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总平面图剖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803682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总平面图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施工总平面图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施工总平面图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施工总平面图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施工总平面图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总平面图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总平面图剖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总平面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 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 对施工 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附属企业、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 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一、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一 建设项目施工总平面图上的一切地上、地下已有的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 设施的位置和尺寸。(二 一切为全工地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的布置位置,包括 :(1施工用地范围,施工用的各种道路 ;(2加工厂、制备站及有关机械的位置 ;(3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的仓库和生产工艺设备主要堆场、取土弃土位置 ;(4行政管理房、宿舍、

2、文化生活福利建筑等 ;(5水源、电源、变压器位置,临时给排水管线和供电、动力设施 ;(6机械站、车库位置 ;(7一切安全、消防设施位置。(三 永久性测量放线标桩位置许多规模巨大的建筑项目, 其建设工期往往很长。 随着工程的进展, 施工现场的面貌将不 断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 应按不同阶段分别绘制若干张施工总平面图, 或者根据工地的变化 情况,及时对施工总平面图进行调整和修正,以便符合不同时期的需要。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原则(1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少占农田,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确定,应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

3、各工程之 间的干扰。(4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5各种生产生活设施应便于工人的生产生活。(6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三、施工总平面图设计的依据(1各种设计资料,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形地貌图、区域规划图、建筑项目范围内有关 的一切已有和拟建的各种设施位置。(2建设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3建设项目的建筑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便了解备施工阶段情况,合理规 划施工场地。(4各种建筑材料构件、加工品、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需要量一览表,以便规划工地内部 的储放场地和运输线路。(5各构件加工厂规模、仓库及其他临时设施的数量和外廓尺寸

4、。四、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步骤(一 场外交通的引入设计全工地性施工总平面图时,首先应从研究大宗材料、成品、 半成品、设备等进入工地 的运输方式入手。当大宗材料由铁路运来时,首先要解决铁路的引入问题 ; 当大批材料是由 水路运来时,应首先考虑原有码头的运用和是否增设专用码头问题 ; 当大批材料是由公路运 入工地时, 由于汽车线路可以灵活布置, 因此,一般先布置场内仓库和加工厂,然后再布置 场外交通的引入。1.铁路运输当大量物资由铁路运入工地时, 应首先解决铁路由何处引入及如何布置问题。 一般大型工业企业、厂区内都设有永久性铁路专用线,通常可将其提前修建, 以便为工程施工服务。但 由于铁路的引入将严

5、重影响场内施工的运输和安全, 因此, 铁路的引入应靠近工地一侧或两 侧。仅当大型工地分为若千个独立的工区进行施工时,铁路才可引入工地中央。此时, 铁路 应位于每个工区的侧边。2.水路运输当大量物资由水路运进现场时, 应充分利用原有码头的吞吐能力。 当需增设码头时, 卸货 码头不应少于两个,且宽度应大于 2.5m ,一般用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3.公路运输当大量物资由公路运进现场时, 由于公路布置较灵活, 一般先将仓库, 加工厂等生产性临 时设施布置在最经济合理的地方,再布置通向场外的公路线。(二 仓库与材料堆场的布置通常考虑设置在运输方便、位置适中、 运距较短并且安全防火的地方。区别不同材料

6、、设 备和运输方式来设置。(1当采用铁路运输时,仓库通常沿铁路线布置,并且要留有足够的装卸前线。如果没有 足够的装卸前线, 必须在附近设置转运仓库。 布置铁路沿线仓库时, 应将仓库设置在靠近工 地一侧,以免内部运输跨越铁路。同时仓库不宜设置在弯道处或坡道上。(2当采用水路运输时,一般应在码头附近设置转运仓库,以缩短船只在码头上的停留时 间。(3当采用公路运输时,仓库的布置较灵活。一般中心仓库布置在工地中央或靠近使用的 地方, 也可以布置在靠近于外部交通连接处。 砂石,水泥、石灰木材等仓库或堆场宜布置在 搅拌站、预制场和木材加工厂附近 ; 砖、瓦和预制构件等直接使用的材料应该直接布置在施 工对象

7、附近, 以免二次搬运。 工业项目建筑工地还应考虑主要设备的仓库 (或堆场 , 一般笨 重设备应尽量放在车间附近,其他设备仓库可布置在外围或其他空地上。(三 加工厂布置各种加工厂布置, 应以方便使用、 安全防火、运输费用最少、不影响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 正常进行为原则 ; 一般应将加工厂集中布置在同一个地区,且多处于工地边缘。各种加工厂 应与相应的仓库或材料堆场布置在同一地区。(1混凝土搅拌蛄。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可采用集中、分散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三种布 置方式。当现浇混凝土量大时,宜在工地设置混凝土搅拌站 ; 当运输条件好时,以采用集中 搅拌或选用商品混凝土最有利 ; 当运输条件较差时,以分散搅

8、拌为宜 ;(2顸制加工厂。一般设置在建设单位的空闲地带上,如材料堆场专用线转弯的扇形地带 或场外临近处。(3钢筋加工厂。区别不同情况,采用分散或集中布置。对于需进行冷加工、对焊、点焊 的钢筋和大片钢筋网,宜设置中心加工厂,其位置应靠近预件构件加工厂 ; 对于小型加工件, 利用简单机具成型的钢筋加工,可在靠近使用地点的分散的钢筋加工棚里进行。(4木材加工厂。要视木材加工的工作量、加工性质和种类决定是集中设置还是分散设置 几个临时加工栅。一般原木、锯材堆场布置在铁路专用线、公路或水路沿线附近 ; 木材加工 场亦应设置在这些地段附近 ; 锯木、成材、细木加工和成品堆放,应按工艺流程布置。(5砂浆搅拌

9、站。对于工业建筑工地,由于砂浆量小分散,可以分散设置在使用地点附近。(6金属结构、锻工、电焊和机修等车间。由于它们在生产上联系密切,应尽可能布置在 一起。(四 布置内部运输道路根据各加工厂、 仓库及各施工对象的相对位置, 研究货物转运图, 区分主要道路和次要道 路,进行道路的规划。规划厂区内道路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合理规划临时道路与地下管网的施工程序。在规划临时道路时,应充分利用拟建的永 久性道路, 提前修建永久性道路或者先修路基和简易路面, 作为施工所需的道路, 以达到节 约投资的目的。若地下管网的图纸尚未出全,必须采取先施工道路,后施工管网的顺序时, 临时道路就不能完全建造在永久性道路

10、的位置, 而应尽量布置在无管网地区或扩建工程范围 地段上,以免开挖管道沟时破坏路面。(2保证运输通畅。道路应有两个以上进出口,道路末端应设置回车场地,且尽量避免临 时道路与铁路交叉。厂内道路干线应采用环形布置,主要道路宜采用双车道,宽度不小于 6m ,次要道路宜采用单车道,宽度不小于 3.5m 。(3选择合理的路面结构。临时道路的路面结构,应当根据运输情况和运输工具的不同类 型而定。一般场外与省、市公路相连的干线、因其以后会成为永久性道路,因此,一开始就 建成混凝土路面 ; 场区内的干线和施工机械行驶路线,最好采用碎石级配路面,以利修补。 场内支线一般为土路或砂石路。(五 行政与生活临时设施布

11、置行政与生活临时设施包括 :办公室、汽车库、职工休息室、开水房、小卖部、食堂、俱乐 部和浴室等。 根据工地施工人数, 可计算这些临时设施的建筑面积。 应尽量利用建设单位的 生活基地或其他永久建筑,不足部分另行建造。一般全工地性行政管理用房宜设在全工地入口处,以便对外联系 ; 也可设在工地中间,便 于全工地管理。 工人用的福利设施应设置在工人较集中的地方, 或工人必经之处。 生活基地 应设在场外,距工地 500-1000m 为宜。食堂可布置在工地内部或工地与生活区之间。 (六 临时水电管网及其他动力设施的布置当有可以利用的水源、 电源时, 可以将水电从外面接入工地, 沿主要干道布置干管、 主线,

12、 然后与各用户接通。临时总变电站应设置在高压电引入处,不应放在工地中心 ; 临时水池应 放在地势较高处。 当无法利用现有水电时, 为了获得电源, 可在工地中心或工地中心附近设 置临时发电设备,沿干道布置主线 ; 为了获得水源可以利用地上水或地下水,并设置抽水设 备和加压设备 (简易水塔或加压泵, ,以便储水和提高水压。然后把水管接出,布置管网。施 工现场供水管网有环状、 枝状和混合式三种形式, 根据工程防火要求, 应设立消防站, 一般 设置在易燃建筑物 (木材、 仓库等 附近, 并须有通畅的出口和消防车道, 其宽度不宜小于 6m , 与拟建房屋的距离不得大于 25m ,也不得小于 5m ,沿道

13、路布置消防栓时,其间距不得大于 100血,消防栓到路边的距离不得大于 2m 。临时配电线路布置与水管网相似。工地电力网,二般 3-1OkV 的高压线采用环状,沿主干 道布置 ;380/220V低压线采用枝状布置。工地上通常采用架空布置,距路面或建筑物不小于 6m 。上述布置应采用标准图例绘制在总平面图上,比例一般为 1:1000或 1:2000。应该指出, 上述各设计步骤不是截然分开,各自孤立进行的 :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需要综合考 虑,反复修正才能确定下来。当有几种方案时,尚应进行方案比较。五、施工总平面设计优化方法在施工总平面设计时, 为使场地分配、 仓库位置确定, 管线道路布置更为

14、经济合理, 需要 采用一些优化计算方法。下面介绍的是几种常用的优化计算方法。(一 场地分配优化法施工总平面通常要划分为几块场地, 供几个专业工程施工使用。 根据场地情况和专业工程 施工要求, 某一块场地可能会适用一个或几个专业化工程使用, 但施工中, 一个专业工程只 能使用一块场地,因此需要对场地进行合理分配,满足各自施工要求。(二 区域叠合优化法施工现场的生活福利设施主要是为全工地服务的, 因此它的布置应力求位置适中, 使用方便, 节省往返时间, 备服务点的受益大致均衡。 确定这类临时设施的位置可采用区域叠合优 化法。区域叠合优化法是一种纸面作业法,其步骤如下 :(1在施工总平面图上将各服务

15、点的位置一一列出,按各点所在位置画出外形轮廓图 ;(2将画好的外形轮廓图剪下,进行第一次折叠,折叠的要求是 :折过去的部分最大限度地 重合在其余面积之内 ;(3将折叠的图形展开,把折过去的面积用一种颜色涂上 (或用一种线条、阴影区分 ;(4再换一个方向,按以上方法折叠、涂色。如此重复多次 (与区域凸顶点个数大致相同次 数 ,最后剩下一小块未涂颜色区域,即为最优点最适合区域。(1将区域的外轮廓线画出并剪下 ;(2沿某一方向如 DE 边方向折纸,使其最大限度重合在其他区域中 ;(3展开纸面,将纸的折叠线用点划线画出 ;(4换其他方向继续折叠,将折叠线画出。则各条点划线围成的公共区域即为食堂选点的

16、最合适区域。 这块阴影区域对应于原图中的 OP 庆 ST 区域, 根据现场情况, 避开原有房屋, 可以考虑将其确定在 K 位置上。(三 选点归邻优化法各种生产性临时设施如仓库、 混凝土搅拌站等, 各服务点的需要量一般是不同的, 要确定 其最佳位置必须要同时考虑需要量与距离两个因素, 使总的运输吨公里数最小, 即满足目标 函数2道路为有环形道路当道路有环路时, 数学上已经证明, 最优点一定在服务点或道路交叉点上。 具体选择步骤 如下 :(1计算所有服务点需求量总和的一半弘 ;(2比较备支路上各服务点 Q 与 Q 。 , ,则 j 点为所求最优场地。否则,将其归入邻点 (3若支路上各点均 Q 弋钛,则比较环路上各点 Q 与酞,(4若环路上亦无 q 三 Q 。点,则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