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ure-track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11410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enure-track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tenure-track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tenure-track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tenure-track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tenure-track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enure-track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enure-track制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enure-track制度篇一:美国大学的职称美国大学的职称:美国大学的工作员工可以粗略分成两类:教职员工和行政员工。这里主要谈谈前者。教职工大致又分成两类:有终身制教授与无终身制教工 美国终身教职制度被人形象称为“非升即走”。美国大学里真正的教师,即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的,只有三种,即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正教授Professor 或Full Professor,与终生制挂钩。(MU大学的教授除了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外,还必须承担有行政任务,这是每年考评的必要条件,例如我的导师还身兼数职,是学校退休委员会、专利委员会的委员

2、)还有就是只从事研究的教师,不从事教学的教师,前面加上Research, 即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Research Associate Professor, Research Professor。还有一种叫Adjunct Professor,即兼职教授,讲师、这些都不与终生制挂钩,而是合同制,即off the Tenure-Track。评职称首先要有博士学位,而且要做过若干年的博士后研究,才有望被聘为助理教授,助理教授大约5-6年后(各州不同,MU是一般6年,如果聘助理教授时,已有工作经历或承担过大的项目,时间为3年必须聘副教授),可提升为副教授。副教授获

3、得永久教授资格,不会被解聘。担任副教授五年左右(各州不同),可被提升为正教授。*注意: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不是终身教职,所以,任何人在这个职位上3-8年内如果不能升级成为终身教职的副教授(tenure),在一般情况下就必须离开这个职位另谋高就。换句话说,这个处于终身系统内的助理教授职位,是一个“不成功便走人”的职位,所以竞争十分激烈,职业压力也特别大,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处在这个职位上的人往往最有进取心,教书、研究、出论文、出书,都是拼尽全力去做,目的只有一个,在规定年限内升为副教授,得到终身职位。*从非终身职的助理教授成为终身职的副教授,可以说是拿到了铁饭碗,此后便不

4、必再为职位是否稳定而操心,只要自己愿意,可以在这所大学一直工作到退休,而退休年龄是没有限制的。只有三种情况终身教职的铁饭碗才可能不保:一是整个系被撤销,二是被发现学术造假、三是与学生恋爱爆出丑闻。但是,这种教授终身制的缺点是可能会导致一些人拿到Tenure后,停步不前,不出成果,只应付日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关于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从职业的稳定程度上看,大学中终身系统职位显然比非终身系统更吸引人,也更难获得,所以更受人青睐。而处在这个系统入门位置的助理教授一职,就有了与 “助理教授”字面不一样的重要性。“助理教授”不仅需要上课,更需要做研究,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教研室、实

5、验室以及科研经费,可以指导硕士生、博士生。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助理教授”,与中国的所谓“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承担相同的工作。所以,在将“助理教授”翻译成中文时,由于中国有“助教”职称,所以会让人误解为“助理教授”等同“助教”。事实上,从教学以及科研的广度与深度看,“助理教授”不仅超过“助教”,也超过“讲师”。关于职称的评定?在美国的大学中,才能是职称聘任的首要条件,人际关系的作用微乎其微。看资历看能力,看文凭看水平。硬的指标是看发表的论文和著作,但是大都没有数量的限制和字数的要求;软的方面看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实际表现。美国大学非常重视任教者发表文章的质量和学术期刊的档次,10篇没有新

6、意的文章比不上一篇真正有真知灼见的文章,所以在美国,有许多著作等身的名教授,也有著作极少,但学术水平很高,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名教授。一般来说,能否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对于博得学委会和学生们的青睐,从而顺利实现职称的晋升是很重要的。但与此同时,如果任教者能在院系内部的各种讨论中,表现出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知识,这一点甚至比发表一些论文更为有用,也更容易得到认可,而且越有名望的大学,这种表现的“印象”依据就越重要。在美国的大学中,院系的学术委员会在教授评聘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美国职称制度与英国区别?在美国的大学中,教师职称的晋升制度与欧洲的大学极其严格的教授岗位有很大不同,美国的教师职称晋升制

7、度没有数量的限制,各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聘任教授的数量。在美国,有时大学中一个系拥有的教授人数可能比助教人数还要多,而这种情况在欧洲大学是极少见到的,比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至少有20名教授,而英国的剑桥大学哲学系就只有2名教授。关于美国的助教Teaching Assistant(TA)?在美国大学里做助教,和国内高校里的助教的不同。在国内助教是一种职称,是大学教师职称中最低的一种。然而在美国助教(Teaching Assistant)和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不同,前者不是正式的教员,可能是主讲教授的,只是协助教授上课;后者则是属于教授编制,一般也列入晋级终

8、身教授的行列。一般情况下,主讲教授可能只要求助教帮他批改作业最多讲解作业、上上习题课而已,以减少这些工作对教师的压力。在美国大学任教升职四部曲美国大学的工作员工可以粗略分成两类:教职员工和行政员工。这里主要谈谈前者。教职工大致又分成两类:有终身制教授与无终身制教工。前者的最基本条件是有最高学位,一般是博士学位。美国的大学教授一般都在自己的名字后面注上学位缩写, 以表明自己获得的最高学位。从英文术语及其缩写来看,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o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XXX, XXX 代表的是专业领域;o , Doctor of Medicine,医学博士;o , Doctor

9、 of Dental Medicine, 牙医博士;o ,Doctor of Laws,法律博士;o DBA, 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商业管理博士;o , Doctor of Education, 教育学博士。篇二: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北京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方案 20XX/07/07 14:59中国青年报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宣称:“北大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北大每个终身教授都是一流学者。”按校方权威解释,北大改革方案提出的新的教师人事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教员实行聘任制和分级流动制;学科实行“末尾淘汰制”;招聘和晋

10、升中引入外部竞争机制;原则上不直接从本院系xx中招聘新教员;对教员实行分类管理,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岗位和专任教学岗位两类;招聘和晋升中引入“教授会评议制”。这些名堂,博学多识的北大教师们可能一条都不陌生。让他们感到陌生的,是这些在欧美大多数大学通行的制度如今竟要移植进中国大陆的校园里。校方解释所谓“聘任制和分级流动制”,是指在讲师和副教授岗位的教员都有定期合同,在合同期内最多只能有两次申请晋升的机会,不能晋升的将不再续约;副教授一旦晋升为正教授,则将获得长期教职。所谓“学科实行末尾淘汰制”,是指:教学和科研业绩长期表现不佳的教学科研单位,学校将对其采取限期整改、重组或解散的措施;而在被解散单

11、位工作的教员,无论有无长期教职,都得中断合约,但有些教员可能被重新聘任。这里,“业绩长期表现不佳”的标准是该单位在国内大学的相对地位,如某学科教研室长期排名在国内10名之后,将可能被解散。解散后,学校可能建立新的教研室,在此情况下,原来的一些教员有重新被聘任的机会,但不保证一定被聘任。以上两条结合起来,基本上就是美国大学普遍实行的“tenure-track”制度。这种制度也被称为“up-or-out”合同。在方案的第一次征求意见稿中,对“分级流动制”还有这样一项具体要求:“讲师层面的流动比例控制在总量的13以上,副教授层面的流动比例控制在总量的14以上。”因为反对的人太多,在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中

12、被删除。方案提出,今后,北大的讲师岗位要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尽量不留或少留本院系新毕业生;副教授和教授的空缺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晋升两种方式实现。方案的第一次征求意见稿为此也定过一个死杠杠儿:“自20XX年起,空缺教授岗位12以上对校外公开招聘,对外招聘名额不得用于内部晋升。”北大的许多讲师、副教授认为拿出一半以上的空缺教授岗位给外人会造成对于自己人的“不公”,因此激烈反对。于是在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中取消了比例限制,改成了“内部申请人和外部申请人平等竞争”。尽管做了许多具体的调整,但方案的大原则没变。校方认为:“这些都是国外大学的典型做法,无论这些大学是一流的还是三流的。”而北大的目标是世界一流。

13、张维迎说:“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北大所有的正教授都应该是相关学科领域内至少是国内一流的学者,而不能只满足平均水平是国内一流的学者,就像哈佛大学的正教授必须是世界一流的学者一样。”“自从我当校长以来,每年都会收到不少同学的来信。他们说有些老师上课不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告诉本报记者,“我们给社会的承诺是让最好的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教师队伍不行,这一点很难做到。实际上,学生的良好素质在有些方面掩盖了教学问题。”张维迎进一步解释:“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有些教授在国内学术界也谈不上什么优秀,是二三流的水平。学校的一个基本判断是,在目前的正教授中,一部分是优秀的,一部分基本满意,

14、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则是不合格的。在不少院系,80%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声誉是由20%的优秀教员创造的。”张维迎说:“我们的本科生不是万里挑一,也是千里挑一,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的大学里也是最优秀的,社会当然有权利要求北大的每一个教师也是全国最优秀的。”发起这场改革之前,1999年至20XX年,国家财政额外支持了北大18亿元,每个教师都大幅度增加了工资。又正好赶上了一个退休高峰,许多“文革”前毕业的老教师近几年陆续退休,腾出了一大批高级职称岗位。尽管许智宏校长有意识地加大了引进外部人才的力度,但内部有些不该晋升的讲师、副教授,也获得了升职的机会。普通教师也许不会认为北大拿国家这18亿有什么不合适。但北

15、大的校领导们却感觉到这笔钱拿得烫手。“社会上对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反映。一些政府部门的主要官员甚至明确地提出对我们的批评,说北大教师质量的提高速度和科研水平远远赶不上国家对北大的支持速度和北大教师的工资增长速度,有些人甚至提出把用于北大清华985计划的经费转投于农村普及教育的建议。”张维迎告诉教师们学校管理层所面对的巨大压力,“我们可以说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不能要求投资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但10年以后我们还能说这样的话吗?”问题的关键可能就在这儿那18亿已经花完了,以后北大还想再向国家要钱,而继续要钱就必须先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通过一流大学的建设扭转我们在社会上的形象,国家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就难以保持现在的势头,我们的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张维迎说。所以,他们在北大最难改革的时刻高级学术职位已经基本满员、拿着高薪水的教师们没有一个人愿走推出了以鼓励竞争、促进流动为目的的人事制度改革。篇三:清华女教师重教学轻科研被清退 学生请愿留任清华女教师重教学轻科研被清退 学生请愿留任 20XX年07月29日08:33 新京报评论中大奖(5,394人参与) 收藏本文时隔20年,清华微博大学微博“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再次进入人们视野并引发关注。1993年,清华开始试行的人事改革制度中规定,讲师、副教授在规定时间内学术成果不足以提高职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