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绿化管理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99970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庄绿化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村庄绿化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村庄绿化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村庄绿化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村庄绿化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庄绿化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庄绿化管理制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庄绿化管理制度篇一:水晶坪村绿化管理制度水晶坪村绿化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实现水晶坪村创建“市级园林村”,加强绿化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居住品质、打造人居和谐、生态文明的友爱村,根据国家有关绿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订本绿化管理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村范围内所有绿化规划、建设与管理。绿化类别包括公园、公共道路、住宅庭院、古树名木等各种形式的公共、私人场合绿化。第三条:城村绿化采取统一规划、分级负责、专业管理与群众直管相结合的原则。第四条:绿化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村政府负责对全村区域范围的绿化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各村对本区域范围的绿化工作进行管理。第五条:私人庭院应

2、做好各自范围内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第六条:公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造林义务,培养良好的爱护植物、呵护环境的生活习惯,不破坏绿化、不损坏绿化设施,任何公民有权阻止损害绿化的行为,并有权得到相应的奖励。第七条:要进行绿化总体规划编制,已编制绿化规划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实施。第八条:全村绿化推进工作,按照区分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开展,村民活动中心区范围、移民新村为绿化工作的重点,白界公路两侧绿化为道路绿化工作重点。针对村内建筑以群众自建、散建格局为主,聚集性的新村较少的特点,强化新村内部庭院绿化,加大力度宣传群众宅院绿化。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意识;加强村村自然风貌,在加强绿化工

3、作的同时,注重突出乡村自然山水、田园风光的特色。加强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对文物古迹场所重点加强保护。第九条:对全村绿化工作的目标要求:(一)绿化总指标目标如下:1、园林绿化工作成果达到全县领先水平,各项园林绿化指标逐年增长;2、绿化覆盖率达到33%以上;3、道路绿化、美化,要能体现本地特色。4、认真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95%,尽责率在90%以上;5、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第十条:乡村绿化应当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植物,构成科学合理乡村生态植物群落,美化村容。第十一条: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应当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承担。单位内容绿化建设,

4、应由该单位自行负责,并有权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相应指导。第十二条:单位和个人未按期完成义务植树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绿化费,用于绿化建设。第十三条:鼓励群众植树、栽花、种草,美化环境第十四条:个人庭院绿化由居民个人负责;第十五条:禁止向绿化用地倾倒废弃物,禁止损坏草坪、花坛、绿篱、绿化带及其他绿化设施。第十六条:村区范围内的树木不得随意砍伐,确因更新或者建设需要,需要砍伐的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第十七条:树木、花草等种植物应当加强管理,防治病虫害。 第十八条:禁止下列损害绿化植物的行为:(一)就树搭棚或以树木作为支撑物;(二)践踏草坪,肆意挖掘苗木等行为;(三)折枝剥皮、在树干上划

5、痕缠绕铁丝;(四)其他损害绿化植物的行为。第十九条:古树名木由有关园林部门进行鉴定,建立档案,设立标志,划定保护范围,落实管理人员,进行重点保护。第二十条: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有关部门进行表彰予以一定奖励。(一)在乡村绿化建设,管理过程中成绩显著的;(二)植树、栽花、种草成绩突出的;(三)保护绿地、树木有功的。第二十一条:损坏草坪、花坛、绿篱、绿带的,由有关部门责令停止侵害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并可处以每平方米100元的罚款;造成损失,应当依法赔偿。篇二:镇乡村绿化工作管理办法*镇乡村绿化工作管理办法(暂行)为进一步加快乡村绿化造林歩伐,强化栽后保护和养护管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全

6、镇生态文明建设,特制定本办法。一、职责分工1、组织领导。镇乡村绿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镇乡村绿化造林工作,各单位负责组织实施。2、责任主体及责任人。各单位是属地绿化造林和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领导是本辖区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分别负责领导、组织、监督、检查本属地、本辖区的乡村绿化造林工作。二、绿化管理1、沟渠、路的绿化。各村所辖区内所有的总干、干渠、支渠、乡路、村路,由各村委会负责栽植和养护。2、村屯绿化。村屯街路由村委会负责栽植,主街主路由村委会安排专职人员,负责补植及养护管理:房前屋后树木对着哪家由哪家养护管理,庭院果树由责任家庭养护管理,树木死亡或缺苗时,由责任家

7、庭自费补植,责任家庭拒不补植,由村委会负责补植,并按村规民约对责任家庭进行处罚。3、园区绿化。镇内工业园区绿化由各厂区自行栽植、补植和养护管理;镇内农业园区(各棚区)由各村委会负责栽植、补植养护管理。4、村委会绿化。村委会所在地绿化由村委会负责栽植、补 - 1 -植和养护管理。5、林木保护。沟渠绿化用地内不得种植高杆农作物,村屯等绿化用地内不得种植农作物,不得进行放牧、埋坟等行为。否则一经发现由城管负责无偿清除。因种植农作物等活动而损坏林木的,由县森林公安机关依法处理。三、检查验收各单位先进行自查,镇里乡村绿化领导小组进行复查。逐级核实绿化结果。(详见*镇乡村绿化工作检查验收办法)四、责任追究

8、对于未完成年度任务、未按项目书实施、应报未报、应栽未栽、应补未补、弄虚作假的单位和责任人,坚决实行党政双重责任追究。- 2 -篇三:村庄绿化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吉州区村庄绿化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为推进新农村建设,20XX年起我区结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和“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要求,将村庄绿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新农村村庄绿化工作。四年来,我区遵从适地适树原则,选择了区位条件、立地条件较好的五六十个自然村开展了村庄绿化建设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一、 村庄绿化现状我区下辖6个街道5个乡镇,现有89个行政村,49个居委会,人口万。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100米

9、以下,国土地总面积42490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区的村庄绿化主要是由群众自发绿化为主,缺乏统一规划,栽植的树木零散,规模小,栽植随意性强,且品种规格不一,呈现出参差不齐,散乱混生的状态,其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美化效果十分低下。自20XX年开展村庄绿化工作以来,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区已实施五六十个自然村的村庄绿化工作,通过建设以乔木林为主体,乔、灌、草、藤共生,实施“点、线、面”的整体绿化,形成“以村庄庭院绿化为中心,村庄道路绿化为骨架,村内小景点绿化为亮点,村宅周边绿化为屏障”的新村庄一体化绿化新格局,实现“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的效果。重点打造,连点成

10、线,以线带面,打造了湖田、匏塘整村推进、村落连片示范点,伍家、温家、社上镇村联动示范点和石溪头综合示范点,其中水口村、社上新村获得“省级生态村”荣誉称号。 二、存在问题(一)群众绿化意识淡薄大部分村民对村庄绿化缺乏认识,总认为这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对栽后的花木随意破坏,特别是在绿化用地于个人生产,生活用地有矛盾时,往往对栽植花木进行恶意破坏;同时也有不少村干部对村庄绿化上不重视,有为难情绪存在,工作上处于应付思想,导致村庄绿化工作不到位,任务完成率大打折扣。(二)村庄绿化成效不突出大多数村庄注重进村道路和公共绿地绿化,四旁植树及群众庭院绿化没有实质性进展;村庄绿化的形式单一,树种单调,缺少

11、乔木与灌木、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搭配,栽植密度不够,绿化的整体档次不高;多数村内空地绿化和围村林建设没有实质性进展。加上栽后管护措施不到位等因素,虽然搞了此绿化但综合效果不突出。(有些地方造林后不能及时浇水,后续抚育管理跟不上,任由人畜危害,造成苗木成活率不高,保存率低,如曲濑长明,兴桥茫东塘、大塘背,长塘任家、珠山,樟山庙前、泸田等,保存率都不足10%)(三)村庄绿化资金筹集方式单一我区的村庄绿化建设,目前仅以政府投入、管理为主,多元化融资体制还不够完善,社会各界参与村庄绿化的积极性还没有。村庄绿化项目所需苗木通过政府招标采购的办法解决,资金由政府解决,而绿化苗木栽植、后期养护等资金由村里自筹解

12、决,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筹资困难,缺乏绿化积极性,有的村甚至没有安排经费对绿化进行管护,使得绿化建设成果不能得到巩固提高。三、对策(一)把村庄绿化作为一项公共基础设施来抓(建好后可纳入公共服务内容)村庄绿化是村庄基础设施中唯一“有生命”的设施,且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强、呈现的景观会越来越好,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突出作用。绿化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对于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培养新型农民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针对当前大部分村庄绿化基础较差、水平不高的状况,应当把村庄绿化作为村庄整治的一项公共基础设施来抓,与修一条康庄大道、造一个卫生公厕等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重

13、点解决建设资金投入和管护资金投入问题。(二)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一是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既是受益主体,又是主力军,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的意愿,才能确保村庄绿化建设发挥长效机制。我区村庄类型众多,各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因而在推进村庄绿化中,要广泛听取民意,围绕农民需要进行谋划。村庄绿化规划要坚持民主决策,经所在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要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通过项目补助等形式,引导农民对直接收益的设施资源投工投劳,特别是农民房前屋后的绿化,可以通过政府送苗、农民栽植的办法,引导农民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并结合村庄的自然条件,将绿化与农林经济发展相结合,实施多种经

14、营,积极引导建设花卉苗木、经济林(如井冈蜜柚)基地,让绿化不但可以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还可以形成浓郁的地域文化与特色,有效提高乡村的品质与魅力,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度假休闲,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绿化用地要注意挖掘,原有的绿化地要保留好,荒废地、闲散地、垃圾堆放地、违章搭建的鸡棚之类,可以整治清理后用来搞绿化;结合河塘清淤,在两边搞绿化(插柳枝);一些零碎的低产地流转出来整治后搞绿化;提倡搞围村林、护村林种植;在农家院子、房前屋后种树,或者搞一点立体绿化,提倡租地绿化、借地绿化。同时,建立管护机制(建立专人管护队伍:明确管护内容、标准、措施;建立制度:村规民约、有偿服务)(三)加强指导和考评一

15、是明确指导主体和考评内容。村庄绿化是一项关联度较大的工作,需要各方密切配合协作和共同支持。农工部、农业、林业、水利、环保、乡镇、村委会等部门机构要加强组织协调,明确各自职责,合力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林业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林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协调沟通,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技术指导、培训和服务;并在规划设计时,树种的选择以及配置就要充分考虑今后管护的难易、费用,与村经济状况相适应。落实管护责任,实行专人专人专户包干管理制度;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加强对村庄绿化工作的调度和督查及业务指导,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促进各村绿化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将村庄绿化绩效与政府项目资金投入挂钩。村庄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绿化工作是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减少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村文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和基层的墙报、黑板报等形式,全面宣传村庄绿化的相关政策和意见,树立先进典型。对先进进行奖励,增加项目挂钩及资金投入,把落后不作为村项目挂钩转移至先进典型村。营造一个良好气氛,全面提高全民植树种花、爱护绿地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