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GPS导航装置设计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75128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8.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GPS导航装置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基于单片机的GPS导航装置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基于单片机的GPS导航装置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基于单片机的GPS导航装置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基于单片机的GPS导航装置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GPS导航装置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GPS导航装置设计(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作 者: 印 坤 学 号: 51350234 系 部: 信息工程系 专 业: 应用电子技术 题 目: 基于单片机的GPS导航装置设计 指导者:左亚旻评阅者: 2015 年 7 月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本文以基于单片机的GPS导航装置设计为主要内容,围绕“单片机控制GPS模块实现定位导航功能”这一热点课题,利用u-blox公司的GPS模块和美国Cygnal公司的C8051F020单片机,制作了GPS接收板和相应的数据处理、控制终端。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阐述了终端设计方法、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 文中首先阐述了课题涉及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定位导航的原理

2、、系统组成、技术特点。并从系统功能和系统结构出发,通过分析比较选出合适的实现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系统所需硬件模块的选取作了简要介绍。 然后针对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软硬件联合调试等方面展开论述。本系统硬件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接收板是以u-blox公司的GPS模块为核心并结合相关的外围电路实现。其中,接收天线的选取、天线座到模块RF 1N端的50欧姆阻抗匹配设计以及电源模块的设计等都在本文中作了详细阐述。第二部分,作为导航数据处理,定位控制以及显示部分的设计,对单片机、液晶屏(OCM12864)以及相关串口设计等也做了相应介绍。本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C51语言编程,完成了单片机初始化程

3、序、主程序(定位数据接收、处理)、液晶屏(OCM12864)初始化和显示程序的设计。最后文中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实验调试过程、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通过调试、修改,成功实现小范围的定位导航,完成课题设计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工作。 关键词:GPS; C8051F020;阻抗匹配;OCM12864; 目录第1章 绪论41.1论文的研究背景5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61.3本文的研究内容71.5论文的组织9第2章卫星定位系统相关技术92.1 GLONASS(格鲁纳斯)卫星定位系统92.1.1系统组成92.1.2技术特点102.2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102.2.1系统组成1

4、02.3中国“北斗”导航系统112.3.1系统组成112.3.2技术特点112.3.3定位原理122. 4 GPS卫星定位系统122.4.1 GPS系统的组成132.4.2技术特点142.4.3定位原理162.5目前各种卫星定位系统的比较172. 6 GPS系统的优点182. 7 GPS通信协议18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203.1系统功能203.2系统的组成203.3系统方案选取203.3.1常见导航定位系统实现方案203.4定位导航终端的硬件模块的选取223.4.1单片机的选取223.4.2 GPS模块的选取223.4.3液晶显示模块的选取22第4章系统硬件设计224.1系统终端的总体硬件结构2

5、24.1.1 GPS接收板的设计234.1.2单片机控制模块设计234.1.3 LCD模块电路设计254. 2 GPS接收板设计254.2.1 GPS模块LEA-5H介绍254.2.2天线的选取274.2.3阻抗设计284. 2. 4电源供电模块设计294.2.5 RS-232串口模块设计304.2.6工作指示电路设计314. 3单片机控制模块设计314. 3.1单片机C8051F020介绍314. 3.2 C8051 F020单片机的接口电路设计354.4 RS-232C串口模块设计374.4.1 RS-232C总线标准与电气特性374.4.2串行口电平转换芯片的选取374. 5 LCD显示

6、模块384. 5. 1 OCM12864介绍384. 5. 2 LCD显示模块与C8051F020单片机硬件接口设计394.6系统抗干扰设计404.6.1 PCB抗干扰设计404.6.2软件抗干扰设计41第5章系统的软件设计415. 1系统时钟初始化415.2 1/0口的初始化425.3 UARTO的初始化435. 4 LCD模块的初始化455.4.1指令描述455.4.2接口时序465.4.3 LCD模块的初始化程序Zs47第6章系统调试及结论496. 1系统调试软件介绍496. 2接收板硬件系统调试506. 3单片机硬件系统调试53第7章结论547. 1结论547.2建议55致谢55参考文

7、献56附录57附录A管脚分配图57附录A. l GPS LEA-5H模块引脚封装图58附录B电路原理图59附录B.1 GPS接收板原理图60附录C本文所用到的英文检索词61第1章 绪论 众所周知,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以下简称GPS)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卫星定位系统,在地球上空分布有24颗卫星,用户通过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就可以实时地获得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给车辆、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导航定位提供了具体、实时的定位能力。目前许多国家已经批量生产各种GPS终端模块,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应用已经有几年的历史,我国的北斗系统也开始进入了应

8、用阶段,欧洲的伽利略计划己经启动。本课题设计正是基于此开展GPS自主定位系统的研究。由于GPS导航定位系统作为一个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含量相当高。发展我国的导航定位产业适逢其时,机不可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航定位相关产品的成本在不断下降,可以预言,导航与定位系统将向着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1.1论文的研究背景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它是一个由覆盖全球的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11。这个系统可以保证在任意时刻,在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卫星,以保证卫星可以采集到该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度,以便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它可用于引导飞机、船舶、车辆以及个人,

9、安全、准确地沿着选定的路线准时到达目的地。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用户为了寻找目的地而付出的资源浪费,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业效率、科学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GPS的应用己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线路勘测,智能交通等。 目前国外己有两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运行:一是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二是俄罗斯的“格鲁纳斯”(GLONASS )定位系统。但是这两个系统都受到美、俄两国军方的严密控制,其信号的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为了能在卫星导航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因而欧盟决定启动军民两用的与现有的卫星导航系统相互兼容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计划一“伽利略”

10、(GALILEO)计划。该计划还在实施当中。 我国使用的是“双星定位系统”,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一“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于2000年10月31日成功发射。为满足国内卫星导航需求,我国自行建立了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一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一号)。2000年12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与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构成了“双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该系统将用于交通运输、气象、石油、海洋、森林防火、灾害预报、通信、公安及其他领域的导航定位服务。这将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但是就目前运行情况来看

11、,俄罗斯由于经费原因导致在轨卫星数目不足6颗无法独立成网,而伽利略和北斗系统正在建立过程中,所以GPS卫星导航系统无疑占据着最大的市场并有着最高的工作稳定性。所以在本文所研究的课题中,所用的导航定位系统仍然是美国建立的GPS定位系统。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各发达国家都加快了导航定位系统的研制开发速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定位技术、控制技术,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安全和工作效率,为现代信息社会提供了准确、迅速的出行服务。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GPS等技术都是由国外首先拥有和使用,所以国外在GPS导航定位系统的研究、应用方面都比国内早,现在已经有比较成熟的

12、产品。但是,由于导航定位系统有强烈的本地特色,例如当地的网络状况和地图信息的不尽相同,使许多国外导航定位系统产品不能够简单的应用于中国。国内也有许多公司和机构参与导航定位系统的研制,各家正在研制和已推出的系统之间,应该说各有优缺点。由于现在可用于系统的技术选择比较多,每个公司都在根据自己最熟悉的技术,或依据自己对市场和现有以及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理解,构建自己的系统。我国的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研究起步晚,基本上处于对国外研究的比较、学习阶段。后PC时代的来临为我们快速拉近与发达国家的相关科技距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发展,GPS的应用己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发展方

13、向是监控跟踪及导航相结合,其长远发展则是导航、测量、线路勘测、智能交通、通信等。本文提出的导航定位终端设计方案,将终端设计为一个基于单片机C8051F020的简易导航定位系统,可实现GPS导航、电子地图实时定位等功能。虽然与现阶段比较成熟的定位导航产品有一定差异,但也算是对定位导航的一种简单尝试。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出行越来越频繁,GPS应用也越来越广泛,GPS导航定位系统的研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但是从系统的技术水平、产品的质量和成熟程度来说,我国还处在往上发展的时期。目前,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道路变得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

14、情况下,找到一种方式,使人们能够从容的面对错综复杂的交通网,已经迫在眉睫。利用GPS进行定位是个不错的选择。 (2)纵观国内的GPS导航市场,成型的GPS导航定位产品价格各异,少则上千多则上万,且性能差距较大。昂贵的费用不仅让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而且定位精度的落差时常使得他们怨声载道。因此研发一套价格适合中低层用户且定位精度高的GPS导航系统,具有相当的市场前景。也是对导航定位技术运用的一种初步尝试。 (3) C8051F系列单片机是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系统级芯片,具有与8051兼容的CIP-51微控制器内核。其内部电路包括CIP-51微控制器内核及RAM, ROM, I/0口、定时/计数器、ADC, DAC, PCA, SPI和SMBus等部件,即把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单元以及模拟和数字外设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片上系统(SOC )。具有与80C51系列单片机相同的指令系统,并且功能更加全面。因此将C8051F020单片机运用于本次设计,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也加深了对C8051F系列的掌握。 (4)针对导航电子地图,由于生产厂家各自为阵,电子地图的数据质量也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利用专业电子地图开发软件,其开发成本昂贵。并且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城区道路不断新建,错综复杂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