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64511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柳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柳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柳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柳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林小学三年发展规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共同的学校目标是激励教师和校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加快学校发展的有力推手,它可以提高学校成员共同的使命感,使其成员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更热爱并忠诚于学校。学校通过建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可以使全体成员拥有信念及价值的追求,发展出学校的强势文化,才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现提出今后三年学校发展规划。一、今后三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保证,以特色办学为主题,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2、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探索符合我校特点的办学之路,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今后三年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办学规划,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发挥学校原有优势,依靠全体师生的积极性质,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建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教学设施完备、教师素质良好、教学质量上乘、特色成果显著、管理机制规范的市、县示范性学校。三、今后三年学校发展的具体目标2011年发展目标:1、规范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为实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教师聘任制做好准备。2、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及政府的帮助和支持,硬化学校1100平方米的校园,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解决

3、影响学校发展的硬件问题。3、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刚性规定,柔性管理,努力构建儒雅和谐校园。4、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强化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5、更新教学手段,推进电化教学,四十五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会制作和使用课件,四十五周岁以上的教师会使用课件。6、加强教学管理,开足开齐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科质量和各项竞赛成绩继续保持乡、县前列。7、加强德育工作,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好我校学生“晨练粉笔字、晨读”的特色教育项目。8、学校建立案例台帐,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制。2012年发展目标:1、进一步整理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

4、规范化、精细化、民主化、人文化”的管理模式。2、学校教育研究氛围浓厚,有50%的教师主动撰写教育叙事、案例分析、教学论文,尝试教研和科研相结合的教育科研体制。努力实施名师工程,培养一名县学科带头人。3、进一步推进电化教学,开源节流,实现50%以上教师有笔记本电脑,90%以上教师会使用和制作课件。4、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营造“民主、对话、活跃”的课堂氛围,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教学质量的全程监控,领导深入课堂第一线听课,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确保教学质量稳步上升。5、养成教育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得到加强,学校特色教育项目进一步鲜明,依法执教工作进一步加强

5、。6、加强校园平安建设,学校建立案例台帐,每学期搞三次安全演练,杜绝重大责任事故和违法事故发生。2013年发展目标:1、教师自觉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校园具有浓厚的和谐、文化气息。2、学校教育研究的氛围浓厚,有80%的教师主动撰写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论文;力争有12个县、市教育科研课题实验项目完成研究工作。有12名教师成为县级名师。3、实现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95%以上的教师能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教学活动,使网上交流和学习成为教师的习惯。4、优化教学全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合作、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倡激活思维的“自主式”、“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由有效到高效。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德、智、体”等得到全面发展,学校特色成果显著,并得到示范推广,学校举办“我们的学生这样成长”为主题的教育艺术成果展示会。6、进一步加强校园平安建设,落实安全责任制,杜绝重大责任事故和违法事故发生。黄洞乡柳林中心小学2011.0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