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靳小兵)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79235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靳小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靳小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靳小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靳小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靳小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靳小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靳小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 静宁县灵芝希望小学 靳小兵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很重要的因素,也是新课改的亮点。课堂教学就是培养情感丰富、品德高尚的人。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通过挖掘教材情感因素,实现情知的和谐并进,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通过解读课程标准,深刻理解学科教学的育人目标,挖掘教材中不同的情感因素,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课堂教学的理想目标是培养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知识扎实、情感丰富、品德高尚、心理健康的人,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是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的有效途径。在践行新理念的过程中,我以挖掘教材情感因素为切入点,在构建课堂立体结构的同时,

2、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完善学生的人格。 一、从课程标准中挖掘情感因素,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改的亮点之一。我们认为,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是一个比较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对小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判断是非的标准。为了强化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育人意识,我校组织学科教师对本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进行了全面认真的解读。 在解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每门课程都有它们独特的学科素养要求。以语文、数学、科学三门学科

3、为例,语文课要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数学课要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体验数学的探索性和挑战性。科学课则培养学生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重证据,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尽管各学科有着独特的培养目标,但他们都注重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注重以学科教学健全学生的人格。如在生活态度方面,语文学科提出要培养学生善于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与他人友好相处。数学学科要在教学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科学学科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留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在健全学生人格方面,语

4、文学科在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数学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科学学科则引导学生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教师们在解读课标的过程中,不仅认识到了学科教学育人的重要性,对“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三维目标”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那种将教学与思想教育分割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通过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采取相应的实施策略,努力做到“以情促知,情知并进”。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材是人化了的物,它本身就蕴涵着大量的情感因素

5、。特别是经过课改后的教材,更是增加了大量的富有人文性、情感性的教学内容,这一点,语文学科更为突出一些。为了很好地感悟教材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我们将情感因素分为显性情感因素和隐性情感因素,对不同的情感因素采取不同的实施策略,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下面以语文课为例,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显性情感因素,就是指在教材内容中通过语言文字材料、直观形象材料等使人能直接感受到的情感因素。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表现的是亲情;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表现的是友情;狼牙山五壮士、怀念母亲表现的则是爱国之情。这些情感因素,学生一读就能体会得到,教师无需做更多的解释。我们通常采取“利用情境营造情感气氛”、“灵活运用言

6、语表情和非言语表情传递情感”、“让学生富有表情地朗读”等策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效果。有些教材内容主不带明显的情感色彩,但在反映客观事实的过程中仍然会不知不觉地使人感受到其中所隐含的情感,我们称之为隐性情感因素。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文中只字未提对侵略者的愤恨,但却从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描述中,从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的所作所为中,流露出了作者对侵略者行为的一腔愤恨。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媒介,启发学生与文本、与作者情感的交流和共鸣。教师注意到了教材的情感因素,那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敏锐感受,从而使学生达到与文本、与作者情感共鸣的境界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富有感染力的

7、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使学生动情。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生动有趣的故事,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这些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具有十分明显的形象性。因此,许多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都非常善于运用音乐、美术甚至自然科学的手段来再现形象,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如教学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时,用恢弘豪迈有力的配乐朗诵来表达作者的豪情,学生虽然对那段岁月没有一点感性的认识,但在音乐的渲染下一定也能深切体会七律长征的思想感情。我们就更应充分利用音乐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受到熏陶和感染。艺术都是相通的,一张挂图,一幅简笔画,一整套的幻

8、灯图片,这些美术手段也常被我们用来创设情境,引情激情。音像结合的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更是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为创设课堂教学的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使学生动情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不管是新课标的明确提出,还是各种版本新教材的内容变革,其实都已十分明显地向语文教育工作者传达着这样的信息: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的学科,语文教学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情感、

9、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语文教师要重视并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以丰富学生自身情感体验为基础,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学生培养成有健全人格,健康情操的真正人文意义上的人才。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特别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目标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明确将“情感”纳入了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对话,是一种双向联系的过程。知识传授和掌握学习方法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一般而言,教师都会明确将其定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加以重视。而情感和价值观则是隐性的,很容易被教师忽略。有的教师即使把

10、“情感”定在了教学目标中,一般也是形式上以灌输为主、内容上以严肃正统的政治思想教育为主,很少渗透富有人文意趣的情感因素。因此,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从具体的教学过程来看,首先需要教师明确将之定为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润物细无声”似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渗透和熏陶。 结论:在对教材情感因素挖掘的过程中,教师们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教学是一种价值导引,蕴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教学也是一种自我建构,是受教育者精神世界自主地、能动地生成的过程。现在的教师们对新课改提出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现在,我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将情感因素的挖掘做为分析教材的核心内容,并根据所挖掘出的情感因素进行教学设计。在语文学科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已开始对其它学科的教材进行情感因素的挖掘。相信,对教材情感因素的挖掘,将极大地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我校的课堂教学有一个全新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