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书信写作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91581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书信写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传统文化,书信写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传统文化,书信写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传统文化,书信写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传统文化,书信写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书信写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书信写作(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书信写作篇一:书信写作教案书信的写作教学目标:了解书信的种类,掌握一般书信和常用重点:一般书信的格式与写作难点:写法一、新课导入我们大家都写过信吗?书信在古代作用是非常大的。一封书信可以制止一场战争。(左传郑子家告赵子宣)一封书信可抵万金。(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腾飞猛进,电话、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疏于写信了。然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书信,它不仅起到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作用,而且有不少书信尤其是作为传情达意的书信,通过它进行心灵的对话,其人文关怀是其他通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请大家欣赏一篇散文随笔怀念书信。怀念书信随着现代化

2、进程的发展,人们为生计奔波着忙碌着。旧的观念、情趣和联络方式,逐渐地淡化消融。无论家居何地,人在何方,随时随地可以互通电话,问长问短,联络感情,方便极了。电话固然方便,遗憾的是几分钟一过,留下的却只有那冰冷冰冷的电话机,呆呆地躺在一角,使人感到漠然。此时此刻,不由得使我怀念起那被称之为鸿雁往来的 “两地书”了。去年秋天女儿考上大学去外地读书了,“儿行千里母担忧”,临行前一再叮嘱女儿,到校后马上给家打电话或写信。结果一个月打了四次电话,每次除了开始的几句寒暄话外,剩下的就是一切都好,请放心。一次最长的电话也就是一刻钟,当听到女儿在电话里说了生活、学习情况后,心里还有很多话要说,激动之余,又不知说

3、什么好,只有一句“要照顾好自己”。电话挂断了,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思来想去,还是给女儿写封信吧。夜深人静,我奋笔疾书,从生活谈到学习,从人生谈到理想,密密麻麻写了三页,字里行间渗透着关心、爱护和希望。字字句句的情感,绝非是在电话中所能领悟到的。信寄出去了,两个星期后,回来的还是一个电话。我不时地在想,这年月,信的作用是不是渐渐地被淡忘被忽视了?前些年,谁出远门工作或学习,送行的人少不了说一句,到了那边别忘了回封信。那用爱心滤洗过的语言,那蕴含着心香墨香的一片深情,那跳动着的激动和火的情感一页页信笺是多么的使人怀念啊!我读过很多人的信札,周总理的、鲁迅的以及革命志士秋瑾的、赵一曼的。他们的书信无

4、不使人感慨万千。著名文史作家郑逸梅,收藏古代和现代名人信札数千件,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许多可信的依据。由此可见,信件之重要是电话所不能代替的。笔者是一个爱写信的人,和我通信的人可以说三教九流,既有画家、作家、教授、也有笔友、亲友和同学。每次收到他们的书信,不仅感官得到了享受,精神上也得到了鼓舞。写信和保存信是我人生的一大乐趣。我以为:书信确实能把人引到感情微醺的境界。怀念书信,既怀念写信时那种微妙的心灵悸动,更怀念读信时那种情感撞击的火花。(文/双清)(学生点评,教师总结)本文作者现身说法,道出了自己心中的郁闷与怅惘,也给我们读者以深刻的启发。正如作者信中所说:“那用爱心滤洗过的语言,那蕴含着

5、心香墨香的一片深情,那跳动着的激动和火的情感一页页信笺是多么的使人怀念啊!”所以,作者以“怀念书信”为题,意在告诉读者:“怀念书信,既怀念写信时那种微妙的心灵悸动,更怀念读信时那种情感撞击的火花。”让我们在与师长、亲人、朋友交心时,更多的用书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与爱戴。因此,学写书信应该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在训练书信写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我们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文素养。二、讲授新课(一)书信的基础知识书信,是按照习惯格式把要说的话写下来,邮寄或发送给指定对象阅读的一种应用文。它是人际交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书面交流工具。它把友情、亲情、爱情连在了一起,把家事、国家、天下事连在了一起,

6、具有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作用。【书信小知识:古代书信的别名】书信,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简称书信为“信”,那是近代才有的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写材料演变等原因,书信又有许多别名、美称,下面略举数端。尺牍古时书函长约一尺,故名尺牍,亦称“尺素”、“尺翰”、“尺简”、“尺纸”、“尺书”,皆泛指书信。雁足、雁帛、鸿雁、雁书、鸾笺汉书记载苏武故事,言苏武被拘匈奴。牧羊于北海,后来汉朝廷要求匈奴放归苏武,匈奴谎称武已死。汉使则谓单于,汉皇在上林苑中,得北宋雁,雁足上系着帛书,说苏武等在某泽中,单于只得放苏武归汉。于是,书信又有了雁足、雁帛、雁书等代名词。再如,宋时蜀地善制十色彩笺,笺上隐然有花

7、木麟弯图案,这样,书信又多了一个别称:鸾笺。(鸿雁传书)八行书旧时竖式信笺,多用红线划分八行,书信也别称八行书。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牍: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称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诏书律令宽不超过三尺,一般书信宽不过一尺,所以将书信称为尺牍。柬: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帖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素:古代称白绢为素。用白绢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笺: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

8、信的代称。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札: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现仍通用“信札”一词。鲤鱼: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 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以鲤鱼代称书信有几种说法,有“双鱼”、“双鲤”、“鱼书”等。而且古代人还常常把书信结成鲤鱼形状。书简:书简原指盛书信的邮筒,古代书信写好后常找一个竹筒或木筒装好再捎寄。后来书筒也成了书信的代称。(二)书信分类及特点:A、书信通常包括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两种。B、一般书信的特点:1、它适用于父子、兄弟、夫妻、同学、亲友、

9、邻里和同志之间私人事务。2、凡与私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交往等一切活动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写入书信内容广泛。3、它的阅读对象是书信指定的个人。不经同意,其他任何人都无权拆阅阅读对象指定。4、可叙述、描写,可说明、议论,也可抒情表达方式灵活多样。5、通常不用标题不用标题。一般书信的格式和写法1、掌握格式【教学方法】请阅读陶行知给母校的信,并在书上相应位置标出书信的六个组成部分(称呼、问候语、正文、致敬语、署名和日期)。母亲:家中从前寄来的信,如今都收齐了,并未遗失,只是来得慢些。儿从母亲寿辰立志,决定要在这一年当中,于中国教育上做一件不可磨灭的事业,?试验乡村师范开办费要一万五千元,经常费要一万二千

10、元,朋友们都已答应捐助,只要款项领到,就可开办。昨日会见冬弟,知道金弟在西安尚好,可以告慰。冬弟亦较前强壮。桃红小桃三桃蜜桃给我的拜年片子都是很有意思很有价值,儿已经好好地保存了。敬祝健乐。行 知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日2、掌握写法三、课堂训练以下是一封信的格式示意图,其中也包括内容片段。根据题目作答:1、在图中用序号(1)(6)标出六个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名称。(1)称谓 (2)问候语 (3)正文 (4)结束语(5)署名 (6)日期2、文中格式和内容上有四处不够规范和准确的地方,指出并加以改正。 第一处是:问侯语应改为:问侯语应写在称谓的下一行,前面空两格。第二处是:正文应改为:见上文第三处是:结

11、束语应改为:结束语分两截,前一截连接正文,或另起一段,空两格写;后一截必须另起一行,顶格写。(如正文结束处正好在一行的末尾,后边写不下其他字了,结束语的前一半应另起一行,空两个字的位置,后一半再另起一行顶格写。)第四处是:日期应改为:日期应当年、月、日都写出一般书信写作应注意的问题1、讲究格式篇二:中国传统书信礼仪中国传统书信礼仪书信礼仪第一节 书信简述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另外,“信”也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亲笔给亲戚朋友同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受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二、书信的构成书信由笺文、封

12、文两部分构成。笺文即写在信笺上的文字,也就是寄信人对收信人的招呼、问候、对话、祝颂等等,是书信内容的主体。封文即写在信封上的文字,也就是收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的地址、姓名等等。三、书信的写法()必须合乎规范书信写作规范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书写格式的规范,二是书信语言的礼仪规范,这两种规范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会出乱子,闹笑话。(二)言之有物,通情达理“信”字本身含有信任之义,这要求书信不论写给谁看,所述之事都要实在,所表之情都要率真,所讲之理都要通达。第二节 书信笺文的写作一、信笺的款式现在通常使用的信笺有横竖两种款式。竖式信笺,又称中式信笺,是我国传统的信笺款式。横式信笺,又称“西

13、式”信签,是今天常用的款式。二、笺文的结构及其写作规范笺文实际上是一种书面谈话,既然是谈话,就要先向谈话对象打招呼,打招呼要讲礼貌;接着要说两句对对方表示尊重的话;接下来要有几句应酬语自然地引出谈话的正题;再接下来才是正文;正文完了之后,还要说上几句结束谈话的应酬语;然后向受信人报自称并署名;最后写明谈话的时间。就总体来讲,笺文的结构如下表所示:常用礼告敬语篇三:中文传统书信规范中文传统书信写作规范一、提称语称谓后一般附提称语,此格式一般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一)一般称谓1.足下:古

14、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2.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二)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1垂鉴:含居高临下之义。2赐鉴:上给予下叫做赐。3钧鉴: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钧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4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5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6勋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7道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8大鉴、英鉴、伟鉴、雅鉴: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9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10慈鉴:致母亲,可称。11爱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12双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13芳鉴:女子间往来书信。14礼鉴:给居丧者信。15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三)席即席位。1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2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