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状硫酸铵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78123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粒状硫酸铵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粒状硫酸铵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粒状硫酸铵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粒状硫酸铵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粒状硫酸铵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粒状硫酸铵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粒状硫酸铵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ettings of My Documents粒状硫酸铵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报告摘要硫酸铵简称:硫铵;俗称:肥田粉。分子式:(NH4)2SO4,CAS号:7783-20-2。硫酸铵分为粒状或粉末状,国内硫酸铵的大小不一,常见粉末状硫铵,粒状硫铵很少。小的硫铵晶粒易形成“晶簇”,使表面积增大,很容易将母液包藏在晶粒间,吸附较多的酸、水而腐蚀管道和设备。离心分离及洗涤产品时,颗粒较小的硫铵结晶会使晶浆粘度增大,导致放料困难,筛网磨损也比较大。此外,由于小晶粒的硫铵结晶杂质含量高,单位体积硫铵含氨量必然减少,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等级,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近年来有不少企业致力于提高晶体的颗粒。粒状硫酸铵

2、应用在化肥方面,颗粒大的硫酸铵也是复合肥料的良好选择。粒状硫酸铵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通过对粒状硫酸铵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环境、粒状硫酸铵技术发展情况,粒状硫酸铵消费前景、粒状硫酸铵供需状况以及国外粒状硫酸铵供需状况等几大部分的数据研究来探求粒状硫酸铵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专业研究回答如下几个业内人士非常关注的问题:1、粒状硫酸铵的技术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如何?2、粒状硫酸铵的需求现状如何?增长潜力有多大?金融危机影响?3、粒状硫酸铵生产现状如何?增长潜力如何?金融危机影响几何?4、粒状硫酸铵的进出口情况如何?金融危机影响几何?5、粒状硫酸铵的销售状况,销售渠道如何?金融危机影响几何?6

3、、粒状硫酸铵的市场价格情况,价格变化趋势,影响价格的因素等?通过阅读粒状硫酸铵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2010),可以使得业内相关人士对粒状硫酸铵整个产业的发展有全面的深入的把握,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目 录粒状硫酸铵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1报告摘要1目 录11. 第一章、粒状硫酸铵的概况31.1. 粒状硫酸铵的基本概念31.2. 粒状硫酸铵的理化性质51.3. 粒状硫酸铵的主要应用领域51.4. 粒状硫酸铵的质量指标51.5. 粒状硫酸铵的安全措施61.5.1. 危险性类别61.5.2. 急救措施61.5.3. 消防措施61.5.4. 泄漏应急处理61.5.5. 操作处置与储存61.

4、5.6.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62. 第二章、粒状硫酸铵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72.1. 粒状硫酸铵主要生产方法72.1.1. 结晶原理72.1.2. 结晶部分流程82.1.3. 影响晶体粒度的因素82.1.4. 结论112.2. 粒状硫酸铵工艺技术的改进与发展趋势123. 第三章、粒状硫酸铵的生产现状与预测133.1. 粒状硫酸铵生产现状及预测133.1.1. 国外粒状硫酸铵的生产现状与预测133.1.2. 中国粒状硫酸铵的发展及现状分析133.2. 粒状硫酸铵主要生产企业产能统计143.3. 粒状硫酸铵主要生产企业概况143.3.1. 贵州瓮福集团143.3.2. 河北邢化化肥有限公司15

5、3.3.3. 山西省闻喜县保丰肥料厂154. 第四章、粒状硫酸铵的消费分析与预测154.1. 我国硫酸铵消费现状分析154.2. 我国粒状硫酸铵下游消费现状154.2.1. 我国粒状硫酸铵消费现状分析154.2.2. 我国粒状硫酸铵消费结构分析164.3. 我国粒状硫酸铵消费结构分析165. 第五章、粒状硫酸铵进出口统计分析与预测165.1. 粒状硫酸铵进出口统计数据165.2. 粒状硫酸铵进出口分析175.2.1. 粒状硫酸铵进出口量分析及预测175.2.2. 粒状硫酸铵进出口价格分析及预测176. 第六章、粒状硫酸铵市场价格及市场分析176.1. 粒状硫酸铵市场价格176.2. 粒状硫酸铵

6、市场分析与预测177. 第七章、粒状硫酸铵的原料与上下游产业链分析187.1. 粒状硫酸铵原料供应与市场概况187.2. 粒状硫酸铵上下游产业链188. 第八章、粒状硫酸铵拟建与在建设项目189. 第九章、粒状硫酸铵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与建议19 表格及图(31个)表1.1 硫酸铵质量指标(执行标准:GB 535-1995),单位:%5图2.1 硫铵工艺的装置流程8表2.1 不同温度下水硫铵物系的固液平衡数据9表2.2 硫铵晶核生成和晶体成长的数据*9图2.2 带有细晶消除循环结晶器的粒度分布11表3.1 2004-2009年世界粒状硫酸铵产能产量情况表13图3.1 2004-2009年世界粒

7、状硫酸铵产能产量走势图13表3.4 目前我国粒状硫酸铵主要生产厂家与生产能力情况表14表4.1 2004-2009年我国粒状硫酸铵供需情况表15图4.1 2004-2009年我国粒状硫酸铵供需走势图15表4.2 我国粒状硫酸铵消费结构15图4.2 我国粒状硫酸铵消费结构图16图7.1 粒状硫酸铵产业链结构图181. 第一章、粒状硫酸铵的概况1.1. 粒状硫酸铵的基本概念硫酸铵简称:硫铵;俗称:肥田粉。英文名称:ammonium sulfate分子式:(NH4)2SO4分子量:132.13CAS号:7783-20-2外观分类:白色或灰白色,粒状或粉末状颗粒肥料肥料的种类多种多样。根据肥料产品的形

8、态可分为液体肥料和固体肥料。液体肥料主要包括直接施肥的液氨、氮溶液和叶面喷施肥料等。液体肥料主要在美国和西欧使用,如美国液体肥料占化肥总消费量的30左右,西欧约占6。大部分化肥为固体形态,根据颗粒的大小,又可分为粉状肥料(prill fertilizer)和颗粒肥料(granular fertilizer)。固体肥料颗粒的大小取决于造粒工艺的不同。通过肥料液滴固化(如塔式喷淋造粒)或特定条件下的结晶以及反应堆置熟化等工艺形成的颗粒较小,平均粒度在1mm左右甚至更小,为粉状肥料,主要包括普通尿素、氯化钾、氯化铵、碳铵、硫铵、结晶硝铵等。通过控制造粒塔及结晶器的工艺操作参数,也可形成平均粒度在12

9、mm左右的肥料,如颗粒硝铵等,但要形成更大粒度的颗粒是困难的。颗粒肥料通常为通过特定的造粒装置形成的较大粒径的肥料,通常14mm颗粒的比例要求达到90左右,则平均粒度约在23mm。包括大颗粒尿素、重钙、磷铵、NPK复合(混)肥以及通过肥料二次加工形成的颗粒硫铵、颗粒氯化钾等。影响化肥使用的关键因素除肥效外,还有储存、运输和装卸性能。化肥发展的初期,产品多为粉状。虽然粉状肥料混合起来比较容易,但有许多缺点,如离析,难以控制结块,流动性差,难以实现机械化施肥,在施用过程中易形成粉尘而流失等。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实现肥料的颗粒化。颗粒肥料具有物理性能好,装卸时不起尘、长期存放不结块,流动性好,施

10、肥时易撒布,并可实现飞机播肥、减少损失等优点,同时还可起到缓释作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此外,品种不同但大小相近的颗粒肥料可实现直接掺混,得到低成本的混配肥(BB肥),具有和复合肥同样的肥效。因此随着肥料造粒技术不断发展,大颗粒尿素、磷铵、复合肥、颗粒钾肥等产品也得到迅速发展。肥料颗粒化是当今化肥的发展趋势之一。小的硫铵晶粒易形成“晶簇”,使表面积增大,很容易将母液包藏在晶粒间,吸附较多的酸、水而腐蚀管道和设备。离心分离及洗涤产品时,颗粒较小的硫铵结晶会使晶浆粘度增大,导致放料困难,筛网磨损也比较大。此外,由于小晶粒的硫铵结晶杂质含量高,单位体积硫铵含氨量必然减少,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等级,不利于

11、降低生产成本。1.2. 粒状硫酸铵的理化性质物化性质:硫酸铵(NH4)2SO4,含N:20-21%简称硫铵,俗称肥田粉。硫铵产品一般为白色结晶,副产品或混有杂质时带微黄,灰色等杂色,纯品为无色斜方晶体,工业品为白色至淡黄色结晶体。含氮(2021)%,物理性质稳定,分解温度高(280),不易吸湿,临界吸湿点在相对湿81%(20),易溶于水,0时达70克/100克水,肥效迅速而稳定。硫酸铵除含氮外,还含有24%左右的硫,也是一种重要的硫肥。在长期施用不含硫高浓水肥的地区,土壤缺硫日益普遍,这使得这些地区把硫铵作为补充土壤硫的重要来源。硫铵还含有少量的游离酸和其它作物养分。农化性质:硫铵在农化性质上

12、的主要特点,是其分子中含有阴离子SO42-,难以被土粒吸持,又因作物对NH4+的较多吸收而使SO42-残留土壤。故硫铵是一种典型的生理酸性氮肥。SO42-在含游离CaCO3的石灰性土壤上,很易与CaCO3或与土壤胶体上代换下的Ca2+起反应,形成难溶的CaSO4,不会明显影响土壤的pH值。但对中性和酸性土壤,残留的SO42-将可能与H+结合而降低土壤的pH值,酸化土壤。连续大量施用时,需要采用配施石灰等措施,以消除其副作用。1.3. 粒状硫酸铵的主要应用领域硫酸铵主要为农业肥料及化工、染织、医药、皮革等工业原料。粒状硫酸铵常用于复合肥的制造,也可直接用作化学肥料。1.4. 粒状硫酸铵的质量指标

13、表1.1 硫酸铵质量指标(执行标准:GB 535-1995),单位:%项目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外观白色结晶,无可见机械杂质无可见机械杂质无可见机械杂质氮(N)含量(以干基计)21.021.020.5水分(H2O)0.20.31.0游离酸(H2SO4)含量0.030.050.20铁(Fe)含量*0.007砷(As)含量*0.00005重金属(以Pb)计含量*0.005水不溶物含量*0.01注:*硫酸铵作农业用时可不检验铁、砷、重金属和水不溶物含量等指标。1.5. 粒状硫酸铵的安全措施1.5.1. 危险性类别健康危害:对眼睛、粘膜和皮肤有刺激作用。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1.5.2. 急救

14、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1.5.3.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硫化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1.5.4.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1.5.5. 操作处置

15、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1.5.6.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未制定标准TLVTN:未制定标准TLVWN: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