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操作程序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78820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化血红蛋白操作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糖化血红蛋白操作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糖化血红蛋白操作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糖化血红蛋白操作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糖化血红蛋白操作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化血红蛋白操作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操作程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化血红蛋白操作程序一、检测方法离子交换层析法二、方法学原理H50采用基于离子交换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原理,测量血红蛋白色谱图,计算相关参数。基于高效离子交换的液相色谱检测原理,测量时先将含有各种血红蛋白的血液样本载入层析柱,在选定的低离子强度缓冲液及pH条件下,血液样本中的HbA1c几乎不带正电荷,首先被洗脱;血液样本中的HbA0带正电荷,用高离子强度的洗脱液最后洗脱出来,得到相应的血红蛋白层析谱,然后算出HbA1c峰值和总Hb的比值。三、试剂品牌、包装规格、内含物3.1试剂品牌:迈瑞3.2试剂成分和规格3.2.1:离子交换层析柱: 规格:1*13.2.2糖化血红蛋白溶血剂:磷酸缓冲液 规格:

2、2L*33.2.3糖化血红蛋白洗脱液A:琥珀酸缓冲液 规格:900ml*43.2.4糖化血红蛋白洗脱液B:磷酸缓冲液 规格100ml*23.3储存温度:2303.4开瓶有效期:100day。四、仪器品牌、型号品牌型号:迈瑞H-50五、 操作程序5.1开机程序5.1.1按主机上的电源开关,接通电源;5.1.2仪器自动执行一项自检操作,包括系统检查、关机检查和机械初始化。整个过程约持续15分钟;5.1.3系统自检完成后,弹出登录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点击“登陆”;5.1.4“液路初始化”完成后进入主界面,进行样本分析;5.2质控程序5.2.1容器类型1. 使用离心管或微量杯,分别使

3、用各自的适配器,放入质控品试管架,试管架上部有CRL标贴。2. 仪器会自动识别试管架,采用预稀释模式测量。5.2.2质控品样本液的制备5.2.2.1厂家质控1. 对于新开瓶质控品,首先将其自28冰箱中取出;2. 轻敲瓶盖,确保冻干样品全部散落在瓶底,小心地打开瓶盖和橡皮塞,使瓶盖朝上,当心瓶盖上黏附的冰冻粉末被风吹下造成内容物的损失;3. 获取2mL糖化血红蛋白溶血剂,缓慢注入两个水平的质控品瓶中,仔细盖上橡皮塞后,轻缓翻转小瓶10秒进行混匀,然后避光放置约2-3分钟(期间轻缓翻转小瓶,确保内容物完全溶解,翻转过程避免产生泡沫);4. 待其完全复溶后混匀,可用移液器分别取两个水平的质控品各20

4、0ul置于两个预稀释样本杯或1.5ml EP管中(剩余的质控品可置于28低温下保存14天,使用前从低温环境下取出即可直接使用),每一瓶质控品开瓶后均需在瓶身上记录开瓶日期,5. 每一批质控品开瓶后第一次使用时均需在仪器上录入质控品试剂的参考值、批号和有效期:点击“质控”菜单“设定”选择新的文件号点击“编辑”选择质控水平、参考值类型,偏差限格式,输入批号、有效期、参考值和偏差限,每个水平质控建立一个相对应的文件夹并勾选“在用”列,仪器后续质控测试将默认保存在该文件夹中直到有效期失效。5.2.2.2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质控1. 对于新开瓶质控品,首先将其自28冰箱中取出;2.取低、高值质控品各5ul

5、分别用5ml的糖化血红蛋白溶血剂溶血备用。(注:溶解的质控品可以做两次质控,第一次做好之后盖好盖子放入28冰箱保存)5.3质控程序1. 分析仪开机完成后,将质控品样本杯或1.5ml EP管分别放置于配套的适配器内,然后放置于质控试管架上,低值质控品放置于2号位,高值质控品放置于4号位);2. 将试管架置于自动进样器上,在仪器的“样本分析”界面,点击“模式”,选择进样模式为“自动”,再点击“启动分析”按钮,仪器会自动识别此为质控品,结果记录在仪器的质控界面下。3. 测试结束后,点击“质控”菜单,进入到“质控图”界面,根据用户在仪器上自定义的质控允许偏差限或质控规则对仪器质控数据进行判断。4. 如

6、果出现“失控”,建议按照实验室管理规范的操作进行问题排查及确认;5.4 仪器校准程序 5.4.1容器类型1. 使用离心管或微量杯,分别使用各自的适配器,放入校准品试管架,试管架上部有CAL标贴。2. 仪器会自动识别试管架,采用预稀释模式测量。5.4.2校准条件1. 客户端装机;2. 客户端更换层析柱;3. 进行测量系统的维修和维护;4. 长时间未使用或更改工作地点;5. 非质控操作或者质控品原因,排除仪器非故障性改变导致的质控结果失控;6.5.4.3校准品样本液的制备1. 对于新开瓶校准品,首先将其自2-8环境中取出;2. 轻敲瓶盖,确保冻干样品全部散落在瓶底,小心地打开瓶盖和橡皮塞,避免内容

7、物的损失;3. 获取2mL糖化血红蛋白溶血剂,缓慢注入瓶中,盖上橡皮塞,轻轻翻转小瓶数秒进行混匀,然后避光放置约23分钟(期间轻轻翻转小瓶数次,确保内容物完全溶解,翻转过程避免产生泡沫);4. 待其完全复溶后混匀,可用移液器分别取两个水平的校准品各1mL置于两个预稀释样本杯或1.5ml EP管中(剩余的校准品可置于28低温下保存7天,使用前从低温环境下取出即可直接使用),分别放置于配套的适配器内,然后放置于校准品试管架上,低值校准品放置于2号位,高值校准品放置于4号位上;5.4.4仪器校准1. 在糖化分析仪上选择“校准”-“校准物校准”,在校准界面选择要校准的HbA1c参考值类型(NGSP或I

8、FCC),分别输入两个水平校准品靶值单上相同单位下的参考值,校准品批次和有效期,并选择每个水平校准品需要进行校准测试的次数(可以选择1-3次,仪器默认每个水平校准品样本测试3次);2. 将校准品试管架置于自动进样器上,点击“启动分析”按钮,仪器根据糖化分析仪上已设置的测试次数进行两个水平校准品的测试,自动计算校准公式:Y=aX+b,退出校准界面时手动点击保存生效;5.5 样本测定程序5.5.1样本准备1. 全血模式:使用推荐的抗凝真空管采集静脉血样本,确保样本量不小于1ml;2. 预稀释模式:采集静脉血或末梢血,用溶血剂进行稀释,确保预稀释后样本量不小于0.5ml;建议HGB正常值样本的稀释比

9、例为1:100;HGB浓度过低的样本建议调整稀释比例为1:50为佳;5.5.2自动模式(全血)样本分析1. 仪器进入分析界面后,将样本放入全血试管架(试管架上部有WB标贴);2. 点击“模式”,选择进样模式为“自动”;并进行起始样本编号,点击“确定”保存退出;3. 在分析界面下点击“启动分析”,仪器会自动识别试管架,采用全血模式测量。5.5.3自动模式(预稀释)样本分析1. 预稀释样本使用1.5mlEP管或微量杯,并分别使用各自的适配器,放入预稀释试管架(试管架上部有PD标贴)。2. 点击“模式”,选择进样模式为“自动”;并进行起始样本编号,点击“确定”保存退出;3. 在分析界面下点击“启动分

10、析”,仪器会自动识别试管架,采用预稀释模式测量。5.5.4封闭全血模式样本分析1. 按仪器上的开仓键,打开样本仓门,将混匀后的全血样本放到样本仓内;2. 推仓门,关闭样本仓门;3. 仪器进入分析界面后,点击“模式”,选择进样模式为“封闭”,并进行起始样本编号,点击“确定”保存退出;4. 在分析界面下,点击“启动分析”,仪器执行封闭全血测试。5.5.5急诊模式样本分析1. 如果在自动进样测试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急诊测试分析,按仪器上的开仓键(急诊键),打开样本仓门,将全血样本混匀后放到样本仓内;2. 关闭样本仓门,点击“模式”,进行样本编号,确定后点击“启动分析”;3. 急诊样本测试结束后,点击“

11、取消急诊”,继续自动模式样本分析。5.6关机如果需要关闭仪器,点击菜单“关机”,弹出对话框。点击“是”,按照屏幕提示要求关闭仪器电源。六、参考范围正常值范围4.0%6%七、临床意义7.1HbA1c与红细胞寿命和平均血糖水平有关,是评价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较理想的指标,可放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每天血糖波动影响。7.2 与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HbA1c水平升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均相应增加。.7.3 HbA1c对于糖尿病发生有较好德尔预测能力 。2010年,美国糖尿病会(ADA)发布的糖尿病诊治指南中正式采纳以HbA1c6.5

12、%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HbA1c水平在5.7%-6.4%为糖尿病高危人群,预示进展至糖尿病前期阶段,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风险均升高。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推荐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切点。八、病人准备、标本类型和要求1. 采血管/抗凝剂类型:使用洁净的抗凝真空采血管(推荐的抗凝剂种类: EDTA- K2, EDTA- K3,肝素锂,柠檬酸钠, 草酸钾/氟化钠)、硅化玻璃/塑料试管、离心管和硅硼化玻璃毛细管样本储存2. 全血样本冷藏保存10天内。九、注意事项1请注意标本的感染预防。2样品采集和制备:根据实验室的标准程序采集和制备样品。3标本处理和保存:处理标本时要将其当成生物污染品。标本要放在带盖的容器内防污染和蒸发。请于当日测定。如当天不能检测,:28保存。请避免重复冷冻溶解。十、参考文献1、尚红、叶应妩、王毓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人民为啥功能出版社、第4版、20142、迈瑞H-5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使用说明书。编写: 审核: 批 准:批准日期:20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