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规范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73597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形图-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形图-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形图-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形图-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形图-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形图-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图-规范(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形图,规范篇一:地形图数字化规范WORD版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T 17160,199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1:500、1:1000、1:2000地形图为信息源,采用手扶跟踪或图形扫描等手段获取地形图数据的方法和要求。 依据本标准获取的地形图数据可用于建立相应比例尺测绘数据库或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相应比例尺其他图种的数字化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7929,

2、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GB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1 3 术语 3.1 工作底图 working base map 用于数字化作业的地形图。 3.2 检查图 check map 经地形图数字化作业过程,把编辑处理后的地形图数据通过绘图仪按图式规范输出的用于检查数字化作业内容和精度的地图。 4 专业设备要求 4.1 手扶跟踪数字化仪 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的幅面可根据数字化图纸的大小而定,一般选用A1(841 mm597 mm)幅面。数字化仪的分辨率不小于每cm394线,精度不低于0.127mm。也可根据数

3、字化的具体精度要求选择相应的数字化仪。 4.2 扫描仪 可选用平台式或滚筒式扫描仪,其分辨率应满足8.2.4.1的精度要求,一般不小于每cm157点。 4.3 绘图仪 用于检查图输出的绘图仪应满足以下要求: a)动态误差不大于0.1mm; b)单笔重复误差不大于0.05mm; c)有效绘图面积不小于841mm597mm(A1幅面)。 4.4 数字化软件 4.4.1 软件的使用环境 2 数字化软件应在通用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下运行,并便于和通用的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仪进行通讯。 4.4.2 数据采集软件 4.4.2.1 手扶跟踪数据采集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 a)灵活方便的分类码和属性码输入方法

4、; b)对工作底图的重复定位能进行较差对比和超限提示; c)能按要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仿射变换; d)至少应具有点方式和流方式两种输入方法; e)对当前目标的编辑功能,如删除、移动、延长、连接等。 4.4.2.2 扫描数据采集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 a)图纸变形改正及扫描机械误差改正; b)灵活方便的分类码和属性码输入方法; c)图象编辑功能; d)对当前目标的编辑功能; e)二值化、细化和矢量化。 4.4.3 编辑处理软件 编辑处理软件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a)图形编辑功能 1)能进行图形显示和屏幕图像存贮,开窗放大、缩小、检索; 2)能将检索结果形成原图形数据文件的一个子文件,增补、删除图形实

5、体; 3)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复制、分割、连接和拉伸等编辑修改; e)对数字与文字注记作相应的编辑与修改; 5)图幅接边。 b)建立要素的位置信息和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c)地3 图投影变换。 4.4.4 成果输出软件 4.4.4.1 图形输出软件 图形输出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 a)绘图设备的选择,包括绘图仪的选择以及不同绘图仪的驱动、通讯协议、绘图坐标转换和绘图尺寸配准等; b)绘图内容的选择,可进行单要素或多要素图形输出; c)输出形式的选择,可通过显示器或绘图仪输出; e)图形符号开发和汉字处理,能用开发的图形符号库输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地图; f)符号与颜色的选择; g)图廓的整饰。 4

6、.4.4.2 数据输出软件 a)应能将所采集的数据转换成国家颁布的标准格式; b)能输出关于测区情况和作业情况的统计数据。 5 工作底图的质量要求 a)工作底图一般应为聚酯薄膜图,其变形应小于0.2。若采用纸质图,根据用户需要精度可适当放宽,但变形要均匀,经仿射变换处理后应能达到相应的精度要求。 b)工作底图精度要求如下: 图廓点位误差?0.15mm 图廓边长误差?0.2mm 图廓对角线误差?0.3mm 公里网点间距误差?0.2mm c)工作底图上的地物、地貌、水系、植被等要素要表示清楚、正确。 d)工作底图尽量采用最新版本的地形图。 6 数据分层要求 4 所采集的地形图数据应按GB 1480

7、4的分类要求,参照表1进行分层。为了数据采集作业方便,可根据需要将分层情况在预处理图上标明。 表1 地形图数据分层 图形数据库的名称要正确无误,不得与其他库名相同,并符合作业区域的统一规定。图形数据库的文件目录名应采用相应的地形图图幅编号加系统所要求的扩展名。 图形数据文件名应为数据层层名缩写与表2中数据处理阶段代码的组合。 8.1 手扶跟踪数字化 8.1.1 准备工作 手扶跟踪数字化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a)根据测区设计书,全面了解测区情况,如工作底图的比例尺、等高距、四周接边情况及作业时应注意的事项; b)检查工作底图是否符合第5章的要求,特别注意对图廓边长的检查,以保证图幅定位的精度

8、; c)按8.1.2要求对工作底图进行预处理; d)检查数据采集所需的软件及其支持软件是否安装齐备,应避免计算机病毒的存在,确保采集数据的可靠性; e)准备好作业过程中所需资料及图历簿,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 8.1.2 工作底图预处理 8.1.2.1 图面的预处理 a)检查工作底图与相邻图幅的接边情况;线状要素的连5 续性(如道路、河流、境界的走向,名称、等级是否一致、等高线是否连续等);面状地物(如水域、植被、房屋及大型工矿建筑 物等)是否闭合。发现问题应作处理并记录在图历簿中。 b)节点标识 图上应对以下节点进行标识: 1)线状目标的起迄点、平面交叉点; 2)线状目标之间及其与面状地

9、物边线的投影交叉点; 3)同一线状目标上具有不同属性内容线段的分界点; 4)闭合曲线上为建立拓扑面所添加的节点; 5)线状目标和面状目标的边线与图边的交叉点; 6)为便于添加有关线状或面状目标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信息,而将目标划分成目标段时的划分点。 c)根据需要添补不完整的线划。 d)对图上没有明确界线的面状要素部分,应加绘其概略范围线,如复合植被、土质类别、沼泽、水中滩等。 8.1.2.2 属性数据的预处理 对于图上不易区分的要素类别和属性应在预处理图上予以标识,如标明同一线状地物的属性变化和具有多重属性的地物的编码(区分主码和辅码)等。 8.1.3 数据采集及要素间的拓扑关系 8.1.3.1

10、 按要求正确填写图历簿,做好每次工作记录。 6 8.1.3.2 每次数据采集工作开始前,必须进行工作底图的定位工作。工作底图的定位误差应满足8.1.4的规定,经检查人员检查认可后方可作业,并将定位误差情况填入图历簿,在作业进行或结束时,必须进行工作底图定位检查。 8.1.3.3 按第6章要求进行分层数据采集。层需合并时,应由作业区域设计书统一规定,作业人员不得自行处理。 8.1.3.4 图上要素的分类代码按照GB 14804执行。作业时应根据数据采集软件的要求正确输入其代码和附属信息。 8.1.3.5 根据GB 7929规定的图形符号定位点(线)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点的点位误差不大于0.1mm。

11、采集线状要素或面状要素边界时,应根据矢距大小调整采点步距,相邻采集点间线段与曲线之间的矢距应小于0.15mm。 8.1.3.6 各数据层中均须存放图廓点理论坐标。内图廓线、坐标网格应采用理论值生成,等级平面控制点应采用实测坐标生成,不得采用数字化方式产生。 8.1.3.7 面状要素应构成闭合多边形。为保证面状要素闭合所加绘辅助线的分类代码为该面状要素分类代码+9999表示。 8.1.3.8 面要素的每个多边形内必须有一个(且只能有一个)标识点,其分类代码为该多边形所代表的面状要素的分类代码。 8.1.3.9 在预处理图上对没有明确界线的面状要素加绘的7 范围线,按辅助线(代(转载于:www.X

12、ltkWJ.Com 小 龙文档 网:地形图,规范)码为该面状要素分类代码+9999)采集,其多边形标识点的分类代码为该范围内主要植被或土质类别的代码,次要植被或土质类别则按点状目标采集;无法勾绘范围线的均按点状目标采集。 8.1.3.10 线状要素均按实线数字化并保持其连续性(如被桥梁符号切断的公路、铁路、河流、管线;双线河及湖泊水面上的境界线等)。在线状目标与线状目标或与面状目标相交(如 桥梁)或重叠(如隧道)处附近,应将线状目标或面状目标划分成目标段进行采集,以便根据采集软件的要求,建立相关目标段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信息表。 8.1.3.11 图上不对称线状符号(如堤、自然保护区界等)应将符号

13、画齿部分位于数字化过程中鼠标前进方向的右侧。 8.1.3.12 河流应从上游向下游进行数字化。对双线河左侧水涯线采用该双线河分类代码+10000,右侧水涯线采用该双线河分类代码+20000。 8.1.3.13 凡方向固定或无方向性的点状符号只采集其定位点坐标。有向点状符号,如泉、地下建筑物出入口等应先采集其定位点,再采集其方向点。其方向点定在过该有向点状符号定位点的中轴线上。 8.1.3.14 具有多重属性的公共边,只可数字化一次,存放8 在其主属性所属的层中,其分类代码为主属性的代码。该公共边在次属性层中的位置信息应采用拷贝的方法生成,其分类代码用次属性层中的代码+9999表示。 8.1.3

14、.15 图中要素中凡隐含有高程信息的数字化目标,应按要求正确输入高程信息。 8.1.3.16 图面注记的采集应正确无误,其字体、字号、定位点、方向及间隔应符合GB 7029的规定。 8.1.3.17 根据所采用软件功能和要求进行图形数据的编辑,并进行接边处理工作。 8.1.3.18 根据数据采集所采用软件系统的功能和要求,建立各目标间的拓扑关系。 8.1.4 作业精度要求 工作底图定位中误差不超过?0.16mm。 工作底图重复定位误差最大较差绝对值不超过0.16mm。 点状符号采点中误差不超过?0.20mm。线状符号跟踪中误差不超过?0.25mm。 图幅接边误差小于数字化输入跟踪方式的平面位移

15、中误差的22倍。 8.1.5 检查图输出 8.1.5.1 根据检查需要,选择绘图内容及输出形式。 8.1.5.2 检查图应采用聚酯薄膜或变形小,表面光洁的纸张绘制;所采用的绘图笔应满足精度检查的要求。 8.1.5.3 检查方法一般应采用检查图与工作底图套合的方法进行。 8.1.5.4 检查图精度 图廓点、公里网点及等级平面控制点点位误差不超过9 0.12mm。 图廓边长误差不超过0.2mm,对角线误差不超过0.3mm。 相对于工作底图,点状要素平面位移中误差不超过?0.25mm,线状、面状要素平面位移中误差不超过?0.30mm。 8.1.6 作业内容检查 在手扶跟踪数字化作业完成后,应进行各作业过程内容和要求的检查,其内容包括: a)文件及控制信息完整、正确; b)图幅定位误差是否符合限差规定; c)图内各要素的采集是否有错漏; d)图内各要素代码及附属信息是否完整、正确; 篇二:地形图图例规范 地形图图例规范 篇三:1:500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标准及整理规范 XX市1:500比例尺地形图数 据标准及整理规范 一、数据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市1:500地形图数据的分层、分类与代码、几何特征、质量要求,以及数据整理流程。 本标准规范适用于XX省供电公司1:500地形图数据的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