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习题2014下册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75336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学习题2014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工学习题2014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工学习题2014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工学习题2014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工学习题2014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学习题2014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学习题2014下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工与电子技术习题第14章 半导体器件一、选择题1、对半导体而言,其正确的说法是( )。 (1)P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空穴,所以它带正电。 (2)N型半导体中由于多数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3)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本身都不带电。2、在图14-1所示电路中,Uo为( )。 (1)-12V (2)-9V (3)-3V 3、在图14-2所示电路中,二极管D1、D2、D3的工作状态为( )。(1)D1、D2截止,D3导通 (2)D1截至,D2、D3导通 (3)D1、D2、D3均导通4、在图14-3所示电路中,稳压二极管Dz1和Dz2的稳定电压分别为5V和7V,其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2、则Uo为( )。 (1)5V (2)7V (3)0V5、在放大电路中,若测得某晶体管的三个极的电位分别为6V,1.2V和1V,则该管为( )。 (1)NPN型硅管 (2)PNP型锗管 (3)NPN型锗管6、对某电路的一个NPN型的硅管进行测试,测得UBE0,UBC0,UCE0,则此管工作在( )。 (1)放大区 (2)饱和区 (3)截至区7、晶体管的控制方式为( )。(1)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压 (2)输入电流控制输出电流 (3)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压二、判断题1、晶体管处于放大区,其PN结一定正偏。( )2、三极管由二极管构成的,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故二极管也具有放大作用。( ) 3、二极管正向

3、导通,反向截止,当反向电压等于反向击穿电压时,二极管失效了,故所有的二极管都不可能工作在反向击穿区。( )三、填空题 1、若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5价杂质元素,可成为 ,其多数载流子为 。若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3价杂质元素,可成为 ,其少数载流子为 。 2、PN结的P区接电源的正极,N区接负极称PN结为 ,PN结的P区接电源的负极,N区接正极称PN结为 。 3、晶体管工作特性曲线有三个区域,分别为 、 和 。四、计算题 1、在图14-4所示的两个电路中,已知ui30sin t 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uo的波形。2、已知: 二极管是理想的,试画出 uo 波形。3、在图14

4、-5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电位VY及个元件中流过的电流。(二极管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1)VA10V, VB0V (2) VA6V, VB5.8 V (3)VAVB+5V 五、分析题图14-7所示为一声光报警电路。在正常情况下,B端电位为0V,若前接装置发生故障,B端电位上升到5V。试分析之,并说明电阻R1和R2所起的作用。第15章 基本放大电路一、选择题 1、在图15-1中,Ucc12V,Rc3k,50,UBE可忽略,若使UCE6V,则RBRc应为( ) (1)360k (2)300k (3)600k2、射极输出器( )(1)有电流放大作用,没有电压放大作用(2)没有电流

5、放大作用,也没有电压放大作用(3)有电流放大作用,也有电压放大作用二、填空题在图15-1中,若将RB减小,则集电极电流_,集电极电位VC_(增大,减小,不变); 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若将RB调到零,则晶体管处于_(饱和状态,放大状态,被烧毁状态)三、判断题1、在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负载电阻RL减小时,输出电阻RO将增大( )。2、在由NPN晶体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1kHz,5mV的正弦电压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了底部削平的失真,这种失真是饱和失真( )。3、对于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信号源内阻 RS减小时,输入电阻Ri将增大( )。四、计算题1、晶体管放大电路如图15-3所示,(

6、1)若 已知Ucc12V,Rc3k,RB240 k,晶体管的40。试用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值。(2)若Ucc10V,今要求UCE5V,Ic2mA,晶体管的40。试求RC和RB的阻值。 2. 在射极输出器图15-4中,已知RS50,RB1100 k,RB230 k,RE1 k,晶体管的50,rbe1 k,试求Au,ri和ro。3. 在图15-5中,Ucc12V,Rc2k,RE2 k ,RB300 k,晶体管的50,电路有两个输出端。试求:电压放大倍数和;第1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一、选择题1、在图16-1所示的放大电路中,若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电压为15V,则输出电压uo最接近于( )。(1)20V (2

7、)-20V (3)13V2、在图16-2所示电路中,输出电压uo为( )。 (1)-3ui (2)3ui (3)ui3、在图16-3所示电路中,若ui1V,则输出电压uo为( )。(1)6V (2)4V (3)-6V 4、在图16-4所示电路中,若ui为正弦电压,则电压uo为( )。(1)与ui同相的正弦电压 (2)与ui反相的正弦电压 (3)矩形波电压二、判断题1、运算放大器的开环放大倍数很大,一般约为1000000,所以它的输出电压不可能等于输入电压。( )2、若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则它的分析依据是虚短和虚地。( )3、在进行信号的运算及处理时,理想运算放大器都是工作在线性区。(

8、)4、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采用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电路。( )三、计算题1、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如图16-5所示,已知R12k,R22k,RF10 k,R318k,ui1V,求uo2. 在16-6所示电路中,分析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若ui-0.5V,则输出电流io为多少? 四、分析题电路如图16-7所示,输入电压ui的波形如右图,试问:指示灯HL的亮暗情况。第17章 电子电路中的反馈一、填空题1. 所谓“反馈”是将_信号回送到_端,与_信号叠加。2. 判别某负反馈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时,当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正比时为_反馈,与输出电流成正比则为_反馈;判别某负反馈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时

9、,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压的形式作比较时为_反馈,以电流的形式作比较时为_反馈。3. 放大器中直流负反馈的作用是_。4. 自激振荡是由_反馈的作用产生的(正或负)。5. 振荡电路主要有_、_、_和_等环节组成。二、选择题1某测量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高,输出电流稳定,应引入( )。A、并联电流负反馈 B、串联电压负反馈 C、串联电流负反馈2希望提高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带负载能力,应引入( )。A、并联电压负反馈 B、串联电压负反馈 C、串联电流负反馈3振荡器起振的条件为( )。A、1 B、=1 C、14振荡器由起振到稳定的过程中,( )减小了。 A、放大倍数A B、反馈系统F5要消除放

10、大器中的寄生振荡,应采用( )反馈。A、正反馈 B、负反馈三、简答题1、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主要有哪些?2、什么是自激振荡?四、判断图所示电路所有交流反馈类型(电路为多级时只考虑级间反馈)。9 (a) (b) (c) (d) (e)第18章 直流稳压电源一、填空题1稳压电源共有 、 、 、 四部分组成。2在直流稳压电路中,变压的目的是 ,整流的目的是 ,滤波的目的是 ,稳压的目的是 。3. 在电容滤波和电感滤波中, 适用于大电源负载, 的直流输出电压高。4. 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变压器次级电压为20V(有效值),则滤波后的输出直流电压约为 伏。二、选择题1半波整流电路的变压器

11、二次侧电压为10V,负载电阻,则流过二极管的电流平均值为( )。A、90mA B、20mA C、18mA D、9mA2测量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压,但发现此时有一只二极管已烧断,则变压器二次侧电压为( )。A、10V B、15V C、20V D、7.5V3. 如图18.1所示电路中,V,二极管D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 )。A、10V B、10V C、20V 图18.1 图18.24如图18.2 所示稳压电路中,已知V,V,mA,则限流电阻R应为( )。A、1000 B、500 C、250三、整流电路如下图18.3所示。已知变压器副边电压,f=50Hz, (1)估算输出电压,标出电容器C上的电压

12、极性;(2)当负载开路时,对有什么影响?(3)当滤波电容开路时,对有什么影响?(4)二极管取若发生开路或短路,对有什么影响?(5)若DlD4中有一个二极管的正、负极接反,将产生什么后果? 图18.3 图18.4四、整流滤波电路如图18.4所示,(V)。 (1)在图中具体画出四个整流二极管。(2)求输出电压的直流分量Vo=? (3)若电容C脱焊,Vo=?。 (4)若RL开路,Vo=?。第20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一、填空题1. 和8421BCD码(1010100)等值的十进制数为 。2. 逻辑代数中的基本逻辑运算有 、 、 。3. 当逻辑函数有n个变量时,共有 个变量取值组合。4. 逻辑函数= 。5. 是组合电路的基本单元, 是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二、选择题1. 按正逻辑体制,与真值表相对应的逻辑门应是( ) 。输入 A B输出 F输入 A B输出 F 0 01 1 01 0 11 1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