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举制度情况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62037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朝科举制度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唐朝科举制度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唐朝科举制度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唐朝科举制度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唐朝科举制度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朝科举制度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朝科举制度情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朝科举制度情况篇一:唐朝科举制度是怎样的唐朝科举制度是怎样的?20XX-10-04 本文行家:梁迎春1唐朝科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

2、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唐代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每年分期举行的叫常科,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50多种。秀才一科,在唐初的要求极高,很少有人能通过,后来渐渐废掉了。俊士科不常举行。考试的方式有:口试,贴经(填空),墨义(相当于口试的笔试化),策问(论文),杂文(诗赋)。明经科的内容:9部经书,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不仅仅是6经,另外,孝经、论语为必考。明经科的考试方式一般只

3、是口试,贴经(填空),墨义。一般只要对经文以及注释,记忆背诵熟练,就可中试。 再看进士科。进士科原来只考策问,后来加上贴经(填空),杂文(诗赋)。贴经只贴大经,即礼记、左传。再加上贴老子,10个问题中能答上4个即可合格。杂文要求诗赋各一。策问要写五篇。策问主要是对时下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政务、漕运、盐政等等方面提出问题并作回答。进士科一般取中很难,录取率只有1%-2%,因此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称。唐前期每科进士只取十几人,后期也只取三十几人。孟郊当时考中后,欣喜若狂,作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遍长安花”,可见其难。 明法科,国家选取司法人才,范围为律七条,令

4、三条。明字科,文字理论及书法,考说文、字林。明算科,考数学,范围很广,选数学人才。一史科,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任选一,考贴也考策。三史科,史记、汉书、后汉书均考,主要是选拔历史方面的人才。道举科,考老子、庄子、列子。童子科,10岁左右的童子,考孝经、论语。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唐代科举考试的范围有多大。从经文到时事政治、经济、制度、军事、法律、盐政、漕运、历史、数学、文字学,而且,不仅考儒家的东西,还考道家的东西。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唐代科举考试的范围有多大。从经文到时事政治、经济、制度、军事、法律、盐政、漕运、历史、数学、文字学,而且,不仅考儒家的东西,还考道家的东西。和那时的科举相比,

5、我们现在的高考也不过如此罢了。当时的考试范围非常广泛,要学的东西也非常多,不仅儒家,还有道家,及各种经史都考,还有诗词歌赋,并且非常重视策问,即考你的治国方略。这样的考试才能选拔出真正的人才来。而且,常科登试后,不能立即做官,必须经吏部的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韩愈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没有通过,只好去刺史那里做幕僚。可见这是一个多么严格的选才制度。武则天时期,她以亲自策问贡士于洛城殿而开创科举考试中的殿试,她还要求,考生在考试之日,自糊其名篇二: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拨官吏的一种制度。魏晋以来,官吏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拨,

6、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文帝时期正式设置分试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拨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由于采用分科取试的方法,所以叫做科举。到了唐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发展。唐代的科举分长举、制举两种。所谓长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有由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由于常举和制举选拨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试内容、考生、考试方法上有很大区别,而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一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唐代国运较长,政局相对稳定,这位科举制度的发

7、展创造了条件。唐王朝一方面要求地方官员向朝廷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另一方面积极推行科举考试制度、逐步扩大考试科目,增加考试内容,完善考试程序,从而使科举考试制度取代了以荐举为主的选士制度,成为当时领先于世界的用人取士制度。唐代科举制度是魏晋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官吏选拨制度。它打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第观念,采取公平竞争和择优录取的公开考试方式,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这对于前代的选官制度无疑是一大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政治来看,科举制度实施以后, 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 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第一, 它取代了汉魏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

8、中正制, 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更有效地由地方士族和长官手里集中到中央,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 这就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第二, 它以考试为统一标准, 全国要想做官的人都全力以赴地去适应这些标准, 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公开、平等的仕进之路, 刺激与网罗了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 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 从而调和了阶级矛盾, 有利于政权的稳定。第三, 向各地方的庶族地主、平民打开了门路, 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 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这就满足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 从而调和了阶级矛盾, 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第四, 科举制度比较详明严密地开创了考试取士的规模

9、, 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 看起来好像是最公平不过的, 任何人只要读好书, 就有资格应考做官, 这样不仅掩饰了官僚政治的阶实质, 还可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 使他们埋头读书, 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 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稳思想。这也是科举考试制度之所以能在封建社会里维持一千三百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从文化教育上来看, 科举制度实施以后, 促进了唐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推动了唐代文化教育的重大发展“科举”二字具有分别科目、举送人才之意。唐代科考包括制科与常科两种, 对文学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常科, 尤其是其中的进士科。进士科最初仅试“时务策”五条, 唐高宗时, 又加试帖经和杂文, 成为三场考试制。在这

10、三场考试中, 最重要的是杂文。杂文泛指诗、赋、箴、铭、颂、表、论、议, 且以诗赋为主。总之, 唐代的科举考试以及“行卷”之风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唐代科举制度不仅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成为文化教育的有效指挥棒。唐时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 国子监统管京师六学, 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从理论上看, 唐代学校的任务是兴教化、育人才。但在实际上, 则成为官僚的培养基地。学校的全部工作, 归结为向尚书省输送参加科考的考生: 律、书、算学为明经、明字、明算输送考生, 培养的是业务人才;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及州县学则为进士、明经两科输送考生,培养的是统治人才。各类

11、学校都学习儒家经典, 有统一的教材, 为的是统一思想, 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科举考试中的明法、明算、明字、武举、医科举、童子等科目的设置, 对于重文轻武、重文轻算、重成年轻少年的陈规陋习,或多或少地进行了冲击, 从而促进了当时教育的发展。 从社会风气来看, 营造了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唐代的科举制度激励了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刻苦攻读,奋发向上, 从而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唐代的年轻人, 大都胸怀大志, 才情四溢, 富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未入仕前, 他们透过科举考试, 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之光, 所以, 他们便很自然的意识到奋发攻读是实现理想所迈出的第一步。而随之产生的是一股强劲的社会好学之风

12、, 被史家们所称誉的“盛唐气象”, 就是因这股风而形成。二、唐代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 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 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举制度是文化专制的手段, 使思想僵化, 脱离实际, 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科举考试是唐王朝选拔人才的一种办法, 也是笼络和麻痹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在唐代, “化人、兴儒、登科”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封建统治者利用“儒学”以“化人”, 培养自己合格的爪牙。当时考试内容都以四书、五经为主, 假若不通经典, 不可能被录取, 同时, 统治者利用科举考试贯彻三纲五常, 加强思想统治, 使各族人民变成封建奴仆。另一方面,

13、 知识分子为了争取及第, 只读死书, 不讲创造, 严重阻碍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著名史学家吴晗指出: “科举制度, 束缚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压制了思想, 使人们脱离实际, 脱离生产, 专读死书, 专写空话”。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使一些知识分子, 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 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 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 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育的发展科举考什么, 学校和社会也跟着注重什么。在学校教育完全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的情况下,科举考试制度本身的缺点与弊端, 也就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几

14、部经典、诗赋, 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 充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这既不利于选拔和培育有实际能力的人才, 又养成了空疏的学风。科举考试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 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 成为他们取得高官厚禄的最好门径。因此读书进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十载寒窗, 一举成名, 富贵融化, 锦衣玉食”, 为了“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这种读书目的与人生哲学, 支配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 严重地影响着一般xx的思想。当然, 就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来说并不主要是制度本身的错误, 应该

15、承认科举制度相对来说, 是一项比较好的选官、选才制度。许多论者把科场上的作弊如夹带、替考、贿赂考官、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 笔者不敢苟同, 这些弊端的出现和产生, 并不在于科举制度的本身, 而是由其施行者所导致的, 是属于管理科学上的问题。作弊是人的问题, 而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只有如此, 才能给其作出公正之历史评价。总之, 尽管唐朝的科举制度有利也有弊, 但总的来看是利大于弊的。它通过开放考试, 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 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 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 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 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 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如唐以诗赋取士, 促进了唐诗繁荣等。只是到了明清时期, 科举制发展为八股取士, 从内容到形式严重缚应考者, 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但在唐代, 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参考文献: 1 李艳丽. 论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XX. 2 胡火清. 略论唐代科举制度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