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改革的利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08820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户籍制度改革的利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户籍制度改革的利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户籍制度改革的利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户籍制度改革的利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户籍制度改革的利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户籍制度改革的利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户籍制度改革的利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户籍制度改革的利弊篇一:如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如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淮北市政府自20XX年9月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以来,共办理市外迁入8395人,改革前上年度同期迁入6911人仅增加了1484人,增加比率为18%,事实证明农民变市民积极性不高,户籍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一定的经济环境紧密相连。虽然户籍制度管理包括诸多内容,但掌握和控制人口与在住户地区之间的迁移,是户籍制度长期以来最重要的内容。有关改革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一、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一)导致城市资源短缺各地乡镇教育得不到政府的重视,教育设备明显比城市差,教师素质也更不上时代的要求。因此,城乡教育条

2、件的差异性,导致很多农村父母在城市购房,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给城市资源供给带来很大压力,以及教育资源的明显短缺。(二)突出城镇化中的区位差异户籍制度改革以来,由于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如城市发展只重视人口的控制,不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种本末倒置的管理方式严重制约了城市建设和城市化的发展,乡镇企业经营者和很多村民不愿意把户口转向城镇,“农转非”和“村改居”已经没有多大吸引力,到城镇搞生产经营成本较高,居住的限制较多,缴纳税费项目多,造成人们望城却步。并且现有的户籍制度把占我国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人为地排斥在城市之外。(三)没有实现居民身份

3、的真正平等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户口原先可以享受到很多农民不能享受到的福利,农民的社会保障得不到国家的重视。因此,附着在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上的某些不平等特权没有取消。但是随着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入,城镇居民曾经享有的各种福利优势明显弱化,而农民则在宅基地审批、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等方面享有优于城市居民的利益。因此,同样的土地上,公民却有着不同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有些地方政府以农村户口为依据,限制农民进入正式部门工作,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也受到不应有的歧视。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则和制度(一)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的原则随着淮北城市规划的进展,我市将来还有近21万的农村人口要成

4、为城市人口,7万多现有过剩农村劳动力和人口需要迁移。我们必须立足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充分考虑淮北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特别是容纳就业、提供社会保障的能力;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着力完善配套政策;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做到积极稳妥、规范有序。(二)便民、利民的原则自20XX年以来,各级公安机关相继出台多项便民、利民措施。在户籍制度管理方面,淮北市公安局将由市局办理的购房、务工准迁等多项审批权限下放到派出所,夫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投靠准迁由公安机关办证窗口根据群众申报材料直接办理,进一步强调了公安机关服务的时间意识,缩短了一系列群众意见强烈的“时间门槛”。

5、将服务向业务前沿延伸,推动服务的市场化进程。政府创新执法理念,树立服务观念,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为老百姓想得妥贴、周到,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原则户籍制度改革应循序渐进,逐步推进,需要仔细考量,权衡利弊,稳步推进。因为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一项涉及国家稳定和公民权利保障的重要制度。在国家确定的基本户籍管理制度和政策范围内,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制定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四)实行暂住人口居住证制度依据国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和全省居住证试点工作经验,抓紧制定我市居住证管理相关规定,逐步实行暂住人口居住证制度,保护长期在城镇工作生活

6、暂不具备或不愿意将户口迁入我市的暂住人口的合法权益。三、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一)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现阶段,农村人口落户城镇,是否放弃宅基地和承包的耕地、林地,必须完全尊重农民本人的意愿,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收回。坚持土地用途管制,不得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禁止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或者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非经法定征收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严格执行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的政策。(二)完善就业培训保障机制。农村人口转户城镇居

7、民后,纳入城镇公共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范围,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其在城镇稳定就业。(三)完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保障机制。农村人口转户城镇居民后,符合条件的应纳入城镇低收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城市社区公益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满足城市扩容后社区服务管理等公共服务的需求。(四)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农村人口转户城镇居民后,符合条件的应当享受当地政府住房保障政策。鼓励支持用工企业和单位建设职工公寓,鼓励支持大中型企业建设保障性住房,逐步改善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等住房困难人员的居住条件。(五)完善城乡教育保障机制。合理配置城镇教育资源,保障转

8、户城镇居民和在城镇务工、经商人员的子女接受公平的教育,享受与现有城镇学生的同等待遇。(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农村人口转户城镇居民后,已在城镇稳定就业且具备相应缴费能力的,或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应当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没有用人单位的,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也可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抓紧制定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转移衔接办法,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关系的转移和衔接。(七)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农村人口转户城镇居民后,对符合参保条件,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可按规定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用人单位的,由用人单位统一参加城镇职工基

9、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费;没有用人单位的,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可按规定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于转户前已享受新农保的,在转户后,可按规定转入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篇二: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调查报告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调查报告中国户籍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其公民实施的以户为单位的户籍人口管理政策,是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现象。它表明了居民在本地生活的合法性,中国人口管理方针的制定与实施都基于此项制度。这种做法在建国初期曾起到积极作用,而户籍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实践也发现它存在着许多缺陷,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

10、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所以国家进行了户籍制度的改革。在现的条件下进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就改革的成果,民众的满意度以及改革的实施情况如何?因此,我们小组成员通过网络的方式了解了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历程并采取问卷的形式对重庆户籍改革存在的问题、面向的对象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做了相应的调研,对户籍改革对重庆人民生活的影响,市民对重庆户籍改革持有的态度,以及中国户籍制度改革所存在的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一、中国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大事件: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中国按照户口身份来执行科教、卫生、医疗、就业等一系列政策。这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

11、的户籍制度带有明显的“城乡二元分割”特征,由此产生了与户籍相关的“居住”和“暂住”等概念,事实上造成城乡之间、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在教育、医疗、社保、卫生等诸多方面的不平等。年月日至日召开的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明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年月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了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全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共个领域。通知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

12、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年月日,新华社播发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该规划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年月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讲话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年月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指出,“

13、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年月日,在我国人口工作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讲话,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纳入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为人口流动迁移创造良好政策和制度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孤儿监护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人口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受灾家庭以及其他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年月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刊载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定“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要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入政策,加强人口集聚和吸

14、纳能力建设,放宽户口迁移限制,鼓励外来人口迁入和定居,将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流动人口逐步实现本地化。”;“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统一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将公共服务领域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与现行户口性质相剥离。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鼓励城市化地区将流动人口纳入居住地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体系,切实保障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同等的权益。”年月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城乡一体化蓝皮书: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蓝皮书表示,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期并具有起步晚、波动大、复苏慢、推进快等鲜明特点。二、重庆市户籍

15、制度改革实施情况以缩小城乡差异、加快城市化进程,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发展为目的。重庆市20XX年6月被国家批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20XX年8月,重庆在全市启动了被称为中国最大规模的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从20XX年8月15日-11月7日,全市已有万户、万农民自愿办理转户成为城镇居民,这一试验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海内外媒体称之为“重庆样本”、“重庆模式”。同时重庆市制定了以两个阶段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20XX至20XX年,重点推进有条件的农民工及新生代登记为城镇居民,解决户籍历史遗留问题,力争新增城镇居民300万人,非农户籍人口比重由目前的29%上升到37%。20XX至2020年,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进一步放宽城镇入户条件,力争每年转移8090万人,到2020年新增城镇居民700万人,非农户籍人口比重提升至60%,主城区集聚城镇居民1000万人,区县城集聚城镇居民600万人,小城镇集聚城镇居民300万人。根据渝北电大10春季班全体学员调查发现到20XX年12月31日,全市共办理农村居民转户1453686人,其中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