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800T中水回用技术方案120628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75708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镀废水800T中水回用技术方案120628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镀废水800T中水回用技术方案120628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镀废水800T中水回用技术方案120628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镀废水800T中水回用技术方案120628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镀废水800T中水回用技术方案120628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镀废水800T中水回用技术方案120628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镀废水800T中水回用技术方案120628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电 镀镀 厂厂 400T/d400T/d 中中 水水 回回 用用 设设 计计 方方 案案 二二 O O 一二一二 年年 六六 月月 电镀厂 400T/d 中水回用 设计方案 2 目目 录录 1 1设计前言设计前言 3 3 2 2设计基础设计基础 4 4 3 3工艺描述工艺描述 5 5 4 4电气设备控制电气设备控制 1313 5 5主体设备配置主体设备配置 1616 6 6公用条件公用条件 1717 7 7投资概算投资概算 1818 8 8运行成本分析运行成本分析 1818 9 9技术、售后服务技术、售后服务 1919 电镀厂 400T/d 中水回用 设计方案 3 1设计前言设计前言 1.1

2、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为了满足业主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用水的要求,我公司拟对已经过物化处 理的电镀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膜分离集成工艺以达到深度处理的目的,水 回用率约为 54.2 %,产水完全满足业主对于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项目设计处理量为 400 m3/d。受企业委托,我公司在对同类水源现场调查 的基础上,结合同类工程实践,在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的前提下,编制该 项目的工程设计方案,供业主、有关管理部门和专家决策和审查。 1.2 设计设计依据依据 业主提供的原水水质指标及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二标准; 业主提供的回用水水质要求; 根据该项目原水特征,结合同类工程实例,在确保出水达标的前提下,

3、采用成熟、可靠、先进的处理工艺; 本公司在同类工程上的设计经验和运行资料。 2设计基础设计基础 2.1 原水水源原水水源和水质和水质 2.1.1原水水源 本项目原水为经业主原有污水处理设施物化处理后的电镀废水。 2.1.2原水水质 经物化处理后的电镀废水已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表二标准,其水 质指标摘录如下: 检测项目 PH CODcr (mg/L) 悬浮物 (mg/L) 电导率 (s/cm) 总硬度 (mg/L) 数值 6-980406000200 2.2 设计水温设计水温 25。 电镀厂 400T/d 中水回用 设计方案 4 2.3 设计产水水量及水质设计产水水量及水质 2.3.1设计产水

4、水量 系统最终产水量:433.8 m3/d; 反渗透系统脱盐率: 98 (运行第一年) 。 2.3.2设计产水水质 系统产水水质达到回用水要求回用,水质要求如下: 检测项目 PH CODcr (mg/L) 悬浮物 (mg/L) 电导率 (s/cm) 总硬度 (mg/L) 数值 6-910530010 2.4 系统运行方式系统运行方式 24 小时连续运行。 3工艺描述工艺描述 3.1 工艺流程选择工艺流程选择 本项目原水为经业主原有污水处理设施物化处理后的电镀废水,为满足业 主对回用水的要求,需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深度处理。经物化处理后的电镀废 水中仍然含有一定悬浮物,还应存在一定的浊度与胶体,因

5、此我们拟在系统前 端设置多介质过滤器,可截留大量悬浮物、胶体及其它颗粒物。同时,我们拟 在后续超滤系统前引入自清洗过滤器作为预处理,目的是为了使整套系统的运 行更加连续和稳定。主体脱盐部分采用反渗透工艺,可有效降低水中的可溶性 盐分、胶体等含量,产水满足业主要求。针对这一水源,经过我方技术人员的 反复沟通与交流,在充分考虑业主的实际需求的前提下,结合我公司的相关工 程经验,本项目拟采用“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处理工艺作为主体工艺路 线以达到深度处理的目的。 电镀厂 400T/d 中水回用 设计方案 5 3.2 工艺流程框图工艺流程框图 反渗透浓水 多介质过滤系统 超滤系统 反渗透系统 经业

6、主原有污 水处理设施物 化处理后的电 镀废水 化学清洗系统 冲洗系统 产水 加药系统 冲洗系统 化学清洗系统 低压冲洗系统 3.3 工艺流程描述工艺流程描述 3.3.1 多介质过滤系统 多介质过滤器是利用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 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状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的过 程。本项目多介质过滤系统过滤介质采用石英砂和无烟煤。 1) 设置目的: 为了防止细微的颗粒性杂质堵塞通道并影响超滤的出水水量,去除大部分 固体悬浮物、胶体和部分 COD。 2) 装置组成: 直径为 2200mm 多介质过滤器 1 套,计 2 台。 3) 技术要求: 多介质过滤器

7、的封头 12mm,壳体 10mm,壳体材质为碳钢,衬胶层为单 电镀厂 400T/d 中水回用 设计方案 6 层,设备本体管道衬胶为单层,所用胶种为天然氯丁半硬胶,胶层应 延至外部法兰结合面,并采用硫化罐硫化,必须耐 15000V 电火花检测 合格。 所有内部管路应采用法兰与本体连接,并考虑检修和部件更换的便利。 内部部件的材质应符合规定,紧固件等应等同内部管件材质相当。 内部部件应固定及加固,能承受水流的冲击。 设备内部进水、进气和集水、集气装置的布水、布气应均匀,无偏流 现象。并有足够的强度。 多介质过滤器应配置人孔,人孔的尺寸保证检修人员的进出和更换部 件的进出。人孔和人孔盖的内表面与容器

8、的内表面平齐。人孔配有人 孔盖、垫圈、螺栓、螺母和起吊杆等全套部件。 多介质过滤器配置透明耐腐视镜,厚度能承受容器的设计压力和试验 压力。视镜的内表面与容器的内表面平齐,对称设置,并设置照明脚。 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装置为多孔板加水帽结构,多孔板厚度为 16mm, 出水口加挡板,水帽材质为 ABS。 多介质过滤器配备现场安装操作平台所需的安装附件,并且在发货前 在容器内安装固定。 所有设备内部部件除特殊需要外,无任何塑料材质,且材质应与设备 防腐等级相当。 多介质过滤器的进、出管道上,设置手动阀,便于调节流量和维修。 4) 运行方式: 24 小时连续运行。 3.3.2 超滤系统 3.3.2.1

9、自清洗过滤器 自清洗过滤器是一种利用滤网直接拦截水中的杂质,去除水体悬浮物、颗 粒物,降低浊度,净化水质,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以净化水质及 保护系统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精密设备。水由进水口进入自清洗过滤器机体, 运行及控制不需外接任何能源就可以自动清洗过滤,自动排污。反冲洗期间不 断流,清洗过滤周期可以调节。 电镀厂 400T/d 中水回用 设计方案 7 采用自清洗过滤器与传统的过滤器相比,具有如下的技术特点: 1)精确过滤:可根据用水要求选择不同精度的过滤滤网,有 20、55、100、130、200、400 等多种规格。本项目选用 100 过滤精度。 2)高效反洗:高速和彻底的反洗

10、,只需 7-15 秒左右即可完成。 3)全自动运行,连续出水:在过滤器组套内,反洗过程轮流交替进行,工 作、反洗状态之间自动切换,可确保连续出水,系统压损小。 4)标准模块化:标准模块化系统设计,用户可按需配置,简单灵活,互换 性强。 5)节省占地:可灵活利用边角空间,因地制宜安装,占地很少。 6)运行可靠维护简单:几乎不需日常维护,安装操作方便,部件 100%经 工厂检测和试运转,不需专用工具,所需备品备件很少。 7)使用寿命长:高科技不锈钢过滤芯坚固、无磨损、无腐蚀,经多年工业 实用验证,过滤和反洗效果不会随使用时间而变差。 3.3.2.2 超滤装置 超滤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平

11、均孔径介于反渗透膜与微孔滤 膜之间,截留水中的细菌、病毒、胶体、大分子等微粒,而水和低分子量溶质 透过膜。近年来,超滤作为反渗透预处理得到了快速发展。 1) 设置目的 经超滤预处理后,使 SDI 指数及颗粒能充分保证反渗透的进水要求,大幅 度降低反渗透膜的污染程度,延长反渗透膜的清洗周期,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 寿命,从而降低整体运行成本。 2) 装置组成 设置 1 套超滤装置,单套超滤装置配置 16 支 8060 超滤膜,材质为 PVDF, 单支膜面积 50m2。 3) 技术要求 超滤膜元件的设计通量遵循膜元件制造厂商规定的设计通量,充分保 证使用寿命。 每支超滤组件设置取样点,随时监测超滤产水

12、水质,判断每支组件运 行是否正常。 电镀厂 400T/d 中水回用 设计方案 8 超滤膜组件安装在组合架上,组合架上配备全部管道及接头,包括所 有支架、紧固件、夹具及其它附件。 超滤产水实现恒流控制。 超滤装置实现完整性检测。 超滤组合架的设计满足使用地的抗震烈度要求和组件膨胀的要求。 4) 运行方式 24 小时连续运行。 3.3.3 反渗透系统 3.3.3.1 反渗透脱盐净化原理 反渗透(RO)是一种借助于选择透过(半透过)性膜的功能,以压力差为 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当系统中所加的压力大于溶液渗透压时,水分子不断地 透过膜,经过产水流道流入中心管,然后由产水管输送至 RO 产水池。进水中的

13、杂质,如: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等被截留在膜的进水侧,由浓水管排出。 3.3.3.2 反渗透脱盐性能参数 RO 系统除盐率 :98%(运行第一年) RO 系统产水量 :433.8 m3/d (25 ) RO 系统回收率:60 % 3.3.3.3 反渗透系统的组成 3.3.3.3.1反渗透膜装置 1) 设置目的: 反渗透膜装置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脱除水中的可溶性盐分、胶体、有机物 质等。 2) 装置组成: 为了满足业主对回用水的要求,本项目主体脱盐部分拟采用反渗透工艺。 反渗透膜元件选择透水量大、脱盐率高、化学稳定性好及机械强度好的膜,采 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反渗透复合膜。反渗透膜组采用一级共两段排

14、列,设置 5 根 FRP 压力容器,每根压力容器可安装 6 根膜元件,32 排列。 3) 技术要求: RO 装置有防止启动时反渗透膜受到水或空气冲击的措施。 电镀厂 400T/d 中水回用 设计方案 9 RO 装置完整地包括系统所有设备、管道、阀门、传感器和测量仪表等。 RO 压力容器采用百衡或乐普产品。 RO 膜元件的设计通量保证膜元件正常运行和合理的清洗周期。 反渗透装置的给水加药种类及加药点,化学清洗液的选择根据给水水 质和所选用反渗透装置膜组件的特性确定。 RO 装置各段给水及浓水进出水管上应设有接口及阀门,以便清洗时与 清洗液进出管相连。 RO 装置的设计应避免膜元件承受背压。 反渗

15、透浓水排放装流量控制阀,以控制 RO 的回收率。 RO 装置设有安全的启停程序,设有停用时的延时低压冲洗程序。 RO 装置进水管和每个膜壳的产水管、产水支管、产水总管设取样点, 取样的数量及位置应能有效的诊断并确定系统的缺陷。 RO 膜组件应安装在组合架上,组合架上应配备全部的管道及接头,还 包括所有的支架、紧固件、夹具及其它附件。 RO 组合架的设计满足其厂址的抗震列度要求和组件的膨胀要求及耐腐 蚀要求。 RO 系统所配仪器、仪表的性能、配置点及数量等将满足本系统的安全、 稳定、可靠运行之需要。 整个系统的管道设计应避免死角,以防细菌的生长,并设有冲洗系统。 RO 装置本体及系统的连接管道、法兰、阀门充分考虑承压和防腐。 膜组件给水系统应考虑均匀性。 4) 运行方式: 24 小时连续运行。 3.3.3.3.2化学清洗装置 1) 设置目的 反渗透的预处理越完善,膜元件清洗周期就越长,清洗也越容易。但要保 证反渗透膜元件完全不被污染是不现实的。因而当膜元件因运行累积而造成污 染时,反渗透的进出口压差上升,产水量下降,脱除率下降。为确保反渗透长 电镀厂 400T/d 中水回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