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存在问题的论文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75534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存在问题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存在问题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存在问题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存在问题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存在问题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存在问题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存在问题的论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问题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胡锦涛主席也说过,党内民主要从“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开始,并且需要“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协调推进村“两委”和谐换届选举,对于发展社会主要民主政治,扩大党内民主,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程序,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村委会直选,就是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在农村扩大基层民主,保障农民当家作主的重大举措。它对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群众满意的方式产生群众接受和拥护的行政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需要。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选举制度如同其他制度一样,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发展完善。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出现的巨大进步,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尤其是在党的基层组织,由于受到中国“草根民主”村委会选举的启示,许多地区也进行了领导班子直选的试点。搞好基层党组织

3、的直选是一条在当前条件下发展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因为基层直选涉及范围小,操作成本低,又便于设计和控制,只要方法得当,组织严密,程序科学,就能取得成效。“公推直选”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节约型政府、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组织基础,进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办事效率,浓厚民主和谐的社会氛围。有机统一的问题,既体现了党的领导作用,又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目前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公推直选”,另一种是“两推一选”。“公推直选”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由党员、群众公开推荐候选人, 采用党员、群众推荐和党员大会选举相结合,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差额选

4、举产生村党组织书记和委员。“两推一选”是指由党员群众公开推荐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初步候选人,候选人经乡镇党委讨论并批复后,提交党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及委员。村党组织书记在新当选的委员中由全体党员选举产生。各村可根据不同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群众认可,党员满意,确保稳定的原则,确定本村的选举方式,不搞一刀切。选好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是提升村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目前,大多数村级换届选举采用的是“公推直选”的方式。从2008年7月上旬开始,至9月底,县镇14个村党支部已全部完成了换届选举。镇以村级换届选举为契机,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直接选举产生村党组织领导班子

5、成员,由于准备工作充分,组织实施精心,此次换届选举与上一届相比,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推进了基层民主的有序发展。实行“三方”推荐,设置一定权重,既尊重了党员的主体地位,又扩大了群众的参与面,发挥了党委的作用,强化了党内外监督,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的有序发展。二是提高了准入门槛,确保把优秀人才选举到村党支部班子。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准确性,使一批素质好、威信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强化了干部责任,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通过群众广泛参与推荐,村党支部成员为民服务的意识得到增强,举止行为得到规范,任期目标进一步明确,能够自觉在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下更好地工作,促进了村级经济和计生工作等各项事

6、业的发展。通过公推直选产生的新一届村党组织班子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公推直选”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是“公推直选”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拓展了农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政治利益的基本途径。在新形势下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村基层,落实到农民群众身上,就必须积极发展农村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政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村民依法管理村级经济和社会事务,维护和实现他们的根本利益。“公推直选”以多数党员和村民满意为本,让朝夕相处、知根知底的村民群众参与公开预选村党组织书记候选人,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农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政治利益,也是扩大农村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切实维护农村群众根本

7、利益的基本途径。把广大党员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能更好地带领广大群众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公推直选”更能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合法性基础,增强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加强党的执政基础,核心就是要不断巩固、扩大和发展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基础。从当前的民主程度和群众基础来看,村委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更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相对而言,基层党组织选举,缺乏群众的广泛参与。如果群众不认可,农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就不会牢固,就会缺乏权威;如果不是群众选出来的,而是上面派下来的,工作起来就会碰到很多困难。“公推直选”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充分保障

8、广大党员的民主权利和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让全体村民参加预选,使农村党组织的领导者取得群众信任和支持,扩大了农村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增强了党在农村的影响力,使农村党组织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三是“公推直选”更能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有助于解决好执政党与自治组织的关系问题。在农村,对一个执政党来说,最基本的关系就是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改进农村党内的民主选举,拓宽群众民主参与的渠道,实现党内民主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协调好村两委会的关系,已成为当前村民自治深入发展的关键。“公推直选”让广大群众直接参与进来,实现了农村党内民主与基层群众民主的双向互动,形成了农村党组织成员

9、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的产生方式与村民自治相一致的民主机制,切实解决了农村党内选举与村委会直选之间所产生的矛盾,扩大了农村党组织的权威性,巩固了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提高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公推直选”更能体现党管干部和群众公认的原则,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坚持党管干部,这是我们党的一条根本原则;坚持群众公认,这也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公推直选”中,党管选拔方向,管干部任用条件,管选举程序,管资格审查,定向把关,把优秀党员选拔出来,很好地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同时,由群众来民主测评党组织和党员,预选出有群众基础的候选人,参与公开质询正式候选人等,也很好

10、地体现了群众公认原则。此外,实行与“公推直选”相配套的“农村工作四项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问题,既体现了党的领导作用,又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实行“公推直选”,改变原先党员选委员,委员再选或由乡镇、街道党委直接任命书记、副书记的传统做法,扩大了党员群众对村党组织换届选举的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选举结果充分体现了党员意愿,又得到了群众的公认,受到了基层党员群众的普遍欢迎,取得了群众、党员和党委“三满意”的良好效果。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利于拓宽党委识人用人视野,优化村干部队伍的素质。公推直选,改变了以往村党组织选举“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

11、”的传统模式,将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初选权交给了党员和群众,由那些知根知底的党员和群众直接推荐村党组织书记和委员的候选人,更有利于党委全面了解党员的民意基础,拓宽了党委选人用人视野,使那些政治素质过硬、办事公正威信高、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优秀党员脱颖而出,及时进入村党组织班子,增强了村党组织班子的活力。通过公推直选,也发现了一批农村优秀人才,储备了一批村级后备干部,为解决当前村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创造了条件。二是有利于扩大群众基础,提高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既是党章和法律赋予的,又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公推直选”让广大群众参与进来,把群众信任、党员拥护的人选拔到党

12、组织领导岗位,使村党组织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效地解决了村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权威问题,有利于克服一些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两张皮”的现象,提高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通过公推直选,使当选的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很好地检测了“群众公认度”,切实增强了村党组织成员参与村委会竞选的决心和信心,为村党组织、村委会班子尽可能“交叉兼职”奠定了基础。三是有利于保障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行公推直选,充分尊重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是基层党组织建设走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实现了党内民主和党外民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既符合党章,又体现民意,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和正确履

13、行民主权利的积极性。选举结束后,党员群众反映较好,纷纷表示要全力支持新班子开展工作。四是有利于增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通过公推直选产生的村干部,群众观念明显增强,自觉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主动改进工作作风,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群众的气顺了、心齐了,支持党支部工作的就多了,关心村里公益事业的也多了。同时,新当选的村干部感到有了群众的信任,腰杆硬了,工作劲头更足了,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尤其是通过竞职演说、当场答辩和公开承诺,更增强了他们的压力和动力。不少村党组织干部说,“现在是群众要我干

14、,自己也想干,碰到困难要拼命干,不能撂挑子不干”。有的已经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得到了上下的一致认可。 公推直选是农村选人用人的一项创新,是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功的探索,也是一个新事物,党员和群众一下子参与到直接提名和选举当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同时,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总结和完善。 问题之一:村党组织三年换届时间短,造成新任班子短期行为 村党组织选举前至少要三个月的准备时间,选举结束后需要半年时间学习掌握情况,减去提前和拖后的时间,中间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从而形成了“头一年学,第二年干,第三年考虑换届”的局面,新任班子成员会产生短期行为。从另一个角度看,现在农民在外地

15、打工经商比较普遍,召集一次村民全体会议,不仅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和精力,而且还需要有相应的经济实力。搞一次换届选举至少要召开4次全体选民大会,每一次选举大会都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换届期限短会加重农民负担。 问题之二:村党组织成员候选人的年龄和文化结构 现有的法律法规都没有限定村党组织候选人年龄和文化程度。这就给基层实际工作带来不利的问题。镇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成员中50岁占大多数,并且只有初中文化,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一定的影响。 问题之三:现有的政策规定村党组织成员的待遇较低现有的政策规定村党组织的待遇较低,当中我镇村定工干部的月工资为380元,工资待遇直接影响村党组织班子的

16、组成情况,也限制了村党组织的发展,而且对乡镇扶持的政策出台较少,很多党组织领导班子较难开展工作,使部分党员难以有发挥的空间,直接影响选举的效果。有较高学历水平的党员不愿意进入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工作。 问题之四: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交叉兼职 关于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交叉兼职的问题,有关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基层具体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农村干部被限定指数,村干部相对减少,党支书和村主任兼职,势在必行。 问题之五:村党支部成员之间直系亲属回避 在选举过程中时有出现“两委”成员之间有直系亲属关系问题,尤其是村支书、副支书之间的直系亲属关系工作不好处理,不利于开展“两委”工作。 问题之六:犯过错误的党员、干部能否当选为村党组织成员 如判过刑的、受过党纪、政纪处分的党员、干部,时隔几年后,改正了错误,又被大多数村民拥护、本人又有能力的,是否可以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