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笔记1——地图与地球-世界地理-自然地理上分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81612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笔记1——地图与地球-世界地理-自然地理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笔记1——地图与地球-世界地理-自然地理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笔记1——地图与地球-世界地理-自然地理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笔记1——地图与地球-世界地理-自然地理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笔记1——地图与地球-世界地理-自然地理上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笔记1——地图与地球-世界地理-自然地理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笔记1——地图与地球-世界地理-自然地理上分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学一、 地理思维:学会用地理的方式思考问题。(并非背出一些地名来,什么地方在哪个经纬度,哪个地方是热带雨林,这个背背大家都知道)比如日食是怎么形成的,日食出现会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太阳活动、无线电通讯等);吃肉的问题,是几个区域的问题,欧亚大陆(东亚猪肉、西欧牛肉、西亚阿拉伯不吃猪肉,伊斯兰教、南亚印度不吃牛,牛在当地是神的象征)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自然环境是影响社会经济、风俗习惯的最基础因素。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合长草,轮作(恢复土壤肥力)。而中国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天寒冷干燥,草都枯黄了,就不能种草,主要种粮食,猪的饲料是粮食。西亚不吃猪肉是历史变迁问题,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

2、伦。野猪不出汗,爱打滚是为了散热,原来是生存在沼泽地的,后来由于人类开发等原因形成沙漠,猪就没法生存,渐渐就不吃猪肉了。南亚的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不吃牛。(所以不能沉浸在记忆的海洋里,要常透透气)二、 学(习)方(法)的转换:地理的难点到底在什么地方?有人的自然地理学的好,有的人区域地理学的差,问题是一段一段的。地理具有理科性质,在地球与地图部分中,讲完原理,做题,是什么就什么,按逻辑推理的。所以“理解”很重要。背了公式如果不理解的话就无法应用,就做不出题,故要用理科的想法学习。但进入自然地理部分,用理科方式思考就很别扭,因为自然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比如分布在赤道两侧气候不一定是热带雨林气候,

3、热带雨林气候不一定要分布在赤道两侧(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是热带雨林气候),这规律都有特例,不能少数服从多数。火山、地震常发生在板块交界处,但汶川、唐山也发生地震。永远有特例(一般是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地理不是纯理科的东西。牛顿第一定律就没有特例。这就是哲学上说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规律是普遍的,特例是特殊的。到了人文地理,就更是偏向于社会科学,是不讲理的。几月几号不像第一部分都是有意义能计算的。三、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挂起来,平时多看看,不是像拜佛一样拜拜就能进步了。主要是留个印象。-第一讲经纬网实际上是地图基础。一、 经纬线本质上是一套坐标系统。在数学上有平面直角坐

4、标系,建立的目标是确定平面中的点的位置。经纬线是球面直角坐标系,作用也是确认地球上的一个点,我们叫它绝对位置。经纬网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当活动范围比较小时一般用相对位置,活动范围大时才需要,特别是航海。在地球仪上纬线是横的(是个圆圈),经线是竖的(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等长)。二、 经度的判断0度经线(纯粹人为规定,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因为雾都搬迁了),往东东经,往西西经。三、 东西半球四、 纬度与南北半球中、低、高、纬五、经度和纬度长度1纬度=111km(不变),1经度=111cosa(赤道是111,往两极变短)-第二讲地图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山脉走向、河流流向、风向等)、注记

5、一、 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从厘米到千米差5个0比例尺范围内容小大粗略大小精细比1/1000,000大的为大比例尺,标准军用地图是1/25000地图的缩放、扩大问题如:1/1000,000 扩大1倍,乘以2,变成1/500,000 ,若表示的内容不变,则图幅面积为2 2=4倍(面积比),即扩大了3倍。二、 方向1、 走向:所有线状地理事物都能描述它的走向。例如山脉走向,?-?2、 流向(从?流向?):有起止点3、 风向(风的来向)三种情况:A、 什么标志都没有,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 带有指向标。C、 带有经纬网的地图比较难判断。球面上的最短距离如最短航线:同经度沿经线走;同纬度走

6、大圆(过地心)如从北京坐飞机到欧洲,航线往上突,美国还有开辟极地航线(经度和为180),但两极上空气不稳定;有晨昏线走晨昏线。极投影地图是最难的。从地球上的任意一点一直向北走就不能回来,走到北极就无法向北走。甲乙两地同在在南极附近,不论是从甲到乙地,还是从乙地到甲地,都是先向南后向北地球半径:6371 km日地距离:1.5亿km赤道:4万km (坐地日行八万里)三、图例和注记四、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等高距相同高度的情况下,水平距离越小,坡就越陡,即比例尺大的坡越陡。2、典型的地貌部位(六个):山、盆地、山脊、山谷、鞍部(看拳头)、陡崖(切馒头和沫渣)3、海拔计算(1)、相对海拔范围:数数两

7、地之间有几条等高线 (n-1)ah相对(n+1)a a为等高距(2)、温度计算: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摄氏度。四、阴坡和阳坡在北半球:山南水北谓之阳(坡),置墓地的风水宝地,因为阴气太重需要调和,例如北京的十三陵(/o);南半球相反。十三陵水库喂只羊(笑话)阴坡的植被更茂密,有高大树木:保水性能好(光照少、蒸发少)但阳坡的垂直带多:太阳辐射、降水条件好。阳坡可建:修道院(欧洲的修道院喜欢建在悬崖壁上,特别是苦行)、疗养员、阴坡可建:深山古寺五、迎风坡和背风坡前者水汽湿热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凝结形成地形雨;后者干热焚风六、 选址问题1、铁路一般有障碍就挖隧道。2、公路选址:在山上修公路:(1

8、)在等高距内环形修,不能穿过等高线(过山车陡,不可取)。(2)”Z”字形修(蛇形)3、水库选址:山地出水口(一般为河流狭窄河段)集水区(汇水区、河流流域面积)为四周山脊的连线修大坝(目的:将上游水拦到坝前(蓄洪),当下游干旱时放水(泄洪)问题:水涨高了,引发周围人口的移民、搬迁问题水能发电影响的两个因素(落差、水量):水坝落差发电;水量越大,装的管子越多,发电量越大(eg、三峡的葛洲坝,并排都二十几个机组)-第三讲地球自转一、 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看逆时针,从南极看顺时针(北逆南顺),二、 周期:1、 太阳日:24h(实际上地球转了360度59分)2、 恒星日:23度56分4秒(地球自转36

9、0度,是真正的地球自转周期)两次朝向同一颗遥远的恒星。俯视图教师示范:站在讲台左侧、鼻子对着讲台自己左转,得出太阳日大于恒星日(多转了3分56秒);反例,金星自转示范:自己右转:恒星日大于太阳日三、 速度1、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2、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处处相等):单位时间内走过相同的角度四、 自转的地理意义1、 昼夜交替(以24小时为周期的)注意:没有自转也有昼夜,因为地球是不透光的球体,一半接受太阳辐射,另一半在阴影里就是夜,在公转过程中(无自转情况下)也有昼夜交替,但周期不是24小时了。晨昏线2、 时间(1) 地方时:不同的经线上时间不同。东侧时间

10、早于西侧(7点早于6点)涉及到偷换概念问题:这问题出在是一个地方还是两个地方同一个地方,过一个时间序列(6点早于7点)两个地方(7点早于6点),因为东边之前已经过了6点了(快了1h)因为东侧时间早于西侧:东加西减(已知点往东加,往西减)已知某地经度和时间,求另一地的经度或时间。正午12h是地方时,日出日落也是地方时,手表上的是北京时间是区时。(2) 区时由于每条经线的地方时各不相同,全球就有无数个地方时,这样时间的标准就不明确,比如在北京8点开会,但是有人9点到说他没有迟到,他家现在地方时才7点,就会引发许多时间差异问题。故为了将时间标准化,把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度(除了东西十二

11、区各占7.5度)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这样就有24个时间方式。但是每个国家采取的区时不同,比如中国分五个时区,但通用东八区,北京(116E)所在时区的区时(也是120度E经线的地方时),而美国采用四个区时(有东部、中部、西部、夏威夷),美国本土跨越了5个时区,东部用西五区的区时,西部用西八区的区时。另外美国的阿拉斯加州跨越2个区时,夏威夷州跨越2个区时,这2个州所在的时区差不多是一样的。(网上找的)俄罗斯大概跨越了10个时区,但统一采用的是首都莫斯科所在的东三区的区时。(3)日期国际日期变更线和0时经线3、 地转偏向力(对没有自动力的东西有影响)人为的很少考虑此力,如人走时基本不受此力。打靶时不

12、考虑。等,不能瞎用。北右,南左,赤道不偏,随着纬度增加,偏向力增大(1) 河流入海口例如上海崇明岛,北岸堆积,南岸侵蚀;港口建在南岸,因为港口不怕侵蚀,可以用钢筋水泥等不易侵蚀的材料建,但是淤积的话水不够深,船无法行驶。(2) 洋流(3) 风向-第四讲地球的公转一、 轨道1、 方向2、 形状近正圆,近日点与远日点实际上离太阳的距离差不了多少(图那椭圆是斜着看的),故这两点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差不多。速度:一近快,七远慢3、 周期1年(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平时用的: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4年多出1天。1900年不闰,能被100整除的不闰,但能被400整除要闰(2000

13、年是闰年)二、 黄赤交角问: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实际上是地轴是歪的(相对于桌面即地面,66度34分,这个平面就是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然后产生二分二至日三、 昼夜长短的变化昼长与季节、半球、方位有关(得1求3)纬度相同,ns相反的点的昼夜长相反。57n的昼长=57s的夜长用统计图像示意图:实际上是tan图四、 正午太阳高度(太阳与影子的方向相反,一般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五、 四季和五带(是所有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的基础)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同时存在才产生的。核心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动产生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在全球的分布特点(南北

14、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可以达到90度,南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故有五带。在全年的变化(如在北纬23.26,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正。最低,冷;春秋分平分),故有四季。第五讲 世界地理总论一、 区域位置判定1、 利用经纬度判断大致位置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范围:非洲:小经度小纬度(20W50E,南北纬40度之间)欧洲:大北纬+小东经(大部分在北纬4060,乌拉尔山在东经60度)美洲:西经。北南美的分界线:北回归线澳洲:南纬+大东经(110以上)大西洋:小西经太平洋:180经线穿过太平洋中部,范围大概是东西经100印度洋:中东经,南半球的范围更大等2、 形状和相对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