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含答案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90803645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 文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辍笔 谈笑风生间(jin)或李代桃僵(jing)B针灸仗义直言蹙(ch)额毛骨悚(sng)然C蹂躏再接再励檄(x)文百舸(k)争流D垫付绿草如荫游说(shu)乳臭(chu)未干【考点】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识记常用规范字的字形。【解析】B仗义执言、蹙(c)额,C再接再厉,百舸(g)争流D绿草如茵、乳臭(xi)

2、未干。【答案】A2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用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C 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有些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D 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考点】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解析】A“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B“依据结果”

3、或“结果显示”保留一个即可,句式杂糅。D“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成分残缺。【答案】C【方法点拨】辨析病句可将语感审读法、主干枝叶法、类比检查法逻辑分析法和寻找标志法结合起来。近几年主要的错误类型常在谓语与宾语的搭配、句子的杂糅、成分的赘余和宾语的残缺等。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籽油能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A必须抑止防治B必须抑制防止C必需抑止防治D必需抑制防止【考点】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析】“必须”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

4、“必需”。“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但没法“防治”。【答案】D【方法点拨】双音节词语的词语辨析主要抓住三点:一是注意区分不同的语素(或不同的字),如“止”意为“停止”;“制”意为“控制”;二是前后搭配、照应,如“防止”搭配“发生”;三是注意色彩、范围等。4在文中横线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时是()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是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

5、认为,_,但正常情况下,_。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引力波是听不到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A B C D【考点】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析】此题先看选项,第一空只有两种可能,比较之下,必然选,排除C、D。再看第二空,只有两种可能,但如果填入,则这一句内部已经前后矛盾,因此只能填,由此即可得到正确答案。【答案】B5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元朝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二者同属戏剧艺术。B杜甫的蜀相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咏史抒怀诗词的代表作,前者借诸葛言志,后者托周瑜抒怀。C从先秦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

6、,再到明清诗文,作品的句式呈现以下共同特点:多用对偶,骈散相同,错落有致。D聊斋志异叙述的一些故事从内容上说是荒诞的、超现实的,但书中的许多细节又极具真实感,细腻而生动。【考点】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析】“多用对偶骈散相间”不是前述所有文学体裁的共同特点,例如“骈散相间”就不能用以形容诗经和唐诗等体裁。【答案】C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

7、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原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在见好就收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

8、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踰月,始辞支去,不取其报。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书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注:执业:指捧书求其,犹言受业。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6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假:借用B景淳竟死竟:居然C反赆以货,遗归赆

9、:赠送D人用是多疑名多:称赞【考点】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析】此处“竟”应该是表示结果的副词“终于”“最终”“终究”,而并不表示出乎意料,因此不可能是“竟然”。【答案】B7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人莫舍我B.然独好周人急吾宁舍之而受祸 然其行最著C.恐为他人得D.何以为报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妻卧草中以号【考点】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析】A两个“舍”都是动词“收容”“安置”的意思。B两个“然”都是转折连词“然而”“但是”。C两个“为”都是表被动的介词“被”。D前“以”是表反问的“何以为”结构的一部分,“何以报为”就是“要

10、回报干什么呢”的意思,后“以”表修饰。【答案】D【方法点拨】文言虚词的的意义和用法的辩析,首先要考虑意义,翻译不同一定不同;其次要联系学过的例句体会用法;第三,在平时学习中要归纳整理,才能熟练迁移运用。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仗踵疑门,告曰拄杖走到张疑门前,对他说B不少见颜面没有稍微路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C籍其数而封识之记录了(钱财)的数量,并封起来做了标记D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把封起来装有金银的包裹寄送给景淳家【考点】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析】“寄其里人家”译为“寄送给景淳家”有误。从下文可知,李疑是写信让范景淳的两个儿子来取包裹的,因此之前肯定没有寄送包裹

11、的事情。此处的“寄”是“寄存”的意思,“其里人家”指的是李疑的邻居家。【答案】D【方法点拨】文言翻译注意三点:第一,要以直译为主,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准确;第二,切记要把要翻译的句子与原文结合在一起理解;第三,照应文言句式和语气。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考点】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析】文中说“不取其报”是说李疑不要这个妇

12、人报答,不是“此人不知感恩”。【答案】C附参考译文李疑,居住在通济门外,同乡的年轻人去他家接受学业,他得到一些粮食来生活,本来自己十分贫困,但特别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当差,得了病,没有别的亲人。人们对他很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希望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打扫房间,安置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来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从早到晚拉着他的手,问他的痛苦。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李疑每天给他擦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范景

13、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报答您的大恩,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李疑说:“患难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去取,我死后,恐怕被他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几天后范景淳最终死了,李疑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宝山。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李疑取出行囊按帐册归还给他们。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接受,反而用财物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

14、。平阳的耿子廉被抓捕的人用兵刃架着押解到了京城。此时,他的老婆怀孕即将生产,亲友却都关上大门不肯收容。他的妻子卧在草中大声哭泣。李疑见到了这一幕,问清楚了原委后,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没有人能随身带着自家的房子四处行走,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呢?况且人命关天,如果在生育的时候受到了风寒,就很容易造成母子丧命。我宁可冒着连坐的风险收留他们,也不忍心眼看着她们母子死去。”于是,李疑让妻子将耿子廉的老婆带回家中,结果顺利地产下一个男婴。李疑让妻子照顾耿子廉的老婆就像疑自己范景淳一样。过了一个多月,耿子廉的老婆才拜别他家。他不要耿子廉老婆的任何报酬。因为这些事,大家都称赞李疑,名士大夫都喜欢与疑结交。凡是认识疑的人都称道:“好人啊,好人!”。李疑读了一些书籍,文章也写的很好。李疑曾经凭借很好的儒学造诣中举却推辞不去做官。然而高尚的品行最为人们所称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