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平台感烟探测器设置规范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1867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梯平台感烟探测器设置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楼梯平台感烟探测器设置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楼梯平台感烟探测器设置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楼梯平台感烟探测器设置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楼梯平台感烟探测器设置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楼梯平台感烟探测器设置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梯平台感烟探测器设置规范(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楼梯平台感烟探测器设置规范篇一: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设置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设置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根据火灾的特点选择火灾探测器时,应符合下列原则:(1)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应选用感烟探测器;(2)火灾发展迅速,产生大量的热、烟和火焰辐射,可选用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3)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热,应选用火焰探测器;(4)火灾形成特点不可预料,可进行模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探测器。 对不同高度的房间,可按表选择火灾探测器。 在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液体的场所,宜选用可燃气体可燃液体探测器。 下列场所宜

2、选用离子感烟探测器或光电感烟探测器:(1)办公楼、教学楼、百货楼的厅堂、办公室、库房等;(2)饭店、旅馆的客房、餐厅、会客室及其他公共活动场所;(3)电子计算机房、通讯机房及其他电气设备的机房以及易产生电器火灾的危险场所;(4)书库、档案库等;(5)空调机房、防排烟机房及有防排烟功能要求的房间或场所;(6)重要的电缆(电线)竖井、配电室等;(7)楼梯间、前室和走廊通道;(8)电影或电视放映室等。 对于在火势蔓延前产生可见烟雾、火灾危险性大的场合,如:电子设备机房、配电室、控制室等处,宜采用光电感烟探测器,或光电和离子感烟探测器的组合。 大型无遮挡空间的库房,宜采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 有下列情

3、形的场所,不宜选用离子感烟探测器:(1)相对湿度长期大于95%;(2)气流速度大于5m/s;(3)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4)可能产生腐蚀性气体;(5)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6)产生醇类、醚类、酮类等有机物质。 有下列情形的场所,不宜选用光电感烟探测器:(1)可能产生黑烟;(2)大量积聚粉尘;(3)可能产生蒸气和油雾;(4)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5)存在高频电磁干扰;(6)大量昆虫充斥的场所。 下列情形或场所宜选用感温探测器:(1)相对湿度经常高于95%;(2)可能发生无烟火灾;(3)有大量粉尘;(4)在正常情况下有烟和蒸气滞留;(5)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茶炉房、烘干房等;(6)汽车库

4、等;(7)吸烟室、小会议室等;(8)其他不宜安装感烟探测器的厅堂和公共场所。 常温和环境温度梯度较大、变化区间较小的场所,宜选用定温探测器。 常温和环境温度梯度小、变化区间较大的场所,宜选用差温探测器。若火灾初期环境温度变化难以肯定,宜选用差定温复合式探测器。垃圾间等有灰尘污染的场所,亦宜选用差定温复合式探测器。 可能产生阴燃火或者如发生火灾不及早报警将造成重大损失的场所,不宜选用感温探测器;温度在0以下的场所,不宜选用定温探测器;正常情况下温度变化较大的场所,不宜选用差温探测器。在电缆托架、电缆隧道、电缆夹层、电缆沟、电缆竖井等场所,宜采用缆式线型感温探测器。在库房、电缆隧道、天棚内、地下汽

5、车库以及地下设备层等场所,可选用空气管线型差温探测器。 有下列情形的场所,宜选用火焰探测器:(1)火灾时有强烈的火焰辐射;(2)无阴燃阶段的火灾;(3)需要对火焰作出快速反应。 有下列情形的场所,不宜选用火焰探测器:(1)可能发生无焰火灾;(2)在火焰出现前有浓烟扩散;(3)探测器的镜头易被污染;(4)探测器的“视线”易被遮挡;(5)探测器易受阳光或其他光源直接或间接照射;(6)在正常情况下有明火作业以及X射线、弧光等影响。 当有自动联动装置或自动灭火系统时,宜采用感烟、感温、火焰探测器(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组合。 感烟探测器的灵敏度级别应根据初期火灾燃烧特性和环境特征等因素正确选择。一般可按

6、下述原则确定:(1)禁烟场所、计算机房、仪表室、电子设备机房、图书馆、票证库和书库等灵敏度级别为级。(2)一般环境(居室、客房、办公室等)灵敏度级别为级。(3)走廊、通道、会议室、吸烟室、大厅、餐厅、地下层、管道井等处,灵敏度级别为级。(4)当房间高度超过8m时,感烟探测器灵敏度级别应取级,感温探测器应按表规定选择。 差、定温探测器动作温度的选择不应高于最高环境温度2035,且应按产品技术条件确定其灵敏度。一般可按下述原则确定:(1)定温、差温探测器在升温速率不大于1/min时,其动作温度不应小于54,且各级灵敏度的探测器的动作温度应分别大于下列数值:级 62级 70级 78(2)定温式探测器

7、的动作温度在无环境特殊要求时,一般选用级。 在下列场所可不安装感烟、感温式火灾探测器:(1)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面与地面高度大于12m(感烟)、8m(感温)的场所。(2)因气流影响,靠火灾探测器不能有效发现火灾的场所。(3)天棚和上层楼板间距、地板与楼板间距小于的场所。(4)闷顶及相关吊顶内的构筑物和装修材料是难燃型的或者已装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闷顶或吊顶的场所。(5)难以维修的场所。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与布局。 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按表确定。 在宽度小于3m的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

8、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探测器周围内,不应有遮挡物。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 天棚较低(小于)且狭小(面积不大于10m2)的房间,安装感烟探测器时,宜设置在入口附近。 在楼梯间、走廊等处安装感烟探测器时,应选在不直接受外部风吹的位置。当采用光电感烟探测器时,应避开日光或强光直射探测器的位置。 在厨房、开水房、浴室等房间连接的走廊安装探测器时,应避开其入口边缘安装。 电梯井、未按每层封闭的管道井(竖井)等安装火灾探测器时应在最上层顶部安装。在下述场所可以

9、不安装火灾探测器:(1)隔断楼板高度在三层以下且完全处于水平警戒范围内的管道井(竖井)及其他类似的场所。(2)垃圾井顶部平顶安装火灾探测器检修困难时。 感烟、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附录中由极限曲线D1D11(含D9)所规定的范围。 安装在天棚上的探测器边缘与下列设施的边缘水平间距宜保持在:(1)与照明灯具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2)感温探测器距高温光源灯具(如碘钨灯、容量大于100W的白炽灯等)的净距不应小于;(3)距电风扇的净距不应小于;(4)距不突出的扬声器净距不应小于;(5)与各种自动喷水灭火喷头净距不应小于;(6)距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净距不应小于;(7)与防火门、防火卷帘的间距,

10、一般在12m的适当位置。 探测器数量的确定 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应按下式计算: 在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可不考虑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在200600mm时,按附录及确定梁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 当被梁隔断的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则应将被隔断的区域视为一个探测区域,并应按本章第款的规定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注:当梁间净距小于1m时,可视为平顶棚。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报警区域内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

11、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宜大于25m。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在下列部位装设:(1)各楼层的楼梯间、电梯前室;(2)大厅、过厅、主要公共活动场所出入口;(3)餐厅、多功能厅等处的主要出入口;(4)主要通道等经常有人通过的地方。 火灾手动报警按钮应在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控制(值班)室的控制、报警篇二:考题1.一般情况下,高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米。2.一般情况下,停车数超过10辆的地下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3.未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500)平

12、方米。4.高层民用建筑裙房是指与高层民用建筑相连的高度不超过(24)米的附属建筑。5.高层民用建筑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并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达(5000)平方米。6.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的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0XX)平方米。7.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8.甲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小时,乙级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小时,丙级防火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小

13、时。9.建筑物中管道井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10.建筑物内燃气锅炉房与其他部位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11.设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消防水泵房的门为(甲)。12.高层民用建筑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俩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米。13.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建筑物内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一般不应少于(2)个。14.高层民用建筑内的营业厅,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15.高层居住建筑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米。高层医院病房楼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米。其他高层建筑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米。16.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低于(800

14、)kg。17.消防电梯和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18.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公共建筑应设置消防电梯。19.当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时,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3)平方米。20.高层民用建筑内长度不超过60米的内走道采用自然排烟时,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21.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米。22.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半地下场所,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和建筑面积大于(50)平方米的房间外,排烟口可设置在疏散走道。23.当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面积的(5)%。24.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应设防烟楼梯间。25.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内长度超过(20)米的无直接自然通风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系统。26.高层民用建筑机械加压送风口的防烟楼梯间的余压应为(40-50)Pa.27.靠外墙的采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的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平方米。28.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的楼梯间宜每(2-3)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