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专业工作手册最新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80013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8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专业工作手册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结构专业工作手册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结构专业工作手册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结构专业工作手册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结构专业工作手册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专业工作手册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专业工作手册最新(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结构专业工作手册(第一版) 2008年11月目 录1 结构专业岗位职责 12 结构设计流程、深度和专业配合 2 2.1 结构设计流程简述 2.2 设计文件(含结构计算书)深度 2.3 结构专业向建筑、机电专业提资内容 3 结构设计校审要点 13.1 校对及设计自校3.2 审核(定)4 超限高层的检查判断 15 设计后期服务(现场服务)工作要点 15.1 综述5.2 现场服务依据5.3 现场服务的主要内容5.4 现场服务工作要点5.5 施工过程中必要的设计修改工作要点5.6 设计分包的审核会签工作要点5.7 一般性施工质量事故处理工作要点附录1 结构专业定案单示例 1附录2 结构计算指标一览表

2、示例 1附录3 结构计算书目录示例 11. 结构专业岗位职责1.0.1 结构专业分设设计人(制图人、计算人)、校对人、专业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岗位。1.0.2 设计人(制图人、计算人)岗位职责设计人(制图人、计算人)是设计工作的主体实施者。设计人对工程设计工作的质量和进度负直接责任。1.0.2.1 认真收集研究设计基础资料,贯彻设计任务书和批文的要求。1.0.2.2 做好多方案比较,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参加专业定案会并严格按定案结论精心设计。1.0.2.3 按时完成所承担部分的设计、计算、制图等工作。使设计成果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标准、规范、规定和设计深度的要求。1.0.2.4 设

3、计中积极推广采用先进、环保、节能、经济的技术和材料。1.0.2.5 在专业负责人安排下做好验槽、施工交底等现场服务工作以及处理施工中发生的有关专业技术问题。1.0.2.6 按院技术管理要求做好设计文件的归档工作。1.0.3 校对人岗位职责校对人对设计成果进行校对,对设计文件表达的准确性负责。1.0.3.1 校核设计成果是否正确执行了国家及地方现行标准、 规范、规定。1.0.3.2 校核设计文件深度是否满足要求。1.0.3.3 校核说明文字是否表述正确、文理通顺、无错别字。1.0.3.4 校核图面所有尺寸、标高、图例、说明、数据、单位有无错误遗漏,剖面、索引是否正确。1.0.3.5 校核设计成果

4、是否满足建筑及其它专业条件,尺寸、数据一致。1.0.3.6 校对计算书的正确性,设计图纸与计算书的相符性。1.0.3.7 填写校对记录单并确认得到修改正确后签署设计文件。1.0.4 专业负责人岗位职责专业负责人是工程项目中本专业的设计主持者和组织者,对本专业的设计进度和总体质量负主要责任。专业负责人需由相应等级的注册工程师担任。1.0.4.1 负责结构专业设计的进度安排和组织实施。代表结构专业签署项目进度表。1.0.4.2 负责收集管理设计项目的原始资料及外部条件,组织必要的调研工作。1.0.4.3 组织召开设计项目的专业定案会议,参加综合定案会。1.0.4.4 负责本专业的技术统一工作,制定

5、适用于本项目的统一技术措施。1.0.4.5 负责本专业与其它专业间的接口,负责审核专业互提条件,保存专业互提条件(至工程竣工)。1.0.4.6 参加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交底、现场服务、竣工验收等。1.0.4.7 负责工程项目本专业原始资料、定案单(评审单)、校审单、工程联系单、相关文件、公函等的汇总整理和归档。1.0.4.8 审查设计产品的总体质量和设计深度是否满足业主要求(设计任务书)、批文要求、规范要求;审查设计是否符合定案结论,各设计人的成果文件是否协调一致,是否符合建筑等专业条件,与人防、钢构、预应力等外部协作是否协调,施工的可行性、便利性。1.0.5 审核人岗位职责审核人是设计工作的

6、技术指导者和技术总负责,负责解决结构专业的重大技术问题。主持确定所管项目的专业定案并对结论负责。1.0.5.1 必要时参加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交底、现场服务、竣工验收等。1.0.5.2 审核设计方案、设计原则和计算原理正确。1.0.5.3 审核设计产品满足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可实施性等要求。1.0.6 审定人岗位职责审定人是设计工作的技术指导者和技术总负责,负责解决结构专业的重大技术问题。主持确定重大或院管项目的专业定案并对结论负责。1.0.6.1 审定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地方颁布的方针政策、规范、规定情况。1.0.6.2 审定设计满足合同、批文要求执行情况。1.0.6.3 审定设计标准适当

7、性,结构方案合理性,新技术、新材料可行性可靠性,审定设计是否满足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2. 结构设计流程、深度和专业配合2.1 结构设计流程简述2.1.1 方案阶段-流程图见图2.1.1 2.1.1.1 接收建筑专业提供的条件图(或方案草图),参与建筑构思讨论。2.1.1.2 搜集相关资料(包括搜集工程所在地地质情况、抗震设防烈度、风荷载、结构材料等信息、相类似的工程案例、经验等)。2.1.1.3 与方案建筑师讨论确定结构方案,撰写结构方案设计说明,一般方案阶段由专业负责人或审核人负责完成全部工作,无需进行结构分析及绘制图纸,但对复杂工程,如大跨度公共建筑等,可进行初步简化计

8、算,并绘制简单的结构概念设计图。图2.1.12.1.2 初步设计阶段-流程图见图2.1.22.1.2.1 接收建筑、机电专业提供的条件图。 2.1.2.2 根据项目规模、复杂程度和院相关岗位人员名单确定审核(定)人、专业负责人(注册结构工程师)、各子项设计人,各子项校对人。2.1.2.3 搜集相关资料(包括搜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风荷载、结构材料等信息)。2.1.2.4 设计人根据上述条件,进行结构设计方案构思、各子项结构初步计算、比较。2.1.2.5 由专业负责人组织、审核人主持、主要设计人参加专业定案会,共同研究确定各子项基础选型及上部结构选型,如为高层

9、建筑,应分析判定各高层子项工程中是否存在超限高层建筑。2.1.2.6 根据定案单,进行工程各子项结构详细计算,绘制结构初设图纸,由专业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撰写初步设计结构篇(如为多子项工程,各子项均应提供主要计算结果),各设计人认真自校修改后提交校审人,经校审修改后提交设总。2.1.2.7 结构专业相关人员参加初步设计审批会议,专业负责人代表结构专业进行设计介绍,解释答复相关部门(主要是抗震办)关于结构设计问题的询问。2.1.2.8 如工程项目为超限高层建筑,尚应按建设部令第111号的要求,报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本审查一般在初步设计审批会前由设计发包人通过抗震办委托全国或工

10、程所在地省级超限高层建筑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审查前应呈报“超限高层建筑抗震专项审查报告”,其深度要求按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06220号)和工程所在地的相关实施细则,如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沪建建2003702号文)的相关要求执行(应比结构初步设计深度略深,特别应着重阐明对超限部分的判断说明及相应加强措施,结构特别复杂、抗震规范、混凝土和钢结构高层规程暂未列入的其他高层建筑结构和建筑高度超过B级高层限高的超限高层宜考虑抗震性能设计)。图2.1.22.1.3 施工图设计阶段流程图见图2.1.32.1.3.1 根据项目规模、复杂程度和院相关岗位人员名

11、单确定审核(定)人、专业负责人(注册结构工程师)、各子项设计人,各子项校对人(由多子项组成的工程项目,如住宅小区,设计人、校对人宜13个子项各一人,专业负责人、审核、审定人宜为一人)。2.1.3.2 接收建筑专业提供的第一次条件图(专业负责人应检查各子项条件图深度是否满足要求),开始进行结构建模计算分析。2.1.3.3 查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检查孔距、孔深、内容是否符合地基基础设计要求,岩土设计参数是否有异常,发现异常或存在有疑问时(如报告中未提供工程抗浮设计水位、缺少沉降计算参数、未提供设计可能选用的桩型设计参数等),应将问题汇总后发文给设计发包人转地勘单位解释确认并补充提供相应必要的岩土设

12、计参数。2.1.3.4 搜集工程所在地与结构专业相关的资料,如当地常用基础型式、桩基础类型,施工能力、施工条件,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砌体材料、结构设计(如控制住宅楼板裂缝的相关结构设计规定)的相关规定、设计发包人对结构设计的特殊要求(应由设计发包人出具正式书面函件)等,将需要设计发包人确认的结构设计问题(如结构型式、基础选型、填充墙材料及容重、是否采用HRB400钢筋等)正式发函给设计发包人确认。2.1.3.5 专业负责人组织各子项主要设计人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工程特点,对基础选型及上部结构选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2.1.3.6 专业负责人编制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交专业定案会讨论确定,结构

13、专业统一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结构安全等级、构件抗震等级等设计参数、电算参数取值,电算结果控制指标、构造配筋的结构构件(梁、板、柱、剪力墙)的标准作法及大样图等,设计人在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对于多子项,设计人较多的工程项目(如住宅小区等),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对统一各子项设计人施工图纸的表达方式、构造做法、构件配筋,结构技术经济指标(钢筋含量及砼用量),提高设计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应重视其编制、审核工作,并在设计过程中由专业负责人监督各子项设计人落实执行。2.1.3.7 第一次专业定案会:由专业负责人组织召开,审核(定)人主持,设计人、校对人参加(必要时可邀请设计总负责人和相关专业负责人参加),

14、设计人应提交各子项“计算指标一览表”和设计草图等供讨论,定案会上讨论确定基础型式、上部结构选型,结构计算分析参数等,如为高层建筑,应分析判定各高层子项工程中是否存在超限高层建筑,对初步计算结果进行确认,讨论通过本项目的结构设计统一措施。2.1.3.8 各子项设计人进行详细的结构计算分析,各子项计算结果汇总后,由专业负责人给其它专业反提条件。2.1.3.9 专业负责人(主要设计人亦可参加)参加由设总组织召开的综合定案会,并根据综合定案会结论调整修改结构布置及计算模型。2.1.3.10 由专业负责人组织召开第二次专业定案会,对结构计算结果进行最终确认,并讨论决定设计中的技术细节问题(对于由多个设计人参加的多子项住宅区,应注意结构设计做法的统一性),根据工程复杂程度,专业负责人亦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专业定案会次数。2.1.3.11 各设计人根据上述步骤确定的结构设计原则、结构计算结果开展结构施工图绘制,接受机电专业的条件图进行结构构件上的孔洞预留,接收建筑专业第二次条件图进行建筑节点、楼梯的设计。2.1.3.12 图纸完成后设计人进行认真自校修改后提交校审人。2.1.3.13 校审人根据现行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和标准、本项目结构设计统一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