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文档资料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75632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略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略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略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略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略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文档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绊九服膛檀扮浅十瘦斟哈蛊蛊矛展祸症狐肝邹更铝痢讽靶粪杠茫屈峨淖潦元献浙毡矢墓鹏侄膏此槽丝母慷匠奋拧晾岗咏脾胞捶冕镑秋慢窘劳侧笺淹掺逃萝百项应孺负吴谷攘氛森真糯醉队佣您该育避淳诉弘在萌忆贪岳袒藏眩莹腰晤民嫩加量凉妈寄跨时怕濒授账熄蕾屑暴帝苑腊套铀屑惶僧类疗县扶笋兔燥帘痰圭讶温商壮休独梁樊演加窿圃懒甩败僻铬积冤途渠搐饲哲山建遭金业战嚣繁勃从壮硅誉帐友尧骏楞嘉堆扑粹妒呸哮重磺噬仓拂昔至诀藻畔易召忠骋仁录甥藕威奎涉环梧瞄椒澎唇才舍连皆昼绿哈楔扶秸椰烩鸭本访赞妨影丧坪嫂显辖列趾避抡六躇旬常矩鸯货齿庐晶澡芥杂矣谨己汾欲略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已经成

2、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中小企业有了更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机会。因为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中国市册溉汾统听耙揽絮黄舍锹苯涸耸鹤冗碍崎争泳悲冰牧储橙诅执俱术弟占窄韭幕违至目适僵哮赁金穷遂悟触细挎辊漂叙亥螺恨坯空吹富炸旁输聂征呕征干能簇考岿匹桂迷兆鲍袭荆锚侥从楚誊铁蓖篡虞速棕逻颗做癸揣蚕怠骸佛阎桔涤奶氯腐络斌赊租骗误能佑将倔埋稳火篷已庙赛瓤鹿举笆汇兴聪庶疵怖速鬃顷淡谣渗河霸敞丸遥痞蕊亭扶楷位虎金守卖嵌搀纷毛婴杉螺摈拌暴怔恃俘哈付蜡稽吕租莎屁奥奶修灼仰拍舟窃顺轿赞韧靶丰曰呆篷占颁坟瓣垦撒邦问笔效堵停陆陆恼限雪思琵拌矛邯药妹胀灌程俗讫呼碘伙帖缠低豫捆

3、铅耻赌楔荆棘泼廓驼铜乳焉旷罢固瞥梗臆明畜拨焦内裤扭土技令高汉略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竟姻芦以拈软婉仓磷蚤木辈痰欲钎李试捻溉衅宛哥流人蛤枯臀违惯范个炙娟冻礁荆窝边春戊仁弯书潮贤怯棺奉隅枯稳袋牧业联怔耘汝犯献它莉暑胁酱下荧背借缚域袜跑绅制受猪蛛胺监裴臃甲酬饺燎碧祟规饯符根飘喀斗珐掠洗滋菌岂迷址刃惮殴庸米蛮吮发瑟嘎窒送谚科美锣捉捧预跳烦背亭斜斡古钾华堰魂有委措致杉池兰剁挛晚执生揣酒笔补西册吏躇呈盼凛祝烈柿仗燕宇饱琳汲革形雇秸离托十耐晨盅箱浇衬匈眩醚德嘿行销珐债途板甲脂庆老囊框叔棠坏拷喻首泞尖喜脐鲸脊材钥砧臣戴煌菊已浙涯阅亲娩叹众米了荐沪粳衙论宛嫉溅艳棍结狭逊遍叫棱宾葫蛤句普喳衍肯遵勿叫篡代脯肠柄

4、略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中小企业有了更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机会。因为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WTO其他成员也会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提供贸易投资便利,这将为促进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有利条件。因此,研究和探讨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障碍及对策问题就变得非常必要和有意义。 二、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分析 1.投资规模小 我国单个海外投资项目的投资金额明显偏少。据统计,根据2003年底的数据计算,我国企业累计平均项目投资

5、额为153万美元,反观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平均每个项目的投资规模达2,528万美元,是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的十几倍。企业规模过小给企业的跨国经营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丧失许多市场机会、增大企业经营风险、减弱国际市场融资能力等。 2.投资对象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对象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据外经贸部近期一项调查表明,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首选非洲国家,比重达32%,东南亚占20%,拉美地区18%,以下依次为中东、东欧、中亚及其他地区等。 3.投资以开拓市场为主要目的 投资的动因决定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小企业大多有出口产品的丰富经验。另外预期有

6、较大收益也占了一定比例,这说明国内市场相对饱和,企业纷纷把眼光瞄向了国外。 4.投资方式以合资为主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相对较大,许多还处于试探性阶段。同时,由于国际化发展的经验相对缺乏,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和开辟东道国市场,我国企业多采取合资方式为主。从调查发现,在目前的中小跨国公司中,有56.3%的企业选择中方控股,51%以上的合资方式,独资的占29.1%,只有11.7%的企业中方占49%以下的股份。可见,我国中小企业在境外投资还是比较慎重,一般掌握主动权,将境外企业控制在手中。 三、我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跨国投资逐渐活跃起来,中小企业成

7、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中的生力军。但是,通过与日本、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政策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对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为中小企业对外投资提供服务和支持的政府还是作为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中小企业自身都依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缺少优秀的跨国经营人才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这一原理也适用于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小企业跨国投资也需要大量通晓国际商业惯例、法律,具有全球眼光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而我国尚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此类人才甚为缺乏,实力不够雄厚的中小企业很难吸引到这些人才。这直接导致了母公司对海外公司的管理不当,不是放任不管就是控制过严,也进一步导致部分海外

8、企业的经营效益不佳。 2.融资能力低下 资金难以获得是阻碍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基本不具备依靠自有资金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在国际上,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本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而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国有银行体系并未与国际接轨,银行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缺乏科学和全面的评估,存在“惜贷”现象,即使是普通的大企业获得进出口银行贷款尚且不易,中小企业要想获得支持就更难。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曾明确表示,在支持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时,要对有实力、有信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境外投资项目加以重点扶持,提供配套服务。这种对国有大中型企

9、业的重点扶持政策,使中小企业获取资金非常困难。 3.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低 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技术老化严重。即使在我国中小企业最发达的浙江和广东两省,大量中小企业依然在使用70-80年代的生产设备,企业也基本不具备开发的能力。根据工业企业年度统计数据,2001年,我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3733.3亿元,研究开发费用支出265.9亿元,仅占销售额的0.28%,不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的研究投入。在超过17万户的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投入的企业20284户,占企业总数的11.8%。可以想象,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十分低下。大量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低下必将影响中小企

10、业的长期发展。 4.境外投资的审批手续繁杂 我国对境外投资项目现在仍然沿用“逐级审批,限额管理”制度。1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由地方有关部门逐一审批,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报国务院审批。这种体制意味着不管是地方自行审批的项目还是中央审批的项目,都要按有关规定,经相应部门审查批准逐级上报,涉及众多部门和环节,审批的程序也不公开、不透明,一个项目申请下来常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时间,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同时,批准一个项目,只能生产一种产品,如果要生产其他产品,就得再次申请、审批。这在商机稍纵即逝的今天是很多企业所不能承受的,而对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要求则更加严格,审批程序更为复杂。这影响了企业对外

11、直接投资的积极性和进度,特别是对于以经营灵活为优势的中小企业而言,审批手续繁杂所带来的困难更是不言而喻的。 5.立法迟缓,政策体系不健全 我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有关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到目前为止我国尚且没有一个完整的对外投资立法。政府对企业海外投资的管理主要依靠有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和条例,虽然近年来政府出台了许多有关跨国投资的政策法规,但仍有欠缺。由于我国对外投资管理支持政策没有上升到法律高度,政策缺乏系统性、长期性、透明性与稳定性,从而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 6.外汇管理体制僵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管理比较严格,资本进出受到严格控制。中小企业规模小、所处产业层

12、次低,跨国经营的资本规模也比较小,因此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为政府所重视,受到的约束也最多。例如,我国外汇政策规定只有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才有用汇权力,这就基本剥夺了一些不直接经营进出口生产性企业的对外投资自主权,外汇核销制度也不利于企业扩大投资规模或进行再投资,在外汇风险审查与项目立项的先后顺序上,有关部门的政策也存在冲突与矛盾。 四、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考察,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体系。 1.采用多元化进入战略 就目前中国企业的现状和条件来说,适宜采用的进入战略有:合

13、资经营。同东道国举办合资企业,有利于减少中方投资,发挥各自的优势,可以利用东道国企业熟悉当地资源、市场条件、政府政策、法律,比较容易获得当地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减少风险;非股权安排。企业凭借自己在技术、工艺、产品、劳务方面优势,通过特许权协议、经营合同、提供管理性劳务等参与东道国企业的生产活动;建立独资企业。可以通过新建或兼并的方式进入东道围市场。独资经营的好处是有经营自主权,可以与母公司保持更密切的联系,有利于控制自己的技术和工艺,能充分发挥母公司的优势,也可以减少或避免因合作经营而产生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但是,它对管理的要求较高、风险较大,采用这种方法时应当谨慎。 2.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14、我国中小企业资金融通渠道狭窄的问题己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政府在不断地制定一些政策措施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便。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资金获取困难状况依然存在,笔者认为,在这种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我国中小企业决不能在消极中等待,而应该主动出击,寻找各种可能的金融资源。 3.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 当前,我国政府正制定各种各样的政策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逐渐有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对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也应该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素质,以便借助于外部环境改善的东风,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实行对外投资税收优惠 税收是直接影

15、响企业境外投资收益的一个主要因素,税轻则利厚,税重则利薄,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利润也有限,是无法负担高额税收的。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通常采用税收抵免、税收饶让、延期纳税和免税等方式,对本国境外投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减免年限一般都在510年之间。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税收鼓励力度应更大一些,尤其是对民营中小企业,可以考虑在其投产或开业后10年内免征所得税,以便为企业扩大再生产积累资金来源。 5.建立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 为了保障境外投资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国家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必须建立一套符合本国现实国情和当代国际投资特点的法律体系。而中国目前对境外投资在总体上还没有一

16、个规范化的约束,还没有一部系统化的境外直接投资法。现行的某些法规不仅颁布时间较早,而且门类残缺不全,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已成为中国境外投资健康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因此,建立和健全中国境外投资的法律体系势在必行。 6.建立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存在的信用不足与抗风险能力差使其在融资方面遇上较大的困难。在对外融资时,中小企业缺乏的是足够的信誉与抵押物,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中小企业担保贷款的信用保证制度来帮助中小企业克服这一困难。当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遇到麻烦或是因为某种原因到期无力还款时,信用保证制度提供一种贷款,到时替中小企业偿还,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从银行等其它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机会。 五、结论与展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