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98934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篇一:第九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第九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1、传播制度的定义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充分体现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2、国家和政府对传播的政治控制(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主要);对媒介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与国家制度或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国家安全及国防机密,名誉侵权和隐私侵权,淫秽和非法出版物,对公众利益和社会文明风气有害的其他内容);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3、受众对传播的社会监督控制手段个人的信息反馈(来信、来电和来访等形式

2、,直接表达对媒介活动的意见、建议等);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众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诉诸法律手段;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4、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极权主义:对社会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时,不是从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是从与外部权力或权威的关系上考虑问题的认知态度和思维方式。也称权威主义。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产生于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气候,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利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主要内容:a.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b.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c.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合法的检查;d.

3、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应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5、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被主要采纳)形成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代表:约翰米尔顿(论出版自由)、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杰弗逊等。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核心: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主要原则:a.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当局的特别许可;b.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c.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任何强制;d.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

4、得到保证。评价: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的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它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其保障的并非全体社会成员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注定不能实现最初的社会理想,而成了现今对内维护垄断资本利益、对外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6、社会责任理论(被主要采纳)20C后传媒垄断程度,自由主义理论强调传播者的权利忽视公众、谈论思想自由忽视传播的私有营利性质美“新闻自由委员会”40年代自由与负责的报刊,强调大众传媒对社会和公众应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目的:防止传媒垄断引发社会矛盾的激化及传媒内容的庸俗化导致社会道德和文化堕落。主要

5、原则:a.大众传播具有很强公共性,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b.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c.媒介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或传播宗教、种族歧视内容;d.受众有权有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评价:媒介自律很难做到,该理论的实际效果微乎其微。7、民主(受众)参与理论70年代后社会信息化发展、媒介垄断程度达到新高度,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提高而现实中缺乏可利用的传播资源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出现,要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核心价值: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

6、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主要观点:a.任何民众个人和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权;b.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非媒介组织、广告主、宣传家存在;c.社会各界都应有自己的媒介;d.小规模的、双向互动性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评价:反映了一般民众因社会责任论没有改变现状而对其产生的失望心理,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众参与理论属于体制外的规范理论。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新闻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新闻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项社会职能,应持真实性、高品位、高质量的原则;新闻传播事业

7、有重要经济功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服务于国民经济。篇二:第九章 传媒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第九章 传媒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第一节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传播制度:既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媒介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问题;既包括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问题。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目的是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服务。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确立传播体制的前提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一般包括: 与国家制度或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 国家安全及国

8、防机密 名誉侵权和隐私侵权 淫秽和非法出版物 对公众利益和社会文明风气有害的其他内容4、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二、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传播媒介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垄断资本手中。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有: 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主要部分实行垄断 通过他们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 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活动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手段可以分为四种: 个人的信息反馈,来电、来信、来访等。最常见的受众监督方式 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

9、的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诉诸法律手段 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第二节英国学者麦奎尔曾经将各种规范体系中所内含的观点和主张称为关于传播制度或媒介制度的“规范理论”,并归纳了六种主要类型: 极权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 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 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 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前四种是美国学者施拉姆在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年)一书中概括的,这些概括未必正确,而且其中充满了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偏见。一、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二、篇三:传播9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复习提纲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控制研究、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考察内部

10、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第一节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社会制度: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的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化制度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反映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一、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限制或禁止某些内容的信息传播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现划或实行国家援助二、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机制1、个人的信息反馈(意见、建议、批评或抗议)2、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3、诉诸于法律手段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

11、来制约媒介活动第二节社会制度决定传播制度,传播制度对社会制度有能动作用一个社会中的传播制度所体现的,是上升到统治地位的规范体系。相关理论极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席伯特、施拉姆 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年)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学习要求:了解每种规范理论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发展历程、意义、特点(实质)。一、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极权主义提出的背景:15世纪中叶印刷术发明后的欧洲封建专制背景下提出的集权主义传播制度植根于专制社会理论于柏拉图、马基雅维利、黑格尔等,他们主张国家对社会的意见应严加控制。主要内容: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

12、专制国家的利益;报刊必须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体现了绝对支配与服从)极权主义的特点承认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等传播媒介拥有的绝对统治权。大众传播媒介,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不允许报刊批判政府,统治者有权监督报刊的一切活动,包括审查内容。极权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1、15世纪中叶印刷术发明后的欧洲封建专制 背景下提出的1529 第一个禁书法案1530 第一个出版特许制度1559 伊丽莎白颁布法令规定由大主教管制出版1586星法院法令2、1840年以后,半封建半殖民地

13、清政府对以列强为靠山的外国报刊给予治外法权管理主权,拱手让给租界当局;对民族包业或报刊实行高压政策,对宣传进步和革命思想的报刊给予严厉的制裁和查封措施1902大清报律报纸不得刊载“诋毁宫廷之语,淆乱政体之语”,并规定发行前的审查制度1910年12月,章士钊利用资政院把原有的大清报律修订为钦定报律,由皇帝颁布实行。章士钊立即成为抨击这一恶法的引人注目的一员。他尖锐指出,政府此举侵犯了公民的私权3、近代集权主义的死灰复燃法西斯主义是集权主义传播制度中的重要实践和表现,其宣传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方针是至高无上的领袖与国家意志、民族优越和对外扩张。法西斯主义传播制度限制议论出版和新闻自由,实际上是一种声音

14、,通过思想、组织与法律上的极端措施,强化其对所有大众传播媒介的控制,是制度的产物,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三个阶段: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1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含义:又称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念,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原理和原则(内容):(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 ;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提出背景: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中,在同极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做斗争的过程中提出的英国约翰弥尔顿 1644年出版论出版自由席伯特 :“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约翰斯图亚特密尔,1859年论自由 主要强调意见表达自由潘恩和杰弗逊,1789年把新闻自由写进了美国的宪法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意义:1、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