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人物访谈文案周坤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75392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人物访谈文案周坤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影人物访谈文案周坤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影人物访谈文案周坤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影人物访谈文案周坤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影人物访谈文案周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人物访谈文案周坤(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影人物访谈周坤教书育人桃李天下记周坤老师周坤艺术简历:女,1934年1月生人,籍贯上海,党员,副教授,电影摄影师。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学术部主任,欧美同学会妇女委员会宣委,中国电影摄影师学会副会长,世界电影学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196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苏联国立电影学院,获硕士学位。1988年通过“电影摄影造型艺术”副博士考试,师从苏联著名电影摄影师沃尔切克。回国后调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任教,讲授故事片摄影创作、苏联电影研究等课程。1989年退休,返聘于国际培训中心,担任副主任。199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首次创办了影视制作专业。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制作专业主任。历史评

2、价:新中国第一位留学苏联的女摄影师周坤全片时长30分第一部分:背景介绍 (5分)画面: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图片资料,旁白里所涉及的人物资料,50年代留学苏联人员历史镜头。苏联国立电影学院简介旁白:莫斯科电影学院创建于1919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电影教育机构之一,俄罗斯许多著名演员和导演都毕业于该校。为了不断培养电影创作队伍,新一代的教师们保留并发展了早期的苏联电影艺术家们的艺术理论。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是电影学院的早期毕业生,象直到今天仍在学院工作的库林珍诺夫,澳赛罗,胡慈耶夫,约瑟夫等等,他们的教育方式已被很多著名的电影教育工作者象艾森斯坦、罗姆、库勒邵夫、逖瑟等人实践所考验,他们及其同事为苏联在

3、三四十年代培养一大批电影人才。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国内迅速掀起全面学习苏联的高潮。“以苏为首、以俄为师”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奋斗目标,“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口号响遍全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希望借助苏联力量培养出我国自己的各行业人才。于是,作为科学教育发展十年规划的一部分,中央决定大规模向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采访:周坤老师讲述当年留学苏联的时代背景,和将所学到的教育理论与当时国内的教育理论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对比,以及回国后在教学领域的设想。 王迪老师(电影学院教授)介绍当年的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成立,设立了影视制作专业,并运用从苏联学习

4、的方法创造一种全新的影视教育理论 (5分)画面:北师大资料,艺术与传媒学院旧址资料,上课资料,教学资料旁白:1992年,国际培训中心进行了改革,周坤被北京师范大学聘请,创办了现在的影视制作专业。当时,北师大已经有了影视专业,但主要侧重理论教学,培养的学生大多走向高校电影课堂,没有创作专业。采访:您在办学方面是比较成功的,能说说您的办学理念或者宗旨是什么吗?办学的初衷?周坤: 我经常跟一些老师,像谢飞、郑洞天、韩小磊等一起探讨,在专业设置上能不能走新的模式?能不能把我们在电影学院以及国外接受、总结的一些经验结合起来,闯出一条新路子?受此想法的指引,在北京电影学院前院长沈嵩生的支持下,1994年正

5、式成立了这个专业。我们的宗旨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性的教学培养,不分编、导、摄、美、录等各个系,而是把这些课程全部融合在一起,采用电影与电视结合,全方位教学,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侧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办学10年的经验证明了我们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周坤访谈录)采访: 周坤:我退休以后有一段时间在中国电影基金会,负责学术部的工作。主要搞一些学术活动,比如,组织三地(港、澳、台)或者大陆的学术讨论、电影研讨会之类。后来我就提议,能不能发挥发挥我的优势,利用我在国内外学习的经验,办一个学校。我们有着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什么总是看别人的大片?我们为什么不培养一

6、批能够创作高水平、大制作的电影人才?虽然有一批像张艺谋、冯小刚这样的电影人正在努力着,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使自己的电影事业蓬勃发展起来,而这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做。所以,我们得培养出高质量的接班人。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有些很聪明、很有艺术灵气的孩子,只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够,所以考电影学院等学校的本科没考上。我觉得这些孩子既然在电影艺术方面有才华,就应该把他们培养出来。事实证明,经过学习,他们都做出成绩来了。画面:资料(在北京电影学院前院长沈嵩生的支持下,1994年正式成立了这个专业。)采访:新理论推广和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郑洞天汪流王迪第三部分:同事、学生采访。电影学院谢飞老师、郑洞天老师、

7、早期北师大影视制作专业毕业的学生、宁浩 (5分)采访:谢飞早期在创办影视制作专业时,几个人沟通的过程和当时碰到的一些困难,其中周坤老师所尽的努力,以及学生们在其中所得到的收获。郑洞天汪流王迪早期学生宁浩第四部分:院校介绍,周坤老师在教学领域的感受心得和所取得成就。(10分)画面:院校画面,课堂画面、学生资料、获奖资料旁白:“西城区,定阜街,1号;或者,辅仁大学旧址” 如果你在北京城里这样告诉出租车司机,恐怕很难找到我要描述的地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制作专业所在地,辅仁大学青灰色主楼后面的一个小院落。电影电视在今天如此火爆的行业,连带得许多影视教育机构都热闹非常,但这处院落却显得如此沉

8、静,默默地走过了十余载。在中国电影基金会全力支持下,出入于其间的教师许多都有赫赫声名,影视界如谢飞、郑洞天、汪流、司徒兆敦戏剧界陈顒、林荫宇艺术理论周星、张同道、于丹院落的这份沉静有点出人意外,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沉静,才能够让这个院落走出来的学生都有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和谦卑随和的心态,近几年活跃在影视剧舞台上如:宁浩、潘粤明等(资料待查)都曾在这里学习过。北师大影视制作专业自1994年创办至今,前后已有十三届毕业生,计800余名学生走向社会,参加了电影制片厂、电视台的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制作班学生担当了编、导、摄、录、美、剪的工作,表演班学生出演了许多主要和一般角色。至今已有几十人在国内外各影视

9、节上获奖。采访:您在专业教学方面有什么体会?或者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周坤:其实,学艺术是最艰苦、最难的。表面上看,唱唱跳跳,拿起机器就拍好像很简单。但是,如果想完成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全面的、综合的素质,这培养起来是非常难的。至少你必须从文学开始,其他像戏剧、音乐、舞蹈、摄影、美术等,这些知识你都应该懂,应该通,应该精,应该专。所以我觉得培养一个学生,或者说自己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得经过艰苦的学习。因为它要求的是扎实的文化基础和全面的艺术素质。我感到在办学当中越走越难,越走越艰苦。因此,我常常掏着心跟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告诉他们,要想做一个真正的艺

10、术家,要想为咱们中国的电影放光彩,而不是老去看人家的大片、大制作,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和努力。几十年来,通过教学和拍片子,我对艺术的这种理解是一步一步加深的,它是生活的积累,创作的积累,教学的积累。那么今天,我当然急于想把这套东西让学生去理解、去接受。所以,在教学安排中,我时时刻刻会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逐渐贯彻进去,并且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调整。我们这种专业不是纯理论的,而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你不能说实践是主要的,理论是次要的。但应该清楚的是,理论必须是应用性的理论。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便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这种艺术专业是很复杂、很全面、很深刻的。

11、要想培养出高、精、尖的艺术人才,就要求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必须渗入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寻找到一些本质性、实质性的东西,然后再返回到教学中不断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出成绩。(周坤访谈录)采访:您在教育领域工作了这么多年,你觉得影视教育应该怎么着手进行?画面:周坤老师指导学生,现场教学画面。周坤:求实、求真。重要的是要抓基础教育,帮助学生打好基本功。对学生来说,最缺少的就是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对艺术规律的掌握。所以,学生进校后,学校就要把他们纳入到正规的基础教育道路上来。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学生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挥,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来。而缺乏扎实的基本功,仅仅从形式上的模仿是站不住脚的

12、,必须对电影形成坚实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踏踏实实地往前走。从摄影专业方面来讲,最基本的推、拉、摇、移,学生必须做到位,做规范。要搞清楚,什么是推,什么情况下用推,什么情况下不能用推,是用中景、近景,还是远景,这些基本的概念必须懂。这样,在艺术创作中才能游刃有余。另外,教师也必须具有严谨、务实的精神,能对学生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地培养。我认为教师队伍是第一位的,你的设备条件可以稍微差一些,但是老师队伍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没有教师就没有学校,没有教师就没有学生。(周坤访谈录)采访:许诚老师,作为同事,周坤老师在教学中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采访:学

13、生宁浩,作为学生,周坤老师在教学中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第五部分:笑对人生,周坤老师对人生的感悟。(现在周坤老师已经退休)(4分)画面:周坤老师的晚年生活,温馨、幸福。采访:您已经走过了人生的70多个春秋,能谈一下您对人生的感悟吗?周坤:我觉得作为一个人,尤其是我们艺术工作者,应该客观地、一分为二地去看待人和事,遇到矛盾时,多做换位思考,让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有些事情就容易想得通,问题也容易解决。我比较坚信辩证法,坚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我觉得任何事情都要用这两种观点去分析。一个人或者是一件事,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你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看,把一件事情的前

14、前后后都看清楚了,然后再作判断,下结论。另外,做人应该乐观积极,要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我身上的理想色彩很浓,这也许是我们50年代的人身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我认为在理想中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在遇到挫折时,它会让我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所以,尽管自己遇到过这样那样的坎坎坷坷,但是我总觉得生活是美好的。难免有时候下雨了、打雷了、刮风了、下雪了、泥泞了这是自然规律。包括咱们国家,现在虽然也有一些不太令人满意的方面,但这些东西都是暂时的,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认为我们对国家、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是不能改变的。(周坤访谈录)采访:您是如此地渴望新知识,渴望新人才,那么请您给我们学生提几点建议好吗?周坤:

15、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时间,确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在打基本功方面多下些功夫,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要怕吃苦。另外,要多向前辈学习,学习他们多年积累下来的优良传统。总之,就是要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周坤访谈录)结束语:(1分)画面:周老师年轻到老年的照片,工作教学的照片,生活学习的照片旁白:七十载风雨人生路,当年的花季少女如今已白发苍苍。周老师最大的遗憾就是在青春年少最有创作激情、工作激情,最想在摄影方面大展鸿图的时候。没能很好地发挥和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待到晚年才能将一身的本事传给后人。虽然现在她已经离开了讲台,但她面对时代的进步、理论的更新、教育的改革这些新兴内容时候,总还觉得自己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总想着再为国家、为社会、为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再做一些事情。也许,当很多年之后,我们的后代已经记不起这个总是一脸微笑、精力充沛地指导学生的老太太的时候,那么,请让我们记住她的另一个名字新中国第一位留学苏联的女摄影师。 高云路 2009-1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