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五部分第十四单元第3讲课后作业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767614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五部分第十四单元第3讲课后作业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五部分第十四单元第3讲课后作业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五部分第十四单元第3讲课后作业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五部分第十四单元第3讲课后作业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五部分第十四单元第3讲课后作业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五部分第十四单元第3讲课后作业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五部分第十四单元第3讲课后作业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8广西南宁期末)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上述消费方式()A使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B埋下了经济发展隐患C消除了生产过剩问题 D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分期付款现象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期付款最初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当分期付款过度发展后,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为经济危机埋下重大隐患,1929年经济危机的大爆发也证实了这一点,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经济危机的爆发主要原因就是生产相对过剩,

2、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消费的方式,与福利水平无关,故D项错误。2(2018黑龙江青冈期末)19291932年,美国的私人投资总额从158亿美元下降到9亿美元,降幅达94.3%;同期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从91.6下降到70.2,降幅为23%,但危机形势并未得到缓解。这说明()A国家干预的方式不可行 B应扩大生产以提供就业C市场的自发性调节失灵 D应降低价格以刺激消费答案C解析由材料“19291932年,美国的私人投资总额”可知,这是美国经济大危机时期,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失灵,需要国家进行干预,故A项错误;经济大萧条主要是因为生产大大超过消费,要对生产盲目性进行控制,故B项错误;经济大萧条

3、充分说明自由放任政策失灵,故C项正确;此时产品价格已经大幅下降,故D项错误。3(2018山东日照5月考)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迅速蔓延,北美、西欧、日本受到了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中国、印度、西亚、拉美也受到冲击。这表明危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国或地区()A政治经济上能否独立自主B是否拥有完整的经济体系C是否拥有完善的应对措施D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高低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不难得知,其中北美、西欧以及日本都属于政治经济独立自主的国家,而中国、印度、西亚和拉美都属于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可知政治经济的独立性并不是影响经济危机程度的决定因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无论是经济体系相对完整的北美还是

4、西欧、日本,还是不完整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故B项错误;应对措施与影响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各国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经济危机的程度,故D项正确。4(2019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月考)下表反映出()19291933年世界贸易统计(单位:亿美元)年份19291930193119321933金额686556397269242A各国生产力水平急剧下降B经济危机恶化了国际贸易C大国的经济实力严重衰落D经济危机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B解析表格反映出19291933年间国际贸易不断下降,这时正

5、是经济危机期间,故B项正确。A、C、D三项表格信息并未体现,均排除。5(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19291933年,在胡佛担任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是1900年以来到1929年总和2.5亿美元的近3倍;在此期间37000英里的公路在联邦政府的资助下建成、国家公园增长40%、国家森林面积扩大了250万英亩、亚利桑那州的胡佛水坝于1930年动工等等。胡佛总统的这些做法()A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在新政中得以延续和扩大C体现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D赢得了美国民众广泛认可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时期兴建了大量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因此,材料中胡佛兴建

6、公共工程的做法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重要借鉴,在新政中得以延续和扩大,故选B项。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面对危机,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故排除;胡佛的措施没有克服危机,遭到美国民众的诟病,故排除D项。6(2018山西长治二中期末)1936年,美国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这个立法把作物分成“消耗地力的”(玉米,棉花,花生,大米,烟草和小麦)和“增加地力的”(豆科作物和牧草)两类。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这一举措()A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B否定了农业调整政策C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

7、解决了农业经济危机答案A解析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对市场供应的农产品有一定减少,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故选A项。这一举措与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的目标一致,不能得出“否定了农业调整法”的结论,排除B项;这一举措是经济危机期间进行农产品结构调整的表现,C项说法错误;D项材料信息并未体现,排除。7(2019河南联考)1935年美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给年龄在65岁以上的贫穷老人提供养老金,向失业者提供救济金,为病残儿童提供应有照顾。这一规定()A表明美国社会问题较为严重B说明美国政府注重社会稳定C标志着美国福利制度的建立D提高了下层人民的政治地位答案

8、B解析材料表明,美国政府通过法规对贫穷老人、失业者提供救济和为病残儿童进行应有的照顾,这有利于凝聚和稳定人心,是其注重社会秩序稳定的反映,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社会问题严重与否,A项错误;C项夸大了这一规定的影响,排除;这一规定与下层人民政治地位无关,D项错误。8(2019湖南长郡中学调研)1937年3月21日,美国钢铁公司子公司的董事长被迫签订协定,承认钢铁工人组织的工会。不久,所有美国钢铁公司的子公司都签订了类似合同,他们都同意增加工资10%,每月减少工时为40小时,加班时工资加一半。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美国()A钢铁公司已形成了行业垄断B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C政府和劳工对资本

9、家的压力D市场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它要求资方保证工人最低工资、最高工时、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力和改善劳动条件,材料反映的是在政府和劳工对资本家的强大压力下,资本家作出让步,改善了工人的待遇,减少了工作时间,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措施推行中出现的问题,无法体现“政治危机”,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市场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排除D项。9(2019江苏苏州摸底)罗斯福新政中有关工业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国家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以及进一步刺激复兴法等)只有一个主题:复兴工业,刺激工业生产。为此,罗斯福

10、修改禁酒令,放弃反垄断法,对工会作出让步以获取支持。这些举措()A消除了经济危机的困扰 B恢复了自由主义的政策C局部地调整了生产关系 D照搬了计划经济的做法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只能缓解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而不是恢复自由主义的政策,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复兴工业修改禁酒令,放弃反垄断法,对工会作出让步”都体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并不是照搬计划经济,而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10(2018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二模)经济历史学家伯顿福尔索姆认为,罗斯福所开创的新

11、政,具有缺乏计划性、浪费性支出严重和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的特点。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浪费性支出”的观点提供依据的是()A兴办公共工程 B开展蓝鹰运动C实行通货紧缩 D政府整顿银行答案A解析罗斯福兴办公共工程,扩大了政府支出,增加了财政赤字,所以被伯顿福尔索姆认为是“浪费性支出”,故A项正确。蓝鹰运动是为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不属于“浪费性支出”,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实行通货膨胀,美元贬值,故C项错误;政府整顿银行不属于“浪费性支出”,故D项错误。11(2018河北5月冲刺)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

12、7%的家庭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这表明“新政”的目的在于()A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B防止贫富差距过大C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D推行以工代赈措施答案C解析根据“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可知,“新政”的目的在于维护民主制国家的自由,即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正确。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手段,并非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贫富差距扩大可能危害民主制的后果,防止贫富差距过大本身不是目的,故B项错误;以工代赈是手段而非目的,故D项错误。12(2018重庆三模)三十年代大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通过了“霍莱斯姆特法令

13、”,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由此导致的连锁反应是1931年6月到1932年4月,76个国家提高了关税率。这一现象()A说明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B说明自由主义政策过时C加剧了国际关系紧张局势D减轻了经济危机的危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美国国会通过了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到1932年4月,76个国家提高了关税率”可知,各国纷纷开展关税战,故C项正确。A项史实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关税战加剧了经济危机,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8江苏盐城三模)罗斯福新政期间的农业改革被誉为是“在美国试行的最勇敢的社会实验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14、,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自立国以来,农业一直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自由放任的生产经营模式为美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繁荣。从1914年到1919年,美国的农产品出口总额增加了2.64倍,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产品平均价格分别上涨了114.7%和110.3%,农业总纯收入增加了近3倍。20世纪30年代初,农业受到严重打击,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1967100)由1928年的64.8下降到1932年的29.5,下跌了55.5%,农场纯收入由61.5亿美元降至20.3亿美元,下降了67%。材料二1938年2月通过的农业调整法明文规定,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实行生产定额美国农业部先后主导建立了国

15、家农业信贷署、农产品信贷公司等机构,负责对处于困境中的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直接补贴及技术支持。政府还动用行政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市场协议”,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从而达到“保证价格”的目的。新政期间,华莱士(时任美国农业部长)几乎在实施每一项国家干预措施时,都注意与农民进行“协商”,注意培养农民及地方的主动合作精神。以上材料摘编自王祖奇亨利A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上半叶美国农业发展状况的显著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政期间美国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积极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政前后美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角色的变化。答案(1)变化:从巨大繁荣到严重危机(价格上涨、总收入增多到价格普跌、纯收入急剧下降)。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波及农业;长期农业自由放任政策为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