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导学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75875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一部思想政治学科政治生活导学案3.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目标定位】1了解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了解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型民族关系。3理解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关系教学难点:民族平等与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基础梳理】请同学们通研课本,完成创新课堂P62页相关内容,同时在教材上划出重点内容,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互动探究】【探究一】材料一: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5名,占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13.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只有几千人的珞巳、门罗、赫哲族也都有自己

2、的代表。材料二:进入新世纪,中央召开了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国家对西藏直接投资的建设项目117个,总投资312亿元;各省市对口支援西藏投资的建设项目70个,总投资10.6亿元。材料三:自2001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国家对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技资给予极大的倾斜,仅2002年就投资426.56亿元。到2000年底,西藏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5.8%,广播电视覆盖率也迅速提高,分别达到77.8%和76.2%。互动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 (2)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这些基本原则的哪些具体内容?

3、 【探究二】材料一 胡锦涛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和全国各地大力支持下,新疆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使新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变,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进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材料二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做好新疆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关于新疆发展和稳定的总 体部署,大力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进一步促进安定和谐,坚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实现

4、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进一步巩固和发 展各民族大团结,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互动问题: (1)根据所学政治生活,说明加强民族团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根据所学政治生活,请说明如何进一步促进新疆的的稳定和繁荣?【误区辨析】1、误区: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这就意味着民族平等已彻底实现。 2、为什么要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1)大民族主义在我国表现为大汉族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主要思想是认为本民族是“大民族”、“优秀民族”,理应位于

5、其他民族之上,享有特权,歧视、排斥、掠夺、欺凌其他弱小民族。(2)地方民族主义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是多民族国家内少数民族中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它以孤立、保守、排外为主要特征。(3)大民族主义与地方民族主义都反对坚持民族平等,影响甚至破坏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坚持民族团结必须反对民族主义。3. 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是否意味着民族平等在我国已彻底实现?说明原因。不是。虽然我国各民族在享有权利方面已实现真正平等,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还很不平衡,所以民族之间还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因而影响了平等权利的充分

6、行使,这也是现在我国为什么要帮扶少数民族发展的原因之一。【知识补充】处理民族关系原则之间的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 。【即时巩固】1.(07广东单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 )A各民 族聚居 B各少数民族聚居C各民族居住 D各少数民族居住2.(08海南单科)1947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

7、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开创了内蒙古历史的新纪元。内蒙古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民族自治区,主要因为 ( )蒙古族对国家统一有强烈的政治认同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人口构成单一蒙古族在我国民族人口分布上有自己的特点A B C D 3.(06上海单科)2005年10月12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将西藏纳入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青藏铁路的开通 ( )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和繁荣可以巩固民族团结和加强国防 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消除了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A B C D4.(09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

8、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A B C D5.(09山东)格萨尔王传是藏民族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的抢救和整理。这说明()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保护民族文化自治区文化管理自治权受法律保护自治区政府履行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A B C D6.(08江苏)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

9、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 )A. 民族团结原则 B. 民族互助原则C. 民族平等原则 D.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知识网络】我国 的民族关系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三原则间的关系【学习反思】我的收获:我的不足:改进方法:教学一部思想政治学科政治生活导学案主备人:陈永智 审核人:李文婷 郭 燕 编号:0173.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探究一】(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2) 材料一说明我国各民族在政治地位

10、上的平等关系。材料二说明我国民族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团结合作关系。材料三说明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经济扶持政策,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探究二】(1)必要性:汉族离不开少 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 族,少数民族之间也 相互离不开。重要性: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之一, 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的保证,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国家统一的基础。(2)各级政府要正确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提高依法 行政水平 ,树立政府权威,促进新疆的稳定和繁 荣。要加强党对新疆工作的领导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为新疆的长期发展繁荣创造和谐稳

11、定的环境。要继续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每个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误区辨析】(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也就铲除了民族压迫根源,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汉族地区人口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与汉族地区还有着较大的差距,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还客观存在着。国家正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少数民族地区也正在依靠自己加大开发、发展力度,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可见,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民族平等彻底实现。由上述三点理由说明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即时巩固】16 BDABAC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