比母鹅提早 2 周,母鹅在强制换羽期间必须与公鹅分群饲养。目前由于活鹅拔毛技术的推广,可在种鹅休产期进行 23 次人工拔羽,第 1 次在 6 月上旬进行,约 40 天后进行第 2 次拔羽,如果计划安排得好,可拔羽 3 次。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