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6月广州国民政府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设置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89712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27年6月广州国民政府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设置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927年6月广州国民政府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设置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927年6月广州国民政府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设置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927年6月广州国民政府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设置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927年6月广州国民政府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设置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27年6月广州国民政府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设置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27年6月广州国民政府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设置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27年6月广州国民政府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设置了篇一: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设立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并在地方试行大学区制,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

2、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

3、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篇二: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中国教育简史课程练习题举例:二、名词解释:次相授受:汉代私学大师教授弟子的一种教学方法或制度,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可以二传、三传乃至更多,这就是次相授受或转相传授。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1927年6月,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全国试行大学院制。以大学院为全国最高的学术和教学管理机构,蔡元培为大学院长。把全国分为若干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大学校长兼管区内教育行政及学术事业。大职业教育主义:是我国现代教育家黄言培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就是强调职业教育应该参加到改革社会的政治活动

4、中去,不能只限于教育自身的范围,办职业教育也不能只从资本家愿望考虑,而应顾及到劳动人民的利益、需要和可能。东林书院:位于江苏无锡,原为宋代大学者杨时讲学的场所。明正德年间,乡人邵宝继承杨时讲学之志,重建书院,谓之“东林”。庚款兴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向清政府索取了巨款的战争赔款,是为“庚子赔款”,后列强退还部分赔款,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事业,史称“庚款兴学”。退还庚款的总倡导者是美国,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应得的赔款的一半,作为派遣留学生赴美国的费用,并在北京创办了一所留美学校,即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庚款兴学”反映了列强对中国加强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渗透。黄埔军校:黄埔军校

5、是国共合作时期培养革命军事干部的学校。其正式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成立于1924年5月,1926年更名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设于广州南部的黄埔岛上,所以习惯称之为“黄埔军校”。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共办5期,毕业生近7000人。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黄埔军校蜕变成培养蒋介石嫡系军官的场所。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从性质上说,稷下学宫虽系齐国官办,但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是私学联合体。其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学士守则等。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在中

6、国教育史上是罕见的。兼陈中衡: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荀子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防碍认识事物的全貌。因此提出解蔽救偏、兼陈中衡的思维方法。也就是说,把所有事物都展示出来,摆列在一起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某一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地把握事物及其关系。 监生历事: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此制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在监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备案待选,仍令

7、历事,遇到官缺,依次取用;平常的再令历练: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制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有积极意义。教学相长: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由梁启超参照日本学规起草学堂章程,规定除大学外,兼设中学堂、小学堂,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同时附设师范斋。大学堂中西兼学,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普通学结业后,每个学生各学一到二门专门学。建学目的就是要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最初

8、还兼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后,改名为北京大学。京师同文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创建于1862年,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隶属于清政府建立的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目的是培养政府所需要外事专业人才,1901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

9、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举一反三: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源出于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于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学要启发诱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所在。两面学校:两面学校是在抗日游击区创办的一种办学形式,即处在敌人监视下的时候,表面上就按敌伪规定的教学内容来应付敌人,只要敌人不在,就教抗日的教学内容,所以称为两面学校。六学二馆:唐代的官学。唐代在隋朝的基础上,中央设置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即六学。六学之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属于大

10、学性质,书学、算学、律学属于专科性质;二馆,即崇文馆、弘文馆,是集教学、藏书和校勘书籍三位一体的场所。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民办公助:是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一种具体的办学形式和途径,就是由群众集资、出力自己办学,主要是家长和学生通过劳动来解决资金和人力问题,也采用集资、提取结余、开学田、组织文教合作社等方式来筹集办学资金,政府则给予方针上的指导、物质上的补助和师资上的支援。民国元年教育方针:1

11、912年9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颁布实行新的教育宗旨。其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它体现了蔡元培关于四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这一教育宗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清末教育宗旨具有本质的进步。明人伦:“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南洋公学:是中国近代较早出现的新式学校,1897年由盛宣怀在上海筹办。设有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分别为师

12、范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南洋公学是中国最早包含大、中、小学和师范教育的教育机构。民国时改建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运干部的学校。讲习班采取短训班的形式,从1924年到1926年,在广州举办了六届,国民政府迁到武汉后,又在武汉办了第七届。在毛泽东主持的第六届、第七届讲习所中,全部理论课采取专题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共培养近1600名毕业生,为中国农民运动作出卓越贡献。勤工俭学运动:1915年6月,在法国的蔡元培、李石增、吴玉章创立了“勤工俭学会”。1916年春,中法两国人士在巴黎成立“华法教育会”,蔡元培任会长,李石增任书记,并在广东、上海设分会。

13、用勤工俭学的方法吸收有志青年到法国留学,同时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设立留法预备学校和预备班。三、百、千、千: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的简称。“三、百、千、千”是明清时社会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蒙学教材。三大文教政策: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纲领八条目:是大学这篇教育名著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和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途径、步骤,朱

14、熹将其概括为“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五常:中国封建礼教的核心。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之目的,务期民主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三舍法:宋代熙宁四年,在太学实施三舍法。所谓“三舍法”,就是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生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三舍法的实行强化了学校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太

15、学的学业与入士作官直接挂钩,从而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学,并使学校课业与考试更加规范化。山海工学团:山海工学团是陶行知在其生活教育实践中筹办的一所集学校、工场、社会于一体的乡村教育机构。1932年9月筹办,位于上海与宝山之间。山海工学团包括青年工学团、儿童工学团、妇女工学团、棉花工学团、养鱼工学团和山海木工场等。此外,工学团还修路、筑堤、办红庙信用兼营合作社。山海工学团的教学活动完全体现了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和生活教育思想。抗战爆发后,山海工学团的试验停止。升斋积分制:元代国子学参照宋代太学之制,实行分斋教学制度。元初分为四斋,以后逐步增加为六斋。但元初国子学各斋平行而立,并没有上下等级之分。1315年国子司业齐履谦等人针对岁贡法的弊端,提出了升斋积分的办法。苏湖教法:胡瑗是北宋著名教育家,早年在苏州、湖州两地讲学20多年,主张“明体达用”,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要学习六经经义,属于“明体”之学,以培养高级的统治人才;治事斋分为治民、讲武、历算等科,属于“达用”之学,主要培养各职能部门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是1934年由毛泽东正式提出的,即:“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