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常见问题分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0619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常见问题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常见问题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常见问题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常见问题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常见问题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常见问题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常见问题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常见问题分析前言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0号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国家安全局先后发布了安全评价通则(安监管技危字200337号)、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全现状评价导则和专项安全评价导则,并将安全评价通则、安全予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修订后以行业标准的形式于2007年重新发布,标准号分别为:AQ8001、AQ8002、AQ8003,进一步规范了各类安全评价报告的深度内容要求。目前正在进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的评价工作,纵观

2、评价机构已完成的各类安全评价报告,普遍存在评价范围界定不清;单位简介不能充分反映企业实际情况;建设项目内容、工艺流程、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叙述不清、漏项,依托条件不成立,评价结论不明确等问题。由于评价人员技术水平的差异和认识上的不同,从合同签订后任务的策划,评价人员构成和能力组合,到评价步骤、重点评价内容的确定和关键点的掌握,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甚至出现虚假报告,应引起评价人员的高度重视。安全评价报告存在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问题。安全评价过程出现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针对性、整体性、复盖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五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贯穿于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全过程

3、,包括安全评价程序的六个阶段。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即有各自的特点,又互相关联。其中针对性和准确性是安全评价的最大问题,该问题体现在安全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提高评价报告的质量。一、前期准备阶段的问题分析目前,各评价机构基本做到在签订项目评价合同后,进行安全评价过程的策划,组建项目组,任命安全评价组长,制定安全评价计划,参加人员职责明确,必要时,聘请相关专业的技术专家,参加评价工作,承担项目的风险。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重复使用类同项目的评价依据,造成不够准确评价依据不够准确,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评价人员不去认真分析项目的针对性及特殊性,一味图省事,任意粘贴自己已评价项目

4、的评价依据,造成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误用、错用,甚至将验收评价阶段使用的标准、规范照搬到予评价阶段,出现超阶段使用,安全检查表中检查内容引用的标准规范评价依据中却未提及,如此种种,不一列举。一份好的评价报告,所引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不在于多,而在于突出项目的针对性和特殊性,报告中引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一是作为评价者评价过程中的参考依据;二是提供给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需要查证落实并遵循的法定依据;三是作为危化品企业日常安全管理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管过程的依据。评价依据的准确性越高,报告的规范性越到位,报告的真实性就越强,虚假报告出现的机率就越低。2、改扩建工程评价范围界定不清评价范

5、围的确定影响到评价准确性,特别是改扩建工程项目,存在着工程项目之间,新老装置之间、改扩建工程与企业原有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和原料及产品储存设施(罐区或仓库)之间的相互影响,工程施工与老装置生产安全管理之间的相互影响,其中有关的共用设备、物料进出管线、交叉作业场所等。此类项目,改扩建内容多、施工现场多、涉及范围广,往往评价界限又难以确定,容易交待不清。对于改扩建工程项目评价人员务必在研读可研报告或安设的基础上,深入现场,并在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紧密配合下,明确评与不评的界线,有效分析与相关分析的界线,不同种类的评价报告,其编制目的和内容之间的区分很明显,只有编制目的搞清楚。评价范围及评价内容就会迎刃而

6、解。3、谨慎承接研究、开发、中试、放大类的危化品生产项目评价由于研究、开发、中试放大期间安全设施设置可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又难以抑制事故的发生,只有在反复实验,论证确认安全设施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后,通过正规设计建设符合标准要求的生产装置,才能取得安全行政许可。对于依靠订单专门从事研发中试放大实验生产产品项目,不仅产品品种多,又难以预测,而且研发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各异,设备及安全设施均处于实验考核阶段,是否应设置必要的应急停车配套设施尚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要取得安全行政许可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建议评价机构在承接此类评价时要慎重考虑,防止评价范围界定不清,对工艺流程中安全设施设置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的风

7、险分析考虑不周,把本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工艺误认为安全设施设置合理,埋下事故隐患,一旦在实验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评价机构要承担连带赔偿及法律责任,后果十分严重。4、建设项目概况描述深度不够建设项目概况介绍是评价报告十分重要的一章,它是评价对象真实情况的写照,若不能真实反映项目的实际情况,可能造成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失实,评价单元划分遗漏,危险程度评价结果误导,评价结论错误评价报告成为虚假报告,后果不可小视。建设项目概况大致由五部分组成,一是项目组成内容介绍,其目的是首先建立起对该项目建设内容的总体概念,防止遗漏;二是项目的立足之本即厂址选择,周边关系及总平面布置,其目的是为评价厂址选

8、择的合理性,总图布置与标准规范的符合性打下基础;三是生产装置组成、工艺流程和设备设施,其目的是为辩识物质及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生产工艺技术安全可靠性,是否采用落后淘汰工艺技术风险程度评价提供依据;四是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其目的是考查项目系统工程的配套性;五是安全管理,其目的是为定性评价中安全管理检查评价内容即人员培训,“三项制度”,现场管理,应急救援,反映企业实际情况,以便补充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强化企业管理提供依据。避免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评价报告中,工程地质条件介绍内容较少,特别是特殊地区,唐山、邢台、邯郸、张家口、承德地质灾害评估报告中地质采控区对项目厂址选择的影响内容提及较少,或未考

9、虑;生产工艺只是片面依靠企业提供资料,评价人员对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正确性分析不够,工艺流程框图和流程叙述不一致,化学反应式书写不规范,操作条件和特种设备判别结果没有因果关系,如此种种,严重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评价报告的质量,如果说20042006年第一轮危化企业发证评价报告是由于评价人员刚进入评价行业,水平不高,可以理解。那么,事隔5年后危化生产企业为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对企业进行换证延期评价的今天,评价报告仍然出现低级错误,部分内容照抄照搬,责任心不强,评价结果不真实,造成新的误导,确实令人费解。举例5、评价人员现场考察与检查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有待提高按照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程序文

10、件的要求,评价公司在接受项目的安全评价任务后,组建项目组,制定项目评价工作计划,召开项目分析会,收集相关资料,依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深入现场进行勘察和检查,这是评价人员在接受评价任务后编制评价报告前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任务分工,评价人员从周边关系、总平面布置到生产工艺、设备、储存设施,从建构筑物的到公用工程、辅助生产设施的配套性和安全管理,由局部到系统,解剖分析评价对象,按照不同评价类型及特点,查找、分析评价项目存在的事故隐患和周边环境状况,依据相关标准,有针对性提出安全不合格项整改建议书,并经复查合格,使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基本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评价人员必须对当时

11、条件下,作出检查结果和复查结论负责。但是,经多次现场检查及企业反映发现:评价人员一人出现场,且走马观花,特别是在企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的安全现状评价现场检查时,在企业生产工艺、设备已经局部变动情况下,仍然粘贴两年一次复评报告中生产工艺内容,造成延期换证评价报告中生产工艺、设备与现场不符;个别企业现场安装家庭用可燃气体检测器,误认为工业用检测器,判断失误,爆炸性粉尘环境防爆电气设备的防护结构(防尘结构DP、尘密结构DT)类型,辨识不清;安全不合格项整改建议书中整改内容表达不准确、未定位,整改项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不具体、明确,防爆墙写成防火墙,造成企业返工,怨声载道;项目甲的整改复查记录表,放

12、在项目乙的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中,张冠李戴;安全设施设计中消除或减弱事故影响的设施、消防设施企业未按设计要求进行采购和安装,评价人员验收评价时检查未发现,未列出整改项进行整改,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个别评价人员对现场检查时,责任心不强、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在安全评价工作开展5年后的今天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消防系统、应急器材配备情况的现场检查,一旦发生事故,消防系统和应急器材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造成事故扩大蔓延、人员伤亡。现场评价人员未进行认真核对检查,又未提出整改建议进行整改,评价人员和评价机构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后果不堪设想。评价机构应当切实加强评价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好知识更新和责任心教育

13、,当好企业安全生产的参谋。6、再谈卫生防护距离问题卫生防护距离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散发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生产装置、“三废”处理设施的边界至居住区的最小距离。该距离不是发生事故的影响范围。二者之间没有可比性。在近期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评价工作中,河北省安监局关于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工作的通知(冀安监管危化200827号文)中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条件第4条指出:“对取证明确承诺搬迁的企业,已按搬迁计划进度实施”。因此企业周边卫生防护距离已成为危化生产企业延期换证工作和评价机构在编制安全评价报告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原则问题。如果企业卫生防护距离不能满足国家标准、规范或环境影响

14、评价报告批复意见中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且未出具切实可行、有实质性并经当地政府认可的搬迁方案,评价机构不应出具合格的安全评价报告。企业将面临停产关闭的危险。由“卫生防护距离一览表”可以看出,由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生产产品及原辅材料的不同,卫生防护距离大小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国家已制定不同类型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时,年代较早,受当时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安全设施设置、个人防护用品及应急救援器材配备,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等条件的限制,部分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可能偏大,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城乡居民区的扩大,部分企业周边卫生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应采取的措施是按已制定的标准要求,企业实施搬迁或周边环境敏感点搬迁,

15、未搬迁前必须出具详实的搬迁方案,并经当地政府认可,同时应制定可行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并经监管部门和专家论证后同意。上述搬迁方案及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必须作为评价报告附件,否则不能出具合格的评价报告,另外,老企业也可以根据目前的良好的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和安全管理现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本企业在目前状况下,应依据的卫生防护距离。不吃老标准规定的“大锅饭”,避免按照老标准要求距离较大,搬迁任务较重,而造成的不应有的投入。例如:廊坊市广阳区有一家涂料厂,这个企业选用低毒的溶剂代替了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溶剂苯、甲苯,淘汰了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本次危险化学品延期换证工作中,企业与周边卫生

16、防护距离不符合标准规定的600m要求,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评价报告的编制,在各级安监部门的建议下,企业进行了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确定了新的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卫生防护距离100m,使企业与周边居民区的距离符合要求,完成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工作。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是无组织释放源释放的危害物质的种类、生产工艺、设备、管道附件的选择、气象条件等总体反映,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企业选择低毒危害原辅材料,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优化工艺操作条件后,是可以改变的。廊坊市广阳区涂料厂就是一个明显例子。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汇总一览表企业类型生产规模t/a当地近五年平均风速m/s标准编号2244氯碱厂(电解法制碱)新、改、扩建工程10000800m600m400mGB18071-2000100001000m800m600m聚氯乙烯树脂厂新、改、扩建工程100001000m800m600m100001200m1000m800m小型氮肥厂及改、扩建工程250001200m800m600mGB1166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