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上海迪士尼乐园传播策略分析

上传人:给**** 文档编号:90779403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范文:上海迪士尼乐园传播策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文范文:上海迪士尼乐园传播策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文范文:上海迪士尼乐园传播策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文范文:上海迪士尼乐园传播策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文范文:上海迪士尼乐园传播策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范文:上海迪士尼乐园传播策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范文:上海迪士尼乐园传播策略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范文:上海迪士尼乐园传播策略分析摘要 2016年6月16日,全球第六座迪士尼乐园在上海开园,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上海迪斯尼如何实现“洋化”与“归化”的结合,如何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塑造个性化品牌,确保可持续发展,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关键词 上海迪士尼;主题公园;传播策略作为全球第六座迪士尼乐园,上海迪士尼乐园自落成之初就备受关注。在百度指数中查看“上海迪士尼”的舆情监测,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其媒体报道指数不断攀增,相关新闻数量随着开业日期临近同步增加。2016年6月16日开园当天,奇葩说辩手姜思达通过淘宝平台,向网友直播迪士尼乐

2、园游玩全过程,一分钟后点赞数量就已过万。2016年6月17日,阿里旅行与阿里研究院发布“迪士尼城市热榜50强”,结果显示除了北上广沿海城市,中西部地区的迪士尼爱好者也分布广泛,约占全部搜索量的50%.阿里旅行数据显示:“5月以来,迪士尼相关关键词累计搜索量达8900万,是上海地标东方明珠的45倍。上海迪士尼试运营一个月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是黄山月均游客量的2倍。”以上调查数据表明,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以来,迅速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焦点。值得探讨的是,一般中国人的传统消费观念是物超所值,看中实用性和性价比,但上海消保委、上海社科院联合发布的288个城市、5380人参与的消费调查结果显示:多数

3、迪士尼游客不只是为了游玩娱乐设施而去,有70.1%的消费群体希望感受到迪士尼影片中的场景,49.1%的消费群体想参与主题活动、体验其中独特文化。可见,与其他主题公园不同,迪士尼的成功,需要独特的文化传播设计,才能吸引消费者。有效的传播策略,是确保其文化消费体验吸引公众的前提。一、上海迪士尼的本土化传播策略 迪士尼王国向外扩张过程中,经历过一次“文化触礁”.迪士尼乐园登陆法国之时,由于民众对当地文化有着强烈的保护意识,乐园开业初期一度遭受抵制,损失惨重。“某种意义上说,在当今世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一国文化对外影响的强弱,恰恰是由其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优劣所决定的,而迪士尼不仅是具有文化

4、产业综合竞争优势的典范企业,同时还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强势。”为了避免再次产生文化冲突,后续建设的迪士尼乐园特别注重“入乡随俗”,并将“全球化思维,本土化行动”作为一以贯之的传播策略。(一)饮食因地制宜 在中国“民以食为天”,所以餐饮是迪士尼本土化行动中不可缺失的一步。“迪士尼主题乐园开园后,园内70%餐饮为中国美食,20%为东南亚、日韩等地的亚洲美食,另外10%为汉堡、比萨、热狗等西方美食。”从比重分布上来看,高覆盖率的中餐充分体现迪士尼对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重视,甚至研发了“迪士尼烧麦”和“迪士尼馄饨”,并提供川、粤、湘等多种菜系,满足不同地域游客的口味差异。但即使如此,迪士尼始终没有丢掉“原汁原

5、味”的传播初衷,从食物设计到餐厅布置,处处都暗含着迪士尼符号。(二)建筑中西贯通 迪士尼在建筑风格中融入了多种中国元素。乐园入门口,就是按照极具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建造而成。“奇幻梦话城堡”是整个乐园的标志性建筑,它的顶端盛开着金箔装饰的牡丹、莲花及上海市花白玉兰,另有祥云等中国传统符号点缀在城堡四壁。中式餐厅“漫月轩”以传统古建筑为基调,内有高山、海洋、翠湖、森林和河流等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书画作品陈列其中。园区另一亮点是位于城堡正前方的“十二朋友园”,它迎合中国人崇尚自然的审美意趣,仿照古典园林风格设计,园内花树扶疏、曲折通幽,精美的12幅卡通人物壁画对应着十二生肖。这些中西合璧的设计印证了上海

6、迪士尼乐园的宗旨-“原汁原味迪士尼,别具一格中国风”.在实地探访中,混搭式的建筑经过有序布局,没有产生对立与隔离,而是相互贯穿,成为浑然一体的艺术景观。(三)动画故事落地 迪士尼是一个“故事王”,卡通人物的开发、编排、孵化、传播是其核心能力。在专为中国游客打造的“十二朋友园”中,跳跳虎、小猪火腿、木须龙等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它们经过精心的挑选,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化里的十二生肖,成为与游客合影的本命年吉祥物。例如木须龙就来自中国观众广为熟知的影片花木兰,它更新了传统认知中“龙”的形象,加强了人们对迪士尼动画的感官记忆。这组“十二生肖”仿佛“熟悉的陌生人”,借助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十二生肖

7、实现形象置换,使动画故事巧妙落地。(四)节目表演混搭 乐园的演出节目很好地结合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艺术表演。经典剧目“人猿泰山:丛林的呼唤”,以中国国粹杂技进行跨文化艺术创作。整个舞台加入了声、光、电的渲染,演员在表演中恰到好处地融入了柔术、绸吊、跳板等奇技异巧,甚至结合川剧喷火、变脸等艺术手法,烘托出宏大壮丽的场面。二、上海迪斯尼的多元化传播策略 (一)广搭平台:传播渠道多元化 不少人认为上海迪士尼乐园只是对园区景点大规模的单一投放,但事实并非如此。上海迪士尼依托内容的主导优势,打出精彩纷呈的传播组合拳,将优质资源与多元渠道高度整合,实现不同媒介的价值联动,综合提升传播聚合力。无论是电视、电

8、影、直播、综艺、移动广告、主题巡演、两微一端,各类媒介资源经过整合运用,顺应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实现了精准投放、整合传播。实际操作中,除了品牌在各类影视、视频、院线、日常消费的植入外,通过“秒拍”、“一直播”等新兴互联网媒介形态,上海迪士尼将景区亮点与短视频的“现场感”自然融合。例如30秒“迪新闻与传播士尼花车巡游”,1分钟“手绘迪士尼东航飞机”,1分钟“迪士尼清洁小哥无厘头太空舞”等秒拍视频,通过网络传递出迪士尼丰富有趣的现场氛围。短视频的碎片化传播将时间压缩为焦点,通过与社交媒体的高效衔接,使话题在微博舆论场中持续发酵,激活受众的个人传播能量,实现多媒体联动效应。(二)价值认同:故事表

9、达多元化 “要点火,就需要火花。”美国学者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着作影响力中用这样的比喻,来表达“价值认同”对影响力构建共性与同感的重要意义。诉诸价值观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显示了人们珍视的东西、赋予生活的意义”,最终达成价值与情感上的共鸣,让人感觉到满足与值得。上海迪士尼乐园策划团队对中国社会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它把传统文化的“人伦五常”作为价值切入点,以多视角、多线索、多题材的故事表达推动传播影响力。2016年6月15日,上海迪士尼开园盛典联合东方卫视等媒体现场直播,五组家庭以亲身体验传递上海迪士尼的游玩感受。围绕着中国人重视的“人情”观念,故事淋漓尽致地将师生、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种

10、儒家人伦关系阐释得和谐美满。以家庭角色为视角,从不同视野阐释亲情的责任归属,三代同堂的五口之家呈现父慈子孝、老有所依的亲子互动;以情感力量为线索,从各个层面体现和谐共处的人情百态,有浓情蜜意的情侣相伴、尊师重教的师生情谊、亲如姐妹的闺蜜之情;以多种题材为元素,有聋哑女童变身童话公主、大学生励志成为梦想工程师、老年人学唐老鸭打太极等生动细节。在形式上,通过“真人秀”现场体验、明星客串演艺、人物亲身口述三种表达方式,使故事叙述层层深入。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第一支电视广告片呈现了同样的温情画面,它将“客源”高朋满座的商业诉求隐含于“无论你是谁都能实现梦想”的口号中,以中国人伦观念与实现梦想的共同价值诉诸

11、于人心,与消费者的既有认知保持一致,实现品牌落地的说服策略。(三)品牌嫁接:产业链条多元化 传播的本质在于攫取注意力,通过强强联合,优秀品牌能够互相吸引对方的消费人群,实现叠加式传播,同时保持品牌的新鲜感,避免品牌老化。上海迪士尼乐园登陆中国以来,其品牌不断向外扩大合作范围。2013年开始,上海迪士尼乐园就开始陆续与中国本土的领导企业展开合作:与工商银行共同发售“迪士尼红包贺岁金”,在上海一经亮相就受到追捧;与海尔家电开发的“海尔迪士尼冰箱”推出家电定制化,通过模块订制、众创定制、专属订制三种方式,消费者能够将自己的创意“孵化”成实物;与阿里巴巴联合开发“阿里迪士尼视界电视盒”,这部被称为“史

12、上最漂亮电视盒子”成为迪士尼影视进入万千家庭的接入口;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发行“乐游上海”迪士尼地铁卡,将乘客转化为游客。通过品牌嫁接,上海迪士尼乐园不断丰富自己的产业链条,从金融、交通、消费、餐饮等方面融入消费者生活内部,以品牌阵地建立起与用户的情感黏性。(四)沉浸体验:创意手法多元化 “沉浸感”最初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米哈李契克森米哈的心流体验理论-即“人完全投入于正在进行的活动时所获得的参与感”.设计的法则将“沉浸感”解释为“一种极度的专注,甚至丧失了对周围真实环境的感受,往往会感受到极度的喜悦和满足”.而要使人获得沉浸感,就需要提供丰富的感知经验,使人进入感官能够承受的临界状态。作为

13、一种游乐体验,上海迪士尼乐园通过多元化的创意手法,将科技与艺术融合,通过感官刺激使游客达到极致体验。宝藏湾是全球首个加勒比海盗主题园区,也是上海迪士尼乐园历时7年打造娱乐互动与高科技体验景点,其中蕴含的多种创意科技都是全球首发。坐着海盗船随着巨浪飘入洞内,就能感受到虚实结合的奇幻景观。道具处理上,宝藏湾内的爬行动物由高科技编程控制,能够做出精细逼真的动作;画面呈现上,漆黑的洞内布满牢笼,牢笼外则是巨幕呈现的海底世界,奇幻组合令人一阵眩晕;声光音效上,巧妙的场景布置使雷光电鸣随着情节此起彼伏,风云变幻。通过触觉、味觉、视觉等不同程度的感官刺激,游客在极端条件下减弱了对周围环境的真实认知,感受到令

14、人振奋的交互体验,以此获得强烈的心理满足。三、上海迪斯尼的公关传播策略 (一)设置热点:营销活动事件化 2016年9月2日下午5点41分,女子三米板跳水冠军吴敏霞在微博晒出迪士尼游玩照片。五张图片里,她分别与唐老鸭等经典卡通人物互动,并在迪士尼城堡前合影留念。微博图文并茂地配上“高大上的迪士尼!”,并附有激动兴奋的表情符号。9月2日当天,也是上海奥运健儿凯旋表彰大会举行之日,吴敏霞获得上海市委领导颁发的“上海市体育事业白玉兰终身杰出成就奖”.9月3日上午10点整,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以“欢迎奥运健儿回家”的口号,发布吴敏霞、钟天使和许昕三位奥运冠军畅游迪士尼的图片,图片展现了迪士尼的各个着名景点,

15、吴敏霞更是手握迪士尼金色塑像。梳理时间节点,能够发现这是一次打破常规的宣传流程。吴敏霞发布游玩照片当天,迪士尼并未作任何宣传,而是等到第二天(9月3日)才正式发布微博。进一步搜索其他媒体对“白玉兰奖”的报道,原来多数媒体都在颁奖第二天(9月3日)发布新闻,最早的凤凰网也是9月2日下午3点才发出。由此可见,“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在“吴敏霞获奖”达到舆论高峰时进行宣传,借助人气高涨及舆论优势,迅速将这一议题通过事件化报道呈现在微博舆论场。有媒体甚至将吴敏霞游玩迪士尼及获奖新闻整理合并,再次传播,迪士尼也借此搭上媒体传播“顺风车”.回顾事件过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成功策划“奥运冠军回家”事件,通过传播节点的精确把控,趁着“白玉兰奖”舆论引爆点之势,迪士尼得以向社会话题靠拢,形成良好的社会传播效应。在之后,又通过类似形式,上海迪士尼度假区陆续发布明星游玩系列活动,通过明星微博号召力使营销活动成为话题热点,建立起迪士尼高人气的媒体形象。(二)转变话语:优化沟通思路 不少品牌都将灌输价值作为宣传的唯一形态,然而真正了解受众所需所求,需要有效的沟通对话。迪士尼入驻官方问答,是以一个专业人士的角色为粉丝解疑答惑。在话语形式上,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