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控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78273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粘度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粘度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粘度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粘度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粘度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粘度控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凹印油墨的印刷粘度控制文/王达志在凹版印刷工艺中,控制油墨的印刷粘度是保证印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要更好的对油墨的粘度进行控制,就必须了解与油墨粘度相关密切的一系列影响因素及影响结果。一、粘度决定了印刷油墨的转移率。XY粘度cpa/s20406080100200300转移率%从上表可以看出,粘度越大,转移率下降。在实际印刷中,油墨连结料的粘着性,印刷速度,印刷压力,基材膜的性质,环境温湿度,印刷版辊网纹深浅等因素都会影响油墨粘度和转移率,但决定着转移率因素是油墨的粘度。1、影响油墨粘度的因素:第一,油墨中本身连接料树脂的溶解粘度大小。即一定量树脂和溶剂的溶液粘度越小,油墨的粘度也越小,反之则大。第

2、二、,颜料与连接料的配伍性,油墨生产中的颜料和连接料不发生凝结性化学反应,这里指的是油墨生产好后有没有发生增稠现象。如果会发生增稠凝结性反应的,油墨粘度大,如果上述体系粘度小油墨粘度就小。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印刷技术人员,往往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确认原墨的粘度:取库存中的油墨,摇晃油墨桶听响声,“哗啦啦”响声大的油墨质量好,因为油墨储存一段时间,有可能会发生增稠现象。2、溶剂和分散体的混溶性及相溶性根据不同型号,使用该型号相适应的稀释配方,如:尼龙(ONY),聚酯(PET)油墨,以丁酮为主溶剂。聚丙烯BOPP油墨,以甲苯,二甲苯为主溶剂。聚酰胺类PE油墨,以异丙醇为主溶剂。主溶剂占混合溶剂比例应当在

3、3050%量,辅助溶剂根据作来要求以任何比例配比,稀入油墨,随着混合油墨的量增加,油墨的粘度有规律的减小,该油墨的粘度属正常现象,但聚氨酯类双液反应型油墨,经过一段时间印刷后,如果在短时间内油墨的粘度急剧上升,稀入溶剂起不到降低粘度作用,油墨和混合溶剂之间会发生分离现象,这就很难控制油墨的粘度了。二、由于油墨的粘度不适,会造成的问题如下:1、粘度太小,造成印刷时的印品图案发花,针孔,大面积的小孔状,墨层不平实,不光滑,网点发虚,晕圈,印刷品附着力下降,如表印油墨会发生掉色现象。纸凹印时出现粉化,掉灰现象,墨盘中油墨因颜料和树脂比重大造成沉淀现象,树脂分离。2、粘度过大,会造成油墨流动性差,墨泵

4、与墨斗之间油墨循环不畅,印刷品会造成刮痕,咬色,糊版,桔皮状,印刷干燥困难而反粘,到下道工序时,复合掉色,会使胶粘剂染色等问题。三、怎样设定油墨的使用粘度。油墨的使用粘度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要根据印刷条件来设定,如版子的深浅,印品图案的大小,印刷速度印刷环境,溶剂配比,是表印还是里印等,特别是油墨的原始粘度和品质相当重要。1、油墨的原墨粘度应该是25130秒(4#杯)。2、高速机印刷时(3#杯):白墨16秒,蓝,黄,红1620秒。3、低速机印刷时:白墨20秒,蓝,黄,红2028秒。四、正确撑握混合溶剂的挥发速度,控制油墨的粘度。1、塑料凹版油墨属于挥发干燥型油墨挥发的机理:就是液体分子能量达到

5、脱离液体分子间吸引力的程度,使用液体分子逸到空气中去的过程,挥发干燥就是利用液体的这种特性,使湿墨的溶剂逸出,墨膜从液态变为凝固干结形态。凹版油墨一经印刷后,就要求油墨膜层内的溶剂在瞬间从体系内逸出,使印刷品图案干燥,才能进行下道工艺。2、凹版油墨的使用性,经济性的重要特征,是油墨的干燥性快慢,这主要依赖于有机溶剂的性质。由干燥不充分导至印刷的调子失调,印刷图案堆积,印刷品异味严重。干燥过快,凹版经刮刀刮拭后网穴中的油墨,在未到承印薄膜的短时间内,溶剂挥发过度,粘度上升,使油墨失去了转移性,会产生高光部分残缺,暗调部分油墨流散不良,造成糊版,多叠色的图案,会产生剥膜现象,接着不良。干燥过慢,油

6、墨转移性是不会发生问题,由于残留溶剂过多,印刷膜中墨膜受损害,严重时会出现象反粘现象,后道工艺无法加工,印刷形成粘脏。上述的这些故障主要是由溶剂的挥发速度不适引起,但不排除其它因素,如印刷机的烘干能力,溶剂的水份超标,环境条件等。当然也有油墨本身的质量因素,树脂选用不当,树脂软化点低,树脂溶剂脱离性不好,颜料对溶剂的释放性不好,过多的高沸点溶剂使墨膜软化等,都是不能忽视的原因。总归还是溶剂问题,参看各种溶剂的特性:干燥性脂肪族芳香族酯类酮类醇类名称沸点名称沸点名称沸点名称沸点名称沸点快正己烷69苯79.6醋酸甲酯醋酸乙酯57.277丙酮丁酮5679.3甲醇乙醇64.578.1中正庚烷95甲苯1

7、11醋酸丁酯126.3甲基戊酮115异丙醇82.3慢二甲苯141醋酸戊酯147环己酮155.7丁醇117.7五、混合溶剂的配比为了印刷时很好有效控制使用粘度,要正确配制稀释溶剂:1、一般选用中沸点,低沸点,较高沸点的溶剂相互配合使用,达到油墨干燥性要求,混合溶剂挥发速度受两种溶剂分子相互制约,不是它们挥发速度的平均值。就单一溶剂而言,沸点越低,挥发速度越快,但也有例外的,如乙酯和乙醇沸点相近,但乙酯挥发速度却是乙醇的二倍。2、稀释油墨的原则是先选择油墨型号,然后选择溶剂,选择溶剂时,先选择溶解油墨主体树脂的主溶剂,如300LM油墨,丁酮是主溶剂,200S型甲苯是主溶剂,108型,74型,异丙醇

8、是主溶剂。3、混合溶剂的溶解度参数与被溶解的溶解参数相近易于溶解,也是配制溶剂的原则。溶剂混合时,在醇类中,乙醇和苯类互溶性差,大概是醇与苯1:10范围互溶,在酯类中,乙酯和苯类互溶性差,大概是酯与苯1:107:10之间互溶,其它常用溶剂可互溶。4、根据溶剂挥发状态,结合环境条件配制混合稀释剂。1、环境温湿度越高,挥发速度越快,特别是夏天,高温多雨季节,饱和蒸汽压越大,挥发越快,蒸发潜热越小,挥发越快。2、同样体积的液体挥发时间越短,挥发越快,油墨中的溶剂挥发情况较复杂,当树脂或其它高分子物质溶解与溶剂中,两种物质分子彼此紧密结合,比单溶剂挥发速度为小。六、溶剂的溶解性与环境条件配制混合溶剂。

9、1、越能溶解的溶剂,挥发越难,因树脂与溶剂间的极性差别,溶媒作用强弱因素,对油墨的挥发速成度都有影响,这里面就要说明油墨档次区别,如,BOPP里印油墨,211K型与200S型,聚氨脂类油墨322型与321F型油墨,前者树脂对溶剂的释放性好,能适应高速低粘度场合操作,后者略差,不适应高速印刷。2、为了适应高速机印刷,322型油墨,200S油墨选用树脂与颜料对有机溶剂的释放性特别好,只有溶剂不残留才能提高印刷速度,使印品不粘脏。3、油墨中的颜料粒子越小,表面积越大,挥发缓慢,不同的颜料,对溶剂挥发阻碍不同,印刷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颜色肯定是不同的粘度,这里加以说明的是314型油墨,如果以同样的

10、粘度来印刷,极有可能会出现印品掉色现象。314型油墨属于双液反应型油墨,使用的溶剂为丁酮主溶剂,极性比较大,油墨树脂以聚氨酯为主连结料,选择的颜料为进口物化性能比较稳定的颜料,颗粒比较细,由于溶剂与树脂分子及颜料表面发生相互牵制作用,因此,油墨的粘度,稀释溶剂挥发速度,印刷速度严格控制。314油墨印刷时,在一些小型印刷厂,对油墨的使用粘度未控制好,其结果,出现掉色染色等故障,一般都因使用粘度过高所引起。4、在符合印刷品要求的前提下,油墨的使用粘度越低越好,但表印油墨必须保持一定的粘度,否则墨膜太薄,易发生问题,附着牢度变差等原因。5、外界因素,室温越高,可促使溶剂挥发加快,相对湿度越高也可促进溶剂挥发加快,反之则慢。空气流通越快,可使溶剂挥发加快,在窒息环境中不利于溶剂的挥发。6、油墨的使用温度最好在1428度之间,相对湿度在6575%之间,超出这些范围,都会有不同程度影响油墨的使用粘度。7、要确切掌握油墨的使用粘度,必须具备油墨的实际使用知识,长期积累一些经验,不同的印刷条件,不同的印刷基材,都有不同的油墨使用粘度,如果对油墨的使用粘度不以正确科学的控制,印刷工艺难以顺利进行,原则上应该对每一批产品,每一个品种都要记录油墨的使用粘度,包括条件因素,气温,湿度等,印刷车间对于测定油墨的粘度必备的工具是3#杯,秒表。若要获得良好的印刷品质,必须控制油墨粘度。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