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振兴和发展中彰显先进性扎扎实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修改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97339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振兴和发展中彰显先进性扎扎实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在振兴和发展中彰显先进性扎扎实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在振兴和发展中彰显先进性扎扎实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在振兴和发展中彰显先进性扎扎实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在振兴和发展中彰显先进性扎扎实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振兴和发展中彰显先进性扎扎实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振兴和发展中彰显先进性扎扎实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修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转型发展中彰显先进性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清河门区辖河西、乌龙坝两个镇,16个行政村村,73个村民组;共有农户7360户,农业人口26207人;总耕地面积55485亩。现有农村党支部16个,88个党小组,其中农村党小组64个,农民党员516名。年初以来,我区结合先进性教育“回头看”,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转型振兴、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中心,突出先进性建设这一主题,不断深化和创新载体,努力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措施得力的工作机制,促进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区农村先进性教育受

2、到中央巡视组的高度评价。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联动的工作格局区委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深化认识,增强主动意识和参与意识,加强了领导和指导,完善了责任分级落实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形成区委主要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直接抓,部门负责人具体抓,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责任体系。一是实行农村党建工作承包制。区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主持和研究制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工作目标和措施,亲自部署、督促检查落实情况。二是区镇实行党建工作联包制。把区镇机关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具有一定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派驻到镇村,帮助镇村党组织抓好班子建设、理清发展思路

3、、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帮助协调本镇村与各部门之间、邻村之间的关系以及村两委之间的关系,督查村级党组织如期完成党建工作各项任务。三是坚持镇街党(工)委联席会议制。每季度召开一次镇街党(工)委班子联席会议。通过联席会议互通情况、交流经验,达到沟通思想、增进友谊、促进工作、缩小城乡差别的目的。四是制定实施了镇党委工作规则。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镇党委工作规则,强化了党内民主,使镇党委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五是实行立体化的监督考核管理网络。围绕重点工作,加强农村干部的日常考核、跟踪考核和阶段考核,坚持上级部门、督查组和群众评议相结合,镇村实行互评,用实绩评价镇村干部

4、,调动了两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二、抓住关键,筑牢基础,加强镇村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抓住班子建设这个关键,筑牢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基础。为此,我们从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入手,切实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1、选优配强党组织,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今年,我们抓住镇村党委换届的契机,进一步配优配强了镇村班子。在两镇机关就地提拔4名干部,使换届后的镇党委班子平均年龄37岁,文化程度均在大专以上,提升了镇级班子的整体功能,体现了在基层用干部,用基层干部的主旨,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各村,我们大

5、力宣传政策,科学制定方案,精心组织换届,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注重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有6名党员新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有14名党员被选进党支部,新一届村级党组织更加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此外,完善了镇村党组织书记的五条标准:一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三要有民主集中制意识;四要有公道正派的好品质;五要有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2、加强理论武装,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农村党员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强对镇村干部的理论武装。一是有针对

6、性地开展大规模的培训。举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对16个村的两委班子和两镇副书记、组宣委员、分管农业副镇长、农业各站站长100余人进行了培训,在内容上既有党章知识、又有新农村知识;既有农村政权建设问题,又有荣辱观教育。在师资力量上看,既有区内党校教师,又有市委党校教授;既有区政府领导,又有组织部门领导。通过培训,农村干部受到了教育,进一步提高了镇村干部的整体素质,筑牢了宗旨意识。二是有目的性地开展读书实践活动。区委组织部向农村基层党组织推介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问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学习材料、党的先进性建设纲领性文献、辽宁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实践、新探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

7、问、新党章等书籍和文献资料,镇村党组织结合实际开展读书活动,撰写理论文章、读书体会,开展理论研讨。三是组织镇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先后的山东、沈阳等地学习先进经验、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3、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农村,单一的做群众工作,已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要由约束性管理向凝聚性管理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此,我们狠抓 “一人双岗”活动。一是拓展了联民岗范围。区委常委每人都在农村建立了联系点,并且建立两个联民岗,一联贫困户,二联科技户;区直机关经济管理部门与各村建立联系点,干部与农民贫困户建立联民岗;镇机关干部和村级两委成员都有自己

8、的联民岗,还实行了一包五联(包一户联系五户),特别是创造性地把“一人双岗”活动外延到致富党员、积极分子,建卡立卷,实现档案化管理。二是履行好岗位职责。为了进一步展示党员的先进性,春节期间,广泛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区、镇、村三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到联民岗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600多个。三是加强岗位监督。为了检验各级干部在联民岗上的工作情况,开展了联系户评议联民岗活动,促进了“一人双岗”活动的扎实开展。四是健全完善了集中活动日制度、联系户评议“联民岗”制度、定期汇报制度、手拉手、一帮一制度、转岗交接岗制度、定期表彰制度等八项“一人双岗”制度,形成综合配套机制。特别是从2002年起,确定

9、每年6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为全区各级领导干部集中上岗日和党员奉献日,这天,全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送思想、送技术、送资金,送服务,五年来累计为群众送技术180多项,送信息1000多条,送资金300多万元,使1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有效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这一制度已固定下来,并已变成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三、永葆先进,狠抓落实,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了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始终坚持把先进性建设纳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之中。一是加强以农民党员夜校为主体的基地建设。加强了对党员夜校的管理,制定了各项制度。多次聘请有关人员到各村党员夜校巡回讲课,农民党员夜校真正成了活动的阵地、科技致富的课

10、堂、法律援助的中心、服务群众的窗口,成为多功能的学校。二是加强以活动室为主体的阵地建设。充分利用3个市级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和8个区级标准化党员活动室,组织农民党员群众听党课、学技术,达到了武装头脑、掌握致富本领的目的,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继续开展农村标准化党员活动室评选活动,力争村村都有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三是加强以发展新党员和党员队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队伍建设。把住党员入口关是保证党员队伍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们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促进发展党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举办了农民致富骨干培训班,有49名农民致富骨干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11、同时,加强党员管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举办党员骨干培训班和积极分子培训班,使党员和积极分子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广大农民党员在生产一线和各项活动中当先锋,做表率,在致富、带富、领富方面,真正发挥了作用。四、深化载体,创新求索,激发农村党建工作活力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我们注重载体的深化和创新,以“三级联创”为统领,重点抓了“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三培养、双带头、争四户”、“设岗定责”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把握住“一个抓手”、实现了“两个深化”,全面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一个抓手”就是把实施“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抓手。区委制发了关于

12、在实施“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中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意见,两镇制定了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实施方案,并结合实际,抓紧落实,做到了“六到位”。一是领导到位。两镇、各村都成立了领导小组。镇级,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相关部门抓具体工作;村级,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村主任牵头,两委成员、农协会会员、党员带头。二是宣传到位。镇村充分利用广播、简报、宣传资料等媒体,广泛宣传实施“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保障措施和重要意义及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各类致富典型的事迹,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激发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热情和愿望,增强了求富裕、盼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信心。三是

13、组织到位。镇村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了项目规划,明确了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了党政联动、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四是服务到位。区镇各涉经部门负责指导农村党员和群众做项目咨询、论证、引进、对接和壮大规模工作;农科部门负责为发展生产提供政策、技术、信息工作;两镇党委、政府负责协调资金。五是培训到位。区镇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拓宽培训渠道,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和“致富能手”的教育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12次,培训党员干部和农民3000余人次,增强了农民致富能力。六是管理到位。镇村健全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工作机制;建立了农村党员增收致富管理档案,对现有党员

14、致富能手和种、养、加、销大户实行一户一卡,已录入了微机408户,实行动态管理。两个深化:就是深化“三培养、双带头、争四户”活动和“设岗定责”活动。一是深化“三培养、双带头、争四户”活动。我们把“三培养,双带头,争四户”活动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催化剂,开展“五比五做”活动。即“比技术,做科技致富的能手”、“比素质,做文明致富的标兵” 、“比能力,做带头致富的先锋”、“比帮带,做共同致富的楷模”、“比贡献,做服务群众的表率”。通过“五比五做”,进一步强化了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致富。半年来,有11名致富户成为党员,有46名党员成为致富户,

15、有15名致富户党员成为村干部。涌现出双带党员49名,涌现出种植大户41户,养殖大户23户,加工业大户8户,销售大户25户;二是深化了“设岗定责”活动。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农村无职党员中开展了“设岗定责”活动,并实行了“星级”化管理,全区有347名党员任领821个岗位。同时,采取“一抓、四结合”的措施,推进“设岗定责”活动向纵深发展。“一抓”,就是抓典型,树形象。区镇党委注重对党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培养,先后树立了细河堡村、河西村两个先进党支部典型和娄凤民、邱凤义、王泽民、马爱军等一批典型人物,发挥他们的典型引路作用。“四结合”。一是与深化党群专项致富责任区活动相结合。为了进一步发挥党群专项致富

16、责任区的作用,我们对原有26个责任区进行了整顿,整顿后的责任区有22个,通过整顿,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参与责任区活动。二是与“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活动相结合。以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搞好技术服务、解决疑难问题为出发点,以发挥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发挥科技大户的示范作用、发挥经纪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落脚点,使“设岗定责”活动和“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活动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提高。三是与“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相结合。结合农村党员队伍的现状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有效措施,加强任岗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党性观念,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农民群众推进“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四是与星级“文明村(户)、”“三增、三新、创两强”等评比、争创活动相结合。为使无职党员无权有位、有位有为,在促进新风貌方面为他们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4月6日,市委组织部在我区召开了全市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现场会,推广了我区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还把“设岗定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